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五等論》的理論基礎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才性五等論》的理論基礎

帖子 maltz » 2015-11-23, 15:53

《才性五等論》的理論基礎

著手編輯《炎興》,希望內容、劇情雙管齊下,一方面使讀者獲益,一方面濃縮清談的篇幅,將理論的部份提取到書外,讀者可以自由選擇閱讀。以下介紹書中主要思想體系《才性五等論》與參考的理論基礎,並在最後討論針對身在「第三等」的目標讀者訂做劇情、角色等想法。

取名《才性五等論》,是借用魏晉清談成風的時代背景,反駁、取代鍾會的《才性四本論》,引出主旨。《四本論》的內容已經亡佚,但標題仍在。時人將才(智能)與性(品德)分開,論述兩者的關係 (才性同 vs. 才性異)、再加上時間軸,討論其變化 (才性合 vs. 才性離)。一般認為,鍾會很可能因為支持「以孝治國」的司馬政權,而支持「才性同」、「才性合」的觀點,這麼一來,司馬陣營便是集才德於一身的統治者,理應取代支持「才性異」、「才性離」,本質上有才無德的曹魏陣營。

在(未來編輯的)故事中,嵇康、諸葛果對才、性的解讀並不順應《四本論》的框架。他們將「才」分割為技與智,並單取智的部份,揉合德性為一體,再加上時間軸的動態發展。換句話說,《才性五等論》認為才(比原先「四本論」的「才」的涵義狹窄)、性本一體,是人格的發展的五個階段。而人在每個階段抱持不同的觀念與社會交流,便會自然顯示出不同的道德觀。才、性分別是人格發展的內在效率與外在體現。嵇康看《才性四本論》,就像討論一個人「穿什麼衣服」與「吃什麼東西」的關係。為什麼不直接討論根本的性格原因呢?

而以觀念進化為主軸的人格發展絕不能代表一個人發展的全部,比如技能發展就沒包括在裡面。也正因為技能與智能發展不太相關,這才有了當年「才性異」、「才性離」的理論。

《才性五等論》

(1) 才性本為一體,就是「人格發展」,就是「一生累積的觀念進化」。「才」是抽象、理性思維的能力,能影響人格發展的速度,但還必須有學習環境、師友的輔佐。而發展的現況則表現道德觀上,也就是「性」。

(2) 人將一切習得的知識簡化、濃縮為各種觀念 (概念、觀點)。通過持續的學習與思考,觀念可以像「陰陽」兩儀發展到六十四卦那樣擴充,也可以被新資訊(部份)打破、再經由尋求而擴充改建。千萬個觀念經過這樣的循環而累積進步,便是人格發展。

(3) 隨著知識、經驗的累積,人對自己、自然法則、人類社會將有更完整、精確的認識,這是人格發展不變的大方向,也是《才性五等論》的高低評價依據。當然不見得所有改變的觀念都朝向這個大方向前進,有的也許無關緊要、甚至倒退。而人格發展並很可能不只五個階段,而是作者目前能力實在有限,只能總結出這五等。

(4) 人格發展好比一棵松樹成長茁壯。樹的根部是攸關生存的本能,由根部向上長出一層層的枝葉。一棵完整的松樹包括從根部到樹梢的許多細胞,只是細胞在不同層次的分布因樹而異。人的觀念也像樹的細胞一樣,分布在各層之間。即使有些觀念已經發展到高等,其他觀念也可能停留在原始的階段。

(5) 這個理論不希望引導讀者走向才智、德性的歧視。首先,觀念不代表實際行為,而行為才是評量貢獻的客觀標準。實踐的意義絕不亞於理論。而科技的突破往往促成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接著才有理論的進化配合敘述,因此洋洋灑灑的理論很可能只是事後諸葛亮。若光說不練,高貴的人格也不過是清談人士誤國的意淫。即便人真有賢愚高下,父母也不會瞧不起子女,成年人對未成年人也有啟發、指導的責任。

图片

第一等:名利(求生)

人類從生活在叢林(法則)裡的祖先繼承到許多本能,而每個人的心智發展必定從生物本能開始。人們本能地屯積物資,爭奪地位、權力,渡過艱難時期,確保自身與家庭安全,多子多孫。第一等人重視資產、收入、地位、自尊、配偶、親友關係,以繁榮尊貴為美。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他們可能團結合作,但也可能殺戮、偷盜、誣陷,崇拜霸主,依附強豪。第一等人的觀念來叢林,來自一代代祖宗的苦難回憶。

直到近代,生存在工業化、社會福利國家的人類才算真正擺脫動盪困頓,但對世界其他地方的絕大多數人們,追求名利的競爭依舊激烈,對榮華富貴的渴望依然普植人心。正因為第一等人分布廣泛,他們的觀念往往被更高階段的人們貶低為「俗氣」,而他們追求名利的行為往往被貶低為貪婪、虛榮等極惡的罪行。

為免破壞文明秩序,回歸叢林,第一等人的貪欲與爭奪必須以法律限制。經歷過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蜀漢採用明法重典,對付的正是大量的第一等人。在今日,教育低落、物資缺乏的地區也更適用重刑,正如中東地區極權的世俗政府被擊垮後,卻釋放出更加暴力、野蠻的極端恐怖組織。人格發展的第一階段,還必須是法家的主場。

即使第一等人承受著來自高層的惡名與罵名,而驕奓淫逸又引向「死於安樂」式的沒落毀滅,但也不能否認,追求發達高貴的願望仍是創造財富的原動力,是社會「生於憂患」的根本機制。其實,第一階段的觀念並不限於低教育程度的人。無論是制度或缺乏制度所致,當人們感受到足夠的生存危機,恐懼失去所擁有,仇視威脅的來源,求生的本能必將啟動。人們也就被困在最原始的階段了。生存無罪,更是基本人權。而隨著文明發展,第一等的普遍需求也受到社會制度、行業的疏導與淨化,如體育競技、電子遊戲、戲劇文學、網路色情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於是人就培養出了更高等的觀念。

第二等:品德(求善)

