分页: 7 / 8

4-02, 4-05 各加一小段伏筆

发表于 COLON 2014-11-27, 13:43
maltz
4-02:青城山灶房牆上掛著兵器,嵇縈看見了覺得奇怪。
4-05:小玉也看見牆上有兵器。(但她不覺得奇怪。)

故事中的茶文化

发表于 COLON 2014-11-30, 05:43
maltz
經常收到網友抱怨魏晉之交沒有茶館。

有網友指出:
http://www.civclub.net/bbs/viewthread.p ... pid1721829

茶在汉代还只是一味中药;六朝时江南士族流行嗑药,才有人拿茶当饮料喝,但东晋和南朝时只行于江南上层;到了唐代才在全国、全社会上下各阶级中流行,但唐人煎茶是把磨碎的茶末用大锅煮,还放油盐酱醋;宋代才不放佐料单独煮茶末,并且出现用已经煮开的开水泡茶,也就是“点茶”,至元代大规模流行;明代才出现现在泡的这种整叶的茶。

以下是百度百科,中華茶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东晋、南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与酒肉打交道,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于是,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当作精神现象来对待。

另外巴蜀一般公認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所以可以假設在成都,茶流行得比中原更早一些。

所以等完本之後,回頭把故事裡的茶文化兩極化,民間聚會喝酒,隱士(天下極少數人,就故事中那幾個而已)清談喝茶,提神醒腦,算是一種另類嗑藥的創舉,但也有人清談喝白水 (如諸葛果),也有人喝酒 (如北方竹林七賢。那時清談茶文化還沒傳過去)。故事中成都的茶館改名為酒館,但也可以點茶。在清談人士口中,也可以說那是一家"茶館",天下只有那一家。故事中人喝茶的時候加油盐酱醋都是可以的,我會盡量避談沖開水泡茶。

4-15 加一段關彝與嵇縈的淵源

发表于 COLON 2014-12-06, 09:49
maltz
關彝請我說明母系身世:家母長樂亭主,乃沛王曹林所生,沛王曹林乃曹操與杜夫人所生。忽然關彝大笑,向我道出一段往事:原來曹操、劉備聯手攻打呂布的時候,呂布有個部將秦宜祿,妻子杜氏美貌天生。關羽向曹操要求,抓到秦宜祿的妻子杜氏,要記得賜給他。但曹操發現秦宜祿的太太漂亮,據為己有,便是我曾外祖母!後來關羽另娶妾生關興,關興再生關彝。多虧了曹操搶了關公喜愛杜氏,世上才有關彝、嵇縈二人!世事如此令人啼笑皆非。

連載計畫 (第四部結局與導讀)

发表于 COLON 2014-12-23, 10:57
maltz
先更新到 4-24,在大結局"成都之亂"發生之前會先回去寫一開始的導讀 (兩萬字左右)。
然後再回頭寫 4-25 一直到劇終 (大約 4-32)。劇終有兩個主要片段與導讀有關,所以必須先請讀者看完導讀。
導讀的目的是:

(1) 讓不熟悉三國末年背景的讀者也能大致了解故事世界。
(2) 替整篇故事內容定調,讓讀者明白這篇故事是否適合他們的口味。
(3) 介紹一個新主要角色 (第十個說話有顏色的角色) ,與主角嵇縈一起帶領讀者入門。

導讀會取代原先的第一部 序,而且它本身沒有序,就是第一部的第一節開始。企畫有四至五節。
原先第一部的第一節會推遲,成為第五或第六節,以此類推。

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初稿完本時只有第一部沒有序的情況。
這是因為未來重頭編輯的時候會把四部的序、跋都取消,全部數字編號,
並盡量避免太多敘述、設定,直接從較緊湊的劇情開始。

距離初稿完成還有大約 12 節約七萬字!(總共約 116 節 65 萬字,目前完成度 89%!預計 2015 年 2 月完成) :on_vader:

4-24 略更動

发表于 COLON 2014-12-24, 21:25
maltz
為求增加故事裡感情線的力度,郤正最後鼓勵嵇縈 "再不明白,茂子就要抱美女妹妹了"。 XD

導讀幾處調整

发表于 COLON 2014-12-29, 09:30
maltz
第一節

(1) 嵇康叫呂安小名"阿都",而不叫他的字"仲悌"。
因為嵇康在日後"與山巨源絕交書"中也是這麼叫呂安,因此竹林七賢(至少山濤)知道呂安是"阿都"。

(2) 鍾會的賓客有拉牛車的。"乘肥",很壯的牛,走的時候地上還留有黃金。(嵇縈恨)

(3) 第一節在 258 年夏,當時曹髦還沒死(260 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還沒有發生,對話調整。

註:260 年嵇康從河東回到河內山陽,除了被太學生趙至請回來,或許也有受到此事刺激。
加上與隱士王烈、孫登的交流,養成了故事中 260-262 嵇康行為的轉變,較為出世,帶動風潮,終於不被司馬氏所容而被殺。
具體表現有:

(1) 頻繁現身洛陽太學演講、辯論,總是吸引成百上千人聽講,成為風雲人物。
(2) 全面解讀太學外石經,觀點新穎深刻。

第二節

(1) 258 年山濤是趙國相(郡守至縣令之間,三至五品,視當時"趙國"有多少人口),
261 才到洛陽任尚書吏部郎 (六品,主管中低級官吏選拔,雖是降職,但權重)。

故事中將安排山濤想起嵇康對人才任用有心得,才要舉薦嵇康自代。才引出嵇康寫"與山巨源絕交書"。
因此第二節山濤不說自己與鍾會應酬,那是 261 年之後的事。在第三節山濤已經是尚書吏部郎。

(2) 竹林七賢的性格更鮮明化

嵇康:性格更尖銳,批評更深入見血。
山濤:最寬容,成人之美,擔心嵇康安危。老好人型。
阮籍:才智僅次於嵇康,與"道"的領悟類似,口不出惡言。(惡言讓別人說)

向秀:從他注的莊子看來,向秀反而是世俗派的(以順欲為得生,逍遙),主張發洩情緒,嵇康寫了長文反駁他(在故事時或許已經發生,因此向秀又佩服他,搬去與他一起住求教,成為嵇康粉)。對比嵇康千年一個表情,向秀顯得情緒化。
劉伶:喝醉了,因此罵小人罵得最力。

王戎:+身材短小。一般認為王戎是七賢中最庸俗的人,可以往這方面發揮。
阮咸:任達不拘。阮咸琵琶:銅質長頸。

年代討論 嵇康卒年 262 嵇縈生年 248 與山巨源絕交書 260

发表于 COLON 2014-12-29, 10:24
maltz
嵇康的卒年並沒有足夠資料下定論,共有兩種主流說法:262,263。

(1) 若嵇康卒於 263 年

一般認為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是 261 年所作,因為這一年山濤改任尚書吏部郎,舉嵇康自代。
在 261 年的時候,"女年十三,男兒八歲"。這樣一來,故事中嵇縈與嵇紹的生年就必須調整到 249, 254 年。(雖然一般認為嵇紹是 253 年生)。
而嵇紹 "十歲而孤",若嵇紹生於 254 年,則嵇康死於 263 年。對故事設計來說,唯一的可能性是他死在春天,才有可能在夏天到達千里以外的成都 。
另外,嵇康在絕交書中說自己從山陽回來是 "前年" (古時候這可以解釋為去年) 的事,所以嵇康是 260 年回到山陽的。
但鍾會在 262 年已經當上鎮西將軍,假節鉞,掌管關中軍事(已經不在洛陽)。還能殺嵇康就必較不合理,而且導讀後面還有鍾會出場,無法使用這個說法。

(2) 若嵇康卒於 262 年 (炎興)

