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 / 5

Kierkegaard (克爾凱郭爾、祁克果)的人生三階段理論

发表于 COLON 2015-11-30, 05:26
maltz
大約一年前讀到一篇博文,提出一個"信仰三階段"的理論。現在已經記不清細節也找不到鏈結,理論大約是 (1) 趨吉避凶 (2) 賞善罰惡 (3) 自然神論這三個階段。這也對應五等論的第一、第二、與第三等人以上。剛才查到這一篇丹麥哲學家祁克果 (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的人生三階段理論,差不多也就這個意思。以下節錄加注。

來源:豆瓣西洋文化史的博客https://site.douban.com/123939/widget/n ... 232079113/

克爾凱郭爾 (Kierkegaard,又譯祁克果) 論人生道路的三階段

克爾凱郭爾認為,人在通向上帝的道路上可能經歷三個認識自己的存在的階段,也是人的存在的三個層次、境界,是人的三種不同生活方式。對這三個階段的論述,構成了克爾凱郭爾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一階段為審美階段。其特點是人的生活為感覺、沖動和情感所支配,個人沈溺於感性的享樂生活,甚至是粗野的肉欲,其中充滿了各種混亂、腐化墮落、道德敗壞、厚顏無恥的行徑,但有時也被詩人塗上浪漫王國的色彩。作為肉欲的人格化的莫紮特歌劇《唐·璜》裏的人物唐·璜可說是這種生活方式的典型。這種生活是偶然的、暫時的,此時此刻的此種享樂就是一切。它既不追求確定的信念,又不遵循固定的和普遍的原則和規範。這種生活到頭來必然會因不能長久滿足或滿足後的空虛和厭倦而使人痛苦。痛苦使人失望,而失望促使人去追求另一種較高的生活方式,即倫理的生活。於是就由第一階段而跳躍到了第二階段,即倫理階段。

注:上次讀到的博文,就是說這一個階段信教的人,滿足的也就是名利、安全、愛情家庭這些基本的、趨吉避凶、生存式的願望。這屬於《才性五等論》裡的第一等人。但那裡的第一等人的需求還包括了財產安全、權力地位、人情關係、自尊自信,不限於感官的享樂,而追求這些基本人權也沒不必得到負面評價。個人不認為第一等人的追求"必然"會導致感到痛苦。他們的"痛苦"其實是他所追求的物質生活無法得到,或得而復失,於是才改以追求其他看似更高大上的目標。這種轉型對每一等人都適用。

《炎興》初稿裡同樣把這一等人當成「求美」的人,但後來覺得每個等級的人都有不同的審美觀,只不過在第一等人(的需要)佔絕大多數主流的社會裡,榮華富貴的「美」是最常見的。

第二階段為倫理階段。其特點是人的生活為理性所支配,能傾聽理性的呼聲,克制自己暫時的情欲,將個人所欲與社會義務結合起來,遵守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準則和義務,贊美善良、正直和仁愛等美德,趨善避惡、崇尚理想,甚至願意為了實現某種崇高的理想而作出自我犧牲。蘇格拉底的生活方式就是這種生活方式的典型。個人在倫理階段所選擇的不是具體的善或惡,而是選擇善惡,不超出善惡之外。倫理階段的生活仍存在矛盾。這主要是道德義務與個人對道德義務的履行之間經常脫節。因為個人總不能擺脫世俗的感性的生活,容易受到第一階段的生活方式的引誘而忘卻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是一般的,個人的行為是特殊的。用一般的方法往往不能解決個人的問題,當二者發生沖突時,倫理的人會因自己不能滿足道德律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有罪。在克爾凱郭爾看來,這種有罪感是個人的存在的最具體的表現。而有罪感超出了倫理階段所屬的理性範圍。為了解決有罪的問題,不能依靠倫理,而只有依靠懺悔。於是就由第二種生活方式轉向了第三種生活方式,即宗教。

注:上次讀到的博文,講的是這個階段信教的人,往往是追求著善良、正直、仁愛這些道德上上心理的支持,戰勝第一階段的俗念與「邪惡」。這對應《五等論》的第二等人。但無論哪一等人都不能免除生存本能的「誘惑」,但更高層人已經不再受限於正邪對立鬥爭的教條,重視基本人權,合理滿足本能、疏導多餘衝動。但這並不是說犧牲的一定是第二等人,只要超脫了第一等生存本能的人都擁有犧牲小我的特質。蘇格拉底為了維護(民主)制度而死,但他正是因為反駁第二等人的盲目信仰而獲罪。

第三階段為宗教階段。生活為信仰所支配,人不僅不再追求審美階段所追求的享樂,從而擺脫了世俗的、物質的東西的束縛,也不再崇尚倫理階段所崇尚的理性,從而擺脫了普遍的道德原則和義務的制約。人在此是作為他自己而存在,他所面對的只是上帝。克爾凱郭爾並不完全排斥理性和倫理,但他認為信仰和宗教高於理性和倫理,宗教不僅不依賴倫理,反而是倫理的否定;信仰不僅不依賴理性,反而是理性的否定。因此,他對黑格爾哲學以及新教神學中一切將信仰理性化的嘗試都加以嘲笑,更不同意傳統的理性神學證明上帝存在的那些理論。認為上帝的存在不能由邏輯方法證明,只能把上帝當作信仰的對象,即作為個人在處於孤獨無依、恐懼、憂郁、絕望、痛苦等狀態時的精神依托,作為個人在感到自己有罪時的懺悔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說上帝是一個最高的精神實體,還不如說是存在於主體之中的一種非理性的、從而也是神秘的荒謬的意識。就對上帝的領悟來說,與其說是依靠理性,還不如說是依靠荒謬,因為荒謬首先就意味著對超出理性之外的神秘事物的信仰。在這方面,克爾凱郭爾可說是承襲了中世紀教父德爾圖良的觀點:“正因為荒謬,所以我才相信。”

按照克爾凱郭爾的觀點,人生道路的三階段(三境界)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上升過程。審美境界是直接性的境界,倫理境界是過渡境界,宗教則是最高境界。人只有在宗教境界中才達到真正的存在。因此人生的道路就是走向上帝的道路。克爾凱郭爾認為個人的存在是非理性的存在,是因感到自己有罪而處於恐懼、厭煩、憂鬱、絕望等消極悲觀情緒下的存在,是孤獨地站立於上帝之前的存在,而這只有在宗教階段才得到充分的體現。不過,克爾凱郭爾並不認為每一個人的生活道路均依次經歷這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只是三種可供選擇的可能性,而各人的選擇可以不同。它們有時可以重疊交錯,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第三階段。

對照克爾凱郭爾的人生道路的三階段觀點,我們大多數人還處於審美階段,沈溺於感性的、肉欲的享樂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推杯換盞,曲終人散,換來還是空虛和厭倦。當我們處於童年時期,對社會和人生充滿好奇、幻想、希望、道德和羞恥感,到處充滿著不確定,基本上也還處於倫理階段。當我們人生遭遇挫折或步入老年,便到了宗教階段。

注:第三階段的人已經能超越大多數宗教的教條,但因為神「荒謬」而相信它,似乎已經不能使用《五等論》觀念依理性思辨、追尋而進化的框架來解釋了。如果用作者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實在想不出為任何理由要信神,只好為信而信。上次讀到的博文講的宗教的第三個階段是「自然神論」階段,與祁克果重疊的部份是神已經不再是倫理、道德的神--神就是自然規律,包括了弱肉強食、包括了生存競爭、適者生存。與祁克果不同的是,自然規律並不荒謬,是可以靠理性追求的。自然神論對應《五等論》的第三個階段或更高,超越了一般宗教裡「神是愛」、「神是罰」等等教義,但還是沒跳出「神是真理」。而揉和「神是真理」與「學無止境」這兩種觀念,或融和「為人民服務」與「神是愛」,也不失是第四等人的能力。

尼采的精神三重境界思想

发表于 COLON 2015-11-30, 07:23
maltz
以下內容來自上帖同一篇博文。來源:豆瓣西洋文化史的博客
https://site.douban.com/123939/widget/n ... 232079113/

德國哲學家尼采 (Nietzsche Fredrich Willhelm,1844-1900) 在西方現代哲學史上是具有劃時代、轉折意義的思想巨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於 1882 年至 1885 年完成的哲學名著。在〈論三種變形〉一節, 尼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口,提出了人向駱駝→獅子→孩子的精神境界變化、攀升的「精神三重境界」思想。

(一)「駱駝」境界

精神的第一重境界是「駱駝」境界。尼采用的隱喻有:「自卑以損傷高傲」、「顯露瘋狂以譏訕智慧」、「對我們的蔑視者的親善」、「病困中對安慰者的拒絕」、「慶祝勝利時的放棄主張」、「為著真理而使精神受餓」、「不嫌惡冰冷的和發熱的蛙」而「不顧汙穢地投入真理之水」等隱喻。

從個體的角度看,「駱駝」頑強地忍耐生命艱難、恪盡職守,通過自我壓抑、克制而自願保持卑微和愚笨的狀態。「駱駝」對自己的冷眼者、輕蔑者表示認同、屈服與友善。他們不願接受勸慰,而甘受生命病痛,並使自己處在卑憐之中。他們往往因為勝利帶來的狂喜而忘記自己信誓旦旦的原則。他們甘願保持清心寡欲的自我精神狀態;不嫌棄和憎惡骯臟的代表傳統的真理世界而自願投入其中受到煎熬。

總之,駱駝的精神就是相信命運安排,努力抑制自我,保持簡單的精神現狀,屈服順從於外界權威而做被要求做的事。

從人類精神歷史的角度看,因為是負重,所以,負重的駱駝精神是在沖突中被動的頑強精神。駱駝的精神代表的是它所沖突的社會歷史階段需要的精神,它的沖突對象是傳統文化中的「高傲」與「智慧」,是異化(階級差距增加)的社會,是惡劣的環境,是代表傳統力量的「安慰者」,這些需要忍辱負重的駱駝精神與之並存。駱駝與它的負重之物的對立,表現了個體與理性和道德的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面對外在異己力量的統治與重壓,駱駝只有接受、服從,承載著傳統道德和理性準則的生命負重,它孤獨、無奈、焦慮、憂郁、苦悶、無助,深切地感受到自我存在被忽視但又必須在困難的自我否定中努力保持既有狀態。

