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三國末年版:左傳、史記等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粱惠王下.七》

帖子 maltz » 2016-06-14, 23:20

《孟子》

儒家包羅萬象,中心思想都是仁愛思想,忠孝教條。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除闡述孔子思想之外,還有自己的主張特色的,首推孟子、荀子,《史記》將兩人并列作傳。東漢謝夷吾推崇王充:「雖前世孟軻,孫(荀)卿,近漢揚雄、司馬遷,不能過也」 ,所以三國末年最受尊崇的思想家大致就明白了。孟子除了推廣仁義不遺餘力,還有「民本」的思想特色。他主張君主只是人民託付的管理人,統治者應以人民的福祉為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統一天下)」;「仁者無敵」;「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簡直是中國最早的民主運動人士呢。

《孟子.粱惠王下.七》

【原文】
孟子謂齊宣王,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識其不才而捨之?」

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白話】
孟子對齊宣王說:「所謂歷史悠久的國家,不是有高大的樹,而是有累世立功,以國為家的大臣。大王你沒有可以信任的大臣。過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不知到那裡去了。」

齊宣王問:「我該根據什麽判斷臣子沒有才能而捨棄他呢?」

孟子回答:「國君選拔賢臣,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使原本地位低的人超過原本地位高的人,使原本疏遠者超過原本親近者,怎能夠不慎重其事呢?左右親信都說某人賢能,不夠;大夫們都說他賢能,還不夠;全國的人都說他賢能,然後親自去考察他,證實他的確賢能,然後再任用他。左右親信的人都說某人不肖,不夠;大夫們也都說不肖,還不夠;全國的人都說他不肖,然後去考察他,證實他的確不肖,然後才罷免他。左右親信的人都說某人該殺,不夠;大夫們都說該殺,還理睬;全國的人都說該殺,然後去考察他,證明他的確該殺,然後才處死他。可以說是全國人判他死刑了。做到這些,才堪稱百姓的父母。

【想法】
這篇的主旨是要君王謹慎地選用人才,等全國人民的口徑一致,那真的是很賢、很不肖、很該死的人了。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判斷。

從孔子說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古代精英主義角度看,普通老百姓沒受什麼教育,不好學又不修身,茍且營生之餘就享受物質生活,憂慮地追求、保持富貴,自然顯露出各種「小人」的特質。誰賢誰不肖,可不能聽他們的呢。但孟子把人民放在最高,親信與知識份子都不如人民,一定要普遍聽從老百姓的意見。希臘雅典的民主,女性與奴隸都沒有投票權;孟子卻是把全國人民都算進去了。為什麼孟子這麼相信人民呢?也許是戰國時代(或孟子生活的區域)的教育更加普及,孟子觀察到很多有文化的平民,對人民有信心,假設人民本性善良,心向仁義。他還說:「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真實的人民情況,自然在無知與有知中間的某處。有時眼睛雪亮,有時眼睛被蛤肉黏住;有時看人改過並且稱贊,有時把缺點當成優點「真性情、敢談政治不正確的真相」崇拜;有時候自立自強,愛仁慕義,有時候不管管不行。什麼東西損害人民的自立自強,愛仁慕義呢?是激烈的生存競爭,是生活的不安定(孟子主張人民必須「有恆產」),是極端的自我正義價值觀,是沮喪虛無的犬儒思維,是無知無識。知識不夠就自我中心,即使像孟子說的天生具有仁義禮智(見下一篇),也只能實現小範圍的利益優化,為了自家人害了鄉里,為了同鄉人害了國家,為了國家害了全世界,為了這一代害了下一代也不知道。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公孫丑上.六》

帖子 maltz » 2016-06-14, 23:48

《孟子.公孫丑上.六》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白話】

孟子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的君王由於擁有同情心,所以才有同情百姓的施政。用同情心施政同情百姓,治理天下也就在掌握中了。」

「說每個人都有同情心是因為:今天有人忽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必然會產生驚懼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他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系,也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

「既然同情心是人的本能,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謙讓心是禮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擁有四肢一樣。有了仁義禮智的開端,卻自認為不能做到仁義禮智的,是自暴自棄;認為他的君主不能做到仁義禮智的,是暴棄他的君主。」

