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學堂】三國末年研究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BUTTON_TOPIC_LOCKED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2) 近戰短柄兵器

帖子 maltz » 2015-02-18, 11:04

蜀漢兵器研究 (2) 近戰短柄兵器

(1) 環首鐵刀

三國時代的刀已經成為近戰短兵器的主流。從上面一造就是五萬口「連環刀」,諸葛亮北伐又造三千口刀。<三國志.法正傳>提到孫權之妹嫁給劉備,有「侍婢百餘人,接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連女侍從都是拿刀的。<三國志.姜維傳>說劉禪投降,消息傳到姜維軍中,「將士咸怒、拔刀砍石」。盛怒之下,將士必然順手抄起兵器洩憤,不會跑回武庫換把刀出來砍石頭。《古今刀劍錄》又記載「吳王孫權,以黃武五年 (226 年),采武昌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 (94 公分)。」所以吳國的刀劍比例是十比一,也是以刀為主。但孫權也采了銅,所以三國時代至少吳國還是有銅刀的,但也有說法銅刀只在儀仗中使用。(另外,網路上「千」口劍常誤傳為「十」口劍。)

而「連環」指的是刀末的鐵環,時有裝飾,所以叫「環首刀」(刀柄是首)。與春秋的(雙刃)吳鉤、後世的彎刀不同,環首刀的刀身大多是直的,與劍相似,只有一邊有刀刃,特點是刀背厚實,更耐揮砍,但犧牲了一些突刺的性能,也許與戰甲越做越緊密,破綻越來越少有關。1974 年山東蒼山出土了一把東漢的環首鐵刀,刀後銘文:「永初六年(112 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就是下圖這把:

图片

另外日本奈良縣東大寺的古墳也出土了一把東漢環首鐵刀,銘文有「中平 (184-189)...年五月丙午造作...百練...」字樣。湅(lian4)、練就是折疊鍛造,「卅湅」就是折疊鍛造了三十次,而「百練」不知是否四捨五入,畢竟已經是漢末天下大亂。上圖中的西漢鐵刀長 115.5 公分,而長沙金盆嶺三號東漢墓還出土 128.5 公分的環首鐵刀。這麼長的刀若是靠圓環掛在腰上,刀尖得拖地了,唯一的好處是不怕雷劈吧。事實上,佩刀者在刀鞘中段偏上(刀柄)的地方安裝一個長方形的「金帶扣」,以繩子穿過扣帶,綁在腰帶上。另外刀柄在實戰中會纏上繩子,手不直接握鐵柄,如下圖陶俑。(但這把環首刀只有人身一半長。)

图片

古代的士大夫佩劍,到了東漢,佩刀成了主流。《後漢書》只規範佩刀的款式,不規定佩劍了。天子的佩刀要有金色花紋,金漆黃刀鞘,還得要五色布再包刀鞘。諸侯的佩刀也是金色花紋,但用改有花紋的黑色刀鞘。公卿百官的佩刀沒金色花紋了,純黑刀鞘。

順帶一提,很多金屬兵器都是「五月丙午」造的,因為當時人相信五月丙午為純火精之日,利於鑄鍛。但以天干地支紀日以六十日為一周期,但每個月只有三十日,有的器物雖說是五月丙午造的,但實際上那一年的五月沒有丙午日,只是吉祥話。

(2) 劍

春秋戰國的紅銅劍 (年代久遠、生鏽了才變青銅) 曾是兵戰主流。劍身正直不偏、左右對稱,相當符合做人原則,但做兵器則以刺擊為主,刺中要害需要手眼協調,適合高手,而一般兵卒更適合憑力量劈砍的刀,當不成君子,能活命就行。三國依然鍛造鐵劍,如前面說到的蜀主八劍 (86 公分),孫權造劍千口,只是不普及。

左右雙刃之外,劍與環首刀還有三處不同。第一,劍柄的手把上多了一塊長方形的劍格,當時叫「劍鐔」(tan2),用意在刺擊時頂住手掌虎口,不向前滑動 (而被自己的劍刃割傷)。刀裝鐔的極罕見。第二,劍首 (劍柄末) 從中軸的方向看是圓餅形,可以雕刻裝飾,如果是平的,劍還可以「倒立」在地上,但劍首從側面看去卻是扁平,與環首刀從中軸方向看去是扁的,從側面看是圓環相反。但河南南陽的楊官寺東漢墓也發現了「環首」劍,或許當時流行環首。自從漢代起,後世的劍也都從側面看,不再能像先秦的時候「倒立」。第三,劍鞘的尾端有銅製的「劍摽」(標、鏢),刀鞘尾端卻沒有。

佩劍與佩刀一樣,在劍鞘中間裝一個扣帶環,叫「劍璏」(zhi4,又叫劍鼻),再綁在腰帶上,或斜背肩上。高貴的劍都包含四樣玉具,就是玉首、玉鐔、玉璏、玉摽,叫「玉具劍」,下圖就是西漢的玉具劍。

图片

這把西漢玉具劍長 89.5 公分,而劉備的祖先西漢景帝中山靖王劉勝的佩劍長 105 公分,徐州銅山出土的東漢建初二年 (77 年) 「五十湅」 鋼劍長 109 公分。看來劍比環首刀略短一些,或許因為長刀更方便騎手揮砍。

(3) 匕首

短刀、短劍除了能刮去竹簡上的錯別字、還可以出奇不意,刺殺仇人。東漢劉熙在<釋名.釋兵>中記載:「短刀曰拍髀 (bi4),帶時拍髀旁也。」短刀配在腰邊,一邊走路一邊拍大腿。而左右刃對稱的短劍是「匕首」。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記載:「劉氏 (應是唐人劉伯莊) 曰:『匕首,短劍也。』,但史記成書的年代刀還不普及,匕首也只能是短劍,到後來匕首也指短刀。下圖是春秋時代的青銅匕首:

图片

出土的漢代匕首介於 20-40 公分之間。<漢書.李陵傳>說:「軍吏持尺刀,抵山入陿谷」,而漢代一尺約 24 公分。《史記索隱》又考證西漢桓寬《鹽鐵論》以為匕首「長尺八寸」,43 公分。《史記索隱》又說:「通俗文云:『其頭類匕,故曰匕首也』」。「匕」是湯匙、勺子,所以最早的短劍劍首應該是勺子的形狀,從劍首中軸的方向看去可能是凹進去的。

史上最有名的匕首應該算春秋時代專諸的「魚腸劍」 (從年代推知必然是銅劍)。吳國的公子光厚待屠戶專諸,要他刺殺吳王 (姬僚)。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說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魚腸劍很短,可以藏在魚裡面,因此也叫「魚藏劍」,或許是江東口音不捲舌的特色。《吳越春秋》又說專諸:「既至王僚前,專諸乃擘炙魚,因推匕首,立戟交軹倚專諸胸,胸斷臆開,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貫甲達背」。專諸匕首一抽出來,就有旁邊衛士拿戟抵住他的胸口,專諸拼著胸開骨斷,奮力刺出一劍,貫穿了吳王的鎧甲,直至後背。

吳王僚與專諸都死了,公子光上位,號闔閭。他重用孫武 (孫子,日後寫出《孫子兵法》)、伍員 (字子胥),幾乎攻滅楚國,但在與越王勾踐作戰中負傷而死。後來闔閭之子夫差報父仇打敗勾踐,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就廣為人知了。下圖不是魚腸劍,而是勾踐自己的佩劍,1965 年在湖北江陵 (楚國郢都) 出土,全長 55.6 公分,介於長、短劍之間,寬 4.6 公分。先秦的魚腸劍也應是這個寬厚的形狀,到了蜀漢時代,短劍隨著劍、刀瘦身,又從「匕首」改成「環首」。

图片

網路上還有另一個魚腸劍得名的說法,因為劍身上有很多曲折的紋路,狀似魚腸。劍刃上的紋路來自於銅鐵裡面的雜質,鍛造時反覆折疊而形成許多層 (對折十次就有 1024 層)。所以魚腸紋太明顯,刀劍強度反而下降,更容易斷裂,並不是好事。

雖說長短刀劍在三國已成為制式配備,個人還是能擁有特製的短兵器,如斧頭、短戟,這兩樣都是從長兵器演化而來,在下一節合併介紹。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3) 近戰長柄兵器

帖子 maltz » 2015-02-20, 22:24

蜀漢兵器研究 (3) 近戰長柄兵器

一開頭提到<漢書.晁錯傳>記載晁錯《言兵事疏》:「……兩陣相近,平地淺草,可前可後,此長戟之地也,劍盾三不當一。」中原平地居多,所以長戟這樣的長柄兵器是古代陣戰主流,近身混戰了才拔鐵刀或匕首。長柄兵器依鐵製兵刃的形狀而有不同名稱:

(1) 矛。兵刃直立於前,向前突刺。三國武將頗愛用矛。如<三國志.張飛傳>說張飛在長阪「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公孫瓚傳>說他「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寫到賈充弒君這一段:「賈充自外而入,帝師潰散,猶稱天子,手劍奮擊,眾莫敢逼。充帥厲將士,騎督成倅弟成濟以矛進,帝崩于師。」所以魏帝曹髦是被長矛刺死的。

前面介紹了越王勾踐劍,又說到夫差,就必須提 1983 年在湖北江陵(楚國郢都)出土的吳王夫差矛,銅製矛尖長 29.5 公分,寬 3 公分。上面銘文是:「吳王夫差自作用矛」。(吳、越皆亡於楚,也許因此兩家國寶流落楚國。) 值得注意的是夫差矛中央有一條凹槽,可以強化結構。一說這是「血槽」,讓敵人的血流出來,空氣進入,利於拔矛。

图片

一般矛中間是凸槽,也能強化兵刃。下圖是自己與一些有志網友在大約十年前研究三國末年時做的圖片,請注意說明文字說青銅 (bronze) 武器,而左二矛尖的銘文是「建安十三年校尉于禁造」,但根據<三國志.于禁傳>,于禁雖曾擔任平虜校尉,但早在建安五年 (200 年) 就已經升到裨將軍,208 年已是偏將軍或虎威將軍,不知為何還叫校尉。

图片

前面<公孫瓚傳>說公孫瓚將矛兩頭都裝上兵刃,矛的後端本是圓錐狀的「鐏」,劉熙在<釋名.釋兵>中說:「鐏,入地也」,所以矛可以插在地上當地標的。

矛柄可長可短。<釋兵>說:「松櫝長三尺,其矜(矛柄)宜輕,以松作之也。」 即使是與刀劍差不多長的短矛,也採用密度較低的松木 (0.4-0.7 g/cm3)。鐵柄短矛叫「」(chan2)。漢代標準的矛柄長六尺 (1.4 m),漢代的矛頭從 20cm 到 40+cm 都有。所以一般的矛大約與人等高。長矛叫 「矟/槊」(shuo4)。<釋兵>說:「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所以騎兵用的長矛已達 4.2 m。還有一種更長的矛是韓國人發明的。<後漢書.東濊> 說濊國 (在朝鮮半島東部)「作矛長三丈 (6.9 m),或數人共持之,能步戰。」

如果矛頭長似劍,就叫「」(pi2)。「鈹」在秦俑坑中已經看見,在漢朝非常風行 (見本篇最後一段)。如果矛頭像長劍末端還有護手的劍鐔 (可以磨尖),就叫「」(sha1)。如果鐔是銅做的,就叫「銅鐔鐵鎩」。步戰的「鈹」與「鎩」約與人等高,也有騎兵使用的長鈹、長鎩。

隨著戰甲演進,「矛」頭有變尖的趨勢,增強穿透力。晉代起,矛尖更加細短,但兵刃增厚,長柄再變細,彈性增強,就是「」。後世的槍頭後繫有一束紅纓,長數寸至一尺,能避免敵人的血順著槍身流下。漢代畫像磚中的長柄兵刃下也能見到類似的線型裝飾。

(2) 戈。橫向的兵刃,春秋、戰國時在內側連上縱向刀刃,成為「┌」的形狀,如下圖下面的兵刃。戈的主要功能是在戰車交錯中勾拉、劈啄。漢代的戈已經逐漸絕跡,但史料上還有許多「戈」的用法,如蜀漢的降書:「輒敕群帥投戈釋甲」,<三國志.姜維傳>「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