因為嵇紹 "十歲而孤",則他的確生於 253 年,嵇縈生於 248 年。
這樣一來《與山巨源絕交書》必須是 260 年所作。
又考慮到嵇康說 "前年" 自河東歸,那麼嵇康必須在 259 年就與趙至回到河東。(第三節的時候嵇縈旁邊有他 - 18 歲,可以安排他被鍾會的軍士毆打)
但為什麼山濤 261 年才任尚書吏部郎呢?或許可以用書信來往時間解釋:

260 年冬:山濤上表,要嵇康代他去做尚書吏部郎,又通知嵇康。嵇康做書絕交。
261 年春:山濤同意上任。

嵇縈、嵇康 & 天人感應

发表于 COLON 2014-12-30, 04:41
maltz
嵇縈憎恨 "天人感應" 從導讀 01 延遲到 04,以符合劇情需要。
在 1-01 的時候她還是相信老天報應的。
這也是因為嵇康與河內太守阮侃的"宅無吉凶論"一系列辯論書信應在這段時間內寫成,

在裡頭阮侃有兩個論點:

(1) 宅有吉凶、觀星象等都是笨蛋迷信
(2) 人的性命有定數 (相當於現代的宿命論)

而嵇康說:

(1) "神祇遐遠,吉凶難名","吾無意於庶幾"(我不期待看明白神祇的作為),但他反對阮侃就看得出宅無吉凶。差不多是現今的懷疑主義思想。
(2) 引用古人言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履信思順,自天佑之"。所以嵇康在這個時候也相信 "善有善報"。

因此故事不宜過早讓嵇縈出現否定神祇的思想,而應在嵇康被殺之後她才自然地憎恨老天與世道。
而這樣的思想會一直貫串故事,這不是一個明顯 "善有善報" 的世界。

而嵇康自己的思想轉變(在故事中)發生在他雲遊歸來之後,魏天子曹髦 260 年被殺,
他寫成"卜疑"一文,疑問他這樣一個超世獨步,遵奉忠信、篤敬、真誠的人,
在這個世道中有各種不同的行為選擇。
最終自詡為莊子寓言中的南海大鵬,何憂人間委曲。
在炎興的思想體系裡,嵇康在"卜疑"之後才算是真正超脫了,他不再相信善有善報並且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而悲哀。
他不再在乎人間,卻積極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他:

(1) 積極出入洛陽太學辯論儒、道
(2) 一連寫了許多政治文章

於是嵇康就被維穩掉了。

有關 1-03

发表于 COLON 2015-01-01, 10:55
maltz
作者找不到嵇康得死刑是哪一種,以下是參考資料:

:point_white: 魏晉南北朝法制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81480.aspx#9

曹魏律、晉律規定死刑爲三等:梟首、腰斬、棄市。
古代以身首分離爲重罰,故梟首是最重的死刑方式,“惡之長”;
棄市爲最低級的死刑,“死之下”。

當時 "有識者" (知識份子) 都知道嵇康是冤的 (導讀第四節呂安案還會解釋),
所以個人覺得,比較理性(與偽善)的鍾會與本身溫和的司馬昭會考慮三千太學生觀感,
梟首、腰斬比較恐怖,"棄市"就可以了,反正同樣是殺掉,達到我的目的。
看,晉公以孝治國,已經很仁慈了,選死刑裡最輕的一種。

那麼什麼是"棄市"?
《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point_white: 兩漢魏晉棄市刑考辨
http://big5.xjass.com/ls/content/2013-0 ... 279643.htm

大義:兩漢的棄市為斬首刑,但自魏晉以後是以絞刑的方式行刑的。
(比斬首、腰斬要輕,自然不斬首了) 呂布就是被縊(絞)死的。

絞刑似乎至少有兩種,一種是故事裡這樣繩套高高掛著,
另一種是坐著,兩個小卒一左一右絞脖子上的繩子,像擰毛巾一樣。
如果讀者抗議前一種太有現代感,我考慮改成後一種;只要面不改色(應該會紅臉的吧)都是挺帥的。
我已經回 1-03 在罪名後面加上 "絞刑棄市" 。