注:乍看之下,「駱駝」對應的是《才性五等論》的介於第一、第二等之間的人,他們已經知曉倫理道德,但往往不能免於被第一等人的本能決定思考與行為。而他們才智上的限制也造成他們的種種不幸,他們之於社會高層人,也就是家畜之於人類的關係。但《五等論》裡的人們不見得在社會底層。在階級世襲、拼爹拼關係的社會裡,「駱駝」也可能是驕奢淫逸的富二代。

(二)「獅子」境界

精神的第二重境界是「獅子」境界。從個體精神的角度看,駱駝向獅子的變形表明人生境界的提升。人要取得獨立性、自主性,勇敢面對現實境遇,從駱駝的盲目順從變為獅子般積極主動地對命運的抗爭。為了個人的獨立和自由,奮而大吼一聲,讓自己變得果敢,有無畏的英雄氣概,表現自己的強力,成為勇敢的戰士勇往直前。這就是具有現實主義的自強、自立的奮鬥精神。

尼采極力批判傳統基督教道德用虛偽安頓人的心靈,批判要求人們屈服於外在必然性束縛的盲目樂觀和自負的理性和科學,批判理性統治的社會以強調普遍性的準則和對中心的服從而對個體進行極端社會化的規訓與約束。

尼采寫道,「獅子」必須越過一直代表高貴、純正、尊嚴傳統價值的巨龍。巨龍是一切己被創造的價值,牠傲慢、專橫地命令萬物「你應該」如何如何。

不過,人類沒有永久不變的價值準則,任何價值體系的效應都是暫時的。駱駝忍辱順從於強大傳統意誌的精神屈從必然走向終結,要向獅子般「我要」的渴望自由的意誌怒吼聲中覺醒,采取自我解救的行動,否定傳統精神,完成從駱駝向獅子的變形和精神超越。獅子行動所代表的人類精神在於敢於向舊價值體系宣戰,敢於說「不」。獅子的精神是一種破壞精神。獅子要「創造自由和一個神聖的否定以對抗義務」,要「取得創造新價值的權利」,為獲得人類的自由精神而戰,為創造新價值來爭取自由性和可能性。雖然駱駝對傳統價值體系的自願擔載和敬畏屈從代表的也是一個時代精神,一種人類必須要走過的歷史精神,但駱駝只能負載,不能創造,只有敬畏順從,沒有拒絕抗爭。人類要象獅子般卸掉一切傳統價值強加的負載,實現精神的自我解救,為自由而戰的獅子精神終於走來了。

注:「獅子」是《五等論》的第三等人,獨立思考。尤其在尼采身處的傳統價值強大如巨龍的時代中,「獅子」的勇敢與無畏也特別突出,他們身為覺醒的少數,必須突破針對第一、第二等人的思想控制。但是在主流價值已經被第四、第五等人主導與主持洗腦的進步文明社會,剛開始獨立思考的第三等人已經不能被叫「獅子」。在那裡,他們的程度不如主流,他們反而變成像「孤狼」一樣流浪,犬儒地以為自己還在與巨龍爭鬥。第三等人常是尷尬的。他們的主場--舊秩序剛剛瓦解的民國年代、解放初期,往往只是曇花一現。新的秩序與主流論述很快就要建立、盤據天空。

(三)「孩子」境界

尼采認為「獅子」的力量可以創造自由,但是要創造新價值,精神必須再繼續進化。獅子要變成孩子。

解除了重負、贏得了勝利的獅子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歷史,變成了輕松自由的孩子。精神的「孩子」境界——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的自我的創造與生成。我們知道,尼采否定人性的異化和扭曲,以權力意誌作為自我力量生成的根據和原則,給予自我充分的認可和尊重。而孩子純真無邪,自由快樂,代表著人的新生,象征著希望和未來。

從獅子到孩子的精神變形,從個體精神的意義上,表現為個體充滿了理想的激情,實現了人生境界根本性超越,達到了完全的自由境界,標誌著個體具有了自由自主、自立自信、自我肯定、自我創造、自我超越的能力。人獲得了完全自由的自我創造,個體人生實現了內外的統一,創造成為生活的全部意義。 從人類精神來看,人獲得了新生,人類的新價值誕生了。尼采以「孩子」來隱喻新生的人類精神,因為孩子是人的生命的真正創造與回歸。「孩子清白無享、健忘,是一個新的開始、一種遊戲、一個自轉的輪子、一種初始的運動、一種神聖的肯定」。「為了創造的遊戲,弟兄們,需要一種神聖的肯定:精神需要肯定的意誌,失去世界的重獲世界」。孩子是純真的新生,是對生命的再度肯定,是一種自由境界。人類的精神本來就是創造、遊戲和願望,孩子的精神再次肯定了人類本有的精神,標誌著「超人」和自由理想的統一,在這一最高的價值理想中,人在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的雙重意義上實現了自我的生成。這既表現為個人的精神成長過程,也體現了人類思想的發展過程。從「堅韌負重」的駱駝精神超越為爭取自由自主、否定傳統的獅子精神,由此,進一步超越為實現新價值創造的孩子精神,精神境界實現了第三重攀升。

注:「孩子」境界的輕鬆快樂象徵一個人與第二等教條、第一等本能的鬥爭已經結束。這是《五等論》的第四等人。而不斷地自我創造、自我超越,也就擁有了第五等人的內在條件,儘管這不見得能轉換為實際對外在社會的輸出。

***

網路上還看到一句尼采的話,也挺符合《五等論》:
"通向智慧之路有三個必經階段:
一是合群期,崇敬、順從、仿效比自己強的人;(第二等人)
二是沙漠期,束縛最牢固的時候。崇敬之心破碎,自由精神茁壯生長,重估一切價值。(初期的第三等人)
三是創造期,在否定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肯定,但這肯定不是出於某個權威,而僅僅是出於自己,我就是命運。(價值觀完全內化,成熟的第三等人)"━━━尼采

針對「第三等人」目標讀者的設計

发表于 COLON 2015-12-02, 13:02
maltz
針對「第三等人」目標讀者的設計

目前華文小說絕大多數是替《才性五等論》的第一等人設計的,滿足他們對財富、地位、愛情、自尊各種本能的需求,比如武俠小說的主角終於成為無敵的大俠。而故事的主旨則大半提升一級,滿足第二等人需求的道德三觀,這可能是作者潛意識的發揮,也可能是刻意與主旋律唱和。我無意批評第一、第二等的流俗,事實上我發自內心支持它們。求生本是生命的天道,只要不損人利己、進而與人為善,都是社會進步的動力,靠小說意淫,不會害到任何人。而讀者看小說主要為了娛樂,提供娛樂就是小說的王道、正道。何必刻意裝出清高的格調,與自己的讀者和自己的影響力過不去?但我想許多目標讀者會以鄙視流俗為樂,所以在前面還是得踩兩腳,後頭再慢慢流露出作者的想法。

《炎興》是寫給《五等論》第三等人看的故事。更精確地說,是第三等人當中,有潛力再往第四、第五等前進的部份。自我封閉、放逐,見到強者也認不出來的另一部份就無緣了。以我自己的經歷估算,考慮社會已經比我年輕時更進步,目標讀者的年紀在 20 至 35 歲,聰明加上努力程度排得進同年齡層的前五分之一 (至前五十分之一吧);如果天份更高些、成長的環境更多元開放,重視自學啟發,那麼十幾歲也能提早進入範圍,當然也更早脫離。而整個故事的任務就是拉一把第三等人讀者,幫他們快些到達包容、求和的第四等、與不斷給自己與社會除舊布新的第五等。最終的目的,還是替中國(文學)偉大崛起、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盡一份力。從上面一些理論附帶的數據看來,《炎興》的目標讀者數量當然遠遠比不上第一、第二等人代表的大眾。大眾維持社會運轉與繁榮,而第三等人以上才能促進社會思想進步,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改變,甚至不能理解改變的理由而埋怨。

怎麼做好第三等人的知音呢?

一、投其所好。第三等人在乎學習求真,看重有用的知識與觀念,希望認識真實的歷史,並聯想到應用在現代、自己身上。所以《炎興》在歷史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考證方面必須多下功夫,並提供一些較出色的歷史人物如嵇康、諸葛瞻、諸葛果、郤正、姜維、鄧艾、鍾會的思考、人格與教訓,做為讀者的榜樣與借鏡;再使用寓言的方式,盡量把歷史與現代的重大事件連接起來。當然整個作品的創作過程也是作者傳遞給讀者的一個信息。談不上專業,但至少追求著完美。

二、感同身受。第三等人很自然在人生會遭受一些困擾,比如:

(1) 憎惡流俗的愚昧與偽善,因而不願合群而寂莫,也不得人緣,進而更加排斥群眾,時常出言諷刺、辯論,又更加缺少與人相處的經驗,形成「低情商」的惡性循環。
(2) 想改變流俗,往往勢單力孤,在試圖改變時被誤會、排擠而自身受害,跌入詛咒世界的虛無。
(3) 習慣自己的偉大正確,因而養成輕蔑他人的習慣,因而錯失偶爾出現的長進機會,偶爾受到批評也難以傾聽。進而胸中無墨,只能沉醉在鄙視更差的人的短暫快感裡。
(4) 習慣獲得成功與贊美,而無法克服偶發人生低潮的負面情緒。
(5) 習慣迅速獲得成果,因而缺乏耐心,面對反覆失敗時容易產生挫折感與憤怒,過早宣布放棄。
(6) 習慣深度思考,經常缺乏對事物表面的注意力而不能自理,成為「生活白痴」。

以上這些麻煩都會不幸發生在目標讀者最容易代入的第一主角嵇縈身。好在隨著故事進展,這些困擾也會慢慢化解,讓嵇縈與讀者一起成長。當然嵇縈也有不少強項,也必須讓讀者時常感受到,一同亢奮:

(1) 神吐嘈:精準地洞悉對方的思維漏洞與人格缺陷,並時常以幽默、諷刺、或惡毒的語言回擊。負面情緒高漲的時候只好以暴力反擊。
(2) 神算:天生的軍師參謀,情報收集細膩充份,推理嚴謹深遠,判斷精準。
(3) 神速:手快、劍快、嘴快、理解領悟也快。必須在寫作風格上讓讀者感受到奔騰的動感。