图片

(3) 戟。前面說「戈」在春秋、戰國之後絕跡,嚴格說來還得等到晉才真正消失。秦、漢的「戈」往往在前面裝上矛頭,戈 (橫刃) 加矛 (直刃) 等於「戟」,後來戟再演成為一體成型的直角「├」,如下圖。但當時還沒出現小枝呈新月形的戟。

图片

三國時代的戟刃全長約 48 cm,突出的橫(小)枝約 23 cm。<三國志.呂布傳>說到呂布要袁術大將紀靈放棄攻打劉備,便令門候于營門中舉一隻戟,說:「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於是呂布舉弓射戟,不偏不倚,正中長戟橫向小枝。諸將皆驚:「將軍天威也!」紀靈無奈,只得罷兵。<釋兵>說:「車戟曰。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所以 3.7 m 的「常戟」是車戟、騎兵戟,1.8 m 的「尋戟」則是步兵的戟。

短戟叫「手戟」。《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初,先主之敗,有人言雲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擲)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劉備為了趙雲不只摔阿斗,還拿手戟砸人。<呂布傳>又說董卓「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呂布不僅能射戟,還能出拳避開它。(在《三國演義》裡董卓擲戟,是因為見到呂布與貂蟬私會。) 此外《三國志》記載孫策、太史慈都有手戟。

因為戰甲科技的進步,戟的橫枝在東漢晚期開始逐步改為往上彎曲,藉以增加刺和叉的功能,原本的向後勾拉與劈啄的功能則慢慢消失。1972 年,在甘肅嘉峪關清理的嘉峪關新城三號魏晉畫像磚墓中,就繪有小枝上翹如叉的手戟。如此一來,戟的功能就與矛無異,而矛頭比戟頭更容易生產。於是,多而不專的戟其重要性不斷下降,地位讓給了專司擊刺用的矛;至南北朝時,戟已退出實戰兵器的行列,與戈一樣淪為儀仗器具。

(4) 斧、鉞 (yue4)。石器時代就有斧頭了,漢代斧頭也用來執行斷頭、腰斬刑。鉞是笨重的儀仗大斧,象徵權力與地位。重臣代替天子行使生殺大權,就是假「(符)節(斧)鉞」。如《三國志裴注》引《諸葛亮集》記載劉禪 227 年三月下詔:「……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罰,除患寧亂,克復舊都,在此行也。」旄是竿頭上裝飾的犛牛尾,「旄鉞」就是在斧杖前端垂下來一串牛尾裝飾。而先前諸葛亮南征,後主劉禪又詔賜亮「金鈇(斧)鉞」一具。

斧也用來打仗。<六韜.虎韜.軍用>記載:「大柯斧,刃长八寸 (18 cm),重八斤 (2 kg),柄长五尺 (1.2 m) 以上,一名天钺」,比一般步軍的尋戟稍短。甘肅武威的「雷台漢墓」出土了手持大斧的戰車武士,如下圖。

图片

另外斧鉞前端也能裝上矛頭,而成為戟這樣的的二用兵刃,叫「鉞戟」。

(5) 殳 (shu1)、 (bang4)。殳是「杖」,<釋兵>叫它「殳矛」,「長丈二尺 (2.8 m) 而無刃」。<周禮.夏官司馬>記載:「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東漢鄭玄註:「五兵者,戈、、戟、酋矛、夷矛」,所以殳也是正式的兵器,只是殺傷力不足前列的矛、戟、斧,多是阻隔人群用的。但殳前端也可以包上銅鐵,下圖是秦始皇陵出土的銅殳頭,長 10.5 cm,直徑 2.3 - 3 cm,木柄殘存一公尺多。還有一種殳头上有尖锐的刺,類似後世的狼牙棒。

图片

棓就是「棒」,也是沒有兵刃的長竿。棓也有鐵製的,如<六韜.虎韜.軍用>有「方首鐵棓」,「重十二斤 (3 kg),柄長五尺 (1.2 m) 以上,一名天棓」。<三國志.鍾會傳>說胡烈讓親兵傳信給兒子胡淵:「丘建密說消息,會已作大坑,白棓數千,欲悉呼外兵入……以次棓殺坑中。」用棒子打死,似乎不如用矛、戟刺死快。總之他們信了。

江蘇省連雲港市溫泉鎮尹灣村 1993 年出土了六座漢墓,六號墓中的《永始四年武庫兵車器集簿》詳細紀載了西漢末年(前 13 年)當地武庫的數以十萬計的兵器。年代久遠,許多字辨認不清,以下只就可以辨認的部份統計:

图片

短柄兵器裡刀佔一半 (鋸X刀不知何物,暫不計),劍佔約三分之一,看來西漢末年處於劍、刀世代交替的正當中。前一節已經知道三國時代新造的刀遠多過劍。長柄兵器裡面讓人耳目一新的是「鈹」竟然佔了幾乎四分之三 (也許舊劍都拿來插長竿了?),而普通的戟已經乏人問津。位居第二位,佔八分之一強的「有方」究竟是什麼還未有定論。能肯定的是,矛系兵器 (矛、鈹、鎩) 在西漢末年佔了主導位置,而風行一時的戈、戟已經被淘汰。蜀漢的長兵器應該也是以矛系為主,而且可能逐漸向「槍」的方向演進,「鈹」的大劍矛尖漸漸退出舞台。另外長柄:短柄:遠程兵器的比例約是二:一:二,也是很有意義的數據。

(6) 長刀

劍、匕首都能裝在長竿上,刀自然也可以,成為重劈砍而不重視刺擊的「長刀」。《三國演義》裡關羽、黃忠都愛用大刀。網路常以為三國時代還沒發明大刀,但上面西漢武庫裡已經明白標出為數不多的「大刀」。<三國志.典韋傳>也說他「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但一直到東晉「大刀」才普及,已經成為騎兵、部隊中下級軍官使用的武器。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4) 遠程武器

帖子 maltz » 2015-02-23, 03:47

蜀漢兵器研究 (4) 遠程武器

開頭提到晁錯上《言兵事疏》:「平陵相遠,川谷居間,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當一。」蜀漢境內平原較少,多山地、丘陵,只要掌握制高點、視野開闊,弓弩正能一展所長。《尹灣漢墓簡牘》記載西漢末年武庫長柄兵器的數量約等於弓弩,那麼二百多年後的蜀漢武庫中的弓、弩應是最常見的兵器。

(1) 弓

弓是遠古狩獵利器,淵遠流長。原始的弓只是彎曲一塊木材或竹片的「單體弓」。到了戰國時代,竹、木制的弓體外側用膠貼牛筋,承受拉力;內側貼牛角,承受壓力,成為性能強化的「複合弓」,古代叫「角弓」(因為使用獸角材料)。弓身的平均長度約 130cm,但長弓可至 2m,也有 70cm 的短弓。複合弓一直沿用到近代,才被塑化材料與滑輪弓取代。

弓的兩端(弓弰)套有「」(mi3),以骨角、玉(石)、或銅鐵製成,弭上有叫「」(kou1)的缺刻,用以纏繞弓弦。弓弦是膠合的絲繩或皮帶。上了弦叫「張弓」,不上弦叫「弛弓」,弛弓因彈性向反側彎回,如下圖。射箭時一手握住弓「」(fu3),另一手姆指套上叫「(韘)」(she4) 的指環拉動弓弦。指環可以是金屬、玉石或木製。

图片

箭隻本名「矢」,但矢桿常由箭竹製作,因此也叫「箭」,也有木製、金屬製的桿。箭頭叫「」(cu4)。西漢的箭頭仍以青銅為主,鑄鐵箭頭仍然威力不佳;東漢晚期已經出現了扁平三角形的鍛造鐵鏃,日後鐵鏃便取代了銅鏃。箭尾有三或四條羽毛,長度是箭身六分之一,作用在穩定飛行軌跡。箭鏃與尾羽都以纏絲塗漆固定在桿上。標準箭矢全長約 70cm。裝箭的容器叫「韇丸」,杜預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櫝丸是箭筩 」(筩 tong3, 通「筒」)。所以三國末年應該已經叫「箭筒」。樂浪漢墓曾出土高 72cm 的圓漆箭筒。

武將多研習弓術,如<三國志.呂布傳>說他引弓射中戟的橫枝;<麋竺傳>說麋竺祖孫三代:「皆便弓馬,善射御云」。<霍弋傳>載:後主劉禪的太子劉璿「好騎射,出入無度」。而<晉書.杜預傳>說杜預:「身不跨馬,射不穿札(戰甲)」。

今日一般男子拉得動 22kg(50磅) 的弓,射程約有60m。<後漢書.蓋延傳>說蓋延「身長八尺,彎弓三百斤」,東漢、魏晉一斤約 224g,所以蓋延有 67kg 的拉力,但這是極少數的猛將。一般的弓站得遠些就射不穿鎧甲,因此威力強大的「弩」就誕生了。

(2) 弩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講孫臏「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待龐涓到,「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龐涓兵敗自刎。《史記》又在<樗里子、甘茂列傳>提到一名說客告訴楚王「長戟居前,強弩在後」的戰陣,可見弩在戰國時代就廣泛應用於戰爭。《尹灣漢墓簡牘》記載西漢末年該武庫中的弩是弓的七倍,而蜀漢改良連弩,武庫裡的弩或許比弓多還不止七倍。《華陽國志》記載了蜀漢車騎將軍鄧芝:「性好弩,手自射猿,中之。猿拔其箭,卷木葉塞其創。芝曰:『嘻,吾違物之性,其將死矣!』」蜀漢連將軍也玩起了弩。

图片

弩弓與一般弓無異,標準弩弓也是 130cm 左右。不同的是弓弣上再裝上一條五十多公分的木臂,木臂凹槽裡放箭矢,木臂後則是銅或鐵製的「弩機」。弩機的外殼叫「」,裡面零件靠「」固定。弓弦拉開後,放在弩機的「鉤牙」上,依「望山」的刻度判斷距離、調整仰角,手指一扣動「懸刀」,弩機裡面的「」連帶「鉤牙」落下,弩箭就發射出去了。再拉回「望山」就能回到原先的狀態。

图片

上圖是西漢的弩機。四川郫縣出土過蜀景耀四年(261年)的銅弩機,郭長8.5cm、寬3.5cm、厚4cm,銘文說這是由「中作部」製造的「十石機,重三斤十二兩 (840g)」。

漢弩的強度種類繁多,以「石數」計算,最低一石 (120斤,26.9kg)。標準配備的弩在三、四石(81-108kg)左右,射程可達一百二十步、一百六十步,而禁衛軍可以用到六石弩。上面「十石機」是很強力的弩了。正常人一步約 0.6m,但古代的「步」是左、右腳各跨一步,漢制一步六尺,漢一尺 23.1cm,一步是 1.39m,所以三石弩可以射到 166m 外。普通弩的射程比普通弓長兩倍以上。

「強弩之末」一辭出自<淮南子,說山>:「矢之於十步 (14m) 貫兜甲,三百步 (420m) 不能入魯縞。」《三國志》也記載諸葛亮這樣描述南下荊州的曹軍。強弩才能射到 420m,但若真拿著強弩,考慮到 420m 飛行時間較長的重力影響,射擊時仰角較大,箭隻的橫向動量雖然隨空氣磨擦力逐漸減少,但縱向動量卻又受到重力加持。從高處掉下來還是有不少縱向速度的。

弩能取代弓,是因為它做出決定性的改良--先全力拉弓,再專心瞄準。弩靠身體強壯的肌肉拉弓,如把弓身踩在地上,雙手抓弦往上拉的「(踏)張弩」,還有坐在地上,兩腿頂住弓,以腰帶繩鉤住弓弦,撐腿挺腰拉開的「腰引弩」。較弱的弩也能靠雙手拉開,叫「擘張弩」。