「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去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開始燃燒,泉水剛開始湧流。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供養父母都成問題了。」

【想法】

一般認為孟子主張「性善」,因為他相信正常人天生都有同情心、羞恥心、辭讓心、是非心,只要善加培育就可以成為仁義禮智,可以擔當天下大任。但嚴格說起來,孟子這的想法並不能說是「性善」論,只是「性有善端」論,人生下來只有仁義禮智的發端而已。如果不經過教化,維持小嬰兒肥短的四肢,連供養父母都成問題。

<離婁下.十九>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可以說,即使孟子也認為本性中的「善」其實是不足的,說孟子主張「性善」,自然就會變成好人,就是曲解了本意。可以確定的是,孟子對人類的要求比較高,仁義禮智四端必須要發展才是正常,否則簡直「不是人」。但是在戰國時代,仁義禮智能完善發展的才更不像正常人呢!
:on_vadersweat: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公孫丑上.七》

帖子 maltz » 2016-06-15, 23:10

《孟子.公孫丑上.七》

【原文】

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

「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白話】

孟子說:「造箭的,難道比造鎧甲的更不仁嗎?造箭的唯恐不能射傷人,造鎧甲的唯恐人被射傷。巫醫(人有病,來求治病)和木匠(人死了,來買棺材)也是期待人發生不幸的職業。所以謀生的職業不能不慎重選擇啊。」

「孔子說:『住在仁德的鄉里是件美事。不選擇住在有仁德的地方,哪能算明智呢?』仁,是天賦最尊貴的爵位,是人最安定的住所。沒有誰阻擋他行仁,他卻不行仁,這是不明智。不仁、不智,無禮、無義,只配當別人的僕役。當了僕役而覺得當僕役羞恥,就像造弓的覺得造弓可恥,造箭的覺得造箭可恥一樣。果真覺得可恥,不如就行仁。行仁的人就如比賽射箭:射箭手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勢,然後放箭;射不中,不怨恨贏了自己的人,只有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罷了。」

【想法】

孟子的理論需要相對穩定富足的治世、明主配合。在太平治世當中,仁義禮智的人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反之,就成為底層僕役。現實生活往往沒這麼理想,比如在嚴酷的生存壓力下,不仁不義、無禮無知的反而短期成功,仁義禮智的卻活不到明天。如果長官昏庸,分不清賢與不肖,用人唯親甚至唯諂媚,那麼仁義禮智也不見得更突出。此外,還有很多隨機的打擊,被車撞了,被雷劈了,忽然生重病死了。古人叫這個「天意」。孔子說自己「不怨天,不尤人」,正常人很難做到啊。

治病的、做棺材的,並不能說「不仁」,畢竟人自然會生病、死亡,如果為了兜生意去下毒,車行朝地上灑釘子,那當然不好。造箭賣軍火的造成人民傷亡,甚至積極鼓吹戰爭,阻撓和平的努力,這就進入道德的灰色黑色地帶。當然,軍火業會自圓其說,戰爭不是我發起的啊,是政客。我們支持人民擁有軍火的自由,保護自己免受罪犯、政府侵害。那麼詐騙集團總是完全的黑色吧?詐騙集團怎麼合理自己的職業呢?替社會篩選出比較聰明的人嗎?劫富濟貧(自己)嗎?也許他們會放棄一切的價值觀:這個世界上只有利益,完全否定道德的存在。

如果壞人要嘛以為自己是好人,要嘛否定好壞的分別,怎麼會以自己的職業為恥呢?他們不滿意當下,那當然是社會的錯囉,「尤人」才是正常人性。如果以自己的職業為恥,他們一定會轉職的。「反求諸己」,「君子求諸己」,「自求多福」,創造自己的幸福,也就越來越接近君子。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公孫丑下.八》

帖子 maltz » 2016-06-15, 23:35

《孟子.公孫丑下.八》

【背景】燕王噲重用賢明的「子之」為宰相,前 316 前主動將燕國王位禪讓給子之,但燕國的貴族都不滿意。前 314 年,太子平等貴族與將軍市被聯合叛亂失敗。齊宣王趁機攻打燕國,五十天破燕,燕王噲被殺,子之也被齊人殺死,還剁成肉醬。齊國決定併吞燕國,引來五大強國聯手救燕,齊國撤軍,埋下了燕、齊兩國的深仇。之後就有蘇秦合縱,樂毅與聯軍把齊國打得剩下即墨、莒城的事。

