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三國末年版:左傳、史記等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公羊傳》吳子使札來聘

帖子 maltz » 2016-05-28, 00:00

《公羊傳》吳子使札來聘

《春秋》:(魯)襄公二十九年 (前 544 年),吳子使札來聘。

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何賢乎季子?讓國也。其讓國奈何?

謁也,餘祭也,夷昧也,與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為君。謁曰:「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季子猶不受也。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為君,而致國乎季子。」皆曰:「諾。」故諸為君者,皆輕死為勇,飲食必祝曰:「天苟有吳國,尚速有悔於予身!」故謁也死,餘祭也立;餘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

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長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爾。闔廬曰:「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為季子故也。將從先君之命與!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則我宜立者也。僚惡得為君乎?」於是使專諸刺僚,而致國乎季子。」

季子不受,曰:「爾弒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為篡也。爾殺吾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

故君子以其不受為義,以其不殺為仁。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為臣,則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也。季子者,所賢也,曷為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

白話吳國本是蠻夷,沒有國君與大夫的制度,為什麼在這裡承認他有國君與大夫,尊稱季札(前576-前484)為季子呢?是為了表現季子的賢明啊。季子怎麼賢明呢?因為他辭讓國家。怎麼辭讓國家的呢?

謁、餘祭、夷昧、季子是一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紀最小,但是最有才幹,兄長們都愛他,都想立他為國君。謁說:「如果現在倉促地把君位給他,季子不會接受。那麼我願意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傳位給弟弟,由弟弟們依次接替哥哥做國君,最後君位就是季子的了。」餘祭、夷昧都同意。所以幾個哥哥在位時都勇敢不怕死,每次用餐都要祈禱:「上天如果讓吳國繼續存在,就保祐我早點遭難吧。」所以謁死了,餘祭做國君,餘祭死了,夷昧做國君。夷昧死了,國君的位置應該屬於季子了。

當時季子出使在外,而僚是庶長子 (謁、餘祭、夷昧、季札都是嫡子),先行即位。季子回國之後,便將僚看作國君事奉。夷昧的兒子闔廬說:「先君不傳位給我,而傳位給他的弟弟,都是為了季子的緣故。如果聽從先君的命令,那麼國君的位置應該是季子的;如果不聽從先君的命令,應該是我做國君。」於是闔廬派刺客專諸暗殺了吳王僚 (在位期間:前527- 前515年),要把君位交給季子。

季子不接受君位,說:「你殺了我的國君,如果我接受你的國家,就代表我與你共謀篡位了。你殺了我哥哥的兒子,我再殺你,這是父子兄弟自相殘害,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於是季子去了延陵,終身不回吳國。

所以君子稱頌季札不做國君的正義,反對家人自相殘殺的仁愛。為什麼稱贊季子,就知道吳國值得說「有君也有大夫」呢?因為有季子這樣的臣子,應該是有君的了。標題的「札」是誰?是季子的本名。《春秋》對賢者不能直呼其名,為什麼這裡要直指其名呢?因為吳國是夷狄,不能因為這一件事就給了它華夏文明的級別。季子賢明,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認可做人臣子、兒子的,一定要使他像個臣子、兒子,季子的身份要表現出來,所以稱他的本名。


:on_vaderthink: 季札是春秋時代的吳國賢人,對音樂的造詣、古今國情的認識也相當豐富。在近代出土的三國孫吳大司馬朱然墓中,出土畫了「季扎掛劍」故事的漆盤。這故事就是發生在魯襄公二十九年 (前 544 年) ,季札出使魯國這一趟。

季札途經徐國,徐君喜愛他的佩劍,臉上的表情顯露出來,卻難於啟齒,因為佩劍是使臣必須的禮儀。季札出使各國後又路過徐國,但徐君已經去世,埋葬在徐國都城的郊外。季札解下寶劍,要送給徐國的嗣君。隨從勸阻說:「這劍是吳國之寶,不可以送人。」季札說:「當日路過,徐君看著這把劍,嘴上雖沒說,臉上的表情卻顯示他喜愛這把寶劍。那時,我內心已經決定回來就把寶劍送他。如今他過世了,我不把劍送他,即是欺騙自己,為一口劍而自欺,正直的人是不做的。」於是季札把劍掛在徐君墓地的樹上,行禮之後,便踏上歸國之路。

一般認為「季札掛劍」的故事突出友誼與真誠,但以上兩篇記載的共通處看來,又可以用另一個角度解釋「季札掛劍」。季札非常忠於自己的信念,無法忍受自欺,無法忍受自己繼承王位的原因,是姪子殺死庶兄;而他上台之後必須制裁弒君的闔廬,但也不願處死姪子而使得家族相殘。所以掛劍與與友情不見得有直接關係。

亂世中多少人爭著做國君,季札看來應該有能力,但不願意在這樣的情況上台。人的道德標準越高,就有越多事不想做嗎?但也有更多「掛劍」這樣的事想做,一般道德標準比較低的人想不到,想到也做不到。接下來闔廬、夫差父子頻繁用兵爭霸,最後吳國虛弱被滅。那麼季札不接掌吳國,似乎有點對不起家族與成功詛咒自己早死的三位兄長。雖然對吳國無益,季札真誠、仁義的行為又讓廣為華夏後人效仿。

從上面兩篇可以看出來《春秋》與《公羊傳》十分重視名份,雖然人賢明,只要是夷狄之國,還得仔細在標題直呼本名。在一般人看來,人只要賢明就可以了,管他是什麼國家的人,什麼身份呢?對這些「名」太講究,也許要忽視了「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說,大原則的「實」正是在這些小細節的「名」當中累積展現的呢?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戰國策》司馬錯論伐蜀

帖子 maltz » 2016-06-07, 19:29

《戰國策》涵蓋了東周後期的事件,由西漢劉向收集編訂,原作者已經亡佚,推測應不只一人。因為天下動亂,諸侯混戰而命名「戰國」,後世便稱這個時代為「戰國時代」。《左傳》、《公羊傳》這些春秋時代的記載還不離禮義廉恥的理想,但《戰國策》就充滿了功利殘酷的現實。孔子最討厭的三種人當中有「利口之覆邦家者」,就是《戰國策》裡計畫陰謀、煽動戰火的策士。《三國志.秦宓傳》記載李權向秦宓借《戰國策》,希望使自己更博學,秦宓拒絕,說:「戰國反覆(張)儀、(蘇)秦之術,殺人自生,亡人自存」,又引用《道德經》:「不見所欲,使心不亂」。一般人內心不堅強,看了《戰國策》就以為世界本就該那樣運作,害人害己。

:on_vaderlove: 《炎興》讀者的內心當然堅強了!這邊選了兩篇與主旨有關的《戰國策》。

《戰國策》司馬錯論伐蜀

司馬錯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祖先。這篇<司馬錯論伐蜀>是他與主張「連橫」(對其他國家分別拉攏擊破)的張儀在秦惠(文)王面前爭論用兵的目標。經過秦孝公時代的商鞅變法,秦國成為一台高效的軍國主義戰爭機器,所以秦國策士已經不爭論「戰爭與和平」,只問「先打哪裡」。

:point_yellow: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point_yellow: (儀)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b]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b],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長也。敝兵勞衆,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想法張儀主張伐韓,其實是要「誅周主之罪」,逼迫臨近的周室獻出象徵共主的九鼎,挾天子以令天下。那時候周室的影響力已經衰微,天子本人已經不能令天下,秦國挾了天子應該也不能令天下,還變成諸侯共同的敵人,到頭來還是得靠自身的武力威勢。