但弩也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就是射擊緩慢,熟練的弩手一分鐘只能射三箭,但熟練的弓手一分鐘可以射十箭。雖說可以錯開弩陣發射的時機,達成持續打擊敵陣的效果,但「重質不重量」的根本現象並沒有改善,若敵人已經殺到面前,弩矢也不須強大的穿透力與精準度。這就是「連弩」。

(3) 元戎弩

連弩早在戰國時代就發明出來了。1986 年在湖北江陵(還是楚國郢都)的戰國古墓中發現,一般稱為「連發弩」。戰國連發弩全長27.8cm,高17.2cm,寬5.4cm,上端箭匣裡面可以放近二十隻箭,一次可射兩隻 14.3cm 的弩箭。

戰國連發弩的特色是一隻推拉的木臂。使用時一手在前握住手柄,另一手拉動木臂,箭匣裡的弩箭就會掉入凹槽。木臂上面裝弩機,有鉤牙、懸刀,以及綁著弓弦的「弦桿」,弦連接弩前方的弓。拉動木臂時弦桿拉長弦,木臂拉到底時,懸刀下落,帶動鉤牙升起,卡住弦桿。發射時只要推動木臂,弩箭就因弦的拉力射出。所以使用時不停推拉木臂就行了。經研究射程可達 20-30m。

《三國志裴注》引孫盛《魏氏春秋》說諸葛亮「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19.3cm),一弩十矢俱發。」損益就是找出缺點並改進。比起戰國的連發弩,元戎弩箭更長,又是鐵桿所以更重,一次還射十發,元戎弩必然比戰國時代的連發弩威力強大許多。

图片

實際的元戎弩為何已經不可考,但後世的連弩都叫「諸葛弩」。一直到十九世紀末的甲午戰爭(1894年),中國內地的部隊都還帶著它。當年英國人Ralph Frankland-Payne-Gallwey在「The Crossbow」一書中以一章專門介紹它。清末的諸葛弩使用了單體或複合的竹弓,約 107cm 長,並使用一隻長手把拉動手把與弓弦,整個箭匣都跟著動。推到底弩箭掉落,拉到底就直接發射。箭枝竹桿鋼鏃,長30-40cm,射程160-180m (大約等於三石弩)。書中說中國連弩可以在十五秒內射出十箭。

图片

假設後世的諸葛弩的原理與諸葛亮的元戎弩一樣,那麼諸葛亮改良的連弩主要在利用槓桿原理,省力拉弦,藉以提升威力。但元戎弩「十矢俱發」,與後世諸葛弩每拉一次弦只射出一箭不同。實戰中一次射十箭,大多數箭隻射不中目標,造成巨大浪費,而每一箭的威力也只有十分之一,也許正因為這樣元戎弩的箭隻比較短(增加速度)。一說元戎弩可以快速拉動手把,使十箭依次射出。

蒲元幫諸葛亮造神刀、木牛,那麼元戎弩會不會也是諸葛亮部下的傑作呢?《三國志》裡提到一個天才梓潼人李譔 (zhuan4),說他師從「水鏡先生」司馬徽等,又「博好技藝,算術、卜數、醫藥、弓弩、機械之巧,皆致思焉」。也許李譔也對改良連弩出了力?

此外,一般認為騎馬顛跛,無法用弩,因為弩箭會從勾槽中掉出來。若是元戎弩應該問題不大。

(4) 床弩

漢代十石 (269kg) 以上的弩叫「大黃弩」,最大到四十石 (1080kg) 黃弩 。這樣的超級強弩絕不是一個人能拉動的。<後漢書.陳球傳>說零陵太守陳球守城抗賊,「悉內吏人老弱,與共城守,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如果三石弩能(有效)射一百二十步,陳球的弩機裝在城牆上居高臨下,能射到一公里以外了,(若沒有誇大) 至少應有二、三十石的威力。下圖是北宋曾公亮、丁度等著《武經總要》提到的「三弓床弩」的模型。《武經總要》說三弓床弩需要百人操作,可射三百步 (420m) ;也有較小的雙弓床弩,十人左右操作。一人瞄準高低,一人拿槌子敲下鉤牙,可射一百二十大步 (不知大步與步的關係為何)。

图片

《尹彎漢墓簡牘》說武庫裡有「連弩車 564 乘、武剛強弩車 10 乘」,還有「連弩床一具」。所以蜀漢應也有連弩車、連弩床。連弩可能是一射多發的大弩,也可能是雙弓相連、一次一發的大弩,百步內被射到,一串人馬大概直接釘在地上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5) 防具 - 鎧甲、冑

帖子 maltz » 2015-02-24, 02:24

蜀漢兵器研究 (5) 防具 - 鎧甲、冑

三國時代的鐵製兵器應該已經進化到反覆折疊鍛打的「百煉鋼」材料。防具與時俱進,穿透力較弱的兵器如弓、戟便逐漸被弩、矛(槍)取代。蜀漢將士防具有四大件:身上的鎧甲、頭頂的鍪(冑盔),手中的盾,腳下的鞮(靴)。

(1) 鐵鎧

東漢鄭玄注《周禮》:「古用革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所以「」嚴格說專指皮革,銅鐵製的甲應叫「」,或者說「鐵甲」特別註明材料。春秋多用皮甲,金屬鎧為銅質;鐵鎧至戰國時期才出現。《尹灣漢墓簡牘》計有(皮)甲 142,322,(鐵)鎧 63,224,所以西漢末年的皮甲還比鐵鎧多出不止一倍。但隨著鍛冶、弩科技的發展,鐵鎧應該比皮甲更受重視。東漢末年仲長統 (179-220 年) 著《昌言》提到:「古者以兵車戰,而甲無鐵劄之制。今誠以革甲當強弩,亦必喪師亡國。」戰場上一百多公尺外的弩箭漫天飛來,皮甲是擋不住的。所以東漢鐵鎧已經普及,到了三國時代鐵鎧應更常見。東海郡武庫中的各種武器加起來有一百多萬,鐵鎧只有六萬具,所以鐵鎧的成本應該是相當高的。

漢代的鐵鎧叫「玄甲」,玄是黑色,漢代鐵鎧出土也都是黑的,與博物館裡面看見擦得油亮的鐵鎧不同。若不是上了黑漆,可能是生黑鏽。鐵在富含氧氣的環境下會產生暗紅色的鏽 (Fe2O3),在較缺乏氧氣的環境下會生黑鏽 (Fe3O4)。古法將鑄鐵浸泡在鹼性溶液中加熱,就會產生一層保護內部的黑鏽,不知當代是否有這樣的工藝技術。

鐵甲可以依照 (a) 鐵片的長短與 (b) 保護的部位分類。鐵片是圓角的長方形,最長可達 25cm,邊緣鑽孔,豎著並排,以麻繩、皮條或絲繩(視使用者身份)編成鎧甲。紙張還沒發明、普及前,文字書寫在長條的木片(札)、竹片(劄 zha2)上,所以長條鐵片也叫「鐵劄 (札)」。第一段《昌言》提到「鐵劄」、再前面杜預「射不穿」都是指鐵鎧。《尹灣漢墓簡牘》提到武庫中有鐵甲札 587,299 與革甲十四斤,可以修補鎧甲。

鐵札最短的還不到 3cm,這樣編出來的鐵鎧叫「魚鱗甲」。公元 1968 年在河北滿城西漢一號墓發現一具 2859 片鐵札編織而成的魚鱗甲,墓主就是劉備的十七世高祖中山靖王劉勝。一般鐵鎧依部位、功能不同會使用不同長度的鐵札,不必活動的前胸、後背使用較長的鐵札;需要活動的上臂使用較短的鐵札。一具鎧甲有數百片長短鐵札。縫兩千多塊小鐵札自然很麻煩,高貴的人才能負擔起。前面官吏研究時提到向朗告訴諸葛亮:「李嚴腹中有鱗甲」,比起「腹中有劄甲」更加有野心。此外,諸侯王的鐵札上面可能還貼金、銀箔,襯托身份。

图片

最簡單的鎧甲只保護前胸與後背,而肩膀、腰間只有繩帶,這叫「兩當鎧」。在兩當鎧的基礎上,鎧甲可以添加:

:point_green: 前胸與後背的鐵甲一體,包住身體一圈,在身體一側會合,綁以繩帶固定。也可在身體正前方交會開襟,如今日襯衫。
:point_green: 腰甲延長(腹甲、腿裙),或連帶保護大腿,常見於騎兵或軍官。《尹灣漢墓簡牘》提到(已經看不清數量)的鐵股衣、股甲衣。股就是大腿。
:point_green: 雙肩加上甲片(披膊),或包住上臂如短袖。漢代開始發現「筩袖鎧」,筩袖就是「筒狀的袖」,如現代的短袖套衫。上述的西漢劉勝墓魚鱗甲就是一套筩袖鎧,但在正面開襟是結構弱點,減弱防禦力,所以鎧甲多不在正面開襟。
:point_green: 高領口(盆領)。
:point_green: 裡側以革甲或布料襯底

唐人李延壽的<南史.殷孝祖傳>有:「禦仗先有諸葛亮筒袖鎧、鐵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上悉以賜孝祖。」這是劉宋皇帝的鐵鎧,名叫「諸葛亮筒袖鎧」、「諸葛亮鐵帽」,但竟然能擋住二十五石的弩車級箭矢,也是非常厲害的。既然後世這麼說,蜀漢的武庫裡應該能見到各式各樣的筒袖鎧,但三國也有其他型制的鎧甲。曹操死後,曹植上交幾件曹操送他的鎧甲:「先帝賜臣鎧,黑光、明光各一領、兩當鎧一領,環鎖鎧一領,馬鎧一領。」黑光鎧應該就是塗了黑漆或生了黑鐵鏽的漢代標準玄甲。明光鎧是南北朝至唐代流行的鎧甲,前後有磨亮的圓護。環鎖鎧由鐵環套扣製成,由西域傳入中國。雖然輕便但防護力比不上鐵甲。

馬鎧」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湖北省曾出土過一具楚國皮製馬甲。到了東漢,馬鎧的使用較以前普遍,材質多是皮甲、用來保護戰馬胸部正面的「擋胸」。雖然南北朝才盛行重裝騎兵,考慮到弩箭能輕易穿透皮革,三國也可能發展出一些鐵馬鎧,避免敵人「射將先射馬」。比如《太平御覽》一書曾引用曹操的《軍策令》:「(袁)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袁紹在官渡之戰前號稱「騎萬匹」,所以便是財力雄厚的袁紹,也只能供得起少量的金屬馬鎧。蜀漢不以騎兵見長,馬鎧應該也不多。

(2) 皮甲

屈原《國殤》頭一句是:「操吳戈兮被犀甲」。春秋戰國之交成書的《考工記》說:「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皮甲的主成份是有機的蛋白質,無法保存兩千年,所以現今看不見蜀漢年代皮甲的實物,但可以從距當時四百多年前秦代兵馬俑的樣式推測。皮甲至少有犀甲、兕(si4,牛類野獸,一說就是犀牛)、合甲三種。中國古代是有犀牛的,很明顯牠們在絕種之前被拿來製造皮甲。合甲是複合的甲,類似複合弓有多層,中間還可以夾木胎。與鐵鎧類似,皮甲也是將皮革裁割成塊,並且以繩帶、柳釘相接。上面說的「七屬、六屬」就是有幾圈皮甲片。但皮革因為可以彎曲,皮甲片比鐵甲札寬。皮甲也能加上盆領、裙甲、短袖,甚至還有長袖與護手,都展現在各式各樣的秦俑身上。

图片

蜀漢將士用不上秦、西漢傳下來的皮甲,而犀牛的文獻只出現在先秦,所以也沒有犀甲、兕甲。也許還製造合甲,只是三百年的壽命早過了,我們看不見。

(3) 冑

古代戰士的頭盔叫「」,常與甲合稱「甲冑」。漢代鐵鎧興起,鐵盔又叫「兜鍪」,如<三國志.太史慈傳>記載太史慈與孫策打鬥:「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兜」是帽子,「鍪」(mou2) 是古代的一種頸口較窄的金屬鍋子,將士看似把鍋戴在頭上當帽子,因此得名。