文史哲、戰爭謀略題材的目標讀者應以男性居多,而諸葛茂身為第一男主角,也希望多增加讀者的代入感,從另一個角度展現第三等人的感受。諸葛茂的困擾是:

(1) 認為第一等、第二等流俗所追求志業本質上是無謂虛幻的、自相殘殺的,也缺少是非對錯的價值觀與成長的方向,暫時放棄了人生的追求。這也是因為他把在蜀漢的工作看成人生暫時的過渡,並不想多做發展。
(2) 因為空閒時間較多,容易將簡單的概念不斷精細地分析,對於少部份無關痛癢的真理有一種近似病態的完美主義追求,因而成為清談的能手。又因此而更加喜歡清談而虛混日子。
(3) 陷落在語言與概念的模糊中,常無法簡單、清楚地總結想法,總是想到各種特例,導致見樹不見林,無法形成理念。(與嵇縈常急著下定論相反)
(4) 本能地想逃離壓力、推卸責任。這與他的工作性質也有關,偏偏元凶好像都是他。
(5) 過度自我反省(嚴格來說是好事),產生強大的內疚與沮喪。
(6) 時常沉醉在離奇的想像與中,不夠實際。

這些困境也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而化解。最後他認定一些自己心中的真理,不再與人清談辯難,只是默默地做下去。諸葛茂獨特的強項是:

(1) 聯想力強,常找到無關事物的關連,觸類旁通的範圍特別廣。
(2) 同理心發達,有能力替任何人的任何行為想像到合理的藉口。事實上他的內疚一直驅使他原諒一切的罪惡,就像他希望自己被赦免。
(3) 對事物的原理十分好奇,因此懂得非常多「沒用的」知識。(這需要作者惡補當代的物質與精神生活)。

以上這些應該也能擊中許多目標讀者的自豪感。

諸葛玉並不算是能讓目標讀者代入的角色,這也是寫初稿時很糾結的,用她當第一人稱比較枯燥單調,希望能在編輯時多充實內容。目標是讓她有敏銳強烈的感性,經由對物質世界的巧妙觀察發揮出許多深層、複雜細膩的情感。另外希望特別描寫小玉的「高情商」,比如她對自己的情緒非常了解,慢慢培養出掌控情緒的能力;她對他人的情緒也有敏銳的直覺 (相對嵇縈幾乎感覺不到),進而能靠言行影響別人的情緒。這樣對目標讀者就有些參考價值。

姜維在第四部客串了主角。希望把他塑造成一個發展相當成熟的第四等人,可以做為讀者的榜樣。但他也有缺陷,他被戰爭思維壓抑、扭曲,而且他不變的信仰是復興漢室、延續諸葛亮的北伐大計。故事還是會讓他有些反思、領悟與突破,有些第五等人的思維。

雖然說《炎興》針對「第三等人」,但第一等、第二等的福利還是必須大量準備,畢竟目標讀者也會有這些需求。比如嵇縈、諸葛茂經常受到大腕兒的誇贊與提拔,有情人終成眷屬,小玉也不斷升官、裝備升級,主要角色大致是善惡有報等等。對景色、器物的描寫也要盡量呈現配合營造情緒的美感。

最後,編輯時還希望強調幾個第三等人發展走上「邪路」的反面榜樣,比如自我膨脹、絲毫聽不進意見的鄧艾,還有落入虛無與絕望、唯恐天下不亂的馬邈兒子。鍾會與黃皓走的是第四等人的邪路,一個相信世界永遠不會進步,一個相信沒有絕對的真理與道德,這樣的設計適合比較更成熟的讀者。初稿時馬邈兒子與黃皓都寫得嫌扁平了,是編輯時的重點改造對象。諸葛瞻是第五等人,希望能更加突出一些他的獨到開創性思維,也就是提早一千多年開始了民主自由。這是第一部的主軸,可以另開一帖討論了。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1) 老子

发表于 COLON 2015-12-06, 14:28
maltz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1) 老子

好的歷史小說必須呈現歷史感。因為《炎興》的目標讀者是《才性五等論》裡的第三等人,而魏晉的第三等人最喜歡道家,《炎興》的歷史感便必須來自魏晉的道家、玄學思想。但初稿的嘗試似乎不太理想,因為沉悶的哲學性清談容易破壞劇情的張力,又不好安排人在大敵當前的時候清談誤國,總是要平心靜氣的時候才能談。所以比較有深度的情結在故事本文中也只能點到為止,另外再寫些內容,請有興趣的讀者選擇閱讀。

這個小系列分成五段,以《才性五等論》的框架解讀老子、莊子、列子、漢代黃老思想、與魏末玄學。

老子的思想

(1)「道」是成長的方向

《道德經》的「道」可以理解為「天道」、「真理」,就是自然運行的法則、人類社會的規律。「道」高深廣大,沒有常態,很難被理解捉摸,但聰明的領導人,也就是《道德經》中說的聖人大致可以通過對「道」的認識,比如老子認識到的一些有無、剛柔、強弱、禍福、興廢的關係,使自己的行為合乎「道」而輕鬆順利。《五等論》認為人一生學習,概念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對世界有越來越完整、精確的了解,也是一個「修道」的過程。

《道德經》認為,最好的領導者是無為而治的,再來是親民而好言獎勵人民的,再次是讓人民害怕的,最差是羞辱人民的。這便是老子對第二等、第一等領導的批判。在《五等論》看來,如果一味排斥親民與權術,是標準的第三等人思維。而到了第四等人,應該會明白道德與詐力也是天道的一部份,因材施政才是最好的。

(2) 上善若水

《道德經》也談善,但它的善是一種幕後支持的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唯其不爭,故莫能與之爭」。這是一種「柔弱勝剛強」的戰略,其幫助目標讀者免去紛爭。乍看之下,這與《五等論》裡堅信道德教條的第二等人類似,但第二等人總想著排斥第一等人的邪惡與卑鄙,就像第三等人忍不住嘲笑第二等人的迂腐與單純。而真正有能力「利萬物」的人必須了解到萬物、各種各樣的人的需求與苦痛,這是第四等人,而真的有能力、手段與創新作法去利萬物的,又是第五等人了。這樣看來,《道德經》也可說是幫助第三等人成為第四等人的勵志成功寶典。但它有個硬傷……

(3) 使民無知無欲

《道德經》主張「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這乍聽之下與《五等論》第三等人的「求知」欲望背道而馳,怎麼魏晉的第三等人還喜歡老子呢?首先,道德經並不主張「聖人」(目標讀者)自己棄智,聖人必須知天道,必須順道而行。該變笨的是普通人。無知無欲的傻瓜,比起讓追求名利的、追求偉大正確的普通百姓還更容易治理。「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老子還是緊緊抓住了第三等領導人鄙視第二、第一等領導人的心理。

而即使聰明如老子,也中了一個「古代迷信」的毒。他相信看著當下小聰明充斥的地獄,就相信了傳說中愚善的天堂。這與孔子與儒家們迷信「三代之治」差不多。也許這是當時人們的基本常識,也是他們跳不出去的框框。其實即使在今天都有很多人說「人心不古」,他們都選擇看到古代好的一面。

成就愚善的天堂,必須解決第一等人的本能衝突,解決對資源、地位、男女關係的自然渴望與競爭。但老子不幸地認為名利是後天學習到的觀念,只要不學就沒事了。他不知道人體細胞裡面有基因,會自動表達出這些遠古流傳的生存本能。即使人民「無知」,也不會「無欲」。無欲是後天的觀念灌輸或思考,壓制、疏導本性的結果。而「無知」的人民反而更難壓制這些欲望。

也許古代有的部落運氣好,偶爾出現一個極為聖明的領導者,使部落裡所有人佩服他、聽他的命令。但聖人不是代代都有。而且那個年代的部落規模都不大,對內也許是水乳交融,對外卻是燒殺搜括。如果做個大統計,洪荒時代死於戰禍的 (包括為親友仇殺的),絕對不比在一國之內還能實現和平穩定的春秋時代少。遠古時代攀不上天堂。其實老子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提倡「小國寡民」。但大國怎麼願意分裂?即使分裂了,再經過人口成長,生存競爭,弱肉強食,國土又擴張到地理距離、科技、制度與意識型態所允許的極限,都是天道。老子的愚民理論太天真了。

(4)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也可以說,老子這一套「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第三等人對第二、第一等人佔據的主流價值的的猛烈反彈。即使在在今天,也有很多人以為只要強勢的政府消失了,一切就會變好--事實上,大量的生存欲望不受法家的調控、道德的洗腦抑制,激烈的競爭與自私利己行為必定造成國家秩序混亂,要比原來更糟。

雖然老子已經寫出一部劃時代的著作,但《道德經》本身並沒有指出社會的新方向,只是丟下一個復古的天真主張而已。於是魏晉的第三等人在喜愛老子 (接受灌輸) 的同時,也很容易陷入一種絕望的虛無。其中妥協的入世派,還能遵守「上善若水」,以第四等人的胸襟與見識幫助第二等人、第一等人,在歷練中成為王佐棟樑;但出世派似乎只能重彈反儒家、反法家、回歸自然的第三等人舊論,也許「往來無白丁」的隱士們缺乏的足夠的視野,緊抱著老子「不出戶、知天下」的教訓,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成長空間。這或許就是嵇康雲遊時被隱士孫登說「空有才,但見識少」的原因了。但嵇康究竟是太有才,鋒芒太露,他回來後決定更加入世,很快就被當成對政權的威脅而殺掉了。老子的教訓,似乎還是為了保護這些大天才而設計的呦!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2) 莊子

发表于 COLON 2015-12-07, 13:59
maltz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2) 莊子

同樣是道家的基石,莊子與老子有些不同。老子關注社會,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觀察,似乎為了培養新思想的未來領導人。莊子則什麼都不管了。

莊子的思想

(1) 天道

與老子一樣,莊子認為「道」是自然法則、人類規律,或者說在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道是一切規律的起源,一個永恆、絕對、不變、無始無終的存在。這樣看來,「道」類似一神宗教裡面的「神」;但莊子又說「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種「天(道)人合一」的思想與一神宗教認為的神、人各自獨立是不一樣的,更接近泛神論。莊子認為一切的事物都有道在其中,屎尿裡也有道,但莊子還沒極端到認為「一切的存在本身就是道」。他與老子一樣,把「道」與「名」(人類的主觀價值) 與對立起來,而不是把「名」也包括在「道」裡面。