在後來同樣「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曹操視角看來,張儀的構想也是一步好棋。不同的是,曹操名義上是漢臣,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利用漢室的餘溫--諸侯與士人對漢室還保有一定的忠誠與希望,忠君也是儒家思維的教條。直到後來曹操實力漸強了,才露出取而代之的真面目。張儀第一步就要逼周室獻出九鼎,那就是對天下諸侯宣戰了,這個戰略似乎太極端急躁,那得等到秦國「三分天下有其二」了這麼做才安全。

古人思想中的「王道」常與「霸道」對立,前者追求天下大治,後者不計一切代價追求本國勝利。張儀把挾天子以令天下叫「王業」,相比之下,春秋時代「尊王攘夷」的諸侯還要叫「霸主」。倒過來似乎比較符合真實情況。


:point_yellow: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羣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衆,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並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point_yellow: 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前 316 年)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想法司馬錯的戰略是廣地富國,富民強兵,博德稱王。秦國還不夠強,還需要再富國強兵,在那之前韜光養晦,和平崛起,不要招來諸侯怨恨。趁蜀地動亂,以禁暴正亂的名義發兵。當然這只是軍國主義擴張的表面說詞,本質上還是累積統一天下的國力。秦惠文王也知道當時的秦國還不夠強,所以採用了司馬錯的建議(再一百年秦才滅六國)。

光從這則記載看來,司馬錯的戰略眼光比張儀深遠。《孟子.滕文公下》有一則張儀的評價相當有趣:


景春曰:「公孫衍(提倡合縱)、張儀(提倡連橫)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說張儀不過是個唯國君命是從的妾婦,玩弄權謀,與天下大道差得遠了。

有關當年秦伐蜀的路線,史料大約記載了同一個傳說,這裡取《華陽國志》的記載:


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遺蜀王。王報珍玩之物,物化為土。惠王怒。群臣賀曰:「天承我矣,王將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後,曰:「牛便金」。有養卒百人。蜀人悅之,使請石牛,惠王許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秦人笑之,曰:「吾雖牧犢,當得蜀也。」……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從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王遯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鄉,死於白鹿山。開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陽安關口到成都的道路叫「金牛道」。但蜀人真的傻到以為石牛會拉黃金嗎?
:on_vadersweat: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戰國策》蘇秦以連橫說秦

帖子 maltz » 2016-06-07, 21:47

今人根據《戰國策》、《史記》,知道蘇秦促成六國「合縱」抗秦,與張儀的「連橫」相對。但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指出蘇秦 (前 284 年卒) 的活躍年間比張儀 (前 310 年卒) 晚了一個世代,蘇秦其實是燕國派到齊國的奸細,導致五國合縱攻齊。真正與張儀的「連橫」同時代對抗的「合縱(抗秦)」者是公孫衍。因此這一篇記載可能是後人的創作,從內容看來也是文學成份比較高。但戰國時代的現實也可以由「蘇秦」的說法得知一二。

《戰國策》蘇秦以連橫說秦

:point_yellow: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殽、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並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point_yellow: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想法這裡就是「天府之國」的出處,本指秦國領地關中和巴蜀、漢中,前一篇計議的伐蜀已經成功了。原本蘇秦希望幫助秦國連橫,吞併天下,但秦惠文王還相當有古風,講道德政教,不予採納。事實上,秦國已經轉型為軍國主義,秦王已經重用張儀實行「連橫」,文中出現「西有巴蜀漢中之利」,都是秦惠文王任內攻取的國土。即使蘇秦真的遊說秦惠文王「連橫」,那麼秦王重用張儀而不理蘇秦,可能只是看不上蘇秦而已。

:point_yellow: 蘇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霸天下。由此觀之,惡有不戰者乎?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文士竝飭,諸侯亂惑;萬端俱起,不可勝理。科條既備,民多偽態;書策稠濁,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無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辯言偉服,戰攻不息。繁稱文辭,天下不治;舌敝耳聾,不見成功;行義約信,天下不親。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雖古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寬則兩軍相攻,迫則杖戟相撞,然後可建大功。是故兵勝於外,義強於內,威立於上,民服於下。今欲並天下,陵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亂於治,迷於言,惑於語,沈於辯,溺於辭;以此論之,王固不能行也。」

想法蘇秦可能希望用激將法:「臣早就懷疑大王不能用我!」「大王不能實行也是自然的!」但也顯示出自以為是。也許是作者刻意突出蘇秦前後的轉變,所以把先前的蘇秦寫得特別傻。蘇秦遊說秦王積極投身戰爭,理由大致是:(1) 古聖先賢立國都經歷過戰爭,所以一定要重視軍事;(2) 天下已經紛亂,戰爭沒有辦法避免;(3) 不靠戰爭無法擴張、強大勢力。

一般以為春秋戰國的亂世源自於西周末年以來王室衰微,對諸侯的約束力減弱,以致禮教崩壞。理想中,即使在資源不短缺的情況下,個人與國家都能完美地約束自己,與其他人、其他國家合作共榮。但現實上,生存的焦慮,對彼此的誤解與憎恨,自我中心的自然,都自然引向個體與國家之間的紛爭與仇恨。在周王室與風俗的約束下,國家絕大多數不能自主侵略擴張,因此再小的國家也相當安全。今日則是聯合國擔任這個目的。如果國家之間失去約束力,不擴張的只是等著被因為擴張而變強的鄰國吞滅而已,直到最後其中一國統一天下。於是,周室威信衰弱後,各諸侯都以本國的利益的為最高目的,「殺人自生,亡人自存」,只求眼前的勝利與存活,追求長久天下大治的王道就暫時讓一邊去了。霸道 vs. 王道的區別,就是戰略的近 vs. 遠,小 vs. 大。未來賈誼的《過秦論》再討論霸道與王道的關係。

法治與德治

上面蘇秦提到「科條既備,民多偽態」,法律完備,人民虛偽。這與前面《左傳》的子產鑄刑鼎那一段是一樣的意思。傳統的德治已經管不住人民了,只好用刑法。叔向擔心這樣一來人民知道如何避免懲罰,就一邊鑽法律漏洞,一邊無所忌憚。法治真的這麼糟糕嗎?