漢代頭盔又叫「鞮鍪」。從部首看來「金」是金屬,「革」應是皮革製,如「鞮」(di1) 本指皮靴。所以「鞮鍪」的本意應該是「皮靴加鐵冑」,但到了唐代鞮鍪單指頭盔,如西漢楊雄《長楊賦》說到漢高祖劉邦爭戰四方,「當此之勤,頭蓬不暇疏,飢不及餐,鞮鍪生蟣蝨,介冑被霑汗」,而唐代李善注:「鞮鍪,即兜鍪也。」又如《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望苴蠻者...短甲蔽胸腹,鞮鍪皆插貓牛尾,馳突若神。」總不會在皮靴上面插貓牛尾。史料也有記載疑似皮革的「鞮鞪」,讀音也是 mou2。<漢書.韓延壽傳>說韓延壽「令騎士兵車四面營陳,被甲鞮鞪居馬上」。《尹灣漢墓簡牘》則用了「鞮瞀」指冑,又換了一個部首,如「乘輿鐵鞮瞀」六百七十八,「鞮瞀」九萬七千五百八十四,「馬甲鞮瞀」五千三百三十。這樣看來鐵製頭盔的會特別標示「鐵鞮瞀」,其他九萬頂可能皮、鐵都有,才用了中性的「瞀」。否則武庫裡六萬多具鐵鎧,五十萬片鐵札閒放著,沒一頂鐵盔也說不過去。

漢代的冑有三大類型。第一類是正式的「鐵鞮鍪」、兜鍪,如下圖左邊是 1980 年吉林榆樹縣老河深村東漢墓出土的鐵冑,由一排彎曲的長鐵札圍成上半,下半則是兩圈短鐵片,提供更大的運動空間。因為戴鐵冑的一般身份較高,是軍官、皇室乘輿衛兵,冑頂很可能加上雉羽一類的纓飾,如漢墓壁畫的冑常有纓飾。第二類的冑類似鐵甲包著身軀,如山東臨淄大武村西漢齊王墓陪葬坑中出土一頂 80 片鐵札的鐵冑,就是圍頭一圈,上面是空的,但這樣又怕戟類的武器。鐵冑內側都要裝衣絮一類的內襯,像鐵甲一樣 (否則真不舒服)。 1930 年出土的《居延漢簡》有:「鐵鞮瞀二,中毋絮,今已裝……鐵鎧二,中毋絮,今已裝。」

图片

東海武庫鎧甲一共二十萬,冑只有十萬,推論許多軍士不戴頭盔,只戴「幘」(ze2)。「幘」就是諸葛亮綸巾形象一類的纏髮紗布,漢晉時巾幘廣泛流行民間,以後討論服飾時再介紹。其實即使戴上鐵冑,裡面也還是巾幘,古(漢)人成年後很少披髮。

巾幘外面還能再罩上「冠」,冠的種類很多,質料是布或皮毛,若是皮革製也許就叫「鞮鞪」,可以算第三類的冑。新疆羅布淖爾的漢代烽燧堡出土了毛氈製成的武冠,冠的兩側有安插羽飾的銅管和殘留的羽毛痕跡,可能也是插稚尾的。古代很喜歡用一種叫「鶡」(he2,今稱「褐馬雞」,產於中國山西一帶) 的稚雞尾羽作武冠的裝飾。<後漢書.崔寔傳>說到崔寔的姪子崔鈞「為虎賁中郎將,服武弁,戴鶡尾」。弁是帽子,武弁是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武官的紗冠,所以掌管親宿禁衛軍的武官也要戴它。

图片

京戲裡的青年英俊武將如周瑜、呂布會戴兩條長長的「翎子」。今日呂布的動漫形象常包括兩條長到彎下的翎子 (因為像蟑螂的觸角,呂布又得到暱稱「小強」)。翎子就是稚尾的羽毛,原型就是古代的武官冠上的「鶡尾」。真正的鶡大約長 1m,有二十二根白黑兩色的尾羽。(上圖因為空間限制,鶡不成比例。) 戰場上為了識別敵我,鶡翎也許會染成不同的顏色,蜀漢找不到鶡,或用其他種類的稚雞尾羽代替。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6) 防具 - 盾、靴、帶

帖子 maltz » 2015-02-27, 10:41

蜀漢兵器研究 (6) 防具 - 盾、靴、帶

(1) 盾、排

盾牌古稱「干」,「干戈」指兵事,沿用至今。到了戰國時代盾牌叫「楯」,如《韓非子》:「楚人有鬻(賣)與矛者...以子之矛,陷子之楯」,就是「矛盾」一辭的來源。漢代的盾牌已經叫「盾」,如晁錯《言兵事疏》有:「曲道相伏,險厄相薄,此劍盾之地也,弓弩三不當一。」因為盾能做得比鎧甲更厚,能靈活遮住要害,對箭矢的防禦力自然更強,另一手再使用刀、劍等短柄兵器,最適合守衛彎道、險要關口。

盾還能叫「彭排」。東漢劉熙<釋名.釋兵>:「彭,旁也,在旁排敵禦攻也。」《太平御覽》引諸葛亮《軍令》:「帳下及右陣各持彭排。」<後漢書.袁紹傳>說官渡之戰:「紹為高櫓,起土山,射營中,(曹營軍士)皆蒙楯而行」,唐代李賢注:「楯,今之旁排也。」所以到了唐代「楯」字已經不通行,改叫「旁排」。宋代又改叫「旁牌」。所以自秦、漢代到唐、宋,「楯、盾」漸漸被「排、牌」取代,而今日我們集古人大成,叫「盾牌」。蜀漢時代「楯、盾、排」三個名稱並存。

西漢末年的《尹灣漢墓簡牘》記錄武庫中乘輿二千六百五十,九萬九千九百一,但沒提到盾的種類。<釋兵>說盾的材料有木製的木盾、縫編木板的木絡、犀皮的犀盾。韓非子楚人賣的「楯」看來是木盾,矛自然是青銅矛,也許矛的勝算較大?盾並不一定堅實。<三國志.魯肅傳>的裴注中引用韋昭《吳書》,說魯肅「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貫。」可見魯肅的盾連弓箭都防不了,更別提威力強兩倍以上的弩箭了。

蜀漢時代有鐵鎧、鐵冑,應也有鐵盾。<史記.樊噲列傳>講到鴻門宴:「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項羽本紀>:「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所以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漢初已有鐵盾,份量足夠將交叉持戟的衛士撞倒。另外東漢的沂南畫像石刻有獸面盾,榜題「鐵楯」。目前仍無漢代鐵盾實物出土,可從始皇陵中出土的青銅盾推斷蜀漢鐵盾的形貌:

图片

秦始皇陵的青銅盾盾後有「盾握」,依實物比例放大後長 72.4cm,寬 47.8cm。上圖右是 1965 年陜西咸陽楊家灣出土的西漢兵俑,兵俑手中的盾也是一樣上窄下寬、「三層對稱圓弧」的形狀,還上了紅、黑二色漆。長沙五里牌 406 號戰國墓出土的皮革盾、臨淄齊王墓陪葬坑出土的皮革盾、下圖右的四川出土的東漢陶俑盾牌都是這個形狀。

<釋兵>又提到其他形狀大小的盾:

:point_green: 大而平者曰吳魁,本出於吳,為魁帥者所持也。
:point_green: 隆(高起)者曰須盾(北宋《太平御覽》錄此段時作「滇盾」),本出於蜀,須(滇)所持也。或曰羌盾,言出於羌也。(滇是西南夷。)
:point_green: 約脅(兩側)而鄒(小)者曰陷虜,言可陷破虜敵,今謂之曰露(見)是也。(露出許多身體被看見?)
:point_green: 狹而長者曰步盾,步兵所持與刀相配者也。
:point_green: 狹而短者曰孑盾,車上所持者也。孑,小稱也。

所以盾也有各種形狀大小。如廣州龍生崗 4013 號墓的東漢漆盾是橢圓形,長僅 40cm,或許是騎兵的陷陣盾。南北朝的騎兵都是重鎧上陣,很少用盾。下圖左是曹魏末期至西晉的武士俑,可以看見北方步兵用的長盾。這名軍士頭上戴的叫「帢」(qia4),是曹操制定的縑帛軍帽,依顏色分貴賤。

图片

漢代還有一種特別的盾叫「鉤鑲」。三國吳謝承<後漢書.江漢傳>有「大江劇賊……(江)漢到郡,會集勁士,修整戰具,鉤鑲、刀楯、大戟、長矛、弓弩勁兵,轉送承接。」鑲音義同「攘」,可以推開敵人;鑲從小盾上伸出,小盾上下都有鉤,可以勾引敵人的兵刃。下圖是江蘇徐州銅山小李村畫像石,描繪軍士手持鉤鑲,將敵人的戟刃鉤住,另一隻手持劍朝敵人面門刺去,看來是剋制長柄兵器的利器。尤其「戟」有橫枝,更容易被鉤住。但《尹灣漢墓簡牘》紀錄「鑲一」,百萬兵器中竟只有一個鉤鑲。也許鉤鑲與長戟的時代一起過去了,而弓弩的發展又催生出厚盾、重鎧。

图片

蜀漢的武庫裡應該也有少量鉤鑲與不同寬窄、高矮的皮、木、鐵盾,多如古盾形制。步兵的盾較窄,方便縮小戰線堅守,若為了增加防禦力,可能使用較重的鐵盾。而西南夷、羌組成的少數部隊「無當飛軍」可能使用隆起的盾牌。此外,貴州安順歪寨村的布依族流傳著古老祖先傳下來的「藤甲」,青藤編制、桐油浸泡,有衣、冑、裙、盾、護腕等。也許當年真有《三國演義》裡的「藤甲軍」呢。(見《探索發現》節目:2011年5月29日) 可惜這些材料較易腐朽,無法保存到今日。

(2) 履、靴

前面冑盔說到「鞮鍪」很可能單指頭盔,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鞮,革履也」,所以鞮的本意是「皮鞋」。履是標準的漢族鞋子,包住腳掌與腳趾,有(劉備賣的)草履、麻履、絲履等材質。革履皮鞋本是魚獵先民所穿,後來被絲、麻履取代,再由從事魚獵的外族傳入中原。鞋底加層(耐穿磨、踩水而腳不溼)的履叫「」(xi4),如<史記.滑稽列傳>:「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還有一種特別的鞋底,是兩片橫向、或一大塊木頭的鞋底,叫「屐」(ji1),日本還保留至今。

騎兵穿的是包住腳踝的「」。<釋名.釋衣服>:「鞾,跨也,兩足各以一跨騎也,本胡服,趙武靈王服之。」今日鞾讀作 xue1,通「」。所以靴是在戰國時代傳入中原的,騎兵專用。陜西咸陽楊家灣西漢墓出土的將軍俑就穿著長統靴,包著小腿 (脛,jing4)。《尹灣漢墓簡牘》除了「鞮鍪」外沒有提到武庫中的戰鞋,如果「鞮鍪」真是腳下、頭上共算一套 (如《戰國策》:「甲、盾、鞮、鍪...無不畢具」),那麼蜀漢武庫裡應也有革履、長靴。將士也可能自備草、麻、革製的履、舄等。而底太厚的舄或屐穿上戰場,未免妨害行動。

一般漢代陶俑穿履或短靴,再以布纏住小腿,叫「行縢」(teng2),若穿長靴便省去行縢。<三國志.呂蒙傳>:說呂蒙「蒙陰賒貰(借),為兵作絳衣行縢。」絳衣就是紅色的衣服,呂蒙是東漢末年人,漢代屬火德,軍服常是紅色。

目前尚未發現鐵履、鐵靴。鐵甲步軍穿皮靴還有保護,若穿著行縢、麻履上陣,下盤卻是明顯的防禦弱點。

(3) 腰帶、印綬

三國時腰帶就叫作「」,如董承稱有漢獻帝討伐曹操的「衣詔」,《華陽國志》說李密事祖母「日夜不解」。戎裝也包括腰帶。前面說劍鞘、刀鞘上有「璏」,腰帶穿過璏孔,繫在身上。將士若佩短刀、匕首,可直接用腰帶繫劍,若佩長刀、長劍,為便於拔出,還要再加繫一條較鬆的「劍帶」(刀帶),如《尹灣漢墓簡牘》記載武庫中有劍帶 37,616 條。(但刀、劍加起來有二十多萬,可能這裡專指備用的劍帶。)