《才性五等論》的第三等人是最厭惡俗世標準 (名) 的,所以莊子的思想自然受他們喜歡。但第四等人以上應該更喜歡把「名」也包括在「道」裡面,傾向將全人類看成一體,自然產生出對人類的關懷與慈悲。其實莊子也有把宇宙與人看成一體的想法,只是他對一般流俗的厭惡更為強烈明顯。當時莊子似乎只有惠施這樣的幾個好朋友,如果莊子活在網路時代,就能找到很多同好,也應該沒那麼多負能量了。

(2) 無為、齊物

類似老子的長短、高下相對主義,莊子同樣否定人對事物的認識,又再進一步,認為一切的人為價值觀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莊子主張清靜無為,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生無死。而在「道」看來,去除了人類主觀的價值,萬物應該是平等的。

打破各種既有的觀念,是《五等論》第三等人以上才有的能力,他們在各種破立的循環中成長。但是像莊子這樣一步登天,看破與放棄一切的人為價值,似乎與魏晉漸漸傳開的佛家一樣,有些走了極端。也許是戰國時局動盪,生存危機打造出第一等人的天下,而魏末晉初的第二等洗腦宣傳用力過猛,導致了當時思想家們寧可宣告放棄。

但這種莊子夢蝶式的逍遙,本質上包括了一次信心的飛越:既然「道」這麼高深不可測,我們又怎麼能確定在「道」看來,萬物本該平等?弱肉強食、得道多助,不是自然發生的「道」嗎?那麼強與弱、得道與失道就不是平等的。莊子的信心飛越往往能矇過剛開始打破外界觀念的第三等人,對他們產生宗教式的強大吸引力,類似第二等人一信了神,就覺得自己得救、能上天堂那樣喜悅與執著,或者第一等人數著大把鈔票的踏實與幸福。

個人覺得,對成長來說,放棄不斷重建價值觀的「無為」思想是一種精神鴉片。吸了,就以為自己逍遙超脫了,但一不吸就發現自己落後別人越來越多,愈發痛苦,又要再吸。這種虛無主義是《五等論》第三等人的歧途陷阱。而站在實用主義的角度,社會刷出一些聰明人,培養、教育出來了,他們竟然「無為」了,也是可惜浪費。當然,他們也可能只是不再追求智慧,卻可能在其他方面有著大貢獻。其實適度抱持莊子超脫的想法,也就是前面好幾個成長階段理論都描述到的,人在第四等的時候,會因為自身能力的短缺,自然進入一種能包容矛盾的境界。人以狹隘的眼光、片面的知識產生錯誤的結論,都是自然發生的事情,是「道」,何必恨它呢?

(3) 強者的境界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五等論》認為人一開始的觀念都是自我中心的,所以要達到完全破除自我的境界,想必是相當成熟的人。而無功、無名的神聖,不僅是主觀放棄了這些世俗的認可,也可能是客觀的形勢所逼,因為他們已經距離群眾太遠了,功名被更接近的二手、三手撈去。好在他們也不會在乎。

莊子也提到德。老子認為德是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這是外在行為的定義。而《莊子》描述的德則是內在的。他認為,至德的人沒有對事物的成見,超脫於世界之外,看破生死。但其實超脫有兩種,一種是超脫的同時,取代以自己的更大一統的價值體系,另一種是完全放棄。前面前一種是《五等論》裡的第四等人以上,也是《莊子》裡「聖人心存體認,不辯其是非」的表現,後一種就是前面所說,第三等人的歧路。

(4) 求知態度與政治主張

莊子與老子一樣主張回到初始愚鈍的境界,他也說「聖人生而大盜起」。「聖人」的確有明星廣告代言的效果,他吃了某家麵食,很多人就會追求它。但即使沒有「聖人」教人屯積資源,人還是有「貪婪」的本能,與基本的防患未然思考。

莊子除了怪聖人,也怪人自身的局限。如前面所說,紛然雜立的差別、對立,都是人們給它們一再貼上標籤,沉醉在自己發明的喜怒哀樂中,不可自拔。正因為人的知識太少,思考錯謬百出,而道又廣大而不可捉摸,所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學不完,學不到點,不如放棄。這種態度自然太嫌消極與黑白二分,是第三等人要避免的陷阱。其實莊子也沒要人什麼都別學,至少得學「道」,學著看透人世吧?而在今天,即使學了一堆看似沒用的瑣碎知識,好歹能參加電視節目拼獎金。

莊子的理想社會與老子的也很像。在莊子認為的「盛德時代」裡,人人安居家中,山上沒路,河裡無船,萬物齊生,各不相犯,人只和近鄰的結交,禽獸遍野,草木茂盛,和平共存。這當然是低估了人類的生育本能,忽視了人口膨脹造成資源稀缺的必然後果,與人類面臨(可能的)生存威脅時展現的貪婪與暴力。而隨便幾個人組織犯罪,必定能欺負安居家中的一盤散沙,於是人人還必須組織起來自保,強大的組織又自然會兼併小的,又會發展到戰國時代。也許哪一天人類能設計出一種人道的計畫生育,也有足夠的遠見經營資源,真正實現老莊這種小國寡民、與萬物和平並存的理想。

但現在的人類還太低等了。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3) 列子

发表于 COLON 2015-12-13, 00:24
maltz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3) 列子

如果我有任何資格評價,那麼《列子》的智慧水平應在《莊子》之上。但《莊子》裡面有<列禦寇>篇,也收錄了一些列子寓言,所以兩者還是有些交集。

《莊子》經常抬高自我、消遣不如己者,不能免於《五等論》第一等人追求自尊的本能。莊子寓言多是枯燥的對話,有理的還總是自己。而《列子》做到了務虛的「無我」,不再把自己與他人比較,致力於自我突破,又能將精妙的智慧淺顯用通俗的原創故事表達出來。《列子》寓言的手筆生動、態度平和,故事裡面還經常讓列子自己出醜。很明顯,列子粉比莊子粉內心更強大。他們願意捨棄自尊、檢視自己的偏執、成見與價值觀,培養更有效率的求知、求學與分享,往更高等前進。

但《列子》還是擁有老、莊同樣的硬傷--他也主張回歸到沒有價值觀、沒有欲望的「純樸」年代,像嬰兒一樣最好。前面已經反駁過,這裡再嘮叨一遍。嬰兒的腦子裡只有自己。也許是這些哲人生活的年代太多戰亂,成年人比嬰兒還壞。假設有個社會都是嬰兒般的智力,必然需要道家的「聖人」無為式的經營,才不致產生禍亂。但嬰兒般的社會很難培養出大量接班的聖人。列子也不能免於「既然無法獲得真知,不如無知,才能追求極限」這種非黑即白的矯枉過正。也許,我們可以再一次中庸地圓場,說這是給執著於教條的第二等人的猛藥。

常見一種說法:《列子》是魏晉人的偽作。《炎興》也部份採用了這種說法。從現存的內容看,《列子》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一部份在宣傳出世的虛無,貶低不如己者;一部份用淺顯的故事講一些入世的實用道理,也推崇孔子、墨子。可能《列子》背後有多名作者,眾說紛云,也可能是同一個作者邊進步、邊創作。或兩者都有。成長到最後,作者已經離群眾太遠了,於是一些《列子》的故事一般人已經聽不懂,主旨扭曲變形。以下舉一些以自己的程度還能勉強理解的例子:

朝三暮四

宋有狙(猴)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匾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果實),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籠,皆猶此也。聖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名實不虧,使其喜怒哉!

注:「朝三暮四」流傳到今天,已經是個仁者見仁的成語。對第一等人,「朝三暮四」告誡他們不要反覆無常。對第二等人,「朝三暮四」告訴他們不要像猴子一樣眼光短淺,小心被詐術欺騙。但列子的原義都不是這些。列子說的是:智者要學會與頭腦比較簡單的人說話,才不被誤會成壞人,得到應有的歡迎與尊重。也沒有佔人便宜的意思。

呆若木雞

紀渻子為周宣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可鬥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影響。」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耳。

注:「呆若木雞」在今天是形容因為驚嚇而發楞的樣子。但列子說的「木雞」是一種不再受任何外界影響的境界。「異雞無敢應者,反走耳」,反倒有莊子的風格 (於是這一篇也收錄在《莊子》裡),但很可能只是「異雞無應者,故走耳」的意淫渲染罷了。

列子御風

《莊子》說列子能御風而行。事實上《列子》謙虛得多。列子說自己「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乾殼。竟不知風乘我邪?我乘風乎?」他自己在多年從師修行之後,終於拋棄了自身是非、利害執念的境界。

杞人憂天

列子的本義是「不知為不知」的求知精神:「言天地壞者亦謬,言天地不壞者亦謬。壞與不壞,吾所不能知也。」這句成語今天被用來譏諷不必要的擔心,過度外推、腦洞大開,但如果倒向另一個極端,也可能落得缺乏憂患意識。

君子至死方休

子貢曰(林類):「壽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惡。子以死為樂,何也?」林類曰:「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貢聞之,不喻其意,還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與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盡者也。」

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休)息焉,小人伏(趴在墳裡)焉。」仲尼曰:「賜!汝知之矣。人胥(都)知生之樂,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憊,未知老之俟(逸);知死之惡,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注:列子在這裡引用孔子,以入世壓制出世思想。

行賢而去自賢

楊朱過宋,東之於逆旅(舍)。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以為)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注:意思是,那些自以為美的人啊,他們可能不知道,其他人其實是厭惡他們的。謙虛的牛人才是人見人愛。

取同智,遺同狀,教訓無所遺逸,幻化同人

聖人取同智而遺同狀,眾人近同狀而疏同智。

神聖(者)...其所教訓者無所遺逸焉。
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善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

注:這些就是列子寫寓言的自許吧。

知其所以然則無怛

不識感變之所起者,事至則惑其所由然;識感變之所起者,事至則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則無所怛。

四個境界:不敢言、更敢言、不想言、無我言

子列子學也,三年之後,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已。
五年之後,心更念是非,口更言利害,老商始一解顏而笑。
七年之後,從心之所念,更無是非;從口之所言,更無利害;夫子始一引吾並席而坐。
九年之後,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外內進矣。