图片

如果只在「德治」(人治)與法治之間選擇,那麼統治者自身的德性越高,德治的效果自然越好被統治者的德性越高,也越能自制,彈性地、高效率地一同實現富強康樂。如果統治者德性低,那就需要法治保護被統治者不受惡權侵害。如果被統治者的德性低,也許可以受到德性高的統治者的身教與文化改變素質,但一時無法挽救,也只能靠法治消極約束。如果統治者被統治者的德性都差勁,也只能靠法治力挽頹勢,但也許有了法律也無人遵守,成為無德無法的「不治」。叔向擔心成文法律造成人民的德性退步,不如說是放棄德治的本身使得人民的德性退步。為什麼放棄德治呢?可能統治者世襲君位,沒有世世代代德性的保證,也容易庸俗驕奢,所以自然失去了德治。


:point_yellow: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贏縢履蹻,負書擔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然歎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
:point_yellow: 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剌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於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後。約從散橫,以抑強秦。故蘇秦相於趙而關不通。

想法自己不行就怪別人,發憤報復秦國,雖然是挺正常的反應,但是在傳統儒家的高道德標準思想中,就要劃作「小人」了。不過蘇秦找了本古代秘籍,自修一年就成功,也是天生說客奇材了。

:point_yellow: 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皆欲決於蘇秦之策。不費斗糧,未煩一兵,未戰一士,未絕一弦,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於兄弟。夫賢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故曰:「式於政,不式於勇;式於廊廟之內,不式於四境之外。」當秦之隆,黃金萬鎰為用,轉轂連騎,炫熿於道;山東之國,從風而服,使趙大重。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庭說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

想法事實上合縱抗秦的各國之間並不團結,彼此爭戰不休,敵友無常。這裡應該是作者傳達的主旨:賢人苦學出世,能讓天下和睦,不必戰爭。

:point_yellow: 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厚,蓋可忽乎哉!」

想法這是亂世中普通人的生活寫照--父母親戚只認富貴。一旦富貴,嫂嫂竟然「蛇行匍伏」。作者真的相信「勢位富厚」嗎?還是諷刺亂世當中的無奈呢?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序

帖子 maltz » 2016-06-08, 21:29

司馬遷於西元前 91 年完成《史記》,自軒轅黃帝記載至當時漢武帝,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思想、文學、史學著作。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已是太史令,曾著文縱論儒、道、法、名、陰陽六家,司馬遷成年後遊歷天下,增廣見聞。司馬談臨死前 (前 110 年) 告訴司馬遷「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於是司馬遷致力創作《史記》。

前 99 年,李陵領軍與匈奴作戰,寡不敵眾,後援不到,殺傷甚多之後兵敗而降。漢武帝怒,官員也是一面倒地譴責李陵。司馬遷是昔日李陵的同事,挺身而出為李陵說話 (據司馬遷後來說,其實他與李陵並不熟,就是覺得這個人好),被漢武帝一怒判了死刑,又依當時法律選擇改判腐刑(宮刑),保全了性命。之後司馬遷背負著閹割的汙名完成了《史記》。此外,武帝對司馬遷的憤怒還出於他認為《史記》對自己不敬。東漢末年的大學者蔡邕也在蘊釀寫東漢史,董卓垮台後他也被抓。掌權的王允說:「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就把蔡邕殺了。所說現今的史料大多是「為尊者諱」的,不這樣根本流傳不下來,甚至寫不完就被殺掉了。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序

:point_blue: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閒,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point_blue: 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德洽百姓,攝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後在位。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義十餘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猶以為未可,其后乃放弒。秦起襄公,章於文、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能并冠帶之倫。以德若彼,用力如此,蓋一統若斯之難也。

:point_blue: 秦既稱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諸侯也,於是無尺土之封,墮壞名城,銷鋒鏑,鉏豪桀,維萬世之安。然王跡之興,起於閭巷,合從討伐,軼於三代,鄉秦之禁,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此乃傳之所謂大聖乎?豈非天哉,豈非天哉!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

想法古人看待道德與統治天下的關係,有點像存錢。「德治」的基本假設是人民看重道德的累積。十餘世積善,數十年修德,終於得到天下人的認同,被推舉為共主。後代懷念著先人的恩德,還能容忍不肖子孫一時揮霍道德國本,直到破產。劉邦不是貴族,沒有祖上的道德遺產,漢代的基業只花短短的五年就建立起來,這讓司馬遷感到不可思議,只能說劉邦是中天意眷顧的「大聖」了。

劉邦的確有「寬大長者」的風範,但今人常常要說到劉邦的「厚黑」。戰場上為了逃命,他推親生子女下車;剛與項羽定了停戰和約。他立刻翻臉進軍;國家建立了,殺掉有功的異姓諸侯王。這樣也能叫「大聖」嗎?所以建國者依靠的不僅是道德,也看重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劉邦很能運用人材,運用外交、謀略,所以「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心不黑,臉皮不厚的項羽終於失敗。亂世裡人們更關心生存,於是一統天下的勝利者即使偶爾有些不仁不義,也能被大多數人一時容忍,甚至把厚黑看成真理信仰了!即使在治世中,只要人們感到威脅,就更能容忍厚黑,厚黑又造成動亂與威脅感,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大治就一直只是理想了。


图片
厚黑、仁義、炫耀、謙悲,都可以用這樣的循環解釋吧。網路上常見一種悲觀的想法:人的素質不會提升。也許文化裡的思考習慣改一下就可以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序

帖子 maltz » 2016-06-09, 21:27

《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序

有句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有食邑的侯爵可以說是富貴了,這樣就能蔽蔭子孫嗎?

:point_blue: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以言曰,用力曰,明其等曰,積日曰。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想法功臣有立德之勳,有立言之勞,有用武之功,有彰顯的功績(大約是今日的形象工程),也有沒功勞但有苦勞的,因為這些功績封侯。

:point_blue: 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異哉所聞!《書》曰:「協和萬國」,遷於夏、商,或數千歲。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後,見於《春秋》。《尚書》有唐、虞之侯伯,歷三代千有餘載,自全以蕃衛天子,豈非篤於仁義,奉上法哉?
:point_blue: 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後數世,民咸歸鄉裏,戶益息,蕭、曹、絳、灌之屬或至四萬,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余皆坐法隕命亡國,耗矣。罔亦少密焉(按:指法網有些太嚴密,不疏不漏還有被冤枉的),然皆身無兢兢於當世之禁云
:point_blue: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何必舊聞?於是謹其終始,表見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其明,疑者闕之。後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想法漢初功臣封侯一百餘人,一百年後的司馬遷只剩下五家,其他全都因為犯法而失去封國、甚至喪命。《戰國策.觸讋(zhe2)說趙太后》也有這一段對話: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趙太后)曰:「無有。」
(左師公)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
(趙太后)曰:「老婦不聞也。」
(左師公曰:)「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戰國時代趙國封侯的子孫,三代以後一個都不剩,其他諸侯也沒聽說撐得過三世的。按司馬遷的說法,就是子孫驕奢淫逸,自然墮落。也可以這麼解釋:賢德的君子是少數。比如每一代的嗣爵者只有 20% 的機率賢德,不賢德的就會驕奢淫逸而被剝奪封爵。於是八成的侯國傳到第二代就淘汰掉了,第三代剩下 4%,第四代只剩下 0.8%。但周代的《尚書》又紀載唐虞時代的侯伯,一千多年還能保存下來,這是怎麼辦到的?