:point_white: 同性戀

當時同性戀是很普遍的現象,常德本身剛好是比較堅定的異性戀者 (配合她另外一段對白);但竹林七賢應該對 "性" 持開放自由的態度,而嵇縈繼承到"任自然",對同性戀者應該也不會產生厭惡,而是贊成阮籍一樣,大方寫詠懷詩 (見下) 幫天下基友舒發情感。 (也許也是替他自己?) 至於七賢他們自己性向如何,則沒有明確史料;阮籍寫詩之外,唯一找到的是《世說新語》賢媛篇第十九:

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山妻韓氏,覺公與二人異于常交,問公,公曰﹕「我當年可以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負羈之妻亦親觀狐、趙,意欲窺之,可乎?」他日,二人來,妻勸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視之,達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當以識度相友耳。」公曰﹕「伊輩亦常以我度為勝。」

賢媛韓氏偷窺到天亮都還沒回來。山濤進來:這兩人怎樣?
韓氏:你的才能比不上他們,只好以見識、度量與他們相交。
山濤:他們也常說我度量更大。
從韓氏的回答看來,嵇康與阮籍應該是談些嚴肅的東西,八成又清談了 (不知有沒有嗑藥、脫得清光來談), 於是看得出才能優劣。網路上有說法這樣就敲定嵇康與阮籍是基友,未免太武斷,所以讓嵇縈闢謠。

但韓氏主要在乎的應是山濤與嵇 and/or 阮 是否為基友,這一篇又看不出來。
性取向不是炎興主要討論的題目,在故事裡也就不多說了,只是偶爾讓嵇縈看見女生的身體(替讀者)曖昧一下。

另外山濤才智比不上嵇、阮,似乎也可見於晉書本傳:
初,濤布衣家貧,謂妻韓氏曰:“忍饑寒,我後當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
說這話未免太掉價,大概是被更俗的太太逼得急了。山濤一開始就是想做三公的,嵇康要曉得,絕交書早就該寫了。

:point_white: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男风
http://www.5ilog.com/cgi-bin/sys/link/v ... 281668.htm
(這篇文章語氣比較偏,不過資料還是可以看看)

自西汉高祖至东汉宁帝,就有10个帝王有过男同性恋的史迹,在西汉25个刘姓帝王中,占了40%。
又如被认为是英明君主的汉武帝,所宠的男子竟达5个之多。

武帝时,陈皇后宠衰,使女巫着男子衣冠巾帻,与后寝处如夫妇,情爱弥笃。

到了魏、晋、南北朝,此风已扩展到了民间,成为社会上某些民众的一般性嗜好。

形成这种风气和当时的政治动乱、军阀割据、民无所从的形势分不开。在这种形势下,不少人以颓废、放浪、利己的态度对待人生,"风流相放,唯色是尚",甚至"以男为女",又或者自形女色以求慰藉。当时男扮女装之风很盛,如魏明帝时的何晏、王夷甫、潘安、裴令公、杜弘治等,都以美男子而善敷朱粉、作妇人相见闻于世的。此外,一般豪富之家都以蓄养娈童乐伎作为"财富"的象征。如晋朝的富户石崇与王恺为了比谁富有,"以娈童为赌注,或下妻比输赢,而输赢往往以娈童几百人计,这是骇人听闻的。

阮籍 詠基詩

昔日繁華子
安陵與龍陽
夭夭桃李花
灼灼有輝光
悅懌若九春
磬折似秋霜
流盻發姿媚
言笑吐芬芳
攜手等歡愛
宿昔同衣裳
願為雙飛鳥
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
永世不相忘

嵇康斬首說法出處

发表于 COLON 2015-01-01, 12:18
maltz
更正以上:找到嵇康斬首說法出處:

房玄齡晉書:康將刑東市
臧荣绪晉書:(嵇康)後與安俱斬東市。

臧荣绪 (415-488) 的晉書 110 卷是唐朝修的晉書的藍本之一。所以應該是可信的。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4272

已經更新 導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