最極致的旅遊是內觀(觀光自己)

外遊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取足於身,遊之至也;求備於物,遊之不至也。

內化完畢的價值體系

鄉譽不以為榮,國毀不以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憂;視生如死,視富如貧;視人如豕,視吾如人。處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觀吾之鄉,如戎蠻之國。凡此眾疾,爵賞不能勸,刑罰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樂不能移,固不可事國君,交親友,禦妻子,制僕隸,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

p.s. 在當時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比例極小,所以做官、交友、成家、管理奴僕似乎都不能做了。

愚公移山 + 夸父追日

《列子.湯問篇》裡面有<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兩篇寓言。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前一篇的主旨是有志者,事竟成;後一篇是自不量力,終至失敗。有趣的是,這兩篇意思相反的寓言是放在一起的,加起來看,就是過猶不及,也是寓言之上的寓言吧。也有可能是魏晉的某作者覺得愚公移山精神很危險,故意在後面加一篇夸父追日,平衡、惡搞一下。

公孫龍的詭辯

公孫龍其實沒什麼智慧道理,只是刻意違反大眾的常識,利用文字定義的模稜兩可,進行一些嘩眾取寵的行為藝術,也許他想抗議世人的概念其實不夠精確。但《列子》從公子牟的嘴裡還是說出一些道家虛己、追求至高極限的理念。如:

正常人:有意則心動
公孫龍:有意不心
公子牟:無意則心同

正常人認為有了意念,就是心動。公子牟說的是,如果沒有意念,所有人的心都是相同的。兩個都對。而公孫龍說,有了意念就「不心」。對群眾來說,公孫龍的「不心」是「心不動」,有了意念,心反而不動?所以不能接受。對公子牟來說,公孫龍的「不心」是「心不同」。有了意念,心就偏離出發原點了。

正常人:有指則至
公孫龍:有指不至
公子牟:無指則皆至

正常人認為意有所指,自然會指到了什麼東西。而公子牟說,如果指了什麼東西,其他沒指的就沒指到,因此不能達到極限 (至)。這兩個也都對。公孫龍說,有指就「不至」。對群眾來說,公孫龍的「不至」是「沒指到東西」,意有所指,卻沒只到東西?所以不能接受。對公子牟來說,公孫龍的「不至」是「沒有達到極限」。意有所指,就不能達到極限了。

正常人:有物則盡
公孫龍:有物不盡
公子牟:盡物者常有

正常人認為物件都是有限的、會消亡的。而公子牟說,能完全包括一切會消亡物件的,就是常有的道。這兩個也都對(如果真有常有的「道」)。公孫龍說,有物件就「不盡」。對群眾來說,公孫龍的「不盡」是「無限的,不會消亡的」,難到有物件是無限、永恆的?所以不能接受。而對公子牟來說,公孫龍的「不盡」是「不是包括一切的道」,物件不是包容一切的道。

總之,《列子》內容多元,有廣、有深、有誤會。寓言故事以說教,倒也接近「教訓者無所遺逸」、「善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道家三祖,當然最喜歡列子了。 :on_vaderlove: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4) 漢初黃老

发表于 COLON 2015-12-14, 13:35
maltz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4) 漢初黃老

楚漢之爭之中,項羽較劉邦殘忍暴虐,「所過無不殘滅」,不能容人、用人。滅秦之後,項羽不願留在關中,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愛面子、愛尊嚴是第一等人的特性。劉邦雖然對待一些功臣兔死狗烹不能說寬鬆,但休養民生的治國風格的確貫串了西漢初年,後世稱之為「黃老思想」。「文景之治」中,國庫累積上億銅錢,串錢的繩子都爛了;穀物滿出倉庫,堆在外面任憑腐敗。黃老思想養出了漢帝國雄厚的國力,才有緊接下來的漢武盛世。

這樣看來,道家「清靜無為」的治國思想的確是有效的。但黃老之術實際上是一口先秦思想的融爐,以道、法、儒為主軸,加上其他學說。它的道家思想就是「不折騰」的清靜修養,而法家思想本自戰國時代成書的《黃帝四經》。經裡面說:「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

黃帝活在傳說裡,任憑後人想像。但想像黃帝的洪荒時代,似乎也只有律法才鎮得住當時佔絕大多數的第一等人。這與摩西從西奈山上帶下「十誡」,不可殺人、姦淫、偷盜是一樣的情況。

西漢劉向等編著的《淮南子》是一部以當年主流的黃老思想看世界的百科全書,也是道教經典之一。以下只引用互動百科比較簡單地介紹黃老:
http://www.baike.com/wiki/%E9%BB%84%E8% ... 6%E8%AF%B4

文武並用、德刑相濟

先秦黃老以道、法並提,重點在於法而不在於道,不談儒家的「禮治」或「德治」。到了漢初,經過改造的黃老之學則既強調無為的道,力求「道勝」而「反於無為」,又在重視法的作用的同時,反復強調禮或德的功用,在德刑關系問題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主張。例如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十六經》中就有「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德後刑以齊生」的記載。《淮南子.泰族訓》也說:「仁義者,治之本也」;「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而他們知道,只講禮義也是不行的,所以說:「禮義獨行,綱紀不立」,同樣會招致「衰廢」的結果。因而「法度」又是始終不能忽視的。但是「不知禮義,不可以行法」,法令只能「誅惡」而不能「勸善」,所以他們認為,要「正上下之儀,明父子之禮、君臣之義,使強不淩弱、眾不暴寡,棄貪鄙之心,興清潔之行」,必須設立各級學校,用「五經」、「六藝」來對人們施行教化。總之,德和刑的兩手,各具用途,必須並重,使相濟為用;而在天下罷於兵革,人們剛從秦王朝尚武恃力、苛政煩刑的統治下解脫出來的當時,尤其應當首先重視德治,把刑罰放在第二位,即所謂「積禮義」而不「積刑罰」。這些觀點,基本上都是先秦儒家德刑關系理論的翻版。然而它卻代表了西漢初期為鞏固封建統治在政治法律上所采取的基本戰略方針,使秦以來被貶抑的儒家思想,表現了新的活力。

明具法令、進退循法

漢初黃老對秦代的尚武恃力和專任刑罰持批判態度,但並不否認法律的重要性,認為法律是「天下之度量」,「人主之準繩」。統治者應「明法修身」以為治。「明法」就是立法要明,並且要明白宣達於天下。這樣就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如果立法不明,朝令夕改,賞罰失度,本末倒置,煩而寡要,都可以危害到國家的命運。如果已經制定的法律秘而不宣,不使人們了解,知所趨避,以致奸吏得以乘機亂法,生殺自恣,同樣會造成嚴重的惡果。「明法」還要求執法要明,特別是要求國君「進退循法,動作合度」。因為,風俗的厚薄,世道的盛衰,取決於國君是否「口出善言,身行善道」。國君「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綱」。他的一言一動,影響及於天下國家,尤其應該執法、守法。執行法律好的要獎賞,違背規定的要誅戮,尊貴的人犯了法不應稍加寬貸,卑賤的人犯了法也不應加重處刑。這樣才算是伸張了「公道」,堵塞了「私道」。而這樣做的關鍵,在於國君「不為醜美好憎,不為賞罰喜怒」。即誅賞予奪,一律要以法律為依據,不能聽從皇帝一個人的決斷。這些觀點,和先秦法家的傳統觀點一樣,只不過最後歸結到「名各自名,類各自類,事猶自然,莫出於己」,要求做到「以無為為之」罷了。這正充分說明了漢初黃老所包含的先秦法家思想因素。

約法省禁、務在安民

漢初黃老學派認為,秦代速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法令煩苛,刑罰暴虐,妄誅輕殺,「苦民傷眾」。這和從前的「聖君賢臣」立法設刑在於「興利除害,尊主安民」以「救暴亂」的宗旨截然相反,必須加以改變。因此他們指出:「為治之本,務在安民」。要安民,便必須依靠法律來「禁暴止邪」,以保護善良。只是法令必須簡易,刑罰必須寬平,即所謂「治國之道,上無苛令,官無煩治」,不可像秦代那樣「置天下於法令刑罰」之中。在他們看來,「事逾繁而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奸逾熾,兵馬益設而敵人逾多」,所謂「刑罰積則民怨背」,秦代一切「皆有法式」,結果釀成國破人亡的悲劇。他們認為,要使社會安定,就要像從前的「聖君賢臣」那樣:一切求其「合於人情而後為之」,「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淡然無治而無不治也」,也就是返於自然。

刑不厭輕、罰不患薄

在刑罰的具體運用方面,漢初黃老所持的觀點和先秦法學的重刑學說,尤其是發展到了極端的秦代重刑學說,是迥然不同的。他們反對李斯主張「深督輕罪」和所謂輕罪重判可以使「民不敢犯」的理論,認為「秦以刑罰為巢,故有復巢破卵之患」。重刑理論非但沒有幫助秦代統治者治理好國家,徒然使「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積於市」,天下愁怨,群起反叛。古者「聖人」之治,「設刑者不厭輕,為德者不厭重,行罰者不患薄,布賞者不患厚」,這樣便可以獲得民心,「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統治者執行誅賞,務必十分慎重,「與其殺不辜」,「寧失於有罪」;切實消除「無罪見誅,有功無賞」的現象。漢文帝(前180~前157在位)「論議務在寬厚」,景帝(前157~前141在位)要求「治獄者務先寬」,並且先後命令廢除肉刑、減輕笞刑等等,文帝在命令廢除「收律」和「相坐法」時指出:「法正則民愨,罪當則民從」;犯罪的人既已論處,還把他的父母、妻子、兄弟及其他沒有犯罪的人牽連進去受罪,這是法不正,罪不當,是「法反害於民,為暴者也」。晁錯也強調要做到「罪大者罰重,罪小者罰輕」,才可以稱為「平正」。這些都體現了當時在黃老之學指導下的刑罰思想。它立足於道家的「無為」,卻和儒家的「仁政」觀點有很多相通之處。