古代封建制度講究「興滅國,繼絕世」,即使驕奢淫逸被滅了,還要找子孫當中最賢的人再出來當家,封國小點,但還不致於滅亡。但功臣每代都有,都得封新的國,於是封國越來越多,共主自身的勢力就越來越弱。後來在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下,不肖的後代一犯法,封國就被朝廷收回去了,朝廷的土地不會越封越少,才能永續經營。《戰國策》裡左師公觸讋就解釋:也不是說子孫就必定不善,就是位尊無功,俸厚無勞,權力又大,自然容易被盯上。替秦國「遠交近攻」的范雎(ju1)也主張秦國加強王權,將貴族趕出國外。趙太后(趙惠文王后)是范雎同時代的人。加強王權、提高戰爭動員力,找藉口收回封國,可能已經是當時戰國七雄的共同趨勢,自然摧生日後的中央集權。《史記.樂毅(列)傳》說當他打下齊國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屬燕」,那麼郡縣制也不是秦國的專利了。

富不過三代,貴不過百年,什麼能蔽蔭子孫呢?是仁義道德,是與地位相稱的能力與功績。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史記》伯夷列傳

帖子 maltz » 2016-06-10, 11:29

《史記》伯夷列傳

《史記》把人物的傳記一律叫「列傳」,比如<刺客列傳>列出刺客,<遊俠列傳>列出遊俠,而「伯夷列傳」討論伯夷兄弟、許由、顏回這樣的隱居高士,並不是列出一堆名叫「伯夷」的人。但是,今天看見一個另類的新聞:一位女藝術家用下體夾著毛筆寫字,起名「伯夷體」,也許是取拼音 Buo Yi 的兩端吧。所以《史記.伯夷列傳》裡只列出伯夷A……
:on_vadersweat:
:point_blue: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想法堯要讓位給許由,許由逃走隱居。商湯先後要讓位給卞隨、務光,兩人竟然投水而死。司馬遷很疑惑,許由、卞隨、務光這樣的隱居高士,堯、湯這樣的聖賢都想讓位給他們,為什麼現在沒有流傳他們的事蹟呢?

:point_blue: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
:point_blue: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周文王姬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姜太公呂尚)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point_blue: 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想法聖賢的道德標準都非常高,伯夷不願接受不該得的君位而逃走,叔齊因為哥哥為了自己而逃走而隨哥哥逃走,逃到西周去。他們認為周武王急於伐紂,不孝又不仁,以暴易暴。周代商之後舉世宗周,伯夷、叔齊不屑,寧可餓死。司馬遷在傳記最後不禁問:德性這樣好的人,這麼悲慘地餓死,究竟該不該怨呀?孔子說他們兩個「求仁得仁」,「不念舊惡」,所以不怨。但一般人關心的是好人不長命,大德者不僅不受命,還更薄命,這不公平啊。

:point_blue: 或曰:「天道無親,與善人。」(按:《道德經.第七十九章》)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早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想法司馬遷提出了天下所有道德思考者的共同難題:古今中外的天人感應都是假設老天善良,為什麼好人伯夷、叔齊、顏回,近代的特立獨行君子,包括他自己仗義直言,下場都這麼悲慘;但吃人的大壞蛋盜蹠,司馬遷眼前這些天下滔滔的不軌小人(正常人)卻都這麼好命?天人感應不能解釋為什麼許多好人苦難一生。有的宗教說:別擔心,死了以後會上天堂。有的宗教說:別擔心,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下輩子就得福報。早熟的夏文明被先知孔子一句「未知生,焉知死?」毀了天堂與來生的希望,但至少孟子還能說這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但問題是老天沒降大任,顏回就這樣短命死掉了呀!好歹老子覺悟高:「天道無親,與善人」,他沒說「必」與,只是善有善報,大德受命的機率比較高而已。

:point_blue: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

想法司馬遷最後一句的「重」、「輕」指什麼呢?如果這樣翻譯:清士為什麼能在舉世混濁的時候顯現,像松柏後凋於歲寒呢?「難道是他們這麼重視仁義,這麼輕視富貴的關係嗎?」這個口氣代表司馬遷並不太相信。他前面說過了,有時候天道不一定會獎勵仁義之士呀,即使重視仁義,輕賤富貴,也不一定在舉世混濁的時候顯現。還有別的原因。

:point_blue: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趣舍有時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哉?

想法前面從《才性五等論》看《論語.衛靈公篇》那裡討論過,孔子這一句「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可能要這樣洗地解釋:君子活著的時候讓人羨慕的富貴可能不多,生前不出名沒關係,但是死掉之後,留下的是思想、精神,便有同道懷念、稱贊他的精彩。司馬遷把孔子的「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解釋得相當世俗化:「稱名」就是「彰顯自己的美名」。那樣一來,<伯夷列傳>的主旨就變成,普通人要彰顯自己的美名,一定懂得依附青雲之上的名人啊!如果司馬遷真是這樣想的,那不就與俗世想的一樣,甚至還在平均以下,他還能叫「思想家」嗎?那麼再一次洗地,也許司馬遷只是在反諷當時的風俗,眾人爭著依附青雲之士。司馬遷在這一段裡安排了很多「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語錄,可能意思是說:如果要那樣依附青雲之士去求名,那就去吧;我寫《史記》,與你們路數不同。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史記》管晏列傳

帖子 maltz » 2016-06-11, 05:15

《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前 725-前 645)、晏嬰(前 578-前 500)都是春秋時代齊國偉大的政治家,司馬遷把兩人的傳記合在同一篇,比較兩人,又有不少新想法。

:point_blue: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point_blue: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睗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point_blue: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想法鮑叔牙的生平可見百度。管仲與鮑叔牙大致可以這樣比較:單看政治才能,管仲更優於鮑叔牙,所以鮑叔牙一定要把他推薦給齊桓公。單看品德,鮑叔牙更優於管仲。魏晉年間討論「才性」的清談人士,是否能從管仲、鮑叔牙的例子推知才、性是不一樣的呢?

:point_blue: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point_blue: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point_blue: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彊於諸侯。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想法「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這類似老子的「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大約是「捨棄眼前的小,收獲遠方的大」的意思,為政必須有長遠全面的眼光。管仲不同於傳統聖賢的地方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他與俗同好惡。俗世喜歡富貴,他也喜歡。管仲單靠薪資與國君的賞賜,是否能做到「富擬於公室」,與諸候一樣富有呢?沒證據不敢亂說。管仲喜愛富貴,也許可以從他當初「家貧」解釋,不能擺脫貧窮的恐懼陰影。但管仲非常聰明,他了解「論卑而易行」--順著群眾的心理去治國最容易。管仲放任自己成為俗世的榜樣,更容易推行自己的政策。相對的,聖賢距離俗世太遠,鮑叔牙容不下的俗人太多,如果自身的能力不是頂級的,在政場上反而會被為數眾多的正常人排擠,所以乾脆從俗。但理論上,能力高到一定的程度,像諸葛亮這樣,從政也是可以不從俗的,大概也要像諸葛亮這樣勞累。

網路上聽過一個說法,自稱道德高的人,通常是束手不管「實事」的,只會說風涼話。比如孔子就是到哪裡做官,都嫌那裡的人不符合他的高標準,一點小事就離開不幹了,最後只能放棄出仕,專心講學唱高調。與這個說法呼應的,就是「不腐敗的人政治力低落」,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於是,幹實事的優秀政治家,必須「適度腐敗」。所以說,「幹實事」的人的雙手一定是比較髒。說這話的人八成是想「幹實事」的了,但也可能只在替已經腐敗的自己辯護。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假設眾人都關心自己的事,那麼他們都會想從政,更別說權、名是這麼誘人的目標。既然政治是非常俗的一個行業,「順應俗的好惡」應該是必須的。但「俗」本身只是多數人的思考習慣,本身沒規定一定是什麼。洪荒時代的俗就是血洗隔壁的部落,吃他的小孩,不願意這樣做的就不能當首領。那時候的人也許要說:不願意吃人的就不是好的首領啊!想像孔子的大同世界差不多實現了,或者在今天移民到北歐去了,那裡的「俗」並不是富貴與腐敗。那麼「與俗同好惡」的優秀政治家,不就是不(這麼)腐敗的嗎?從洪荒到今天,風俗的確是改變了。