图片

腰帶、劍帶可以是紡織品如絲帶,或皮革製,比較耐用。自周代自漢代,腰帶纏一圈後,再用「帶鉤」(如上圖) 穿過一洞,帶鉤另一側凸起的扣子再穿過另一洞,便能固定。顯貴之人的帶勾可能是玉石材質,加上金漆等美觀裝飾。漢初還有一種「帶扣」,到了魏晉逐漸取代帶鉤。帶扣類似今日的腰帶扣,是一個金屬環,供腰帶穿過;環上有一隻長鉤,可以扣住另一端的腰帶上的孔。多出來的腰帶垂下來叫作「紳」,看來當時的「紳士」只要綁條長腰帶就行了。古人在腰帶上面掛玉佩 (以後研究服飾時再介紹),對於武將,最重要的是「」(如XX將軍印) 和「」。官印裝在腰帶邊上的「鞶囊」裡,常繡虎頭,也叫「虎頭鞶囊」。

「綬」是一條織物長帶,寬約 37cm,依官階有長短、顏色、絲線粗細厚薄之分,折起來,自腰帶垂下。<後漢書.輿服志>記載:

:point_green: :point_green: 天子四彩 (黃、赤、縹[淡青]、紺[深紫]) 黃赤綬,長二丈九尺九寸。
:point_green: 公、侯、(高階)將軍二彩 (紫、白) 紫綬,長一丈七尺。
:point_green: 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一般將軍)等官員三采 (青、白、紅) 青綬,長一丈七尺。
:point_green: 千石、六百石配三彩 (青、赤、深紫) 黑授,長一丈六尺。
:point_green: 四百、三百、二百石官員黃綬,長一丈六尺。
:point_green: 百石官員配青紺(深紫),長一丈二尺。

蜀漢承襲漢制,「綬」應該也有黃赤、紫、青、黑、黃、深青色六等,吏員就沒有印綬了。<三國志.先主(劉備)傳>說劉備在安喜縣尉,綁了中山郡派來的督郵,杖打二百,「解繫其頸著馬」。縣令秩等千石、縣長三、四百石,考慮到副手佐官一般比正職低三、四等,督郵脖子上的應是黃綬或深紫綬。蜀漢軍營裡的將軍、校尉、都尉們應該也會繫上二彩紫綬、三彩青綬。東漢桓帝 147 年下詔:「若有擅相假印綬者,與殺人同,棄市論。」所以印綬絕不能借人頂替。

以下是兩個系列介紹漢代、三國時代兵器書籍的插圖,根據以上研究標上了名稱。第一個系列的英國作者似乎不喜歡讓騎兵拿他們專用的長柄 (3m以上) 兵器,步兵裝備草根化。但可以看出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騎兵鐵鎧與馬鎧有明顯的進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系列的西漢士兵穿長靴,木盾也不長,也許本是騎兵。而三國時代的士兵手上拿的鎩是刺擊長柄兵器,或許雙手持更有效。

图片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7) 車騎裝備

帖子 maltz » 2015-03-01, 13:46

蜀漢兵器研究 (7) 車騎裝備

古人常養六種動物:馬、牛、羊、雞、犬、豚,統稱「六畜」,其中馬作為交通工具,價值最高。這一節介紹基於馬匹的戰車、騎兵。

戰車

商代起,馬匹運用於戰爭,牽引著「戰車」奔馳在於春秋、戰國的戰場上。每輛戰車由兩匹或四匹馬牽引,乘載三名軍士,一個負責駕駛,另外兩個手執弓、弩、戈、戟等兵器。屈原的《國觴》描寫了戰車的戰況: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point_green: 「轂」是戰車車輪中央加寬的設計,分散車軸的壓力。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point_green: 左外側的馬已經死了,右邊的也受了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point_green: 戰車的兩個車輪陷進坑中,四匹馬也被絆住了(才說到左外側的馬死了,看來鏡頭已帶到另一乘戰車)。但是鼓手仍然奮力地拿石槌敲戰鼓。

西元前 307 年趙武靈王學習北方游牧民族騎兵,展開「胡服騎射」改革,捨棄戰車,將寬鬆的長衣 (當時叫「深衣」) 改成貼身、較短的衣褲,腰繫皮帶,腳穿皮長靴。戰車的機動力不如騎兵,而戰車目標大,也很難防弩箭。所以「胡服騎射」的騎兵戰力高過戰車,逐漸普及,戰車也就被淘汰了。但漢代的墓葬中仍有「戰車」,但只剩一批馬拉車,車上的人舒服地坐著,頭頂上還有把傘 (幢蓋) 遮陰,如下圖。《三國志裴注》引《吳書》說劉備入川時,劉璋送他「米二十萬斛,騎千匹,車千乘,繒絮錦帛」。騎千匹正好拉車千乘,但這種「戰車」可能已經退居一般交通運輸的任務,而不在前線拼殺。

图片

武威雷台東漢墓 (一說根據墓中銅錢叫五「朱」錢是魏晉私鑄特徵,判斷為西晉墓) 出土的銅車馬儀仗隊也是這樣的馬車。

騎兵

西漢的騎兵已經非常普及。西漢武帝時,衛青、公孫賀、公孫敖、李廣四將各率萬騎出擊匈奴,六年後更以六將、十餘萬騎出征。曹操南下荊州,以五千精騎追擊帶百姓逃難的劉備,所以曹魏也有大規模的騎兵編制。益州因為與中原相隔山川險阻,不以大騎兵團聞名,但武將一般還是騎馬的,皇宮禁衛軍也有騎都尉、虎騎監這樣的職務,所以禁衛軍也編制了騎兵,叫「羽林騎」。

以下介紹騎兵的馬具裝備:

馬鞍:戰國時代的馬鞍只是在馬背上綁塊坐墊,避免騎手順著馬毛從馬背上滑落。這個坐墊逐漸演變成「馬鞍」,前後高起,更容易固定。《三國志裴注》引《九州春秋》記載劉備對劉表說:「吾常身不離,髀(大腿)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所以騎馬還有纖腿的作用。皮製馬鞍下面有一塊墊褥叫「韉」,就是描寫北朝軍旅的《木蘭詩》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馬鞍靠胸帶、鞧(qiu1)帶套住馬脖子、馬臀固定。

馬鐙:漢代的馬鞍邊上沒有馬鐙,騎手與遊牧民族一樣是雙腿懸空作戰的,平衡感訓練得相當好。下圖是西晉末年墓葬 (墓中有西元 302 年的) 的騎馬軍樂師俑,可以看見馬鞍左側已有方便騎手上下馬的三角形腳蹬,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馬鐙。南北朝時重騎兵風行,騎手重裝上馬,活動不便,於是馬鞍兩側都有「馬鐙」,騎手在馬背上雙腳踩著,更加平穩。三國末年緊接西晉,可能已經出現單邊的上馬蹬。

图片

馬甲/鎧:值得注意的是上圖的馬俑穿著馬甲,前胸這一片叫「當胸」,馬鞍下左右兩片就是馬(身)甲,但因為這是樂師,也可能只是布料,遮擋塵土的「障泥」。包裹馬全身的重鎧如護頸、面罩要南北朝才出現。官渡之戰時曹操說袁紹有馬鎧三百具,自己不到十具;「具」這個量詞通常是一套,所以三國時代的馬鎧應該不只一件。網路上有個流行說法「文獻記載,三國時代已經有全副馬鎧」,不知出處。但已知《尹灣漢墓簡牘》裡記載「馬甲、鞮鍪五千三百卅」,所以馬甲與鞮鍪算是一套,馬不會穿皮靴,這裡的鞮鍪應該就是保護馬頭的皮冑,不是人戴的 (一般鞮鍪另計九萬多頂,前面提過)。既西漢末年已經出現了馬冑,三國時代的一具馬鎧或許就是「馬鎧、鞮鍪」,有頭罩、當胸、身鎧等等。

而馬蹄鐵要到元代才出現。

轡頭、馬鞭:花木蘭在西市買完鞍韉,接下來「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轡(pei4)頭是裝在馬頭外與馬嘴內的繩套,騎手提著轡繩,往左、右拉動,便能調整馬匹的行進方向。轡也叫「勒」,如「懸崖勒馬」。上面的樂騎俑也有做出來。漢代的墓石刻出現的馬鞭都是直的,也許是細竹一類的材料,而不是皮革製成的軟鞭。

騎手兵器:前面大致已經介紹過,騎兵的長柄兵器比步兵的要長一倍,丈八長矛叫「矟」(),矛尖似劍的叫「(長)」,有劍鐔的叫「(長)」,有橫枝的叫「(常)」,橫枝像斧頭的叫「鉞戟」。此外騎手也能拿長刀,便於劈砍。漢墓裡出土 110cm 以上的環首刀可能是貴族的馬刀,因為一般步兵陶俑佩備的環首刀從比例看來沒這麼長。若單手持刀,還能使用上面提到的小型陷陣騎兵盾。

最早的騎手學習遊牧民族騎射,當代人物如麋竺祖孫三代,劉禪的太子劉璿也喜好此道,所以他們的座騎上應該有角弓。若騎射技巧不好,可能改用石數較低的蹶張弩、一隻腳踏著弓環,在馬上挺腰拉開,或只用雙手撐開擘張弩。但考慮到行進間弩箭可能從凹槽裡跳出,馬弩手大概做不到行進間騎射,必須盡快趕到定位,勒停了馬再拉弓放箭;或者使用弩箭隱藏在弩機裡的元戎弩,一隻手拉著轡繩與弩機前面的把手,另一隻手就能連發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8) 旌旗鼓吹

帖子 maltz » 2015-03-02, 11:57

蜀漢兵器研究 (8) 旌旗鼓吹

曹操曾作軍令:「明聽鼓音,旗、旛、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所以旗、鼓是軍陣行動最重要的依據。「旗鼓相當」就是兩軍聲勢接近、勢均力敵了。

(1) 旌旗

戰國屈原《國殤》中有句「蔽日兮敵若雲」。軍旗形狀各異,早在戰國時代就統稱「旌旗」。依<釋名.釋兵>的解釋,旌旗上面畫的東西得依身份而定:

:point_green: 天子之旗:畫日月,日月象徵常明。
:point_green: 諸侯之旗:畫二龍相倚。
:point_green: 軍將之旗:畫熊虎,象徵其猛如虎。這是唯一真正叫「旗」的旌旗。
:point_green: 州里、次級軍官之旗:畫鳥隼、象徵快速辦事。
:point_green: 地方守備、下級軍官之旗:畫龜蛇,象徵殿後。

中國古代的神獸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也反映在旌旗的等級裡。上述日月、神獸旗皆有專有名稱,而三國時代的史料中一概叫「旗」或「旌旗」。史料上沒記載旌旗規定的形狀,但戰旗邊上常以雜色的布帛裝飾成鋸齒(重牙)狀,類似鳥類的翅羽。翅羽又有兩種,一種是拖長的「全羽」;一種是短鋸齒邊的「析羽」(散羽),本只有析羽才叫「旌」。或許因為短鋸齒邊的熊虎將軍旗最有代表性,後世就用「旌旗」泛指所有軍旗。以下列出四種常見於史料的特殊旌旗:

(a) 幢蓋、麾蓋

統兵將帥專用、像車蓋的旌旗叫「幢蓋」。「幢」形容很多羽飾隨風飄盪,所以後世形容飄忽不定就是「幢幢」。幢蓋又叫「麾蓋」,如<三國志.關羽傳>:「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將帥的「麾下」就是他幢蓋下接受指揮的部屬。