***

《淮男子》說:無為並非「凝滯而不動」,而是「因其自然而推之」;「因民之欲」,則「無敵於天下」。可見,漢初的黃老思想已經不是原味的道家,最多只能說是「漢代特色」的道家。漢初的統治者在修養生息的同時,還是重視刑罰與品德教育,一首發展民生經濟順應民欲,一手限制人類一些惡的本性作亂,又積極培養出忠孝仁義的第二等人。價值觀灌輸工作在漢武帝手上又進一步升級,便成為「漢代特色」的儒家,既是「外儒內法」的「儒術」,也是融合了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的「儒教」。百姓對天子效忠,對穩定帝國自然是有好處的。

《老子》法自然、《莊子》逍遙、《列子》務虛,都注重個人境界,他們目標聽眾都是《五等論》的第三等人以上。《史記》記載曹參繼任蕭何為相國,「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所以黃老之治的政府也側重智慧。而黃老思想、儒術討論的則是治國方略,面向的是第一、第二等佔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雖然黃老思想、儒術的目標聽眾也是國家的管理人,但這些管理人自己是否願意被這樣簡單粗暴地管理,就見仁見智了。漢元帝柔仁好儒,在位時國勢大幅滑坡。早在他當太子時,漢宣帝就告誡他:「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歎曰:「亂我家者,太子也!」以霸道治理、利用第一等人,以王道包容、發展所有人,是明智祖宗的制度;但宗教化的儒術既感化不了第一等人,又不識第三等人與以上,失敗也是可以預期的。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5) 魏末玄學

发表于 COLON 2015-12-25, 05:14
maltz
從《才性五等論》看道家 (5) 魏末玄學

因為《炎興》的故事不包括晉朝,這一篇只說「魏末」玄學。

玄學產生的背景

「玄」是「終極、幽遠」的意思。《道德經》說:「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玄學也就是研究「終極幽遠」道理的學問,在可說是今日哲學裡的形而上學。

漢代獨尊儒術,以制度化、宗教化的觀念灌輸量產了《五等論》求善的第二等人,這樣普施教化,比起滿足第一等人的求生需要更進步。平民百姓信仰人格化的天(神),也有勸人為善,穩定社會的作用。而添加「忠君」的價值觀又有鞏固中央的效果。這與歐洲四世紀時,羅馬帝國把基督教定為國教,開啟歐洲一千年進步緩慢的黑暗世紀的原理有些相似。政教合一,帶來相對過去小國混戰時期的強大與穩定,但僵化的價值觀、瑣碎、鑽研細節的研究,也阻擋、鬆散了第三等人才以上的量產培養。偶爾有些因為天賦聰明或努力自學升等的,也往往因為批判主流社會而不被其所容,比如東漢作《論衡》的王充。

漢末大亂,在第一等人求生為主的世道裡,實力與勝利至上,也不容易奢求教化。儒經仕進的體制崩壞,曹魏用人唯才,也是順應時勢 (也可說是順應統治者的人格)。教化倒退的副作用是第三等人以上的創新、離經叛道的思想與價值體系不再受到第二等人的誤解與批判打壓,於是魏國的正始年間出現了一些突出的哲學家如何宴、王弼、夏侯玄。這些哲學家棲身在曹魏的體制內,有安定的環境嚴肅地研究形而上的概念。這些嚴肅的哲學討論敲開了魏晉玄學的大門。當然,士人清談不一定要談形而上的概念,也可以扯到實際生活,贓否實際人物、時政。

司馬氏預備篡魏,何宴、夏侯玄被害,王弼已經先病死。接著登台的是竹林七賢。他們除了討論哲學,還被戴上不特與司馬氏合作的政治化光環。而司馬氏施政力推以孝治國,再往教化的老路上推進。所以竹林七賢這一時期的士人還往往突出了與第二等人對抗的第三等人嘲笑、蔑視教條的特質。而這些特質又與他們的美學價值結合,成為一種行為主義藝術。嵇康、阮籍這些人的思想希望留到今後分開來研究。

魏晉玄學的內容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http://subject.skhlkyss.edu.hk/chist/al ... age_23.htm

下面挑一些與《五本論》有關的魏末玄學主題

:point_orange: 「貴無論」:宇宙本體是超言絕象的,是無名無譽的,是天地萬物形成以前就存在著。「無」具有主宰天地萬物的作用,是陰陽萬物賴以化生成形的始基。「道」是超言絕象不可名狀的,不是一般人所能認識的對象。

貴無輕有,似乎是第三等人鄙視第二等人過度重視「有」的反作用力,但過度貴無而輕有,倒也是綁住了自己的思想。是什麼主宰著天地萬物?不知道就不說,才是求知的正確態度。若將「道」看成「非可認識」即「不可認識」兩個極端,「只能有部份的認識」就等於不可認識、不可名狀,這便犯了形上學普遍的黑白二分的認知扭曲毛病。

:point_orange: 「名教本於自然」:名教的衰敗是由於只注重形式的緣故,崇仁義,愈致斯偽。故必須抓住根本來維護綱常名教,這個根本就是「無」、「無名」或「道」。

人類的遠祖是沒有綱常名教的。這些道德、律法是一代代獨立思考的人,經由歷練與思考領悟、創新(第五等)出來,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新道理,傳承堆積,交給後代的第二等人奉行遵守。當第二等人對固有教條的堅定信仰阻礙了道德不斷的進步,名教便滯塞不前。超越教條,便堪稱第三等人與以上。而直接對現下的自然、人文(也可說是自然的一部份)觀察與反思,才能繼續綱常名教的進步。

:point_orange: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vs. (阮籍)「折衷名教與自然」

這裡的「名教」是狹義的,單指竹林七賢時代司馬氏推行的高壓式「以孝治國」思想灌輸。雖然本質是相較於曹魏時期更進步的施政,卻流於表面形式化,也成為打壓政敵異己的工具。因為痛恨當代名教的偏狹與低劣,進而對所有名教都失去信心,又對「自然」擁有過度的信心,這距離第四等人還有一大段路。而容忍與躲避的「折衷」也還沒實現理解與包容。

:point_orange: (何晏) 聖人無情,「無情而有性」vs. (王弼) 聖人有情,「以性統情」

情是情緒,性是道德。從今日腦神經學的知識看,聖人的大腦皮質層應該相當發達,可能經由理性培養的思考習慣疏導、壓制邊緣系統產生的情緒。情緒產生遠比理性思考快。所以聖人有情發生在大腦內部,聖人無情則是展現出來的行為。所以上面兩種說法都對。偏執一方的,無法認清自己定義的「聖人」只是聖人的一部份。當然古代人沒有這些知識。

:point_orange: (嵇康) 聲無哀樂:聲音和人的感情是不同的兩種事物。音樂所發出的只是客觀的音調,它不含有哀樂的感情,哀樂則出於人的內心,完全是主觀的。

音調帶有頻率。頻率之間重合共振多 (最小公倍數較小) 則為和諧的大調合弦;共振少,各種頻率紛雜呈現,則為惱人的雜音;自大調偏離微變,則是有些不安、悲傷的小調。所以說聲音的本質的確能帶給聽者不同的感受。但人類經由古典制約控制,也可能將不同的音樂連接上情緒記憶,因而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好比一聽見鈴聲就想到開飯而興奮的小狗;聽見噪音,而聯想到發洩對社會政治正確的不滿而產生自尊快感。理性思考也可能操縱情緒。比如一聽見大調,聯想起簡單、粗暴、膚淺的粉飾太平,與以正義之名進行的狂妄罪惡。於是巴洛克音樂、莫札特、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也都不見得帶來喜樂了。

:point_orange: (呂安) 有膽不可無明,有明便有膽 vs. (嵇康) 明膽相異,同生於元氣,不能相生。

這個辯論是「才性論」的延伸。明是對人事物的認識,是才;膽是膽量,是性。呂安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有力量就有膽量。嵇康指出無知也導致胡作非為,無明也可有膽。在這裡嵇康的分析比呂安更清晰,而模糊不清的概念是較低等人的特徵。但嵇康也無法避免「明以陽曜、陰以陰凝」這種陰陽五行的民俗信仰概念泛濫到思辨當中。
注:
:on_vaderthink: 嵇康在明膽論裡已經出現了明、膽「相須以合德」,也引用「陰陽相生」的易學、道家概念,可見他也承認才與性之間的彼此影響。在故事裡也可以解讀為日後「才性五等論」才、性一統理論的開端。
***

從道家的角度看,魏晉玄學可以說是中華道家思想的中興與發揚,上承漢末打著道家旗號的黃巾起義/叛亂與五斗米教,當然嚴格地說,那些只是不曾斷絕的民間信仰改換包裝而已。當平民將宗教化的道家取代宗教化的儒家,同樣追尋「天道」的讀書人為了躲避亂世,躲避主流思想控制,也自然想起清靜無為的道家。

一般認為「魏晉玄學」包含了道家、儒家、易學的元素。這中間的比例與挑選的思想也是因人而異。入世的士人一般比較重視人本,自然承襲了類似黃老的儒家式仁義。而易學的說法來自王弼的《易注》,以道家理論解釋易,依道而行,就會成為「君子」。但《易經》也是只能靠道家解釋。下一篇就用《才性五等論》看《易經》,最後再回到儒家,總結全部的討論吧。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 (1)

发表于 COLON 2016-01-10, 15:42
maltz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1)

前言

《易經》是上古的占卜手冊,每個卦象才短短幾個字,與今日的漢語已經有巨大的代溝,非常深澀難懂,也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間 (也可能只是我程度太差,思而不學)。即使在春秋戰國時代、漢代的人解讀《易》,也已經出現了見仁見智的分歧,以致於有<象>、<彖>與後人注解的各種附加材料。

個人希望追求「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嚴謹態度,又希望在作品裡呈現有用的觀念,所以雖然不想牽扯進「不知為知」的命理,卻也樂見一些實用的人生智慧借用命理的人氣傳播,使卜卦者獲得一些前人累積的智慧,調整思考行為而獲益,也確實達到卜卦者追求的「趨吉避凶」。

在《炎興》故事的年代,易學已經發展出三個主要方向:

:point_orange: 其一是「儒家易」,西漢易學的主流,顧名思義就是把易經依儒家的道理解釋,比如《坤卦》裡「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讓孔子說成:「此言大人之廣德而施教於民」,「聖人出法教以導民,亦猶龍之文也,可謂玄黃矣」。似乎有些勉強。今日的《易經》材料裡包括了原文與〈象傳〉、〈彖傳〉等帶有濃重的儒家思想的注釋,傳說是孔子或後世弟子所作。當然,「德性」也不是儒家的專利,只是各家對「德」的解釋視角不同而已。老子認為德是「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終極目標,而儒家更重視行為的過程與品行。