風俗是怎麼改變的呢?一部份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生活差不多滿足了,就追求精神生活。另一部份是無論有沒有物質生活,都要追求精神生活,而且是極大豐富的精神生活。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哲學家或思想家吧。在道德的領域,這些道德思想家領先了他們的時代,影響其他人喜歡他們的主張,慢慢的改變風俗。中庸一些說,政治家引導現實,道德思想家迎向未來,都是有貢獻的,都不能缺少。


:point_blue: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直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橫命,不同流合汙)。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想法隨俗的管仲完成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禮義廉恥初級目標,又過了一百年到了晏嬰的時代,節儉與不同流合汙已經是齊人公認的美德。後世叫晏嬰「晏子」而不叫管仲「管子」,尊稱的級別是不一樣的,可以說有《公羊傳》的遺風啊。

:point_blue: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緦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想法一般罪人被宰相大人贖了,那還不跪地磕頭感恩。宰相日理萬機,一時無法理會小老百姓也是很合理的。但越石父自認不是一般人,他一見自己被冷落,立刻要求絕交。如果是正常人宰相,大概要好好整一下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大概馬上叫人弄個罪名,再抓回去關。但晏子不是一般人,立即奉越石父為上客。讀歷史最大的收獲,就是觀摩這些不正常的精彩人格與言行了。

:point_blue: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閒而闚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想法成熟的麥穗總是低垂的。因為志念深遠,所以迫不及待在謙虛當中學習。但晏嬰怎麼能只因為一個人謙虛,就引薦他為大夫呢?也許司機先生本來就有些能力,像孔子說的「只要富貴可求,我也願意駕車」,才會娶到這位比較賢德的太太。一般的太太可能還在網路上曝照,我丈夫開著總理高級座車呢。

:point_blue: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point_blue: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

想法孔子為什麼批評管子「小器」呢?司馬遷認為孔子不見得是執著管仲的私德,而是他在公德上並不夠完美,不能再幫助齊桓公走向「王道」。齊桓公是怎樣的人呢?管仲、隰朋死後,他就寵信奸佞小人(正常人)易牙、豎刁,導致國家混亂,自己死後沒人收屍,屍體生蛆蟲,蛆蟲都爬到門外了。西晉李密在張華面前把劉禪比作齊桓公,因為齊桓公「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所以齊桓公不能成就王業,也是他自身程度不夠高吧。

:point_blue: 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想法《孟子.公孫丑上》記載曾子之孫曾西、孟子看不起管仲的功業卑微,因為以當年齊國的情況,管仲可以讓齊桓公施行仁義而稱王,而不只是稱霸。而司馬遷寧可給晏嬰駕車,就像鄭板橋、齊白石寧可替徐渭做看門狗,是基於無限的崇拜。晏嬰可以說是集政治家與個人道德於大成的人物了吧,但前面從《才性五等論》看《論語.公冶長篇》」提過,晏嬰不主張孔子來齊國做官,因為孔子的主張不適合從政,也可以說是孔子的道德標準太嚴太高了。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贊》說孔子的道德就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像高山一樣仰之彌高,有幾人能做到呢?但是當作教主來膜拜、學習,了解竟然有人類做到這份上,卻是挺勵志的。政治家當然也不容易,永遠領先世俗一步,領先多了就被世俗拋棄,領先少了就被知識份子唾棄……也許領先多但不夠多還是被唾棄。

图片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教條都偉大正確,所有的禮教都可以用「道德高」來評價。女作家 Ayn Rand 說:「道德的目的是讓人愉快地生活,不讓人痛苦而死。」如果把人解釋為「個體與社會」,再加上從近到遠的一個時間軸,那麼道德的目的,就是讓現在與未來的人類(乃至一切人類接觸的對象)都能愉快地生活,這樣的道德應該是最好的。如果收到反效果,那樣的教條說得再好聽,聽起來再合理,還不如沒有呢。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帖子 maltz » 2016-06-12, 02:10

屈原 (約前340-約前278) 是戰國中期的楚人,賈生是西漢初年的賈誼 (前200-前168)。司馬遷認為他們很像,把兩人編在一起,而清代《古文觀止》只選屈原傳。因為後面會介紹賈誼的《過秦論》,這裡還原《史紀》的編排。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point_blue: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按:屈原與楚王都姓「芈」,音mie1。「屈」是氏,源自西周末年楚君熊渠的長子伯庸。「原」是字。) 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point_blue: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法)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想法上一句楚懷王 (前 296 年卒) 還信任屈原,下一句說楚懷王輕易就相信了讒言,轉得有點硬。也許楚懷王不喜歡屈原已經挺久了?這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point_blue: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閒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想法胸有大志便能追求真善美,道德標準高就不會害人,善有善報機率更高。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讀了一點屈原的《卜居》、《離騷》,加上前面一些嵇康、莊子,他們自比為千里馬、大鵬、大魚,普通人是駑馬、鴨子、井底之蛙,把自己與俗世完全區分開來,賢的是我,不肖的是他們,雖然事實差不多是這樣,但還沒進入孔子最高要求的「求諸己」境界。《離騷》有:「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老了就怕沒出美名,這不是挺「俗」的嗎?

也許他們的確有「求諸己」的作品,「求諸人」的作品只是一時發洩。只是正常的讀者喜歡看精彩罵人,正常的讀者都認同「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受了誤會陷害,還怪自己說話不小心,怪自己的思想不完美,倒了楣先說自己有錯,這麼壓抑的內容很難找到廣泛的共鳴,甚至流於虛偽。只有非常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匹萬里馬帶著十匹千里馬一起跑。《離騷》也說:「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這樣的屈原就有氣魄了!但是,也只有百里馬有潛力成為千里馬……


:point_blue: 屈平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於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丐,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point_blue: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眛。

想法這簡直是童話故事的情節。要不是張儀實在太會說話,就是楚懷王出門時腦袋被門夾了。從這句「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看來,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point_blue: 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point_blue: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想法這已經不是童話故事了,簡直是神話。楚王兒子子蘭難道也是秦國派來的奸細嗎?「奈何絕秦歡」也說得出口?如果不是奸細,他的腦袋大概是出門時被馬車碾了。但接下來他又被拜令尹 (楚國的宰相),實在匪夷所思。難道頃襄王的腦袋也受傷了?屈原即使是神仙,也無法挽回這一家寶貝。

:point_blue: 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泄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
:point_blue: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想法孔子雖然說子路不聰明,子路卻能做到「聞過則喜」。那麼沒有知人與自知能力的楚懷王、頃襄王與子蘭,受到批評就大怒了。不正常的是誰?當然是子路。

:point_blue: 屈原至於江濱,被髪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 (按:地名,屈原是當地的長官) 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汙濁)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point_blue: 乃作懷沙之賦 (內容略)。於是懷石,遂自沉沈汨羅以死。

想法漁父說的「聖人」類似《易經》上的「外柔內剛」的君子,但沒說君子的職業就是隨波逐流,吃人剩下的酒糟,只是偶爾不得不如此的時候,也不影響自己的內心吧。

從今天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如果把整個世界放在自己的對立面,那麼世道實在是改變不了的,未來也是絕望的,重度憂鬱尋死也是難免。的確,戰國時代的「小人」比例特別高,比起先前春秋時代也是世道沉淪了,但即使在那樣糟糕的時代裡,還有孟子、荀子、莊子、墨子與他們的門徒,屈原其實並不孤單。屈原的作品文采是有的,但沒有太高明的思想,可以說當時比屈原程度更高的人應該也不少,他們還更有資格孤單,但他們已經有足夠的內心強度,讓自己無入而不自得,比如從前楚國三次罷相的令尹子文。屈原明智到看穿了庸俗,還沒明智到能忽視、甚至理解同情、影響改變庸俗。