人在成長過程中接受了家長、學校的灌輸,接受了道德、宗教、政治主義,對世界各類人事開始有一套大致明確的解釋與主張。起初他們還流於表面的形式主義,說的一套煞有其事,但做的一套仍在追求第一等的功利,直到他們真正成為新的價值觀的信徒。雖然人類被灌輸的價值體系不同,但共同點是他們都對自己這一套觀念有著強烈的歸屬與認同感,這種認同提供了自信與社交。因為國家教育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共榮,因為世上的宗教大多勸人為善,第二等人一般是求「善」的,以好人好事、鏟奸除惡為美。但嚴格說來,第二等人只能說是「被偉大、正確洗腦得最徹底」。

第二等「好人」並不一定真能行善。他們堅守的價值體系不見得包容異己,他們自己也不見得能審視行為的後果,也不能隨時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觀念,他們也不見得能挑出價值體系內自相矛盾之處而進行自我批判。第二等人往往舉起宗教、國家、政治主義的大旗,彼此仇視殺伐。他們自省的眼光時常被自我正確的榮譽所矇蔽;面對質疑,他們便關起門來,沉醉在自己人不斷重覆的贊美掌聲中。缺乏自我檢討、批判的第二等人往往是偽善的 (這也是 hypo-critical 的字源)。

不能因為偽善的存在而忽視了「真善」。第二等人一般多是社會上最無私的善人,儘管對外他們可能是最殘暴的聖戰者、十字軍、游擊隊員。在《炎興》故事裡,矢志復興漢室、心懷禮教、治世理想的忠臣遺民,乃至支持司馬政權以孝治國,就是第二等人。他們喜愛已經體制化、與天人感應結合而信仰化的儒家。在中華文化裡,第二等人是儒學的忠實信徒。

時至今日,第二等人依然是確是社會內部和諧穩定的基石,但他們也是愛國而排外的青年,是虔誠得偏向原教旨主義的教徒,是站在道德高地向下扔石頭、轉發心靈雞湯與養生常識的網民,也是各行各業裡安份守己的工蜂。站遠一些看,世界上各陣營的第二等人正以大同小異的價值體系彼此敵對,矢志追求己方的全面勝利,對手的徹底毀滅。因為世界上大多數的政府能夠控制國內的秩序,第二等好人集團之間挑起的仇恨與戰爭反而諷刺地成為當今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

第三等:知識(求真)

面對與自己原有觀念對立的資訊、理論,大多數人反射式的駁斥、忽略、扭曲,陶醉於自我正確,但總有些少數人,他們受到「勤學」、「好問」一類的傳統美德感召,或者他們的自由學習環境裡有充足的、多元的資訊,他們自己也對知識有足夠的好奇心,渴望心智成長、認識真實的世界。他們經由閱歷、思考而啟動了觀念進化的循環,逐步突破一個個既有的觀念,便正式往第三等人前進,以隨時學習長進為美。(若僅是被另一套偏激的價值體系洗腦,提早宣稱自己找到了真理,並不算是進步。)

剛達到第三階段的人往往帶著發現新大陸的興奮與自豪,表現對教條、洗腦的鄙視、疏離,因而時常與固執、常被感情壓倒理智的第二等人磨擦衝突。他們嫌惡「愚民」與愚民政策,對自由思想、自由行動產生強烈的嚮往。因為不再接受第二等教條的約束,又較不強烈鄙視第一等流俗欲望,他們很可能被第二等人排斥為失德、墮落,誤會為成人格發展的墮落倒退,但他們與第一等人永無止境地追求名利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在第一、第二等人佔大多數的社會裡顯得格格不入、憤世嫉俗而孤獨,又因尚未完善新的價值體系、青黃不接而慌亂、沮喪。

古代知識不發達,人均壽命較短,能達到「求真」的第三個人格發展階段的人已經非常少,在魏晉時期,第三等人常是拋棄儒家禮教,擁護道家或自由思想的逍遙隱者。在資訊分享便利、科學態度盛行的今日,第三等人已經很常見。尤其在多元開放的社會裡,資質平均以上,青年就能達到這個階段--只要他們有機會接觸到牴觸自己既有觀念的新證據。今天的第三等人往往受過高等教育,是社交媒體上以嘲笑「五毛」、「美分」為樂的公知,或是鄙視公知無知的、自認為的明白人。他們在重視能力多過三觀的組織裡容易因才識出頭,利用並限制第一等人的追求,獎勵並引導第二等人的忠誠。第三等人對自己可能犯下的偽善行為已經有相當深刻的警覺。但若他們面對第二等「主流」的壓迫不斷增加仇恨,憑藉他們優秀的才智,倒也可能針對第二等人幹出比第一等人更大的惡行。事實上,他們完全有理論基礎欺負好人,因為他們不再(或不曾)擁有好人的信仰,他們知道世界本可以是叢林那樣的殘酷。也許他們之中不少正在身體力行著損人利己、但合乎法律或潛規則的大奸大惡,又編出一套自圓其說的理論。

渴望的自由與知識若不可得,第三等人上進的動力會逐漸消磨,最終妥協於消極服從、即時享樂的虛無、或沉醉在消遣、挑戰第二等人的快感裡,而放棄進一步追求人格發展。被動、填鴨式的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精英」們因為較缺乏自主學習的態度,即使能突破教條,也很可能一生就卡在這個階段。

《炎興》的目標讀者就是這第三等人。

第四等:智慧(求和)

集思廣益,兼聽則明。第三等人自然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努力戒掉性格上的缺點,謹言慎行,推誠布公。這些求知者不斷累積知識,聆聽觀點,採納證據,設身處地感受他人的情緒,終究能總結、推演出自然、社會的諸多規律,因而順應天時、地利、人和行動,無往不利。

第四等人不再強烈地鄙視不如己者。他們能同情弱者的恐懼與需求,而且弱者對他們的威脅減弱,叢林世界也已經遠去。他們也不再因為曲高和寡而感覺孤獨,因為他們已經認命,或者因為「居必擇鄉、遊必就士」的習慣而找到了許多古今志士能人,持續刺激成長。他們不斷擴充的世界觀很可能在周圍人群中獨一無二地複雜、完整與精確,但又與遠處、遠去的其他第四等人暗合。世界就這麼大,人類就這麼複雜,當盲人們摸到幾十處大象的器官,他們都能在腦中拼湊出差不多的大象。