:point_orange: 其二是與陰陽五行、天人感應這些民間陰陽家信仰結合的「象數易」,在東漢開始昌盛,在三國時代的虞翻達到頂峰。象數易把《易經》當成百科全書一樣,依附它說出一套完整 (但今天看來幾乎是胡說八道) 的宇宙觀。比如「四正卦」以北冬為人的靈魂,以南夏為人的感官,以東春為外界存在的訊息,以西秋為靈魂感應所得,這便形成了一套感知的觀念。象數派還有「十二消息卦」代表十二個月,以六十卦代表全年的每個日子,以此對應出每個日子的行動策略,這看來就是農民曆宜祭祀、忌嫁娶這些條目的來源。雖然今日隨便一個小學生就可以輕易擊破象數易,蔑視這些荒謬的穿鑿附會,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些被易經卦象附會的主體--那些觀念系統、節氣與曆法,也是對現實世界有些解釋力與預測力,也是當時人的宇宙觀。我們今日一些想當然爾的觀念,用什麼主義、宗教、什麼偉大正確、普世價值的角度看什麼現象,或許也要在幾千年後讓小學生噗嗤一笑。

:point_orange: 其三是魏末新生的「義理易」,主力是鍾會的朋友王弼 (226-249),年紀輕輕就病死了。義理易可以說是象數易的反作用力,它主張完全拋棄《易經》字面的符號,專注於深層的本質,也就是世界的規律 (義理),再利用這些世界觀來解釋表象。王弼的《易注》用簡單的文字解釋原文,抬高無形的道理,而貶低具體的象數,與《老》、《莊》同樣成為魏晉風骨,清淡簡約、貴無輕有的主幹之一。魏晉思想的「貴無」,雖然可以讓隱士解釋成「看重虛無」,但在一般哲人的眼中,更像是「看重抽象思考」。

既然同一本《易經》可以做不同的解讀,那麼這裡自己就斗膽抓出《易經》裡面一些與《五等論》類似的思想。比如《五等論》認為人類的觀念發展經歷的過程是:

(1) 從無到有;
(2) 從二元的黑白分明,到了解中間不同的灰色地帶;
(3) 考慮的因素愈來愈多,因素之間互相影響。

這與《易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等等是一樣的發展趨勢。
當然這些例子都是穿鑿附會,但運用在故事裡,讓角色說出來當寓言還是挺有趣的。

這裡想再強調一次,每個人都有千千萬萬隨時可能發展、改變的觀念,投射在五等論上有不同的高度。我們很難把一個人定義成「第幾等人」。這個理論的目的並不是把別人貼上簡陋的標籤,而是鼓勵自己不斷往更高層次前進,不斷翻新、擴充自己的認知。

《一.乾卦》

:point_orange: <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五等論》:老子說「自勝者強」,因此「自強不息」也可以想像是「自勝不息」。發展觀念必須不斷除舊布新,勇於質疑、破除自己簡單、片面的舊觀念,漸漸將外界灌輸的教條,轉化為自身內在的價值。第三等人之後的發展,都是在這條「自勝」的路上不斷突破。

:point_orange: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point_orange: <象>:天德不可爲首也。
《五等論》:第三等人開始獨立思考,逐漸擺脫對領袖、指令的依賴,慢慢成長為「龍」一般的強者。群龍自由飛翔,激發出他們的熱情,取得巨大的成就。在領導上流的人才時,除非自己又強得多,在前面強勢牽頭總是不合適的。最好在旁支持,鼓勵他們自己作主、思考判斷。

《二.坤卦》

:point_orange: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point_orange: <象>: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point_orange: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五等論》:如果像雌馬般柔順,則是吉利的。坤卦強調的是柔軟的好處,「和平崛起」的消極優勢,就是不容易冒犯到人,躲開不必要的阻礙。但也可能因此失去一些強勢出擊的積極優勢吧。第四等人以上可以理解各種常見的觀念體系,也明白正面衝突往往只會激化情緒與矛盾,使雙方走向極端,惡化局勢,因此往往希望求同存異,維持和平的氣氛順利解決問題,因此以「載物 (容人)」的度量,表現出正直、端正、寬大的身段,即使偶爾有些偷懶都能矇混過關。當然不混是最好的。

「載物」式的包容厚德並不限於第四等人。事實上厚德載物是重要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是道德教條的一部份。於是可能第二等人也有了第四等人的身段。不少宗教信仰也強調類似的大愛,無條件地包容他人的缺陷。這樣的情操相當偉大,事實上第二等人當中一些犧牲奉獻的行為本就堪稱英雄,只是不甚明白的厚德載物比較不能根本解決觀念的衝突。從前讀到中國文化裡有一種「鄉愿、和稀泥」的傳統陋習,大約就是第二等人的「厚德」過度包容第一等人行惡的情形。但事實上他們也包容著其餘的第二等人盲目彼此仇恨,也包容著急於掙脫教條束縛的第三等人離經叛道。鄉愿,是德之賊也,也是德之徒也。

把智者不斷發明創新的進步觀念直接灌輸給年輕人,讓他們少走幾十年的冤枉路,正是價值教育的本質,也是社會文明得以搭起高樓所依賴的大眾基礎。

:point_orange: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五等論》:第三等人還沒有練好厚德載物,很容易一不小心唇槍舌劍傷人,被誤會成敵人,當然也可能被敵人對面的誤會成朋友。那麼扎緊袋口,不說不動,便得不到他們的毀謗或稱贊了。

《三.屯卦》

:point_orange: <象>: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五等論》:思想觀念有點像抽象的財富,也可以拿來「炫富」。一個發展良好世界觀,可以充份解釋、預測許多社會現象,可以精準地了解他人的價值體系與盲點局限。思想富人也可以「鄙視」發展差的思想窮人,但哪個窮人願意被鄙視呢?相對,擁有豐富的內涵卻不自誇張狂,而能關懷體諒、幫助尊重思想窮人,就會贏得好感,這就是王者的魅力吧。不過,更底層的第一等人只懂得崇拜與依附霸者,因為叢林世界裡只能依附強者生存,於是殘忍張狂的霸權有時也能壓過仁德謙恭的王權,這是一種中國傳統美德無法解釋的天道。

:point_orange: 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五等論》:只知道發展自己的觀念,只能成就一些小事;若能分享或幫助別人進步,就能成就大事。

:point_orange: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五等論》:觀念發展程度、悟性很不一樣的人共事,不容易協調步調,跑得快的嫌效率低,跑得慢的好辛苦,要哭出血來了。

《四.蒙卦》

:point_orange: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
:point_orange: <象>: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五等論》:刑人可以解釋成把刑罰加在人身上,但這怎麼能讓躲避處罰、有漏洞就鑽的第一等人啟蒙呢?或許這一句可以拆開來解,利用刑人(偉人典範),把第一等人培養第二等人,這樣來啟發蒙昧的民智。

:point_orange: 六五,童蒙,吉。
:point_orange: <象>: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五等論》:把自己當成愚昧的孩子,不斷虛心學習、才會迅速發展成長。以為自己偉大正確 (許多價值體系都有這一個特徵) 是第二等人的死巷,基本與第三等以上絕緣。

《五.需卦》

:point_orange: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五等論》:還不懂得如何揣摩他人心意時,有時被誤會成壞人,被一些小言論打擊,像被困在沙子裡。但這些阻礙終究會過去。

:point_orange: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五等論》:若因為受到不明白人的誤會、打壓而憤怒,故意出言不遜刺激,就像陷自己於泥沼,這樣作死當然要遭受強盜的懲罰了。

:point_orange: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五等論》:如果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那麼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也許就不是君子吧。這個情況簡直像掉洞裡那樣不幸,比陷於泥沙還慘。鬼神還可以「敬而遠之」,人都來了也遠離不了,但若能保持態度恭敬,也許還有意想不到的好事發生呢。雖然嵇康不理鍾會和他帶來的賓客,終於造就殺身之禍,但也正因為嵇康這麼執著,中華文明才有這個偉大的精神典型。彼一人之凶,是吾曹百世之終吉也。求神問卜的本質啊,不過就是自保求生的第一等人需求罷了。

《六.訟卦》

:point_orange: 九四,不克訟;複即命渝,安貞吉。
《五等論》:即使擁有真理,與人講理與爭論,也不見得能獲得執法者或當代價值的認可,因而落敗。回頭反思,還是以和爲貴,再找機會發揮影響力。這是第四等人的轉進。

《七.師卦》

:point_orange: <象>: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五等論》:能夠包容簡單、粗暴、模糊的觀念,就有資格潛移默化,改造這些思想了。但現在的網路環境似乎更支持殊死決戰,打倒再踩上一萬隻腳。在論戰中提升議題的能見度,至少也能增加進步的機會吧。就是參戰的雙方比較難跳出來了。

:point_orange: <象>: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五等論》:戰場上性命攸關,都是求生的第一等人,因此要有嚴明的軍法紀律,否則兵士自顧著活命,就失去了戰力。

:point_orange: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五等論》:國家的重責大任,交給觀念高度進步的人才。觀念發展好了,自然有領導者「海納百川」的氣場。

《八.比卦》

:point_orange: <彖>:比,輔也,下順從也。
:point_orange: <象>: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五等論》:雖然思想獨立,卓爾不群,成就大事業還是要靠在下的眾人輔佐,一個人智慧、知識、時間太有限。

:point_orange: <象>: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五等論》:主動要求與明智的人交往,希望得到啟發與指導。滿招損,謙受益。

:point_orange: 上六,比之無首,凶。
《五等論》:這與前面「群龍無首,吉」相反。在眾下 (其實都是正常人) 昏庸不明的情況下,推辭不帶頭,那就是自取滅亡了。在政治上,群眾的素質決定理想的權力分配型態。在群眾素質高時,群龍無首,適合分權;在群眾素質較低時,群比需首,適合精英帶頭,引導群眾發展,過渡到群龍無首。而「群比為首」就太糟糕了,比如蜀漢末年劉禪與黃皓的搭配。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2)