(b) 纛旗、旄節

戰車消失之後,大將頭頂上也不一定是車蓋,可能是單純一面幢幢大旗,叫作「翿」或「」(dao4)。纛旗以毛羽、犛(mao2) 牛尾裝飾竿頭,叫「」(mao2)。如《史記》說漢高祖劉邦死後,「車服黃屋左纛,葬長陵」。纛旗在乘輿的左方,所以叫左纛。犛牛產於青藏高原,全身和尾巴都有長毛,因為上述用途,也叫「旄牛」。持節用的「節」也是以犛牛尾裝飾,一般纛旗只有頂上一撮「旄」,但「節」是八尺長竹竿上面一共三撮旄,以建三軍之威。<三國志.姜維傳>:「(鍾)會厚待維等,皆權還其印號節蓋」,蜀漢大將軍姜維持節,督內外軍事,所以軍中也有旄節、麾蓋。

<釋兵>說:「翿,陶也,其貌陶陶下垂也。」纛旗下垂的應是犛牛尾的長毛「旄」,但若是大旗自身下垂,則可能已經脫離傘形的幢蓋,而屬於直條形的「旛」(fan1)。如西晉崔豹<古今注.輿服>:「高貴鄉公討晉文王,自秉黃龍幡以麾是也。」所以魏天子的黃龍幡旗就是麾、纛旗。

(c) 信幡

曹操軍令有:「(嚴鼓)三通,以次出之,隨幡(fan1)所指,住者結屯幡後。」看來「幡」是曹魏行軍布陣的先頭指標。幡是直條下垂的旌旗。西漢司馬相如《大人賦》:「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三國志.吳主孫權傳>:「(關)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

<古今注.輿服>說:「信幡,古之徽号也。所以题表官号,以为符信,故谓为信幡也。」看來後世的部隊「番號」源自信幡上面的官號。<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所以幡號字體不一定是漢代通行的隸書。但《古今注》說「今晉朝唯用白虎幡。信幡用鳥書,取其飛騰輕疾也。一曰以鴻雁燕乙者,去來之信也。」所以西晉幡旗上只有鳥書 (春秋時代流行於南方的書,如先前越王勾踐劍上面的銘文就是鳥書)。

旌旗本意是鋸齒裝飾的旗,長幡下面也有重牙鋸齒,如《尹灣漢墓簡牘》記錄:「乘輿幡胡鋸齒六百X」、「幡胡鋸齒十六萬四千一十六」,看來西漢末年軍中應有大量的幡旗。

(d) 牙旗

將帥的旌旗又叫「牙旗」。東漢張衡《東京賦》有:「戈矛若林,牙旗繽紛」,後面吳國薛綜注:「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三國志.胡綜傳>:「黃武八年夏,黃龍見夏口,於是權稱尊號,因瑞改元。又作黃龍大牙,常在中軍,諸軍進退,視其所向」。

軍營入口插牙旗,就叫「牙門」。如「」<三國志.袁紹傳>後裴注引《英雄記》,說到麴義擊破公孫瓚,「遂到瓚營,拔其牙門」。<典韋傳>說:「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韋一手建之。」蜀漢有兩個「牙門將軍」(一種雜號將軍,三國中蜀漢特有),一個是劉備身邊的主騎趙雲,一個是劉備的部曲魏延,都因為他們與劉備本人關係密切。另外還有一種將軍叫「牙門將」,卻不一定出身部曲親信。王平、張嶷、向寵都曾經擔任蜀漢的「牙門將」,而鍾會伐蜀時鋪路的 (許褚之子)許儀也是牙門將。鍾會於成都起兵,「悉請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及蜀之故官,為太后發喪于蜀朝堂」,所以牙門將是普遍的軍銜,比雜號將軍、偏將軍、裨將軍等正式的「將軍」們低。

所以上述的麾幢、纛旗、幡旗、牙旗都是將帥的旗幟。下圖是 2010 《三國》電視劇的劇照。可以看見各種形狀的旌旗。諸葛亮身後的幡旗上出現「蜀」字,卻是考證上的巨大失敗--應是「漢」字。難道是為了政治正確而改?

图片

虎符

虎符常與「旄節」聯用,成為「符節」。但它不是旌旗,更像印綬。虎符銅製虎形,大約長 8cm,上面刻字,分為兩半,一半在朝廷,一半在郡國,字跡相符才生效,就是「符合」一詞的來源。<後漢書.杜詩傳>記載杜詩上疏:「舊制發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調,竹使而已。府符合會,取為大信,所以明著國命,斂持威重也。間者發兵,但用璽書,或以詔令,如有奸人詐偽,無由知覺。愚以為軍旅尚興,賊虜未殄,征兵郡國,宜有重慎,可立虎符。」而朝廷採納。所以虎符是東漢防止偽兵的慎重、復古之舉。蜀漢的朝廷、郡國應該也有虎符;而持節的高級將軍如姜維可以直接調動督軍,所以他們也可能握有轄區部將的虎符。

漢屬火德,蜀漢的旌旗主色是紅色,如《諸葛亮集》記載劉禪 227 年下詔:「朱旗未舉,而丕復隕喪,斯所謂不燃我薪而自焚也」。還來不及舉起紅旗北伐,篡漢的曹丕前一年自己先死了。

(2) 鼓吹

作戰時有時看不見主帥旌旗的方向,如霧戰、夜戰、一陣大風颳倒纛旗、旗手被射倒等狀況,所以還靠聲音指揮戰陣進退。前面說戰旗合稱「旌旗」,而軍音合稱「鼓吹」或「金鼓」。一般常識鳴鼓進軍,重鼓進攻;鳴金止步,重金退軍。

(a) 鼓

軍中的大型戰鼓叫「建鼓」,鼓身中垂直貫穿一條木柱,插進鼓座立起,於兩側敲擊。根據北宋《廣韻》,軍事鼓長八尺,應是低音大鼓。小鼓叫「顰鼓」,是騎兵使用的鼓。

(b) 吹:簫、胡笳、胡角

簫是漢族樂器,當時叫「排簫」,編起一排長短不一的竹管吹奏。《太平御覽》引東漢蔡邕:「簫,編竹有底,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長則濁,短則清。以蜜蠟實其底而增減之,則和。」《太平御覽》又引《江表傳》,說吳軍「攻合肥不下,而還休,兵皆上道。權與呂蒙等在後,魏將張遼奄至,鼓吹驚怖,不能複鳴簫唱。」所以「吹」主的主體是簫。

《太平御覽》又說「胡笳(jia1),漢舊錄有其曲,不記所出本末。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胡笳聲音清脆響亮,南北朝正式引入軍樂隊中,數量遠少於簫。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據說是蔡邕的女兒蔡琰 (字文姬,約177-249 年) 感於胡笳所作。從畫像磚上看來胡笳類似豎笛。

最早的號角以獸角製成。東晉徐廣《車服儀制》說:「,前世書記所不載。或云本出羌胡,吹以驚中國之馬,或云本出吳越。」《三國志裴注》引三國魏人魚豢的《典略》說到公孫瓚寫信給兒子:「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鳴于地中」,所以東漢末年已有號角,產於羌胡就叫「胡角」。南北朝之後號角普及、加長,還有金屬、皮革、木製的號角。

(c) 金:鐃、鉦

金的主體是「」。東漢鄭玄注周禮:「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所以鐃是無舌的鈴,從畫像磚看來手柄在下,類似倒持的鈴,以敲擊出聲。《說文解字》:「鐃(nao2),小鉦(zheng1)也。」所以鐃聲較高清,鉦聲較低厚。

當時的樂隊裡還有兩種常見的金樂:鐸、鈴。《說文解字》:「鐸 (duo4) (鐸),大鈴也。」木舌為木鐸,金舌為金鐸,搖動出聲。戰場上號令嚴明,如果帶上鐸鈴,未免時有誤發,所以當時的軍樂的「金」器以鉦、鐃為主,但南北朝末年的軍樂只剩下鼓吹,取消鐃、鉦。下圖是漢俑的鼓與商代的銅鐃,加柄長13cm,口徑10cm。

图片

《尹灣漢墓簡牘》記錄了「將軍鼓車十乘」、「鉦車八乘、鼓車六乘」。所以大型的金鼓都是裝在車上的。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9) 攻城兵器

帖子 maltz » 2015-03-04, 02:49

蜀漢兵器研究 (8) 攻城兵器

228 年冬,魏大司馬曹休與吳軍戰於石亭,同時諸葛亮響應北上,是為第二次北伐,圍攻魏將軍郝昭守備的陳倉城。《三國志裴注》提及魏人魚豢的《魏略》:「亮自以有眾數萬,而(郝)昭兵纔千餘人,又度東救未能便到,乃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燃,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衝車,衝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亮又為地突,欲踊出於城裏,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以下分別介紹上述的兵器。

(1) 雲梯

最早的攻城梯叫「鉤援」,前面有鉤子,可以勾住城牆,士兵援梯而上。如《詩經》:「同爾弟兄,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和我的弟兄戰士們,給你們鉤梯、臨車、衝車,去攻伐崇國的城牆。)

真正的「雲梯」在戰國時代出現,相傳是公輸般「發明」的,他與墨子模擬攻守城牆九次而不能勝。其實在魯班之前已經有鉤援,魯班只是改良它,像諸葛亮損益戰國連弩一樣。至於魯班把雲梯改良成什麼樣子已不可考,只知墨子在《備梯》中說:「雲梯者重器也,其動移甚難。」一列人扛著走的梯子移動相對簡單,魯班肯定製造了大型的雲梯。

魯班一千年後唐代杜佑的《通典》這麼介紹一種「飛雲梯」:「以大木為床,下置六輪,上立雙牙,牙有檢,梯節長丈二尺;有四桄(橫木),桄相去三尺,勢微曲,遞互相檢,飛於雲間,以窺城中。有上城梯,首冠雙轆轤(滾輪),枕城而上。」接下來北宋《武經總要》也記載了下面裝著六個輪子的「雲梯」(車),差不多就是《通典》的飛雲梯,如下圖。此外《通典》、《武經總要》還介紹了一種木幔(車),靠一大片木板擋住守軍的箭。

图片

<三國志.鍾會傳>說到 264 年鍾會於成都起兵反司馬昭,城外的魏軍在「門外倚梯登城,或燒城屋,蟻附亂進」。另外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管輅別傳>:「其欲戰之士,於此鳴鼓角,舉雲梯,弓弩大起,牙旗雨集。」蜀漢的雲梯可以參考唐、宋的設計,但或許還沒那麼進步,比如諸葛亮攻陳倉城時沒用木幔,才會被或火箭燒毀。(火箭射中木梯就能把梯上人全燒死,有些不可思議。軍士難道不懂得跳梯?《魏略》相當尊曹貶劉,內容總要打些折扣。)

肯定的是三國時代已有「雲車」。《後漢書》說到昆陽之戰,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攻劉秀,「圍之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十餘丈,瞰臨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百里。或為地道,沖輣撞城。」漢代一丈是 2.3m,十餘丈已經是今日八層樓。既然當時有雲車,也未嘗不能在雲梯下面加輪子,也就是唐代飛雲梯、宋代雲梯(車)的前身了。

(2) 衝(沖)車

衝車是破壞城牆的兵器。東漢高誘注《淮南子》說:「衝車,大鐵著於轅(向前的橫木)端,馬被甲,車被兵,所以衝於敵城也。」城牆最脆弱的是城門,所以衝車多用來衝撞城門,又叫「撞車」。靠馬拉著撞城,不知如何避免馬也撞上去。

《武經總要》畫的「撞車」結構相當簡單,如下圖。但衝車也可以加裝屋頂,保護軍士安全抵達城下。比如《通典》介紹唐代的「轒轀車」:「四輪車,上以繩為脊,生牛皮蒙之,下可藏十人,填隍推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火木石所不能敗」。所以士兵到了城下,可以再爬上雲梯,挖地道等,也不一定要操作大鐵錐撞門。「轒轀」(fen2 wen1)這詞早在春秋時代就出現了,就在《孫子兵法》一句名言的後面:「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所以加了保護蓋的兵車絕不是唐代才出現的。《通典》還介紹一種「小頭木驢」:「以木為脊,長一丈,徑一尺五寸,下安六腳,下闊而上尖,高七尺,內可容六人,以濕牛皮蒙之,人蔽其下。舁直抵城下,木石鐵火所不能敗,用攻其城。」都是一樣保護的功能,只是屋頂形狀不同。裝了輪子就叫「車」,再加大鐵錐就叫衝車、撞車。