第四階段是追求智慧的階段,以和諧共榮為美。他們嘗試滿足卑微、艱苦的第一等人的名利欲望,即使不能手出好禮,至少也口出好言,說之以利,追求雙贏。他們順應第二等人單純的善良,尊敬並支持他們回饋社會,並小心避開他們教條的紅線,見人說人話。訴諸情感是他們包裹理智的糖衣。他們體諒第三等人的憤世嫉俗,憐惜他們的才能,希望分享一些知識與智慧。同時,第四等人對自欺式的自圓其說又有更高的警戒與抵抗力,他們對違反大原則的任務又有更多、但不見得是更強烈的排斥。

第四等人是「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的仁者。他們埋頭進修,多做少說,成人之美,又堅守原則,只要他們願意,總能成為組織中較高級的管理者。若真有什麼缺點,就是他們往往忙於妥協各方利益、維護體制,而錯失了跨步改革、扭轉大局的機會。

在古代,第四等人大多是治世之幹吏、能臣;但在競爭殘酷、激烈的亂世之中頂多是一個心狠手辣、面厚心黑的奸雄霸主,或是他身旁出謀劃策,經營全局的棟樑重臣。當然這已經是體制內的頂點,但他們終究無法突破體制。如果第四等人很忙,或受限於自己的能力,他們不能持久地釐清現有價值觀中的矛盾錯漏,而安於一種模糊的、隱隱感到有什麼不對勁,但又不能多想、不願深究的無奈中。當他們以「人類理性有局限」為藉口而停滯,實際上他們只能代表自己理性的局限。

第五等:演進(求新)

當人累積了足夠的知識與智慧,掌握了足夠的自然與社間規律,起初他們能整合所有的知識與社會的觀念,對現有的制度做出優化與改進,最終他們自然有足夠的眼光與魄力,突破現有的框架,提出更有詮釋力的新理論、更有效率、更增加整體幸福的新規則與計畫。「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第五等人自然地改造現狀,以創新進步為美。當然,他們也是人,他們大膽的預言與行動多少有些「摸著石頭過河」的佼倖、不夠科學、大而化之的成份。事實上,他們理論中的錯漏甚至可能為世界帶來自己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或收獲)。但他們的才識足以使他們脫穎而出,使他們的言行對人類文明產生深遠的、大多是正面的影響。第五等人持續的學習與創造是人類觀念進步的探險隊。

第四等人對待不如己者重在「包容」,第五等人對待不如己者重在「引導」。他們利用追求名利的本能實現富強康樂,隨時調整法律制度以促成進步。他們的言詞與文句成為未來的教條與道德,而今日第二等人的種種信仰、政治正確本就是前輩第五等人的傑作。第五等人致力於創造條件,給第三等人持續發展、大展身手的機會。他們又迫不及待地將自己創新的成果交給第四等人經營維持,雖然第四等人權威可能一時無法鑑賞他們剛出爐的傑作。第五等人的心思總在體制框架之外,他們凝聚一生的心力、投注數萬小時在他們最擅長的事物上。他們往往不是得獎者,但獎項卻因為他們的成就而設立;體制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他們不斷創造、擴充體制--儘管他們有生之年可能還看不見種子、幼苗長成大樹。第五等人跑在遠遠的前面,常人很可能根本不認識,即使知道名字,也只能把粗略陳舊的標籤貼在他們身上。

古代的第五等人如鳳毛麟角,他們的功勞很可能被台面上的權貴名士撿去了。即使在分工精細的今日,一生中能夠達到第五階段的人也很少。再說人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創新,都需要吃喝拉撒、都有俗務家事纏身,需要在自保的必要下、或懶惰與疲勞的狀況下遵守現行的體制,也需要偶爾逃避俗世的愚眛與糾纏,圖個清淨,休息夠了再走更長遠的路。他們雖然一心超越體制,卻也樂得借助體制內的權力實踐理想。而普通人也可能在一生的胡言亂語中偶爾靈光一閃,歪打正著,一不小心靠著概率,短暫坐在第五等人的寶座上。

作者只能奢望這正是《才性五等論》這套新理論的真相。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Fowler & Peck 的信仰階段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4, 00:37

接下來介紹一些《才性五等論》的參考理論。首先是 Fowler & Peck 的信仰階段理論。雖然這是一個宗教理論,但信仰也是一種觀念。當然信徒會認為,信仰除了人的觀念外,還有神對靈魂的啟發。

James W. Fowler 是美國 Emory University 的神學、人類發展教授。他在 1980 年代發表了「信念的六階段」理論。幾年後美國精神科醫師 M. Scott Peck 根據這個理論又提出「精神發展四階段」理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es_W._Fowl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_Scott_Peck
http://www.psychologycharts.com/james-f ... faith.html

图片

這套理論指出,人在經過了懵懂、自我中心的兒童時期 (第一等人) 後,開始接受宗教教義的灌輸。在青少年時期,他們已經擁有一套相當完整的世界觀,跟隨著信仰權威思考、教義生活。在外人看來,他們還無法突破自己宗教(教派)的框架,而往往激烈地反對其他的世界觀。這是一個迷信、「原教旨主義」的時期 (第二等人)。

大約在成年初期,信徒進入「獨立思考」的階段 (第三等人)。他們漸漸能夠站在教義的框框以外看世界。他們開始質疑自己粗淺魯莽的舊信仰,因此容易被(第二等人)誤解成信仰上的軟弱與倒退。這是一個信心缺失、尋找的階段。

大約在中年的時候,(原本的)信徒開始揉合教義與非教義,同時擁抱信仰與非信仰 (第四等人)。理論指出這些溫和派、世俗派終於發現理性的邊界,而安於接受矛盾、神秘的現狀。Fowler 更進一步提出最高級的信仰階段,是沒有顧慮與悔恨,用一生為人民服務的 (第四、第五等人)。

