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學堂】三國末年研究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BUTTON_TOPIC_LOCKED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思想研究 (10) 文學:經國的風骨

帖子 maltz » 2015-03-24, 07:56

蜀漢思想研究 (10) 文學:經國的風骨

蜀漢的文學可以與曹魏對照。魏文帝曹丕 (187-226年) 著有政治、文化評論《典論》,當年洛陽太學裡還有六塊《典論》石碑。今日這部著作已經亡佚大半,但還有一篇著名的<論文>留傳下來,是曹丕對文人、文章的看法。網友應該相當熟悉這兩段:

:point_orange: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俚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原文此處有「不」字)自見之患也。

:point_orange: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饑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文以氣為主

當然不是所有文章都能流傳到後世,總得有些保存價值。「文帝」曹丕的確想當文人,把握有限的生命,留下一些作品、思想傳世。這篇<論文>讓後人看見另一面的曹丕,不只是篡位的權臣、陷害逼迫胞弟的兄長,趁亂納人老婆(甄氏)的好色男人(後來還冤枉賜死她)而已。除了陳述寫文章的重要,這篇<論文>還提出一個「文氣」理論:

:point_orange: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曹丕在文中舉出當時七位出色文人的「氣」,加上點贊或差評,比如「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雄)、班(固)儔也。」但「氣」這個概念相當籠統,大概是文章實際內容與個人表達風格的意思;而「清濁」應是思路、邏輯的清晰、尖銳程度,所以「引氣不齊」就流於胡言亂語,軟弱無力,風格前後不連貫,好像找人代筆的一樣。孔融 (153-208 年)「體氣高妙」,比如他對劉備這麼評價袁術:「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雖然有些過份(理不勝辭),但居高臨下罵人廢物,非常過癮,「冢中枯骨」四個字畫面感強,一針見血,又相當精妙。《三國演義》把這句話放進曹操嘴裡去了。
注:
呂思勉在《中國文化史》中解釋,古人相信金木水火土是萬物的本質(類似亞里斯多德把世界原素),陰陽是世界運行的力量;但思想進步,又覺得五行、陰陽之說不甚合理,於是再把五行的根本統稱為「氣」。陰陽兩極又統稱「太級」。就是所謂「太級生兩儀」。
曹丕認為「氣」改變不了,父兄不能改變子弟。孩童時代或許還有許多塑造的空間,成人受限於生活範圍、已經被灌輸的價值觀,不易甩脫「弊帚自珍」的成見,所以曹丕說「文人相輕」,善於看見自己的優點,拿己之所長而輕視他人。其實何止文人相輕,正常「人」都有自尊的本能,都喜歡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強,只不過文人把想法寫出來而已。挑缺點容易,找到缺點的成因,並且有效解決它就困難了。直言批評只對自尊心已經很強大的人管用,對正常人也許可以用潛移默化的手段。

:on_vadersweat:

東漢末年流行臧否人物,比如開「月旦評」的許邵說曹操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而曹丕更進一步臧否文學,成為文學評價的先驅。孔融等被點評的七人因此被稱為「建安七子」,與曹操、曹丕、曹植、曹叡祖孫三代並列「建安文學」或「建安風骨」,體現亂世悲涼,文人慷慨發願,一展雄心壯志。
注:
<後漢書.許邵傳>說許邵評曹操「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這事另一個版本是裴注引《孫盛異同雜語》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剛好倒過來。第二個說法網友應該比較熟悉,但個人認為第一個版本說得相當精確。治世的道德標準較高;亂世往往不擇手段勝利。
孔融既然敢笑袁術廢柴,自己應該是憂國忘家,準備一展抱負的。後來他被曹操以「謗訕朝廷」的名義殺了,有人勸他兩個兒子快逃,兒子不逃,回答:「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果然他們很快也被抓去殺掉。這又是一句畫面感十足的名言,在孔融家「父兄也可以移子弟」。站在曹操的角度,根除異議份子才能鞏固自己的權力。也許仲長統筆下那些「不敢正是非於富貴」的可賤的士人還會說孔融「活該」、「情商低」吧。