《孟子.公孫丑下.八》發生在 314 年前後,是當時在齊國擔任客卿的孟子對齊攻燕的私下看法。

【原文】

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孟子曰:「可。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噲;有仕於此,而子悅之,不告於王,而私與之吾子之祿爵;夫士也,亦無王命而私受之於子:則可乎?何以異於是!」

齊人伐燕。

或問曰:「勸其伐燕,有諸?」曰:「未也。沈同問:『燕可伐與?』吾應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則將應之曰:『為天吏則可以伐之。』今有殺人者,或問之曰:『人可殺與?』則將應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殺之?』則將應之曰:『為士師則可以殺之。』今以燕伐燕,何為勸之哉!」


【白話】

沈同以個人名義問孟子:「燕國可以討伐嗎?」

孟子說:「可以。燕王噲不得把燕國讓給別人,子之不得從子噲那裏接受燕國。比方說,齊國這裡有個官員,您喜歡他,就不稟告君王而私自把自己的俸祿、爵位讓給他,那人也不經君王同意,私自從您那裏接受俸祿和爵位,這樣行嗎?燕王噲讓君位給子之,同這有什麽兩樣?」

齊國攻伐燕國。

有人問孟子:「您勸齊國攻打燕國,有這回事嗎?」

孟子回答:「沒有。沈同問我:『燕國可以征伐嗎?』我答:『可以。』他們同意,便去征伐燕國。沈同如果問:『誰能去征伐燕國?』那麼我將回答:『奉了天子使命的人才可以去。』好比有個殺人犯,如果有人問我:『這個人該殺嗎?』我就回答說:『可以。』他如果再問:『誰可以去殺這個殺人犯?』那我就會回答他:『法官的才可以殺他。』現在,讓一個跟燕國一樣無道的國家去征伐燕國,我為什麽要鼓勵它呢?」

【想法】

如果齊國真是因為孟子的回答而下定決心攻打燕國,那麼孟子就要為這場戰爭的不良後果承擔很大的責任。發揮一下想像力:齊國不想併吞燕,楚懷王可能就不答應秦國與齊國絕交。如果(函谷)關東諸國和諧一些,天下也不會這麼快被秦國連橫,各個擊破吧?

但戰國各家經常兵戎相見,齊王應該不會因為一個客卿的意見就決定出兵。孟子只是提供了齊王出兵的大義名份--諸侯禪讓還要天子同意才行。但禪讓本是古代聖賢的美德,而周室衰微,七雄早已各自為政,所以齊國出兵「維護周室秩序」的名份其實相當薄弱,路人都知道齊王只是趁人之危。

也許本來只想撈幾座城池,但戰事進行得實在太順利,把人家新舊君王都殺了,所以齊國就有了併吞燕國的想法。與此同時,秦國也正在併吞兄弟相殘內亂的蜀國(前面《戰國策》有介紹)與巴國。戰國七雄發展到當時的規模,都各自併吞了很多小國,所以齊國有併吞燕國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孟子.梁惠王下.十一》記載孟子建議齊王不要併吞燕國,因為起初齊國出兵是拯救燕國人民「於水火之中」,燕國人民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但併吞它就不再是仁政了。後來齊國還是決定併吞燕國,但聯軍一到,齊宣王也只能撤軍,<公孫丑下.九>記載齊王後悔不聽孟子的話。

孟子一向以民為本,戰爭對人民有什麼影響,他會不知道嗎?<離婁上.十四>:「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戰者服上刑」,孟子反對戰爭,怎麼這裡還用禮教去煽動戰爭?以殺人盈野盈城的大惡懲小惡 (光從禪讓來看,其實還可以說是善),實在是匪夷所思。正常人都知道齊、燕之間戰事不斷,齊王當然想趁燕國內亂侵略,孟子事後又辯駁:「他又沒問我誰能攻打燕國」,也顯得非常牽強。