所以說先天、後天條件比較好的教徒,多給點時間、充實知識、會自然慢慢從基本教義成長到溫和派。但也不能太樂觀。第五等人應該是啟動宗教改革的先驅,今日身邊的異端,明日遠方的先知。耶穌自己都說:「先知除了在本鄉、本族、本家以外,沒有不受尊重的。」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4, 12:59

美國心理學家 Lawrence Kohlberg 在 1958 年博士論文課題中設計了一個「偷藥難題」,根據受試者的回答,提出了「道德發展六階段」 理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AF ... 6%E6%AE%B5
http://www.slideshare.net/harilouise/kohlberg-moral

偷藥難題:主角的妻子身患重病,命在旦夕,唯一治療的希望是某藥劑師發明的新藥。新藥的成本只有 200 元,某藥劑師卻賣 2000 元。主角只有 1000 元。主角願意把所有的 1000 元都給藥劑師,以後再付清另一半,但被藥劑師拒絕。於是主角考慮潛入藥房偷藥。主角應該偷藥嗎?為什麼?

這個測驗的重點不是受試者最終的結論,而是導向結論的理由。Kohlberg 將受試者提供的理由分成六個大類,依道德發展高低順序排列。他判斷的依據是:人的道德觀念越進步,判斷的理由也應該更全面、適用範圍更廣。如下圖 (來自維基):

图片

图片

Kohlberg 主張人類起初是沒有道德觀的。最開始只知道「避凶」,比如躲開責罵、刑罰。稍微高級一些則懂得「趨吉」,但只考慮到自身的利益。這兩層人與《才性五等論》的第一等人大致重合。心理研究的確發現人類更關注負面訊息(negativity bias),所以最低兩層道德觀的順序似乎是正確的。乍看之下,這麼說違反了「人為財死」、「殺頭生意有人做」這些俗語常識,但也必須考慮到人不見得有精力預料未來,即使預料了也不見得準確,尤其在這個階段。

熟悉了避凶趨吉,人類行有餘力,終於學習了道德--標準定義下的道德。首先人們信奉一種附合從眾的道德,似乎還是一種「避凶」式的自保,加上「趨吉」式的社交關係,還可能是第一等人,但至少已經做到了喊偉大、正確口號的境界。再高級一些則真正有了堅定的道德信仰,堅持正確的行為,比如「個體有責任幫助社會上其他人」。這個階段對應《才性五等論》的第二等人,但更高等人也可能經由獨立思考而得出「個體必須公平負擔社會責任」的概念。

第三階段的道德則超脫了標準教條的約束。個體可能為了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而寧願違反現存的社會規範,如法律、教條,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教條太狹窄,不能適用在當下的情況。這就是《才性五等論》裡第三等人以上的能力。最後,Kohlberg 認為最高層次的道德觀應是兼容的,普遍適用於全人類的,比如人認同了平等與公義,便推論出生命神聖的價值。能廣泛吸收不同觀點是第四等人,而能夠自創新的普世價值屬於第五等人。

《才性五本論》同樣認為進步的觀念應該更全面,但也必須同時更精確地描述事實;而道德觀偏重個體之於群體的行為要求,卻較不著重了解個體與群體本身。即使人有放諸普世皆準的道德觀,並不代表他們勾劃的未來確實可行。《才性五本論》的第二等人就可能唱著最高調的道德,但他們往往律人甚嚴,待己甚寬。當然前面說過,偽善可能存在,絕不代表真善不存在。身體力行實踐利人的理想的人,就像墨家,絕對是可敬的,但願普世的道德觀也因為他們的奮鬥、犧牲而改變。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Loevinger 的自我發展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5, 04:29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 Jane Loevinger 認為自我(ego)的發展是個人與社會環境長期的互動的結果,並於 1980-90 年代提出了一套理論,將自我發展分為九個階段。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evinger ... evelopment
图片

自我發展的前三個階段都發生在幼年。孩童是自我中心的動物,只知滿足自己當下的欲望,缺乏社會責任的觀念。這對應《才性五等論》裡的第一等人。

接下來,隨著社交經驗的不斷累積,而獨立思考能力尚未成型,知識累積還不足,青少年的自我嚴重依附於群體,觀點常來自外界,判斷人流於標籤化。這是《五等論》的第二等人。

到了成年,人逐漸能區分自己與他人的想法,認識到他人的情感與動機。也慢慢感受到「真實的自我」與「被期望的自我」的之間的不協調。Loevinger 認為大多數的成年人最終都處於這個「了解自我」(self-aware)的階段。而較少數人會持續發展「良心」,最終將所有的價值觀都從外在轉為內在信念,並且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對應《五等論》的第三等人。

理論指出人的自我繼續發展,會更能容忍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更能承受不確定性,也能承認個體之間的不同,以及世事環境、概念的複雜。Loevinger 認為人終將能把一切的外界教條的觀念 (不只有價值觀) 都轉化為內在,還能與自我內在的矛盾與自己的命運和解。這兩個時期的自我已經獨立自主,也尊重他人的自主。這對應《五等論》的第四等人。

Loevinger 的理論偏重人與社會的互動,強調關懷、包容、尊重,較不談負面的現象,自然是受到其恩師 Erik Erikson 心理發展學說的影響,也許與她是女性科學家也有關係。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Kegan 的心理發展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5, 22:03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 Robert Kegan 在 1982, 1994 年分別出書,提出了一套心理發展理論。理論將人類心理發展分成五個階段。下圖同時引用維基上面「歷史」的舉例說明。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Kegan
http://developmentalobserver.blog.com/2 ... theory-cdt

图片

第一個階段適用於學齡前幼兒。他們根據當下的需求反射式地思考。他們還不能學歷史。

透過自己的觀察,兒童逐漸意識到「自我」與環境的分別,強烈地自我中心。第二階段的人類根據需求與願望,利用環境滿足自己。其他人的願望也必須符合自己的利益。這是《才性五等論》的第一等人。這個階段的人學習歷史主要是聽故事、注重史實。比如他們看《三國演義》或電視劇,了解到三國時代有哪些人、發生了哪些事。也許聽故事的目的是拿來秀知識,或學習怎麼成為勝利者、霸主英雄。要不就是主角穿越回去直接成為英雄。

青春期之後,人類的心理進入第三個階段,受到周圍環境強烈地影響。他們對自我的感受來自社會的評價,或自己想像出來的社會評價。這個階段的人學習歷史受到強烈的價值觀影響。比如《三國演義》的忠實讀者往往認同書中表達的一些道德觀,他們雖然希望勝利,但總得符合自己的理念。他們喜歡的穿越小說是讓「該贏」的人贏。這是《五等論》裡第二等人。而他們逐漸明白「事實」其實受到作者主觀的影響,小說中有大量虛構的情節,「正史」也必須迎合當代朝廷的利益。對敘述者的信仰開始動搖,他們便具備了進化的能力...