:point_blue: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自屈原沈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弔屈原。

想法《戰國策》有宋玉的<對楚(頃襄)王問>,大意是說自己曲高和寡,世俗之民不能理解自己,與屈原的風格接近。從司馬遷的評語看來,宋玉的膽量又比屈原小些,但最後宋玉也是受讒罷去。後來楚人項羽兼持要富貴歸鄉,人說他果然是「楚人沐猴而冠」。楚人的名聲似乎不太好。漢高祖劉邦也是楚人,把儒生的帽子扔在地上朝裡面小便,雖然不是說儒生就一定聰明正確,但也許楚國末年的風氣就是這樣了。

:point_blue: 賈生名誼,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徵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point_blue: 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悅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point_blue: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之。於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想法蜀漢的《蜀科》依賴諸葛亮、法正、李嚴、劉巴、伊籍五個人的力量,一個二十多歲的賈誼即使天才博學,一人承擔創建國家新制度,決定國家大事,也是有些冒險。當然他的想法也不一定就不先進。保守派說他「專欲擅權」,應該是冤枉了熱血青年。這個議論不用,也可以繼續做太中大夫,別的議論好就用,何必外放去長沙?可能還有些隱情,比如賈誼與他們鬧得水火不容了。

:point_blue: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溼,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弔屈原。(內容略)
:point_blue: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飛入賈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賈生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溼,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內容略)
:point_blue: 後歲餘,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point_blue: 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上疏,言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point_blue: 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餘,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而賈嘉最好學,世其家,與余通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

想法司馬遷把賈誼與屈原放在一起,是看上賈誼的《弔屈原賦》,把兩個境遇相似的人穿越時空連起來了。賈誼身處太平治世,漢文帝是史上評價很高的明主,大漢帝國欣欣向榮。賈誼的不滿,不過是一些(他主觀認為會)讓帝國更強盛,免於未來災禍的建議不被接納,即使外放但還是有官做,輔佐重要的皇子。而楚懷王父子卻是史上有名的昏主,楚國正被虎狼秦國蠶食鯨吞,亡國指日可待,屈原救亡圖存的吶喊卻被禁言刪號。所以屈原的悲痛理應遠高於賈誼。但屈原好歹在懷王死後還撐了十幾年,活到六十多歲,賈誼卻因為粱王騎馬摔死,三十多歲就哭死了。哭的是他失職所以回不去嗎?比起屈原的處境,賈誼的悲傷就顯得渺小了。也許賈誼早亡還有別的原因吧?

:point_blue: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弔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遊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服鳥賦》,同生死,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想法賈誼《服鳥賦》裡面有不少漢初黃老思想,所以司馬遷感慨凡事看淡了就算了。春秋戰國時代的士人經常到別國效力,但屈原祖先是楚國王室,他看見祖國一天天走向衰亡,不忍心離開祖國,因此特別難過。再說,就像柳下惠以「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一樣,屈原就算去了別國,可能也不得志,何必多此一舉呢?孔子最後也是回到魯國講學。看過一篇文章說,移民海外的華人特別不滿國外媒體 (不公正地) 批評中國人的素質與中國政府,看來炎黃子孫多少有些屈原的情節,即使不喜歡本國的一些庸俗而選擇離開,但那畢竟是自己的祖國啊。

今天讀到一條微博大意是:為什麼屈原這麼有名呢?因為他是忠君愛國的典型,報國無門就投江自盡,但絕不能反對朝廷。所以統治者最喜歡這樣的人。雖然也是有點道理,我想有點見識的統治者,也會喜歡屈原的正直諫言,稱贊他不願與「腐敗」同流合污。而知識份子最喜歡他的「反庸俗」了,與嵇康紅起來的原因很像。「屈原」這個符號的中心思想是「舉世混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少。但這真是一個「舉世混濁,舉世皆醉」的時代嗎?如果這麼想的人很多,就不能說「舉世」如此了。也許清醒的人還在裝醉,吐在彼此身上。 也許人並沒有醒透,比如上面那篇微博的作者,已經用「政府 vs. 反政府的有色眼鏡」過濾外界信息,愛國的就是「醉人」,其他的特質都不必看了,這樣看彼此的行為都像是醉了。往好處想,看來有醉態的人也不見得是真醉了,只要有機會人都希望清白清醒。那何必再為「舉世皆醉」憤怒呢?應該去創造那個讓人清白清醒的機會。罵人醉有什麼用呢?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史記》遊俠列傳序

帖子 maltz » 2016-06-13, 07:46

《史記》遊俠列傳序

屈原的盛名來自「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濁我獨醒」,這兩句話戳中了許多懷抱崇高理想,但屢屢受挫於齷齪現實的讀書人的內心。他們理性,有知識,有文采,但當他們進入體制,卻面對著君臣與一切和朝廷勾結往來的「污濁」。也許有時候他們自己也是一邊受害一邊加害,只是他們不知道,或者自圓其說。

體制以外的人當然也可以潔白清醒,很可能他們有進入體制的能力,但不屑靠旁門左道進去,或同流合污留下。他們成為體制外的屈原,闖蕩江湖,面對朝廷以外的「污濁」,伸張自己心中的正義。但也許有時他們也是汙染源。

:point_blue: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云。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想法雖然法家的目的也是實現天下大治,但在極端的法家韓非子看來,讀書人的道德、俠客的俠義都凌駕了法治,都不好。讀書人自然彼此了解欣賞,即使與當代的俗人格格不入,千百年以後還有知音人推崇發揚。而俠客沒掌握當時與未來的話語權,顯得特別寂寞。孔子的三等「士」裡最低一等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下一句就是「硜硜然,小人哉」,簡直像正常人固執淺薄。遊俠不幸被儒、法冷落一邊,他們申張的正義在讀書人看來甚至不能叫正義。所以司馬遷想替遊俠說幾句話。

:point_blue: 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負於鼎俎,傅說匿於傅巖,呂尚困於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飯牛,仲尼畏匡,菜色陳、蔡。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勝道哉?

想法這一段舉的例子近似孟子的「生於憂患」,但旨意不同:人生好比海上波浪時起時落,上等人才即使不在亂世裡都可能「暫時沒出息」,更何況是中等人才身處亂世呢?能成為遊俠也是挺了不起的。

:point_blue: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嚮其利者為有德。』故伯夷醜周,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

想法沒受教育的普通百姓,哪管知道什麼叫仁義呢?只要有利於他,他就認為有德;即使害天下而只利他一人,還是認為有德,因為他們極度自我中心,想不到別人,被古代的讀書人鄙視。但在今天的價值觀裡,個人自利的價值觀已經神聖化,成為人權,因為教廷與政府在大量「正常人」充斥的時候,也是極度自我中心,就會侵害人民的利益,中飽私囊。但如果只把自利、人權、財產權這些的神聖光環戴在頭上為滿足,也就是另一個正常人而已了。司馬遷的意思大概是,如果遊俠仗義疏財,打抱不平,能幫助很多普通人,人家也是感恩戴德,說他有德也實在沒錯。