也許孟子有些天真,以為內亂中的燕國人民真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就不與孟子一貫的民本的思維衝突,但也顯出孟子高估了齊宣王處理戰敗國的仁義,低估了接下來戰事的殘酷,也錯估了燕國人民的判斷--燕國人只會把齊人看成趁火打劫的世仇混蛋。但這些應該是戰國時代的基本社會常識,孟子很聰明,怎能不知道?也許孟子是這樣想的:齊王發兵勢所難免,如果用大義名份出兵,總比直接侵略好。另外,是否有些關鍵的史料是我們無從得知的?比如為什麼齊人要把子之剁成肉醬,是不是之前有什麼深仇大恨?

悲觀犬儒一些,我們也許可以說:孟子滿口仁義道德,卻只是用空洞的禮教煽動戰爭的偽君子。但在當時各國積極四方侵略擴張,弱肉強食的局勢下,這個黑鍋似乎又不應該讓孟子一個人背。當時孟子最圓滿的事業,並不是阻止國家侵略擴張,而是即使擴張也要施行仁義。比起孔子的時代,孟子面對的挑戰又更加艱難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滕文公下.九》

帖子 maltz » 2016-06-16, 18:32

《孟子.滕文公下.九》

【原文】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

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壤宮室以為汙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污地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書》曰:『丕顯哉文王謨!丕承哉武王烈!佑啟我後人,咸以正無缺。』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白話】

公都子問孟子:「外面的人都說夫子喜歡辯論,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說:「我哪裡好辯呢?我是不得已啊!(果然好辯 XD) 天下萬物生成已經很久了,一治一亂地循環。」

「在堯的時候,洪水倒流,泛濫中原,蛇龍盤踞,人們無處居住。地勢低的地方,在樹上搭窩棲身,地勢高的地方,就打相連的洞穴。《尚書》上說:「洚水警誡我們。」洚水就是洪水。禹被派治水,開挖河道,讓洪水注入大海;驅逐蛇龍,把它們趕進荒草叢生的沼澤,水都流入長江、淮河、黃河和漢水。險阻排除了,危害人類的鳥獸消滅了,然後人們才能夠在平地上居住。」

「堯舜之後,聖人之道衰微了,暴君相繼出現。毀壞民房,開挖深池,人民無處安身;廢棄農田,改作園林,人民斷了衣食來源。荒謬的學說、暴虐的行為紛紛出現。園林、深池、沼澤多了,禽獸又聚集來了。到了商紂時,天下又大亂了。周公輔佐武王殺掉紂王,討伐奄國,三年後除掉了奄君,把紂王的寵臣飛廉驅逐到海邊殺掉。消滅的國家達五十個。把老虎、豹子、犀牛、大象驅趕到很遠的地方,於是天下人心大悅。《尚書》上說:『多麽輝煌啊,文王的謀略!後繼有人啊,武王的功業!扶助、啟迪我們後人,都正確完美沒有欠缺。』」

「後來世道又衰微了,荒謬的學說、暴虐的行為又紛紛出現了,有臣子殺君主的,有兒子殺父親的。孔子感到憂懼,編刪史書《春秋》。編史書是天子的職權,所以孔子說:「了解我的,恐怕就在於這部《春秋》吧!怪罪我的,恐怕也就在於這部《春秋》吧!」

「當聖王不出現,諸侯放縱恣肆,隱居的人橫發議論。楊朱、墨翟的言論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論,不是歸向楊朱一派,就是歸向墨翟一派。楊朱宣揚一切為自己,這是心目中沒有君王;墨翟宣揚對人一樣地愛,這是心目中沒有父母。心目中無父無君,這就成了禽獸。公明儀說過:『廚房裏有肥肉,馬棚裏有肥馬,而百姓面黃肌瘦,野外有餓死的屍體,這好比率領著野獸來吃人啊!』楊朱、墨翟的學說不滅亡,孔子的學說不光大,這會使邪說蒙騙人民,堵塞仁義。仁義被堵塞了,就導致率領野獸吃人,人與人將互相殘食。我為此憂懼,決心捍衛古代聖人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的學說,排斥荒誕的言論,使邪說不能產生。邪說從心裏產生,就會危害事業;在事業上起了作用,就會危害政治。如果再有聖人出現,也不會改變我這話的。」