第四階段的人類逐漸根據自己思考出來的觀點判斷,而不再盲目採用他人的觀點。他們看待歷史也往往能跳脫史料記載的本身,比如討論記載的方式,而且對此做出獨立的批判。這個階段的人看歷史是一個客觀的觀察者,他們思考各勢力消長的原因與規律,思考當代的人的思考傾向。故事漸漸不再能滿足他們對「乾貨」的需求,他們對內容含金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應《五等論》的第三等人。

第五個階段的人終於進化到不再被自己與過去的經驗束縛。他們是更高階層的旁觀者,能縱觀不同價值體系,又能集中精力發展在自身。能理解多元的價值觀,這對應《五等論》的第四等人。而第五等人則是以這些知識為基礎,更進一步做出創見性的總結,規劃新的方向。這個階段的人看歷史,已經熟悉了各種歷史規律學說--唯物與宗教、迴圈與進步、物質與精神……他們終能跳脫出歷史,他們批判的是「看歷史」的本身,比如歷史與現代人思考的不同,過度迷信歷史的教訓只是「開歷史倒車」。但光是破壞不夠,第五等人必須從歷史中總結出適合今日、未來的教訓,提出(自己認為)更優秀的理論,在實證、思辨中不斷修正、完善。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Graves 的價值觀發展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7, 05:55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 Clare W. Graves 在 1950 年中期提出了一套 "The Emergent Cyclical Levels of Existence Theory" (環狀生級的存在理論,不明覺厲),把人的價值觀的發展分成八個階段。Graves 的理論比較重視外在的表現,多討論政治化的價值觀,而近代人類受各種政治價值體系灌輸的情況相當嚴重,因此較難從一個人表面的政治主張對照出《才性五等論》的等級。

http://vievolve.com/values-systems-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re_W._Graves
图片

第一個階段也是幼兒,等人餵養而已。

第二個階段的人採用部落式 (Tribal) 的思維,一心跟隨強權領袖。雖然這種服從只是小孩子乖乖聽大人話,遠古時代的人類也就是這麼服從族長、祭司,而在今日極度競爭的運動與企業裡裡、軍隊在戰場上也看得見這種絕對服從。處在這個階段的人最看重兩種安全,一種是性命、健康的安全 (safety),一種是不被人侵犯的安全 (security)。過渡到第三個階段,人不再服從領袖,而是採用自我中心式 (Egocentric) 的思維,重視力量、即時享樂,他們還不能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也是孩童必經的發展階段。或許因為這一類成年人總要承受特別多社會的責難與鄙視,他們特別在意逃離控制、受人尊敬、躲避恥辱。叛逆的青少年與街頭的暴力幫派都屬於這個階段。這兩個階段對應的是《才性五等論》的第一等人。

第四個階段的人採用絕對式 (Absolutist) 的思維,他們的判斷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這個階段的人有強烈的是非、正邪觀念,最喜歡談論公平、安全與道德,一心維護社會的(正義)秩序,往往也是原教旨主義的信徒。這自然是教條灌輸的結果,對應著《五等論》的第二等人。但也有可能他們的出發點只是自身的利益,只是無意間套用已知的價值觀,為自己的利益加持辯護。如果相同的價值觀在其他議題上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他們又會主張相反的價值觀,但又無法發現自己的雙重標準。比如弱勢者以社會公平為理由要求福利,但當他們成為富人,卻又贊成減稅與縮減社會福利。這樣只能算是《五等論》裡「看起來像第二等人的第一等人」。真正的第二等人是即使傷害自己的利益,也要死守住不變的價值觀。

第五個階段的人使用物質主義者(Materialist)的思維,常見於現代化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的工業國家,也就是美國。「西方的邪路」就是這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人追求物質生活的成功,嚮往以創造力取得眾人認可的成就,做一個人生贏家。追求名利是《五等論》裡標準的第一等人,在第二等人之後又出現似乎不太合適。但考慮到美國社會(特別是右翼)給人民從小灌輸的正是這套價值,所以在美國這種思維又正符合《五等論》的第二等人。但如果是從其他價值觀 (比如社會主義) 裡逐漸領悟出物質與財富才是「正路」的,也能說符合《五等論》第三等人的標準。但要領悟出「先讓一部份的人富起來」才是正路就至少是第四等人了。

第六個階段的人使用人格主義(Personalistic)的思維。他們內心的各種思維比較統一,嚮往諧與共識,喜歡幫助別人,推動公平、平等,關懷弱勢、免除貧窮、種族歧視、沙文主義與其他造成社會分裂的原因,這是西方社會裡左翼的主流。這對應《五等論》的第四等人,但他們也可能是只從鄙視上一階段而故意唱反調的第三等人,或是被左翼洗腦的第二等人。有研究指出美國左翼的智商略高於右翼的智商,但智商只能影響學習效率,也就是價值觀演進的速度。在概括左翼與右翼的智商時,也不能忽略左翼照顧的弱勢者 (Graves 的第一至第三個階段),與右翼裡面的原教旨主義者 (Graves 的第四個階段) 都可能在拉低平均。