发表于 COLON 2016-01-14, 11:05
maltz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2)

《九.小畜卦》

:point_orange: <彖>: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
《五等論》:柔而「剛中」,就是「外柔內剛」的意思吧。「外柔」是一種表象,其中一種可能的原因,是換位思考、同理心的展現。第四等人以上,能理解各類人的觀念想法與處境,避免一些有害的衝突。而「內剛」則是知識、經驗長期累積、融合的結果,產生相對堅定的世界觀 (但如果發現別人對,自然就該聽他的,所以也有「內柔」的可能)。擁有這些能力,應該有足夠能力站穩中層管理崗位,因此說「上下應之」。第二等人也可以經由外界灌輸而形成堅定的信仰而「內剛」,但往往因為無法理解不同的價值體系,面對質疑經常產生挫折危機感而反擊,又展現出 「外剛」,於是在衝突、矛盾中就比較難實現自己的目標。第三等人的獨立思考與第二等人的生硬教條衝突,很難「外柔」。第一等人面對豪強是試時務的「內外皆柔」,自尊一充值又「內外皆剛」了。

:point_orange: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五等論》:輿是車,輻是輪軸。「說」也許該作「脫」?大意就是車軸壞了,車輛不能行走吧。這句也許與《聖經》「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軛,固定拉車的牲畜背上的木條) 是一樣的意思。用「才性」引申,就是夫妻發展程度與速度不一,無法調和傳授,便容易爭吵反目吧?其實也未必,第四等人的包容力應該很強,而第五等人更能使用創新的辦法改變自己的伴侶。

《十.履卦》

:point_orange: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
《五等論》:瞎了一隻眼但還能看見,跛了一條腿但還能走,就是逞強,做超過自己的能力的事情,這種凶險就像一腳踩在老虎尾巴上,被老虎回頭咬人。如果討論的不是器官而是「才性」,就是讓腦袋不太清楚的,也沒什麼品德的人負太大的責任了。問題是頭腦越不清楚的,知識越少的,越不能精準地估計自己的斤兩。只好祝福傻人有傻福,靠毅力挨過老虎咬了。

《十一.泰卦》

:point_orange: <彖>: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point_orange: <象>:天地交,泰。
《五等論》:如果把心智發展高深的人叫天、叫大人,沒怎麼發展的叫地、叫小人,那麼「天地相交」而成為「同志」,團結一心做好事,當然是最好的。雖然第三等人開始躲避世俗愚頑,圖個心神清靜,但終究會領悟到,真要讓這個世道進步,不讓過去的悲劇重演,如果有些入世的舉動,在不明白人中間巧妙和平地、願意如水一般就下 (泰卦:上地下天) 利萬物而不爭,以此發揮他們的影響力,這樣便會帶來人類文明進步安泰。實際上真正厲害的人走到哪都是發光的金子,除非運氣實在不好,應該不會一直被騎在頭上拉屎吧。

:point_orange: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五等論》:連思想如荒漠的人都能包容,連徒步過河的蠻勇之士都能使用,沒有遺漏任何人,又不結成小團體營私,這樣的人就適合在中道上一路順利。有這樣的度量與認識,是成熟的第四等人。第三等人討厭荒漠與蠻勇。第二等人喜歡看似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荒漠與蠻勇。

:point_orange: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悔恤其孚,于食有福。
《五等論》:沒有平地不包含陡坡,沒有只出去不回來的,遇見挫折都是正常的。不要因為自己的誠信被別人誤會或陷害,於是就後悔了,喪失了對人性的希望,還是享用自己的福氣吧。用自己的腦袋想想,其實第一等人在沒有生存危機的情況下也不壞,第二等人本想做好人,第三等人求知上進。只要躲過他們各自的盲點、弱項、負面情緒,還是能好好相處,能這樣想就又有福氣了。

《十二.否卦》

:point_orange: <彖>: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point_orange: <象>:天地不交,否。
《五等論》:否定不如己者,不利君子做大事。如果心智發展好的人與發展不好的人彼此不交流,差距便會越來越大,以致於內部不團結,彼此怨恨、殘害,而且贏的經常是多數。動蕩與不安定容易出產第一等人,因此說「小人道長」。反過來說,就是和平包容、交流互動的土壤出產發展良好的高等人。
注:
:on_vaderthink: 這樣可以解釋為什麼諸葛瞻在《炎興》故事裡包容著黃皓黨羽與一般百姓這些正常人,嘗試利用法治、自由、包容慢慢改變他們,但他們不為痛恨小人的一般「君子」如姜維所容,於是這些「君子」與小人彼此之間的不和分化了蜀漢。
:point_orange: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五等論》:單就價值觀看來,不斷否定、超越自己,就會帶來成長;不斷進化迎新,社會也會進步。第二等人慢慢改信比較包容、多元的價值觀,而創造新「教義」正是第五等人的天命,在不斷的否定自己中成長、獲得智慧而喜悅。

《十三.同人卦》

:point_orange: <象>: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五等論》:物以類聚,這個現象也可以應用在五等論上。第一等人因為求生本能追求利益 (收集有形、無形生存資源) 的交集而結合,好似古代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與敵人。也可能是因為傳宗接代的衝動而暫時在當天晚上結合。第二等人鄙視私欲,他們強調信仰與價值觀,而對教條的執著時常將思想大同小異的「異端」、「異教徒」視為敵人。第三等人因為追求知識與智慧而結為學友,也可能在被第二等人誤會與打壓的死巷中結成患難知己。

第四等人兼聽則明,集思廣益,開始理解以上三等人的環境與觀念,他可以大致把第二等人分成「一神教信仰」、「泛神論信仰」、「普世價值信仰」,第三等人分成「科學教」、「虛無主義者」等等,這就是「君子以類族辨物」,辨得越細越精,標籤越分越小,對社會的認識也越準確,越不容易誤會人。即使比較偏激的信仰體系也來自一部份的現實觀察 (加上他們自己的想像延伸),所以專注於現實觀察的那一部份,也容易求同存異。

:point_orange: 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point_orange: <象>: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五等論》:一出門便能與人和睦相處,又有誰會來危害你呢?孟子說「善與人同」已經是舜的水平,當然能減少很多麻煩。但即使是舜也避免不了隨機的禍害,比如旁邊發生車禍,剛好被壓倒或撞飛。雖然說只是運氣不好,人又有一種本能,看別人的不幸都喜歡歸咎於別人自身的缺點,於是就會被人說是活該,為什麼舜要走在昏暗的路邊呢?為什麼穿深色的衣服呢?

:point_orange: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五等論》:與人討論的時候,有時好比已經攻到了城牆上,把城裡看個遍了,但就是不出擊,這樣是吉利的。因為刺中了要害很可能傷到人的自尊,使對方惱怒,反而不易溝通。第三等人看得見對方的缺陷與要害,可以說是懂得攻城。第四等人可以揣摩對方的心思,可以說懂得攻心。第五等人懂得製造新兵器,繞過敵人的防禦而不戰而屈人之兵,也許堪稱「用兵如神」吧。

《十四.大有卦》

:point_orange: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五等論》:發展得比較少的人比較難了解與自己不相似的人,因此容易誤會別人的意思,把無辜的路人當成敵人。與這樣的人相處越久,受害的機會也就越大。但如果小心艱苦地應對,避免踩到他們的紅線,也就不容易被錯怪。

:point_orange: 九四,匪其彭,無咎。
《五等論》:發展好的不要自我膨脹,讓人覺得自己在炫耀智慧,這樣就不會被憎恨了。

《十五.謙卦》

:point_orange: 謙:亨,君子有終。
:point_orange: <象>: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五等論》:堅持謙虛,堅持厚德載物、和平崛起,不輕易發脾氣擺出高姿態踩人。憤怒來自對挫折的無能為力,所以發怒也就是承認自己的無能。這樣看來,拿謙遜的界限衡量真材實料是有點道理,雖然這也可以經由灌輸讓第二等人照做,成為好好先生。而第三等人往往討厭鄉愿、和稀泥的第二等人,也可能把正在「迂迴前進」的第四等人誤會成第二等人。

有兩種態度與「謙」對立,一種是第一等人崇拜的霸權實力、自尊至上。這常是高估了霸權的成功機率,忽視了「一將成名萬骨枯」的殘酷戰場。還有一種對立於謙的價值是「真性情」。真誠本質上是好事,名實不虧也是公義,看情況吧。在狀況不明、容易被誤解排擠的時候,謙虛些是好的。

裒(po2)本是「聚集」的意思,聚集多了,用以幫助少的,促進平等。但看了一些現有解《易》資料,都把裒定義為「減少」--鋤強濟弱,打土豪分田地,這樣就假設了「零和系統」,而且頗有慷他人之慨的意思。個人認為這沒有本義「聚集」的解釋好:靠自己聚集,尋求雙贏。第四等人以上可以跳脫零和系統看見雙贏的可能,第五等人甚至能創造新的雙贏系統。無論是零和還是雙贏,君子都同樣 (在能力所及之內) 幫助弱勢者。對仇視弱者的第三等人來說,談何容易。

:point_orange: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五等論》:思想富有之後,有時候看見一些不太富有的思想 (比如第一等的唯利是圖、第二等的偉大正確),害怕對受眾產生了不良的灌輸影響,這時候若自己站出來對抗,卻很可能遭到多數的不了解與反對。這時候如果利用與他們相近的價值觀做為切入點,進行潛移默化,也許能從內部攻破堡壘吧。雖然很累,但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十六.豫卦》

:point_orange: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point_orange: <象>:「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五等論》:這才發現老蔣的名、字是這麼來的。豫是逸樂的意思,所以「不終日」可以說是「不整天沉溺在逸樂裡」,因為憑藉(介)著像石頭一樣堅定的意志。如果真要與《五等論》扯上什麼關係,就說享樂是人的本能,第一等人活在本能裡,但享樂過度有害生存,似乎連第一等人都談不上。

:point_orange: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point_orange: <象>:「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五等論》:上面剛說逸樂有害,這邊又說逸樂有益,朋友多得像頭髮聚在髮簪上一樣。或許說滅人欲的效果通常不好,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逸樂,所以依此交朋友會很順利。
注:
:on_vaderthink: 寫故事的如果希望多點人看,就要懂得娛樂自己與讀者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