「從前大禹制服了洪水而使天下太平,周公兼並了夷狄,趕跑了猛獸而使百姓安寧,孔子編寫了《春秋》而使犯上作亂的人畏懼。《詩經》上說:『打擊戎狄,嚴懲荊舒,就沒有誰敢抗拒我。』目無父母、君主的人,正是周公所要討伐的。我也想端正人心,撲滅邪說,批判放縱、偏激的行為,排斥荒誕的言論,以此來繼承(禹、周公、孔子)三位聖人的事業,這難道是喜歡辯論嗎?我是不得已啊。能夠用言論批駁楊朱、墨翟的,才是聖人的信徒啊。」

【想法】

堯舜禹湯都是遠古傳說。孔、孟都說他們是聖賢,但戰國時代魏國成書的《竹書紀年》卻說舜、禹是經過政變才上位。實際經過只怕沒人知道了。

孟子批評楊朱一切為己是「無君」,雖然符合禮教制度,但在孟子自己的「民本」思想裡卻是本末倒置。但如果人人只為自己,就容易彼此殘害;而君主只是替人民管理政事,「無君」比起「無民」、「不仁」有什麼重要呢?這就好比網路上說今日中國盛行利己思維,一切向錢與權看,如果批評這「不愛國」,就搔不到癢處。因為這樣想的人通常已經反感國家的強勢宣傳壓制,以譏諷「愛國憤青」為日常娛樂;再批評他不愛國,他本來就不愛。如果批評利己主義「社會相殘,害人害己」不是更實際嗎?

墨家的兼愛思想可說是「大仁」了,但孟子又說他「無父」,不更加親愛自己的長輩。想像孟子穿越一下,對《聖經》記載耶穌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對文化大革命的「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也是很不滿意吧。但以上兩者是愛一個神化的對象勝過愛父母,而墨家的愛是全體人類。佛家更把這樣的愛擴散到全體生命。

<離婁上.十一>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儒家的愛是自內而外有等差的,親長優先於其他人,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儒家最推崇的聖賢之一虞舜本人非常的孝順,傳說即使他的父親與後母、異母弟總是聯手要害死他,他還是孝心不改。儒家效法他的孝心。第二,儒家相信一切的仁愛始於對家人的親情,<盡心上.四五>:「親親而(後能)仁民,仁民而愛物」,對家人都不親,對其他人怎麼能親呢?怎麼能愛護萬物呢?<離婁上.十八>解釋為什麼君子不教自己的兒子,就是怕兒子反問父親:「你自己也做不到你要求我的道德」,這樣就傷了親情。在今日的標準,這樣抬高親情似乎有些過頭了。父母如果虐待子女,子女還是遠離的好;孝子也不見得是仁人,行仁者也不一定是孝子。

孟子以古代聖賢「仁道」的正統傳承者自居,左手批評個人主義,右手批評集體主義,中庸之道似乎最寬敞,卻免不了流於「忠君、孝父母」的僵化教條。既然以「仁」為最高依歸,那麼「以忠害仁」,「以孝害仁」都是有可能的,為什麼不學孔子說,「人而不仁,如忠何?如孝何?」楊朱要人們不要舉著道德的大旗批評、甚至殘害別人,不是有利社會和諧,符合儒家的「與人為善」,「善與人同」嗎?墨子的兼愛目標,這難道不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嗎?為什麼一定要把其他人的思想做最極端的解讀呢?那很可能只是一種矯枉過正式的反作用力。楊朱吶喊:「不要再站在道德高地上砸石頭了!」墨子吶喊:「不能只看見自己家人的利益!」智慧是殊途同歸的。如果以為只有自己掌握真理,草率地用自己的教條否定其他人的思維,也是紛擾亂世的原因之一了。

讀《孟子》,發現他真的是好辯。他為仁義而辯當然好,但他有時發明一些簡單武斷的理論,又硬拗自己是正確的。這個在<萬章下.四>就看出來了。別人批評他好辯,因為不是因為他鼓吹仁義,只是因為他從不承認自己某些理論的不完美。大概是當時百家爭鳴,孟子認為認錯就有傷仁義,絕不能退讓吧。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離婁上.七》