第七個階段的人已經超越了兩黨政治的極化,而有更整體化(Systemic)的思維。他們能自行領悟到現代文明不能經營有限的天然資源,使得地球人居住環境有崩壞的危險。這個階段的人能理解各方的觀點,也明白生命的多元與矛盾。他們依舊追求知識,但已經有足夠的自信與內涵,不必再賣弄、突出自我,也敢與眾人有不同的立場。這些對應《五等論》中的第四等人。敢於與眾不同其實第三等人就能做到了,雖然那還有些刻意報復、反抗、鄙視的成份。

能達到最後階段的人的思考則是全面性 (Holistic) 的,他們胸懷全世界、全人類。他們致力減免戰爭、貧窮、疾病、肌餓、政治壓迫,因為上述的因素會把增加人類的生存壓力,將人類逼回更原始的價值觀,重演過去的苦難。Graves 認為這個階段的人追尋精神靈性與生命的統一,而他們又有足夠的判斷作出一些困難的決定,比如可能犧牲一部份人的利益而造福全體。追求和諧是《五等論》裡的第四等人,如果在這個目標上,能為全人類提出先進的思想與做法,便是第五等人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7, 15:45

美國心理學家 Abraham Maslow 在 1943 年提出需求層次 (Hierarchy of Needs) 理論。先前在蜀漢思想研究那裡已經介紹過,下面大半照抄: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9%9C ... 6%E8%AE%BA
图片

人有許多需求。最基本需求是維持生命,空氣、食物、水、睡眠、上廁所,還有傳宗接代的性欲。自低等動物起都有這些生理機制。所謂「飽暖私淫欲」,都還在這些基本的需求裡打轉。基本生理需求滿足後,人就想到健康、財產安全,工作安定,居安思危,想到儲存物資、以備未來困境,比起當下求生,可說「有些遠見」。物質資源儲備了,再上一層是儲備友情、親情、愛情這些精神資源,困難時便有依靠。再往上是追求自信、自尊,自我特色。

以上在《才性五等論》裡都當成是第一等人的需求。所以按照 Maslow 的理論,第一等人還可以再細分成四個階段。但個人認為這樣做對大半脫離這個階段的《炎興》目標讀者意義並不大,而且這些需求的順序似乎並不像 Maslow 說的那麼明確。上面的「愛」或許可以理解為《五等論》第二等人的追求,但 Maslow 這裡的「愛」只是保護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也是本能,還談不上後天灌輸的上對國家同胞、對全人類的大愛。同樣的「自尊」或許可以理解為《五等論》的第三等人,但不少研究發現人有維護自我形象、使自我感覺良好的習性。這應該也算是本能。而《五等論》的第三等人的自尊感特別強,可以理解為受到第二等人壓迫、看扁的反彈而已。如果他們沒受第二等人的氣,也就不會出現特別維護自尊的情況了。

Maslow 理論的最上層是「自我實現」,如追求至善、知識、經歷、使命感、創新、充份發展所長等等。《五等論》把這裡展開細分。以 1943 年的標準,要求人類做到第二等人以上似乎是很難的事情,更別說一千多年前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Torbert 的七型領導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8, 14:44

作者服務的單位近年掀起了一場領導風格的革命,目標當然是提升管理階層的效能。這場革命背後的學說是根據 William Torbert 提出的「七型領導」 (Seven Transformations of Leadership) 理論。Torbert 認為,人的外在領導行為雖然是多樣的,但內在的思考卻可以濃縮為七類「行動邏輯」(Action Logic),並且可以向更高境界修煉。這套理論雖然是為領導行為訂做的,但也可以給所有人作行為參考。

https://hbr.org/2005/04/seven-transform ... leadership
图片

上圖左邊的百分比是 Torbert 研究取樣數百家公司裡數千名員工的結果,並不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管理者的比例,當然也不能代表全人類。因為管理者畢竟是比較高級的職位,可以想見這份調查的對象如果是全部職員、甚至全人類,思維分布應該會更偏向較初級、原始的階段。

第一種領導思維是「機會主義者」(Opportunist) 式的。他們對這「競爭殘酷」的世界往往有深刻的認識,因此為了生存而利用其他人、利用世界以獲取個人利益。「機會主義者」剛愎自用,怪罪他人,報復心重,總要抬高、誇大自己的重要性、力量與名望。好在這種領導人只佔調查的 5%--也許他們的組織很難長久經營下去。這對應著《才性五等論》裡面的第一等人。

第二種領導思維是「外交家」(Diplomat) 式的,佔全體受調查人的 12%。他們忠於組織,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禮貌和善,避免正面衝突。雖然看起來像個模範員工,「外交家」們一旦成為領導,往往顯得過份軟弱而放任隨時產生的新問題坐大。Torbert 發現八成的「外交家」都是組織的低層幹部,也的確是組織友善氣氛的根基。他們對應《五等論》的第二等人,公司的價值、或者上司的價值就是他們的價值。

第三種領導思維是「專家」(Expert) 式的,也是最常見的,佔了調查中的 38%。「專家」們努力地在職場內外追求追求專業知識與邏輯,也因此是組織裡產量最高的一群人。但因為對自身的專業能力自豪,他們往往鄙視專業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也因為追求效率而避免開會。「專家」一般對情商不感興趣,因此也比較缺乏人緣,就是一群明明勞苦功高但升不上去的低層領導。這對應《五等論》的第三等人,但也可能他們是自小就被灌輸要做「專家」,還沒有突破這種觀念的第二等人。

第四種領導思維是「成就者」(Achiever) 式的,人數僅次於專家,佔 30%。「成就者」不太在乎自己獨立輸出的效率,而更在乎團隊整體的效率。他們總能以高效率達成上面定下的目標,因為他們善於營造正面的團隊與組織氣氛--既給「專家」們挑戰,也給非專家支援。不同於前面只管好自己的三種領導人,「成就者」已經有能力理解隊員的背景、性格與價值觀,知道隊員的紅線在哪裡並且有效解決衝突。但他們依然缺乏打破條條框框的勇氣。這對應《五等論》的第四等人,已經能勝任中層幹部。