图片

若諸葛亮的衝車能用石磨砸壞,又不符合《通典》「木石鐵火不能敗」,也許是時間緊迫來不及了,只做出《武經總要》那樣比較簡陋的衝車。

(3) 臨車、井闌、樓櫓

前面《詩經》提到「與爾臨沖」,古代「臨」意思是「從高處往下看」,如「居高臨下」,但衝車不高,所以先秦很可能還有另一種「臨車」。到了三國時代這名稱還在,如吳人韋昭的《吳書》說到:「督將張異攻麻屯,敗。使將王告作臨車、雲梯,克日攻拔之」。臨車究竟是什麼?《吳書》又記載:「魏遣曹真、夏尚等到江陵連屯圍城,攻擊甚急。真等起土山、鑿地突、樓櫓臨城」。所以臨車可能是「樓櫓」。

前面孫子兵法也講到攻城需要「修櫓、轒轀」。什麼是櫓?《三國志》描述官渡之戰中袁紹:「為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眾大懼。」所以櫓是高台。開頭說《魏略》提到諸葛亮「井闌百尺(十丈)以射城中」,如果百尺指的是井闌的高度 (而不是在十丈以外射進城內,那其實沒多遠),自然也是居高臨下。所以三國時代的臨車、樓櫓、井闌應該都是高台,既可以射箭,又可以偵察,類似前面「雲車」的功能。《通典》、《武經總要》沒提到偵察用的樓櫓,但介紹了「巢車」,靠繩索高高拉起一座小屋,偵察者不必踩梯子上去。

图片

杜預注《左傳》說「櫓」的本意其實是大盾,也許高樓井欄也有類似「木幔」的防御工事,讓士兵安全爬到頂層。若推到城牆邊又放下木橋,軍士就能源源不絕殺到城牆上了,但史料上找不到士兵靠臨車、樓櫓登城的記載,也許雲梯車已經具備了這個功能。《魏略》既然說郝昭的魏軍能用火箭燒掉雲梯,但一旦碰上井闌,就得退守「內築重牆」,代表他們無法靠火箭燒毀蜀漢的井闌,所以蜀漢的井闌可能已經防火了。但既然魏軍無法反攻,落於被動,為什麼漢軍不趁機從井闌、鉤梯直接攻入只有一千人守備的陳倉城中?

<三國志.諸葛亮傳>這麼記載 228 年第二次北伐:「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 」,<明帝紀>寫的是:「十二月,諸葛亮圍陳倉,曹真遣將軍費曜等拒之。」魚豢《魏略》說諸葛亮退軍的原因是「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亮無計,救至,引退。」已知《魏略》多尊魏貶蜀,但若魚豢的記載也有些真實性,可能諸葛亮建造攻城器具比較費時,而費耀等魏國援軍已經到了,強攻陳倉只是徒增傷亡,也無法防守,剛好大軍糧盡,所以就退軍了。這麼說來,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糧食本來也帶不多,就是配合吳國出兵,盡到同盟國的義務。就在下個月,229 年一月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就奪取了陰平、武都,此後這兩郡一直在蜀漢控制中,直至亡國。站在蜀漢的角度,諸葛亮圍陳倉,也能說是「明圍陳倉,暗取陰平、武都」的一盤大棋呢。再說 227 年底諸葛亮退軍時,「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魏國到頭來還是損兵折將。

(4) 發石車

王隱《晉書》說司馬懿 238 年討公孫淵於襄平,「圍之,起土山地道,修櫓鉤撞發石雨下」。所以司馬懿不僅造了樓櫓臨車、鉤梯、撞(衝)車三樣,還造了第四種攻城兵器--「發石車」。

《三國志》說袁紹造土山樓櫓射曹軍,「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三國演義》則是讓曹操的謀士劉瞱發明霹靂車。但霹靂車不是曹操或劉瞱發明的。東漢張晏注<漢書.甘延壽傳>:「《范蠡兵法》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范蠡兵法》已經亡佚,但范蠡是春秋時代人,若《范蠡兵法》記載了機械發石車,那麼發石車的年代就能推前到春秋戰國。前面說到弩兵可以射到一百多步,發石車的射程又更遠。

發石車在後世叫「拋車」。《通典》介紹拋車:「以大木為床,下安四獨輪,上建雙X,X間橫檢,中立獨竿,首如桔槔(汲水工具)狀,其竿高下、長短、大小以城為準。首以窠盛石,大小、多少隨竿力所制,人挽其端而投之。」簡單說,拋車的中立獨竿一邊長,一邊短,長桿接上繩索與裝石塊的袋子,短桿接上重物。重物下落時,長桿迅速抬起,順勢拋出石塊,重物的位能轉換成石塊的動能。下圖是今日製作的拋車模型。

图片

發石車也在魏國的史料他處見到。魏明帝曹叡作《善哉行》:「發炮若雷。吐氣如雨」,炮來自拋,就是拋石車。《武經總要》的砲車就是發石車。258 年諸葛誕起兵壽春,司馬昭大軍四面合圍,諸葛誕等製作大型攻城兵器,要突破南圍,而「圍上諸軍,臨高以發石車、火箭逆燒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傷者蔽地,血流盈塹。」所以火箭、發石車的確是突破攻城器具的利器。魏國扶風人馬均曾經想到改良發石車。裴松之注《三國志》,引傅玄說馬均:「又患發石車,敵人之於樓邊懸濕牛皮,中之則墮,石不能連屬而至。」所以自曹操起,發石車都拿來剋制樓櫓,而當時已經知道在衝車、井闌前面蓋上濕牛皮反制,諸葛誕似乎不知道。

裴注又提到馬均要改良發石車:「欲作一輪,懸大石數十,以機鼓輪為常,則以斷懸石飛擊敵城,使首尾電至。嘗試以車輪懸瓴甓數十,飛之數百步矣。」馬均設計的是靠輪軸的離心力帶動連發的投石車,讓瓦片飛出幾百步或許不難,但要轉動懸掛數十塊大石的機鼓輪,不能再靠重物的位能轉換實現,能量自何處來沒有說明,連發的石塊如何能突破濕牛皮也不好理解,最終馬均的設計也沒有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馬均看見諸葛亮改良的連弩,也誇下海口:「巧則巧矣,未盡善也。」,說自己「可令加五倍」。馬鈞的改良連弩也沒有實現。究竟是魏國不懂得重用人才,還是馬均說話疑似水份較高因此不受重用,就不得而知了。

《尹灣漢墓簡牘》中記錄「沖車三十七輛」,「蜚(飛)樓行臨車二乘」,所以西漢末年也有衝車與樓櫓車。簡牘又記載了「X佗龜車五乘」,或許是保護士兵前進的龜甲車。

以下是《通典》介紹的其他攻城辦法,當然這是唐代、蜀漢五百年後的科技。但名詞都是上面提到的,所以蜀漢年代必定已具備一定形式。

(5) 土山

:point_green: 「於城外起土為山,乘城而上。用生牛皮作小屋,并四面蒙之,屋中置運土人,以防攻擊者。」
堆土的時候還有牛皮小屋。填戰壕、護城河除了用土填平,也能直接架橋通過。如<六韜.軍用>:「渡溝塹,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滾輪),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渡大水,飛江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所以飛橋、飛江就是浮橋工事。《武經總要》畫的壕橋下面也裝了輪子。

(6) 地道

:point_green: 「鑿地為道,行於城下,用攻其城;往往建柱,積薪於其柱間而燒之,柱折城摧。」
前面把挖地道叫「地突」,所以地道要往上挖,將士最後是要在城中冒出頭來的。但到了唐代,挖地道的目的卻是把城牆的地基挖空,一口氣摧毀,城牆倒塌後從地面進攻。這一招在袁紹攻公孫瓚時已經用上了:裴注引《英雄記》:「袁紹分部攻者掘地為道,穿穴其樓下,稍稍施木柱之,度足達半,便燒所施之柱,樓輒傾倒。」

(7) 火箭

:point_green: 「以小瓢盛油,冠矢端,射城樓櫓板木上,瓢敗油散,因燒矢鏃內簳中,射油散處,火立燃。復以油瓢續之,則樓櫓盡焚。」
火箭的箭簳(桿)已經事先點燃,尖端是「小瓢」,一起射出去當作燃料。《通典》又提到城牆防禦時「泥厚塗之,防火箭飛火」,所以除了覆蓋濕牛皮,也能塗一層厚泥巴防火箭,成本降低許多。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兵器研究 (10) 守城兵器、設施

帖子 maltz » 2015-03-05, 04:08

蜀漢兵器研究 (10) 守城兵器、設施

史料上並沒有記載三國時代的守城兵器,但<墨子.備城門>、杜佑<通典.兵五>都有不少守城兵器的記載,可以推知蜀漢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御覽》稱:「禽滑厘(墨子的弟子)問墨翟守戍之具,墨翟答以五六十事,皆煩冗不便於用」,所以墨子五、六十種守城兵器只是理論,實際上很可能沒那麼多。以下介紹一些蜀漢年間可能出現的守城專用兵器、設施:

連梃

守城時一步站一人,古代一步五尺,周尺與漢尺相通,一尺約 23 cm。所以每隔 1.2m 就是一個守軍。守城的士兵腳下有許多兵器。<墨子.備城門>:「二步置連梃、長斧、長椎各一物;槍二十枚,周置二步中。」連梃到唐、宋都有記載,《通典》解釋:「如打禾連枷狀,打女牆外上城敵人。」連梃就是古代的雙截棍。如下圖,打擊敵人的那一邊可以裝鐵刺,敵人就算舉盾,也會被繞過盾的連挺擊中頭臉。

墨子說的「槍」就是兩端削尖的木、竹棒,因為容易折損,所以準備得特別多。椎是類似錘子的兵器。長斧、長錐、削尖木竿在唐代守城軍中已經看不到了。《通典》裡描寫了另外兩種長柄兵器:「釵竿」:「如槍、刃為兩歧,用叉飛梯及人」,看來是克制輕型雲梯的兵器,重型雲梯是插不動的。還有一個叫「鉤竿」:「兩旁有曲刃,可以鉤物」,大約是古代「戈」的作用。蜀漢年代矛系兵器盛行,即使沒有釵竿、鉤竿,城頭守軍應該也有這樣的長柄兵器,把攻城敵軍刺下城去。

图片



守城當然少不了遠程兵器。《墨子》記載:「兩步一木弩,必射五十步以上。」到了唐代木弩的定義改了,變成大弩車:「以黃連桑柘為之,弓長一丈二尺,徑七寸,兩弰三寸,絞車張之,大矢自副,一發,聲如雷吼,敗隊之卒」,一發把打倒一整隊的敵人。漢代的標準三石弩已經可以射一百二十步,又已經有十石以上、甚至四十石的床弩,前面已經介紹過。蜀漢城牆上應該也有一般的弩、床弩、元戎弩等。

拋石、滾木、油火

如果守軍只用連梃打擊爬到城頭的敵軍,未免效率低落,最好在城牆下就打倒敵人,最簡單就是用大石頭砸,城牆愈高,威力愈大。<墨子.備城門>:「二步積石,石重千鈞 (三萬斤,約7500kg) 以上者,五百枚」,這麼重的石頭怎麼搬上牆去的?《通典》只說「拋石,大小隨事」,又說:「礨木,長五尺,徑一尺,小至六七寸。」都是砸敵人用的。

城牆上又準備油火、柴草,可以燒毀城下的攻城兵車。墨子說要「每二步堆積火炬」。《通典》記載使用重達五十斤(13kg)的鐵蒺藜連著鐵鎖砸下,可以摧毀敵人兵車,若兵車上覆蓋牛皮、濕泥,一但砸掉了防禦層就盡快燒毀它。此外為了防備城下火攻,城牆上也存水。