周武王伐商紂,在伯夷、叔齊看來,是不孝(周文王剛死),是不仁(下剋上),是以暴易暴。但周文王、周武王對於天下還是有很大的貢獻,開創了一個德治的朝代。所以莊子雖然反感這些大惡「竊國」的貴人,一邊殘忍地鬥倒政敵,甚至殘害忠良,但也承認他們有能力使用他的權力施行仁義。人類很複雜,人生數十年,一生是千萬個小決定累積而成的,功過都有,比例不同。所以遊俠即使做些犯法的事,甚至殺人放火的私刑,但也不能抹殺他們的貢獻。


:point_blue: 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久孤於世,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沈浮而取榮名哉?而布衣之徒,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誠使鄉曲之俠,予季次、原憲比權量力,效功於當世,不同日而論矣。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

想法俠客能堅守道義,絕對不是茍且的一般人。如果出仕這條路實在不行了而去當俠客 (接受俠客的幫助),也就是介於「賢、豪之間」了。俠客仗義不怕死,又不喜歡張揚自己的品德,也是義人義行。武俠小說裡面有句話說:「江湖險,人心更險」,俠客的道德標準不可說不高。

:point_blue: 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近世延陵、孟嘗、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親屬,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賢者,顯名諸侯,不可謂不賢者矣。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勢激也。至如閭巷之俠,修行砥名,聲施於天下,莫不稱賢,是為難耳!

想法季札、戰國四大公子能像俠客一樣招天下賢者,實在是值得稱贊,但他們畢竟本來就是貴族,順風高呼,聲音自然傳得遠。平民遊俠的起點低,能做到讓天下人稱贊就更不簡單了。

:point_blue: 然儒、墨皆排擯不載。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至如朋黨,宗疆比周,設財役貧,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俠亦醜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而共笑之也。」

想法::一般讀書人也是自我中心,把路數不同的遊俠歸到流氓那一類去了。(反過來說,豪暴流氓,境外勢力大概也把屈原歸到貪官那一類去了吧?)司馬遷根據自己心中的正義來打抱不平,給遊俠立傳,也是俠義心腸啊!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過秦論》賈誼

帖子 maltz » 2016-06-13, 22:32

賈誼 (前200-前168) 的《過秦論》分為上、中、下三篇,《古文觀止》與手邊一本《漢魏六朝文》都只選上篇。但這裡最想討論的主題,在上篇後面的「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與中篇前面的「并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所以列出全文一起討論。

《過秦論》賈誼

【上】

:point_blue: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鬬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point_blue: 孝公既沒,惠王、武王蒙故業,因遺冊,南兼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 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是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衡,并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昭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朋制其兵。常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奉秦。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鹵。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彊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
:point_blue: 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想法前面這一大段是渲染鋪墊,塑造出秦國的超強形象,與後面秦國的迅速滅亡對比,其實秦國在孝公之後也打了不少敗仗,而當時合縱抗秦的國家也不團結,當然秦國還是相對強勢,所以賈誼的大方向是對的。

:point_blue: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谿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想法漢初將先秦諸子百家思想融合為黃老,回頭看秦代焚書坑儒,自然顯得在「愚民」。但秦代這種思想的簡化與控制,又不見得是因為「愚蠢的人民比較好治理」,那反而近似傳統道家的思想。正宗的黃老反而更應該焚書呢。秦代可能認為「聽話的人民團結起來好辦事」,或者「信仰最好的理論就可以了,其他不必」。當然,那只是他們自認最好的理論,一意孤行就是不信邪。

:point_blue: 秦王既沒,餘威振於殊俗。陳涉,罋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閒,而倔起什伯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而轉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point_blue: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鉏櫌棘矜,非錟於句戟長鎩也;適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千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想法上篇點出兩個秦朝迅速衰亡的主題:(1) 仁義不施;(2) 攻守之勢異。皇帝官吏仁義不施,所以暴虐剝削無度;百姓不慕仁義,又缺少外敵的威脅統一陣線,本性就要彼此仇恨,關門內鬥,雖刑罰也不可禁止。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這個是後代的基本常識。後者「攻守之勢異」卻是很有趣的話題,隱約指出仁義不是永遠的真理。

【中】

:point_blue: 秦并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鄉風,若是者何也? 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歿,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彊侵弱, 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point_blue: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計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而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想法「詐力」是奸詐與暴力,不擇手段追求眼前的勝利;「仁義」是捨進求遠,從自我出發,考慮更大範圍的社會。賈誼說:亂世中,要使用高度的詐力兼併敵對勢力;治世中,要使用仁義把權力鞏固、安定社會。漢初叔孫通也告訴劉邦:「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以上這兩段的意思與上篇末尾緊密相連,本不該劃到中段。也許是賈誼這個思想太顛覆後來的仁義禮教,所以和諧地移到中段來了,幸好沒被完全刪掉。

詐力為什麼往往在亂世中取勝呢?亂世當中有很多生存的壓力,捨近求遠就活不過下一刻,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亂世中「勝利」的定義就在下一刻,今日一戰,誰活下來了誰就勝利。治世中「勝利」的時間就拉得很長,往往是數百年朝代的興衰,數千年之後的分析評價。站在治世的仁義標準,回顧亂世,好像最後的「勝利者」的確都不完美:周武王以暴易暴,秦是虎狼之國,劉邦撕毀與項羽的鴻溝和約,即使是偏安西蜀的劉備也要背叛劉璋的信任。這樣看來,只有後世一心顯達的御用文人,或者被信仰衝昏了頭的「俗儒」,才會去美化那些依靠詐力的勝利者,把他們塑造成單以仁義取勝,感化天下的聖賢。那是知識份子讀了聖賢書之後,把自己的思想投射在亂世的普通人民身上。普通人民只管誰讓自己活命而已。跟著霸王暴君至少能活到明天,即使後天就被奴役、活埋也管不著。除了普通人民不怎麼信仁義,被殘酷的現實狠狠打擊的讀書人往往也會轉型為失去信仰的犬儒,他們的口頭禪是「政治一定是骯髒的,天下烏鴉一般黑」。他們也不相信仁義。

并兼者高詐力,詐力而仁義 (原文指重要性順序,這裡指時間順序) 也可以在家庭與個人的發展得到驗證。上一代貪汙腐敗脫貧致富,為下一代創造了追求精神生活的條件,成為知識份子。前半生操著屠刀累積了資源,後半生立地成佛,慈善濟世。但也有人天生仁慈,家學禮義廉恥。當他們處於腐敗的大環境中,大概就是李白說的「古來聖賢皆寂寞」。如果不換個環境,還得像古代隱士一樣,即使人家要把帝位讓給自己,也不願涉足「骯髒的政治」,躲到深山上去。

但是,亂世與治世、詐力與仁義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從黑到白的斜坡。所以并兼者高詐力,詐力而仁義這樣的觀念,很可能是一座滑波。比如戰國時代齊國強大了,荀子勸齊國多行仁義而不被採納,之後就被五國合縱打到剩下即墨和莒城。在荀子看來,齊國由盛轉衰就是不能即時施行仁義,但當時齊國還沒有統一天下,還處於亂世之中。即使國內統一了,如果境外勢力「亡我之心不死」,那是否還是處於需要高詐力的時代?當國內出現了庸主昏君,腐敗的統治極團,是否可以靠暗殺、賄賂推翻他們呢?兩個政黨打總統選戰,是不是可以造謠抹黑,誤導選民求勝呢?這個「度」都要小心掌控,如果偏向極端詐力,不斷的以暴易暴,以牙還牙,那麼仁義對詐力的比重也就永遠不會增加,甚至還要倒退回叢林洪荒時代。所以賈誼這個「并兼者高詐力」的原則,很可能造成永無止境、循環升溫的詐力循環。不過事實上,捨近求遠,自我中心是人類的本能,會那樣做的人大概也不會看到賈誼的文章,被賈誼的仁義主張影響。