第五種領導思維是「個人主義者」(Individualist) 式的,只佔 10%。比前四種人厲害的是,他們能夠察覺自己與組織的「言行不一」,如偽善、雙重標準。因為律己嚴,他們對自身的道德要求高,所以與機會主義式的個人主義者完全不同。「個人主義者」大膽無視自己不認可的規則,這往往會惹惱組織其他成員。往好處看,他們被墮落群體的壓抑也可能轉化為創造力與推行改革的動力,終使得他們成為更高階段的領導人。這樣聽起來,「個人主義者」簡直是「魏晉風骨」的文人。他們可能是《五等論》鄙視流俗的第三等人,也可能是第四等--他們可能已經理解這些墮落的行為,也能夠原諒這些人,但他們還是刻意特立獨行地過日子。若這些「個人主義者」能換個好環境,也許他們只是主流的一員,而成為合群的人。

第六種領導思維是「戰略家」(Strategist) 式的,人數更少,只有 4%,但他們八成都能爬到高層領導的位置上。「戰略家」的眼光可近可遠,他們喜歡研究個人與組織關係,也關注國家與世界發展。比前面「個人主義者」更厲害的是,他們能順利把理想與現實融合,並採取符合自己原則的行動。他們的行為表面上並不一定符合他們自己與組織的利益,但長遠看也許還是正確的決定 (但也可能讓組織垮掉?)。「戰略家」們還能創造出組織共有的願景,使自己與組織一起改進。這至少是《五等論》的第四等人,若有戰略上的創見並引導新潮流,便堪稱第五等人了。

最後第七種領導思維是「煉金術士」(Alchemist) ,彷彿他們擁有點石成金的魔法,只佔 1%。他們能夠大規模更新、甚至從頭重塑他們自己與組織的思考與行為。「煉金術士」能同時應付各種高低遠近的各種狀況,又不忘長遠的目標。他們能與組織中所有的人溝通。他們有極高的道德標準,專注以事實做出判斷。這是實至名歸的《五等論》第五等人。但作者不禁有些懷疑,是否所有類型的企業、組織都能滿足第五等人的人生志向。但也許他們走到哪裡都能掀起一場小革命。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Dabrowski 的良性解體理論

帖子 maltz » 2015-11-29, 16:19

找到下面這篇論文,以下是原文節錄。(包括一些自己的註解)
http://www.dabuluo.com/blfd/ShowArticle ... cleID=2395

德布羅斯基的情感發展理論及其對創造力和資質優異教育的啟示
作者:訾非 基礎心理學來源:中華教育月刊, 2005, 2(4), 1-3.
(北京大學心理系, 100871)

  Kazimierz Dabrowski (1902-1980) 是波蘭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他發現資質優異和創造力旺盛的少兒及成人顯示出情感的豐富性與強烈性,同時也往往承受著大量的內心沖突。他認為,這類心理沖突,盡管常被心理學界的專家們歸於神經官能癥(psychoneurosis),其實應被看作情感和心靈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不應被視為心理退化和心理疾病。Dabrowski 關於情感發展的理論有別於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也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不盡相同,長期未得到充分重視,但是近年來在歐美心理學界,尤其在創造力和資質優異教育領域,受到愈來愈多的關註和探討。從東方文化的角度看,Dabrowski的沖突—發展觀點與儒家“動心忍性”、“多難興邦” (註:《孟子》的<生於憂患>:「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然後作;徵於色,發於聲,然後喻」) 的困境-發展理念有頗多相似之處。這個相似性也從某種角度支持了 Dabrowski 理論的普適性。

註:長期未得到充分重視,其中一個原因應是每個階段起的名字都太艱澀了。

Dabrowski認為人的情感發展是通過良性解體(Positive Disintegration)過程逐步實現的,因此他的情緒發展理論又被稱作良性解體理論(The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2][3]。人的發展就是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初級完整階段”向以熱情、自知、同情、關懷為特征的“再完整”階段逐步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與人類個體的生理成熟過程關系甚微,而是個體通過意識(conscious)對自己原始的、完整的、自洽的人格和情感結構進行解構和重整,最終在更高的層次上重新建構完整的人格與情感。

Dabrowski 指出,人的情感發展可以看作前後相繼的五個階段:

(1) 初級完整階段 (primary integration)
個體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共情的能力,也缺乏自省能力及責任感;思想和行為固執、守舊、僵化、情緒沖動。這個階段的個體不能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諉過於人,通過這種方式保持了內心的完整和無沖突。他們的生活是以一己之最本能的需求為出發點和終結點,與社會生活脫節。

註:這對應《才性五等論》的第一等人

(2) 單層解體階段 (unilevel disintegration)
個體開始意識到自我與社會之間的非同一性,轉而屈從於社會主流的觀念和傳統,順從外在的權威,以社會和權威的評價來定義和審視自己;往往因為顧及他人的觀點和社會規範而放棄自己的想法,感到外在社會和權威與自我感受之間的沖突。初級完整階段的情感完整性發生解體,常感到內心支離破碎及有許多個“我”同時存在,有道德相對主義傾向。

註:這對應《五等論》的第二等人。但最後一句描寫「正在往第二等人過渡的第一等人」,也就是被迫從眾的、刻意的偽善者。真正的第二等人應是道德絕對主義者,有時是無意的偽善者。

(3) 單層解體階段 (spontaneous multilevel disintegration)
個體漸漸明晰地感受到垂直性的內心沖突,這種沖突來源於個體內心對“理所應然”和“事所實然”之間的矛盾的體會以及強烈的自主意識。個體感到一種欲擺脫低層次(the lower)向高層次(the higher)發展的壓力,開始拒絕“低級的”本能沖動和習慣性的社會化反應(如,虛榮心),對於社會價值的正確性產生質疑。這種內在的沖突導致個體對自己的不滿,產生焦慮、自卑、負罪感和無用感,覺得自己缺乏同情心、耐心、忍耐力和包容心,希望達到理想自我。這些現象被Dabrowski稱作“良性失調”(positive malajustment),因為凡此種種的焦慮和困擾是自我認識的能力提高的表現,亦是督促自我向真正的社會責任感和更高的道德感發展的動力。