石塊、滾木的殺傷力可能不夠,所以《通典》還記載了一種叫「鐵鴟腳」的飛鉤,因為攻城軍士頭戴兜鍪,仰視不便,所以靠滑輪垂下鐵索,索頭安上鐵鉤,往人多的地方擲下,可將軍士撥下雲梯。此後滑輪守城兵器又衍生出其他樣式,如北宋《武經總要》介紹「夜叉檑」,是條長一丈,直徑一尺的圓木,上面布滿五寸長的鐵刺,兩端安裝輪腳,以鐵索絞車放下。還有一種「狼牙拍」,長寬大約五尺,厚三寸,上有五寸鐵釘二千二百個,出木三寸。都是把登城敵軍砸下城去的兵器。蜀漢年間已經有鐵索(如吳國以鐵鎖橫江),也有水井滑輪,不知是否已經運用在守城上。

以下介紹城池自身的防禦:

高牆

漢代的城牆多用夯(hang1)土修築,先挖好地基,築模版,中間填黃土,再以木、石、鐵製的重槌反覆擊打密實,一次夯實一層,每層厚度約 10cm。這樣的層狀結構在漢代殘留的城牆還能看見,如四川昭化古城牆(蜀漢的漢壽縣,劍閣東北)。從「夯」這個會意字看來,築牆應是件很費力的工作。古代的牆畢竟是土做的(因此常寫作「墙」),抗水性不佳,為防坍塌,總是築成下寬上窄的梯形。

蜀漢的城牆有多高?西漢首都長安的牆基寬 12-16m,原始牆高因為牆體已經坍塌大半,已不得而知。<三國志.公孫瓚傳>說公孫瓚數敗於袁紹,「乃走還易京固守。為圍塹十重,於塹裏築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所以十丈 (23.1m) 城牆是當時特別高的。

<杜佑通典.兵五>:「凡築城,下闊與高倍(城高是地基寬度的兩倍),上闊與下倍(地基寬度是牆上寬度的兩倍)。城高五丈,下闊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二尺五寸。」唐代一尺3m,所比唐代的標準城牆應有 15m 高。據研究唐代長安外郭夯土牆的平均高度約在5m,宮城城牆高10m,卻沒達到通典的標準。但從地基寬度看來,西漢的長安城牆底寬 12-16m,唐代標準牆底才 7.5m,所以西漢應該能蓋出 15m 以上的高牆;但唐代已經出現了「三合土」(類似今日的混凝土)的科技,因此比黃土牆蓋得更高。蜀漢年間的城牆應該沒有唐代的規模,公孫瓚的高牆是特例,最後也被袁紹挖地道燒垮了。

比夯土更堅固的城牆是磚牆,在東漢已經出現雛形。如四川廣漢(蜀漢的雒縣,成都北方)發現了雒縣古城牆,內壁幾乎垂直,上有長34cm、寬22cm、厚9cm的牆磚,牆磚上有銘文「雒城」、「雒官城塹」。但磚在當時的主要用途是鋪地,牆的主體還是夯土,只是外面加一層磚。一直到明代城牆才以磚為主體。

女牆

為了保護守軍,城牆通常另加的矮牆,高約五尺,常為齒狀,(或)中間有孔,凹陷或孔可讓守軍探出頭來偵敵、射箭。杜預注左傳:「堞,女牆也。」所以女牆古名叫「堞」(die2)。東漢末劉熙著<釋名.釋宮室>解釋為什麼叫女牆:「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也。」<釋名>又提到女牆的別名叫「睥睨」,從女牆孔中看出去,窺伺動靜。女牆不如城牆厚,後面的空間可供士兵行走、守備。為防止女牆被發石車等打破,守軍又可以準備木製的女牆。

門樓、角樓

224年,曹丕征東吳,留郭皇后(字女王)在許昌永始臺。《三國志》說「時霖雨百餘日,城樓多壞」。已知夯土牆不耐雨淋,而當時的城樓可能也是土築的,才會被大雨下垮。城樓有兩種:建在城門上方的叫「門樓」,如裴注引《吳錄》說孫策「嘗於郡城門樓上,集會諸將賓客」;建在城牆角落的叫「角樓」,如《三國志裴注》引《先賢行狀》說 204 年曹操攻入冀州(鄴)城時,袁紹生前的腹心、治中別駕審配「在城東南角樓上」。門樓、角樓都有駐軍、屯積兵器的作用。

前面提到 228 年郝昭堅守陳倉城,抵抗諸葛亮北伐;裴注引《魏略》記載諸葛亮先找到郝昭的鄉人靳詳招降他,「昭於樓上應(靳)詳曰:『魏家科法,卿所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我受國恩多而門戶重,卿無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還謝諸葛,便可攻也。』所以城樓上應該有陽台一類的構造,至少有大窗,可讓守將對城外喊話。

前面說到門樓、角樓容易被發石車擊毀,或用火箭燒毀。《通典》說:「城門扇及樓堠,以泥塗厚,備火。」,又說:「布幔,複布為之,以弱竿懸挂於女牆外,去牆外七八尺,以折拋石之勢,則矢石不復及牆。」所以布幔、泥土是守城者防石、防火的利器。

图片

馬面、甕城

增築門樓、角樓可以增加牆上的守軍;那麼城牆本身也能增加「表面積」,類似小腸內壁的絨毛增加吸收一樣,每隔一段距離就增修凸出的「馬面」,因從城外看來上下狹長而得名。敵人要攻城時還要承受馬面上守軍的反擊,而馬面上也可以建造城樓。

如果馬面包著城門,圍成一個半圈,就叫「甕城」。敵人突破了馬面的外城門,便遭受甕城牆上守軍的圍攻,有如甕中之鱉。甕城的規模比馬面大,也可以向內開在城內。規模較大的城池、堅固的要塞才有甕城。

重門、鹿角拒馬

城門加固的辦法是在主門後面再設立一道門板,叫「重門」(因為意思是第二扇門,應該讀 chong2),或者叫「懸門」。懸門靠城牆上的滑輪拉起放下。魏延陣守漢中時,就把自己的防禦措施叫「重門」,防守險要處,「敵若來攻,使不得人」。興勢之戰時王平就是靠「重門」戰略擋住了曹爽魏軍。由此可知蜀漢一定有懸門。後來姜維刻意不守險要之處,期待放敵軍進入漢中盆地,一口氣殲滅之,但這反而引鍾會入室,他遠在沓中,又被鄧艾、諸葛緒兩軍糾纏而來不及回救。

重門、懸門是木板門,若釘鐵片防禦,也能叫重 (zhong4) 門了。守城時也有故意在城門上鑿洞的,放便強弩射箭,長矛突刺,使敵人無法接近城門;但如此敵人的箭、矛也能攻進來。

若來不及築牆,守軍可使用叫「鹿角」的木製柵欄,深插土中,前端削尖,因形狀像鹿角而得名。虞溥《江表傳》說:「曹公出濡須,甘寧拔曹公鹿角,逾壘入,斬數十人。」木製柵欄、土壘在軍營、野戰場很常見,而城中也可以布置木柵防衛、阻路,《通典》叫它「拒馬槍」,規格是:「木徑二尺,長短隨事,十字鑿孔,縱橫安檢,長一丈,銳其端,可以塞城門、巷、要路,人馬不得奔馳」。今日的「拒馬」由此得名。

北宋《武經總要》還描寫了一種「塞門刃車」:「以兩輪車自後出槍刃密布之。凡為敵攻壞城門,則以車塞之」。

壕塹、陷穴、轉關橋

古代城外通常有護城河、壕溝,古代又叫「塹」。<墨子.備城門>的塹寬兩丈(4.6m)、深一丈五尺(3.5m),溝底寬八尺(1.8m);<通典.兵五>的戰壕寬二丈(6m),深一丈(3m),底闊一丈(3m)。」蜀漢的戰壕尺寸應在兩者之間。壕溝裡可以放水,但水本身殺傷力小,可在水中灑上「鐵蒺藜」,又叫「鐵菱」,就是球型的鐵刺,渾水刺腳。

壕溝不一定要設在牆外,任何敵人必經的要道都可以挖,叫「陷穴」、「陷馬坑」。《通典》說陷馬坑:「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籤,其坑似亞字相連,狀如鉤鎖,以草及細塵覆其上。」所以陷馬坑、陷(人)坑是偽裝成平地的濠溝,掉下去就被尖刺所傷。

壕溝上自然有橋。一般守城會先把橋收起來,靠繩索牽動的就是吊橋。還有一種機關橋叫「轉關橋」。《通典》介紹:「若敵入來,得三、五十人後,啟發機關,自然先斃。」《太平御覽》介紹了轉關橋的機關:「一梁為橋,梁端著橫栝,去其檢,橋轉,人馬不得渡,皆傾水中。秦用此橋而殺燕(太子)丹。」名詞不容易懂,總之是把橋拆了,讓敵人掉下橋去,下面鐵蒺藜、尖刺等著。既然秦代就有轉關橋,蜀漢可能也見得到。

註:《史記》裡記載燕太子丹是被自己的父親燕王喜殺掉的。

正因為防禦工事堅固,所以攻城軍必定付出大量傷亡,所以孫子兵法才說「攻城為下」,還要花三個月準備攻城器具,臨時再起土山、挖地道、放水淹等等。更常見的情形是大軍圍城不攻,等待城中糧盡,比如劉備南下攻打劉璋,光圍雒城就圍了一年,中途軍師龐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前面提到雒城城牆有磚,也許特別硬實。《華陽國志》記載,初平(190-193年)中,劉璋之父劉焉曾經將益州州治「自綿竹移雒縣城,築闕門」,這應是內城的城門了。

雒城破後,劉備進圍成都,劉璋還有精兵三萬,一年糧食,但幾十日就投降了。劉禪在成都還沒被圍就投降了。果然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思想研究

帖子 maltz » 2015-03-05, 22:20

蜀漢思想研究

漢室獨尊儒術,而蜀漢以漢室正統自居,士人師學淵源,依舊受到儒家影響。史料記載不少蜀漢學者繼承了漢代特色的儒家信條,如陰陽五行。但漢世衰微,儒家已不再獨大。

益州是中國本土宗教「五斗米道」的發祥地,張天師「羽化飛昇」於青城山,就在成都西邊不遠,張魯在漢中二十餘年政教合一,「五斗米教」信徒甚眾。諸葛亮執法嚴,常被劃歸法家,漢承秦制,多受法家影響。西漢時佛教傳入,三國時代西域僧人相繼來到中國,翻譯佛經,魏、吳兩國皇帝都建了佛寺,據網路資料,蜀漢也有流傳兩卷(已經亡佚的)佛經。此外,同時在魏晉發生的「玄學」運動也可能傳入蜀漢,玄學是儒、法基礎上道家的復興。所以蜀漢應兼有儒家、儒教、道家、道教、法家、與一些佛教思想,多元豐富,甚至莫衷一是。

但以下不分別介紹各家,網路上一查就有,儒、道、法與相應的宗教應是現代人的基本常識了。這一次研究希望統合起來解讀蜀漢年代的思想。目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拆解各家的思想為幾個簡單、獨立的向量軸。這樣做的靈感來源有兩個:

:point_green:世界價值觀普查」(World Value Survey),把不同國家民眾的價值觀拆成「生存 vs. 自我表達」(survival vs. self-expression) 與「傳統 vs. 政教分離、理性」(traditional vs. secular-rational) 兩道軸
:point_green:政治羅盤」理論 (political compass),把當代人類的政治主張拆解成「個人自由 vs. 權威」(libertarian vs. authoritarian)與「左派 vs. 右派」(left vs. right)兩個軸。如下圖:

图片

图片

兩套學說裡「權威 vs. 個人自由」差不多就是「生存 vs. 自我表達」的意思(下面會解釋)。「傳統 vs. 理性」指的是從神秘主義的走向理性的集體文明、個人智慧進展。而左派與右派的區別相當龐雜,與上述兩個軸有許多重疊部份,若單以最易接受的區分「右派主張經濟自由 vs. 左派主張經濟平等」來看,右派主張的經濟自由可以劃歸「個人自由」,與群體生存相對,於是只需討論「平等」的概念。本次研究的開頭就分別討論蜀漢年代這三項指標的對應思想,接著介紹蜀漢的文學、音樂、美術等精神生活。

BUTTON_TOPIC_LOCKED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1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