帖子 maltz » 2016-06-16, 18:53

《孟子.離婁上.七》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齊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涕出而女於吳。」

「今也,小國師大國而恥受命焉,是猶弟子而恥受命於先師也。如恥之,莫若師文王。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為政於天下矣。《詩》云:『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將于京。』孔子曰:『仁不可為眾也。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而不以濯也。《詩》云:『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白話】

孟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道德較低的人被道德較高的人役使,不太賢明的人被賢明的人所役使。天下無道的時候,小的被大的役使,弱的被強的役使。以上兩者都是天命,順從天命就生存,違背天命就滅亡。齊景公說:『既不能號令他人,又不聽命於他人,實在無路可走了。』於是流著眼淚把女兒嫁往吳國。」

「今天,小國受大國役使,卻恥於聽從大國的命令,就好比學生恥於聽命於老師一樣。如果對受他國之命感到羞恥,不如效法周文王。如果效法周文王,大國只需五年,小國只需七年,就能號令天下了。《詩經》說:『殷商的子孫,數目不下十萬。上帝既已降命,他們都臣服於周。曾經擁有天命的殷商人臣服於周,可見天命並不固定。商臣通達聰明,也來到周朝都城助祭。』孔子說:『行仁者,天下之眾不能當也。國君喜好仁德,就天下無敵了。』現今想要無敵於天下卻又不依靠仁德,就好比要解除炎熱卻不用涼水沖洗。《詩經》說:『有誰能解除炎熱卻不用涼水沖洗?』」

【想法】

儒家信仰善良的「天」,天獎勵善人,授命給仁德者,促成人間大治。但孟子這一篇首段真是顛覆三觀啊!他說天下有道的時候,賢德在上,不肖在下,這是天意;但天下無道的時候,大欺小,弱肉強食,這也是天意。第二段引用《詩經》還說天命無常。這樣看來,天意不見得是善良的啊,有時候天意是有德者生存,有時候天意是強大者生存。那孟子還有什麼理由要求人在亂世中行仁義呢?應該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追求強大才是啊?

但<盡心上.四十二>又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跟隨)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也許可以這樣為孟子「洗地」:老天依然善良公義,天下有道的時候,是天意彰顯,天下無道的時候,是天意不彰顯。在亂世中行仁德,就是使天意重新彰顯,大國五年、小國七年自然就會受到老天的眷顧。天命無常,是因為行仁義的人不同,有時這國仁者無敵,有時那國仁者無敵。
注:
但是今天「殉道」的意思,恰好就是因為跟隨道義而失去了生命。「殉」字從「歹」,隨人死,埋在一起用在「殉葬」,已經有不祥的意思了。孟子用這個字,潛意識裡大概也是有點心虛了吧。
當然,這種「仁者無敵」多少有些一廂情願,疑似知識份子把自己的道德理想投射在一般老百姓身上。一般老百姓沒這麼多理想的啊,他們只希望公平地追求榮華富貴,一旦患得患失,就什麼都做得出來了。前面《左傳.子魚論戰》那裡說到,春秋時代宋襄公不願趁楚軍渡河到一半發動攻擊,兵敗受傷而死,世人多笑宋襄公是傻瓜,天命到哪裡去了呢?也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還要幾百年、幾千年,復興的中華文化才會還給亂世中「婦人之仁」應得的嘉許。

另外,自己查不到「億」作「十萬」解的根據。如果殷商自己的子孫才「不下十萬」,那麼三代的「天下」大概就幾百萬人。也許這裡「億」是「很多」的意思?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離婁上.十九》

帖子 maltz » 2016-06-16, 19:14

《孟子.離婁上.十九》

【原文】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白話】

孟子說:「侍奉誰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守護什麽最重要?守護自身的志節最重要。不喪失志節,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聽說過;喪失自身的志節,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聽說過。誰能不侍奉呢?侍奉父母是侍奉的根本;誰能不守護呢?守護自身的志節是守護的根本。」