註:這對應《五等論》的第三等人。前半段說能達到這個階段的人有強烈的自主意識,所以他們應該有比較強大的內心與自信。後半段說「覺得自己缺乏同情心、耐心、忍耐力和包容心」,這樣的人有升級到更高等的潛力。否則就沈迷在自我優越、鄙視弱者的泥淖裡,卡在第三等人。另外一個升級的原因並不是自我意識到的不滿,而是比較高大上榜樣所受到的啟發,也就是好學、好問一類的「道統」傳承的意思了,因為本質上還是被洗腦,這是一種「正在往第三等人過渡的第二等人」。

(4) 組織化的多層次解體階段 (organized multilevel disintegration)
個體有意識地重新組織和諧的人格結構,規劃自己的發展,將自我中和周圍環境中的高尚和低俗之處區別開來,有意識地選擇較高層次的道義與社會目標。此階段的個體具有強烈的自我認知、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的意識。這些認知、控制和教育有別於單層解體階段的個體感受到的外在社會和權威所強加的控制和教育,而是一種自主性的、內在的心理變革(inner psychic transformation),顯示出對人格的重新整合、自我超越、和對外在世界的關註的努力。個體具有高度的創造性,同時仍舊體驗到強烈的內在矛盾。

註:這個階段這對應《五等論》的第三等人至第五等人。因為看不出來對不同價值觀念整和的程度、對待外界的態度與創新的程度,所以很難說是哪一等。自我認知得越透澈、自我控制得越有效率、自我教育得越快,各種觀念升級的速度也就越快。

(5) 再完整階段 (secondary integration)
個體已經解決了內心的沖突,人格結構重新達到完整,體驗到內在的寧靜以及與一切生命的和諧,具有獻身精神、強烈的責任感,真誠,自主,自我完善以達到理想人格。這個階段的個體獨立於社會壓力和本能沖動的影響,能夠完全自主地作出選擇,被Dabrowski認為是人類個體的精神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境界。

註:這是《五等論》第四等人的一種完美的狀態。但從字面敘述上這不代表他們能革新社會,成為第五等人。(Dabrowski 這套理論強調內在,本來就不考慮人與社會的互動。) 作者認為能做到「解決了內心的沖突」的人基本上是孔子的「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應該是有能力創新的。Dabrowski 認為人的野獸本能是一個整合的狀態,一直在成長、升級中反省解體與再造,直到最終階段才重新塑造新的整合。但個人認為野獸的本能也是充滿矛盾的,只是他們自省的能力不高,所以不知道。而後天習得的智慧往往與本能衝突,終於「存"天理",滅人欲」取代了本能。人格的成長其實就是從無到有地學習各種觀念,並且將各種矛盾的觀念不斷整合的過程,每一個小小的「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喻」,都是一次長進,一次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followed by integration。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任志强:用法、儒、道思想管理企业不同层级员工

帖子 maltz » 2015-11-30, 02:06

http://laoyaoba.com/ss6/html/45/n-464545.html
任志强:用法、儒、道思想管理企业不同层级员工
摘自:《聽老柳侃管理》

任志强曾在微博上回答过一些管理的问题,其中曾提到对基层的员工用法家的「人之初,性本恶」;对中层的管理者用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对高层管理用道家的「无为而治」。

一个企业中人数最多的是下层的普通员工。对这些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干好交给他们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大多不是什么决策性的工作,而是由责任心决定的执行力。这些员工也许只要求企业能给一个较高的收入、工作相对稳定且尽可能少地承担各种风险,不能要求他们对企业绝对的忠诚。可以以企业为家,也可以以企业为过渡性的跳板,因此企业也绝不是仅仅为满足他们的一般要求而存在的。这些人也许会有较大的流动性,也被柳传志称为「流水的兵」,所以法家刻板的监督与严格的纪律成为最主要的管理方式。

注:把工作當成自己滿足安定收入的心理,甚至偷懶上網、想佔公司的便宜,這對應《才性五等論》中的第一等人,所以適合法家的管理方式。但其中勤奮、盡責的也不失是第二等人。

一个企业中只有约 15% 的中层管理人员,对他们来说则除了要有责任心之外,还有上进心。这种上进心则表现在力求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和塑造企业形象上,至少他们希望自己所管理的部分能成为企业中最优秀的部门、能为这个企业争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部门的成绩和创造良好的业绩。他们已不再是以个体为单位获取激励与荣誉了,也不仅仅是为个人的所得而为唯一目标了,他们虽不一定以企业为家,但至少在建设自己的家。于是以其为善而出发的儒家管理才能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并发挥他们特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注:效忠公司,把組織的成就當成自己的成就,甚至奉獻犧牲,這是《五等論》的第二等人,適合儒家式的道德鼓勵。但也可能是處於英明領導下的第三等人,不必擔心才能受到法家式的壓抑,才能積極地創造。(第二等人沒有創造性可言。)

最核心层约占 5% 的高级管理人员,则要在责任心、上进心之外加上事业心。这个事业心则一定是以企业为家、企业利益至上的事业心,管理企业已不仅仅是被委托的简单管理与维持,而是共同的价值观让他们把个人得失置于企业利益之后,为建百年老店而投入了全身心的精力。他们希望能管理、控制更多的社会资源,希望有更大的舞台,希望创造企业的是价值而不仅仅是利润,个人与企业的声誉远远超过了个人经济利益上的刺激,个人的价值已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关了。于是他们就从经理人的角度变成了企业主人的角色,此时德比才更重要,能吃亏和能忍耐的品德则成为承担风险的基础,否则一心为公就成了一句空话,更不可能挑得起要承担一切责任的重担。对于这样一群充满事业心的精英而言,当然无为而治则最能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天才了。

注:這是《五等論》的第四等人或更高。第四等人能整合各種不同的觀念,因此普遍比較有包容心,以能顧及各方的利益,這樣或許顯示出「有德」的形象。但任志強說的「德」是能吃虧、能忍耐、重視原則(與隨之而來的聲譽),這或許是眼光放長,與自我控制力增強、自信心充實的自然結果。精英因為總有自己的主見,便更適合道家放任自由式的管理。

BUTTON_POST_REPLY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1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