并兼者不能捨棄詐力,那麼安定者完全用仁義可以嗎?漢宣帝(在位:前74-前48) 對信仰仁義的太子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接下來漢元帝不聽,還是堅持「德治」,結果豪強地主兼併,外戚、宦官放縱腐敗,西漢從此走向衰亡。假設錢與權腐化人心,那麼豪強地主掌握了金錢,外戚、宦官掌握了權力,富豪、外戚、宦官本身就是亂世的種子。一般人當然也是亂世的種子,只是沒有萌發的土壤。人類的基因是數十億年叢林洪荒的演化產物,近數千年發展出文明只是靠後天的教化與修身。但是,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說道:「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君子富了幫助別人,小人富了幫助自己。所以不是所有的豪強地主每一刻都被金錢腐蝕。就說無論什麼行業,都是正常的反應行為佔了大多數。正常的宦官、外戚也是大多數,甚至正常的仁者、義者也流於寬容放縱。寬容放縱的德治管不動富豪、外戚、宦官,只能用夾雜使用詐力霸道。

站在精英主義的角度,掌握恰到好處的詐力、霸道是明白人對俗世現狀的一種無奈妥協,類似成龍「中國不管管不行」的那種論調。理想中,知識份子對待彼此是可以完全用仁義的。但實際上正常的知識份子也不見得明白,經常把彼此當成壞人來仇恨。一群(不明白的)好人自相殘殺,造成小人、正常人獲勝,絕對是頂級的悲劇,所以甚至還要和諧一下這些滿腔熱血的知識份子。用詐力對付好人自然不理想。能讓好人自己覺悟,多學多思,不再武斷地自以為正義是最好的。

另外,假設兩軍交戰,一邊的才能與戰力高出另一方,那才能戰力低下的不用詐力大概要輸了。因此,有實力的人不靠詐力也能勝利,更能追求長遠的成就。這就是道德與才能往往被綁在一起討論,魏晉清談許多人主張「才性合」、「才性同」的原因吧。

綜合以上,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在現今人類的基因本能上,詐力既是必然的現象,也抑制這個必然現象的必然手段,也有無盡循環的危險,文明離它越遠越好。其實,腦袋稍微正常的人都知道仁義比詐力好,只是我們已經習於「正常人」的世界而忘記了「不正常人」的存在與堅持,甚至已經加入詐力而為了保護自尊,或者想標新立異刻意翻案,才敢大聲主張詐力。


:point_blue: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鄉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威德與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內,皆讙然各自安樂其處,唯恐有變,雖有狡猾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姦止矣。
:point_blue: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之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然後姦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藉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機,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天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矣。故曰「安民可與行義,而危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於戮殺者,正傾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想法秦二世沒把握機會變好。古代的「好」對應著一大串仁德道德。在漢初的黃老價值裡,「好」包括「約法省刑」。但是蜀漢初年卻剛好相反,要嚴刑。為什麼相反但是都有效呢?或許這樣解釋,秦代刑已經太嚴,是九十分;劉璋益州刑已經太寬,是十分,控制在五十分最好,而且執法者都公正,公正就有效。

【下】

:point_blue: 秦并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長戟不刺,彊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艱。於是山東大擾,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以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羣臣之不信,可見於此矣。子嬰立,遂不寤。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想法賈誼認為子嬰還是有機會保住秦國的根基。但子嬰在位短短四十六天就殺了權臣趙高,也不算太差勁。班固《漢書》認為秦國已經失去民心,外敵即將攻入,子嬰無論如何也不能挽回了亡國命運。Loser 造頹勢,頹勢造 loser,兩個都有道理。

:point_blue: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當此之世,賢智並列,良將行其師,賢相通其謀,然困於阻險而不能進,秦乃延入戰而為之開關,百萬之徒逃北而遂壞。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險塞而軍,高壘毋戰,閉關據阨,荷戟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下未附,名為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也,必退師。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為禽者,其救敗非也。

想法這一段的邏輯有些矛盾。既說多國聯軍都是為利而來,秦軍守在險地,強攻損失慘重,就不願進攻了;又說秦軍開了關口,也就是放棄了險地,聯軍反而逃走,這又是為什麼呢?似乎沒有賈誼說的這麼簡單,還要仔細檢驗每一場戰爭的因果。

:point_blue: 秦王足己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為戮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天下已亂,姦不上聞,豈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彊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內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餘歲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長久。由此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point_blue: 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想法古人的「德治」思想是以賢明的人為中心,大概可以說是知識份子的自我中心吧。他們相信賢明的人本身聰明,又聽得進建議批評,考慮得到別人,眼光長遠,所以適合從政。相對的,正常人犯錯多又聽不進批評,執著於表面與眼前的一己之私,所以執政的效果就差了。在戰國時代的嚴酷競爭下,秦國不需要賢者,只要夠詐力就可以生存獲勝。一旦秦統一了天下,原本的軍國主義就不適合了。

今人認為秦代統一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這些基礎建設,落實了後世沿用兩千年的中央集權郡縣制度,都是偉大的貢獻。漢代收割了秦帝國的基礎建設,融合了儒、道、法等思想成為黃老制度和外儒內法的「獨尊儒術」,培養出堅強的國力與才德兼優的人才,便有了四百多年的國祚。漢代最終的衰微,也來自現有的制度自身的缺失,它無力阻止社會貧富差距增加,阻止昏君、昏外戚、昏宦官掌握財富與權力。這既是人性正常的墮落,也是缺乏兼督的集權體制的原罪。當然,獨尊儒術造成讀書人思想僵化,使得具有創造性的頂級人才出不了頭,可以說是慢性自殺。儒術當然有讖緯陰陽這些不知所云的腦補,但也包含著古代賢明者崇高的理想,對人類素質的信念,依然遙遙領先了自漢至共和國這兩千年的正常人,「行之茍有恆,久久自芬芳」,再過兩千年看看。

賈誼文采極佳,排句精緻,意境對比很有藝術性。《過秦論》說穿了就是要漢朝統制者盡快從「詐力」轉型到「仁義」,不重蹈亡秦覆轍,可能也替未來的武帝時代的獨尊儒術做了重要的鋪墊。但賈誼的「并兼者高詐力」,叔孫通的「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漢宣帝的「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在當時固然是高層公開的秘密,放在相對和平的現代文明中,攤在公民教育、古今中外知識普及的現代人眼前,未免就顯得虛無犬儒,開歷史倒車。讀歷史常見兩種思維,一種是看了一些古人原來這麼壞就能贏,推知自己也該這麼壞才能贏;一種是看了一些古人原來這麼好竟然輸,期待自己也要這麼好,只為了繼承他們的精神,實現忘年知己共同的理想與文明的公義。中人以下崇拜詐力,總有些值得同情;賢明者有選擇權,他們選擇怎麼樣的周遭環境,怎麼樣的事業呢?是要與大量詐力的信徒比賽誰更奸詐暴力呢,還是試圖影響他們呢?還是尋找一片淨土當中的同好呢?

BUTTON_POST_REPLY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3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