「曾子奉養父親曾皙(名點,字子皙 xi1),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將要撤去時,必定請示父親,剩下的給誰吃呢?如果曾皙詢問有沒有多餘的,曾子必定說:『有。』(這樣曾皙就不會因為自己吃太多而良心不安。) 曾皙去世,曾元奉養曾子,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將要撤去時,不問把剩餘的給誰吃,如果曾子詢問有沒有多餘的,曾元回答:『沒有了。』之後多做一些。(另有一說:曾元即使有也說沒有,是要將剩下的菜留給曾子下一頓再吃。) 這叫做奉養父母的口舌和身體。只有像曾子那樣,才可以叫作順從了父母的意願。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

【想法】

曾子非常重視孝道,寧可欺騙父親,都不忍心用事實稍稍傷害父親的感情。曾元就老實回答 (曾子的兒子給他吃剩飯,似乎不太可能)。也許是曾元這個人比較單純,但也可能是他堅持要讓父親知道真相,認為這才是孝順。《韓非子》記載曾子答應了孩子自己出門回家就殺豬,回家就履行承諾。道出事實不也是一種誠信嗎?

原則上,一個(成年)人有知的權利,接下對事實怎麼判斷,產生什麼感情、什麼行為,都是他自己的責任。但現代人受到科學思想的影響,是不是對事實有一種近似迷信的狂熱呢?有時候對人最好的東西不是真相。比如一個教徒發現沒有天堂地獄,落入存在主義的虛無,他就去做壞事了。那麼即使他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的行為對社會還是造成不良的後果。站在社會的角度,還不如讓他繼續相信天堂地獄。

每個人對真相需要的程度不同,對真相的容忍度、鑑別度也不同。有人分不清虛幻與現實,有人寧可活在虛幻的快樂中,有人奮力挖掘出最殘酷的事實,並且在絕望虛無中重新建立價值觀。對承受不了真相的人說真相,也許有些殘忍,甚至產生不良的後果。但不說真相也可能有不良的後果。孟子說「不孝有三」,漢代趙歧注解第一不孝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如果曾子騙曾皙還有酒肉飯菜,曾皙放心把家人的份量吃完了,讓孫子曾元挨餓營養不良,曾子不就是陷父親於不義嗎?
:on_vadersweat: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離婁下.二八》

帖子 maltz » 2016-06-17, 19:45

《孟子.離婁下.二八》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白話】

孟子說:「君子之所以不同於一般人,是他存心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中,把禮保存在心中。仁者愛人,有禮者尊尊敬人。愛人的,別人就愛他;敬人的,別人就尊敬他。」

「假設有個人,他以粗暴蠻橫的態度對待我,那麽君子必定會反省自己:我一定有不仁的地方,無禮的地方,所以才被人這麼回敬。反省之後做到仁了,反省後有禮了,那人的粗暴蠻橫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一定還沒有盡力。經過反省,盡力了,那人的粗暴蠻橫還是這樣,君子就說:『這不過是個胡言亂語的瘋子。像他這樣,同禽獸有什麽區別呢?我又何必為難禽獸呢?』」

「因此君子有終身的憂慮,沒有一時的擔心。終身憂慮的事是: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給天下的人樹立了榜樣,影響可以流傳到後世,我卻仍然不免是個平庸的人,這是值得憂慮的。憂慮了怎麽辦?像舜那樣去做罷了。至於說到君子一時所擔心的,那是沒有的。不仁的事不幹,不合禮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時的擔心,君子也不認為值得擔心了。」

【想法】

先前從嵇康的《聲無哀樂論》、《養生論》知道嵇康提倡不受外物影響的內心,而孟子這一篇也是這個思想,以仁、禮、忠反求諸己,如果自己沒問題,其他人對自己怎麼樣,就不必顧慮了。

不為難妄人,可以說有仁心了;把人想像成禽獸,維護了「敬人者,人恆敬之」的邏輯,但還是不要說出來的好。但旁觀者只見到妄人的口水噴到君子臉上,而君子不回應,妄人覺得忽視受辱了,還可能越噴越凶。旁觀者會說:君子這麼窩囊,還在阿 Q 精神勝利呢,只能在心裡把妄人想像成禽獸。究竟哪個才是真理呢?

兩個都是吧,就是看人選擇哪一個真理,要做怎樣的人。在人吃人的環境裡,若不擺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凶狠,大概就要給欺負到死了。仇人者,人恆仇之,也是因為這樣的仇恨心態彼此呼應,才維持住了人吃人的環境。人選擇哪個真理,也是選擇那個真理造成的環境,親自創造那個環境。

也許孟子這樣的聖賢可以用言行改造那種人踩人、人吃人的叢林社會的一個角落。但一般人沒那個智慧,改變不了人心,又不想留在那種叢林社會,還是盡快離開比較好。孟子小時候,孟母就要三次搬家,等孟子長大了再來改造環境。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告子上.六》

帖子 maltz » 2016-06-17, 19:57

《孟子.告子上.六》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彜,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彜也,故好是懿德。』」


【白話】

公都子說:「告子說:『人性無所謂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說:『人性可以善良,也可以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當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厲王當朝,老百姓就橫暴。』也有人說:『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雖然有堯這樣善良的人做天子,卻有象(舜的異母弟)這樣不善良的臣民;雖然有瞽瞍這樣不善良的父親卻有舜這樣善良的兒子;雖然有殷紂王這樣不善良的侄兒,並且做了天子,卻也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善良的長輩和賢臣。』如今老師說『人性本善』,那麽他們都說錯了嗎?」

孟子說:「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變得善良,這就是我說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皆有;羞恥心,人人皆有;恭敬心,人人皆有;是非心,人人皆有。同情心是仁;羞恥心是義;恭敬心是禮;是非心是智。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而已。所以有句話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的水平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故。《詩經》說:『上天生育了人類,萬事萬物都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就會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說:『寫這首詩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想法】

從前以為春秋戰國談人性善惡的只有孟子、荀子,從這篇才曉得當時已經有告子「性無善惡」等等不同的說法。告子這樣全面否定善惡,可以說是道德虛無主義;另外還有否定先天,完全取決於後天(有點像心理學的行為學派),相對就是反過來,否定後天,完全取決於先天。這三種說法都顯得極端,但也都看見一部份的真理,因為「性」是先天基因的集合,本就有善的與惡的。孟子專注於後天培養的人性中的善,而荀子專注於限制先天人性中的惡,也都是真理,加起來對人性就有相當完整的認識了。

如果以「對社會最有好處」的標準看,即使不基於事實、或不基於全部事實的觀念,只要對社會有好處,暫時又沒有更好的替代品,就有存在的理由。那麼傾向「後天可以改進」的道德學說,比起傾向「先天注定」的道德學說,就能對信徒產生更多的激勵。比如上一篇孟子說:舜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他做得到,我就做不到呢?事實上同理心、長遠計畫這些能力都可以看成智商這樣的常態分布,舜很可能是天賦異稟,正常人無論如何無法達到。但只要信仰孟子,就有了後天積極培養仁義禮智的動力與信念,就比正常人走得更遠些。文明的進步也有賴於這些樂觀積極的觀念,就像現在成功學教人要「激發出潛能」一樣。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孟子.告子上.十八》

帖子 maltz » 2016-06-17, 21:39

《孟子.告子上.十八》

【原文】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白話】

孟子說:「仁勝過不仁,就像水能滅火一樣。但如今奉行仁道的人,就像拿一杯水去救一整車柴草的大火;滅不了,就說是水不能夠滅火。這樣的說法正好又大大助長了不仁的觀念,最終所有的仁道都要失去。」

【想法】

看來中華文化的犬儒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啊!那些說有原則操守的人注定要被排擠陷害,就是主張「水不勝火」的。可能是放火的人多,救火的人少,或者救火的拿的杯子太小,手上有水的旁觀者太多,因為都怕燒到自己,怕丟工作,怕失去名利,因患失而恐懼,在乎外界多於內在,反而加入放火的行列。隨著文明發展,人的內在越來越充實堅定,手上有水,又參與救火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今天網路上常見救火者,只是他們之間經常因為意見分歧,把彼此當成放火的,類似前面孟子大力批評楊朱與墨子一樣,那就是水都潑在彼此臉上了。隨著文明持續發展,理解包容彼此的能力增強,救火者也懂得求同存異了吧。

BUTTON_POST_REPLY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3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