文以留名、經國

近年常聽到一種說法:某某皇帝、領導人在追求「歷史評價」。曹丕在<論文>裡推崇人經由文章「聲名自傳於後」。從這一系列研究的中心思想看來,「歷史評價」、「出名」比起追求至善、智識、大同之治,還真算不上高尚。人總是投射自己的心態在別人身上,評論者說誰追求在歷史評價,或許自暴其短了;但曹丕親筆寫的總是沒被冤枉,或許要被一心「自我實現」的讀書人看不起呢,但可能他們心裡偷偷認同。曹丕生長在「用人唯才」的環境下,沒受到傳統道德的洗腦。曹操「唯才是舉」的「求賢令」說得很絕:

:point_orange: 若必為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指漢初陳平相傳與嫂子通奸,之後做官又收賄)而未遇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亂世裡叢林法則盛行,忠信「君子」容易受詭道「小人」欺負;而當時世俗已經儒教化,即使道德優秀也可能滿口陰陽五行,不見得真有什麼腦筋。連漢宣帝都這麼對兒子(後來的元帝)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所以一心成就霸業的曹操就大膽走了極端--通姦、收賄都不怕。如果當時天下人忙著「為生存而生存」,「為富貴而富貴」,那「為出名而出名」還挺高尚的呢。其實曹丕還相當正經,開頭就說文章是「經國大業」,他提出的文學理論可以解釋自古以來的文人相輕,格局宏大,相當有誠意;至於後世「為藝術而藝術」……那也能滿足自我表現、尋找同伴的需求。古代資源有限,知識份子比例極小,曹丕又是皇帝,當然有「經國」的使命感;而今天教育普及,幾乎全民識字,人有什麼需求、思想都可以反應在文字上,「經國大業」文章比例雖低,但數量、品質也不一定遜於古代。

至少曹操、曹丕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要稱霸、要傳名,破罐子破摔,大破大立。之後魏晉風骨一直流行「真」,只是當朝廷走回禮教的老路,「以孝治國」,曹操父子、司馬昭父子預備篡位,三番兩次推讓,卻顯得格外虛偽。

上一節用統治階級人才的墮落、正常化解釋朝代興亡。「唯才」的制度讓曹魏不必受到見面就問「治什麼經典」的「小人儒」脫累,人才開出紅盤,勢力迅速壯大,但「無德」就是「利己」,官員中飽私囊,拉拔親信遍布朝廷,所以「九品中正」也步上察舉後塵,迅速墮落。捨遠求近,載舟覆舟,至少曾經強大。世人都有富貴、成名願望,願望不能滿足時,或許也會崇拜這樣的「英雄」。

蜀漢風骨

相比曹魏的勇敢、極端的唯才嘗試,蜀漢維持漢制,沒什麼特別的改革。這不僅是劉備崇尚仁德的性格所致,也是他刻意的策略。裴松之引《九州春秋》說劉備本不想背叛劉璋,他對龐統說:「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但到頭來他還是被龐統說服,捨遠求近,心黑背叛,先打下基業再說。其實諸葛亮在隆中茅廬就說取益州,當時劉備也沒反對。能在亂世裡一再存活,劉備一生也有不少汙點,所以他在臨死時勸戒兒子:「惟賢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末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也是他良心不安,其言也善吧。

劉備不只遺言給劉禪,還告訴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從此諸葛亮也是國家負責人,他是否像曹丕一樣,想做些「經國大業」呢?《三國演義》讓諸葛亮說君子儒「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他是否真這麼想?

陳壽收集了《諸葛氏集》二十四篇,共十萬四千字。在公文、私信之外,諸葛亮還留下《八務》、《七戒》、《六恐》、《五懼》、《論前漢事》、《論諸子》、《兵要》、《軍令》這些政治、兵戰心得。有兩處談到他對「留名」心態的看法:

:point_orange: 《與孟達書》:「每陳足下平素之志,豈虛托名載策者哉?」
:point_orange: 《兵要》「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兇。故良將守之,志立而揚名。」

陳壽在本傳裡評價諸葛亮「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又說「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豔」,但是「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為了讓一般讀者聽懂,言語自然平實,不用深刻典故、冷僻字。「出名」應該是當年武人的普遍價值觀,比如太史慈的遺言是:「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以升天子之階」。所以靠戰功出名,應是諸葛亮拿來哄一般忠誠良將的話。對於求善的讀書人將軍,可以加上「討伐奸賊,申張正義」;對於更明白的人,或許說「戰爭是為了實現大同治世吧」,如果他們自認治國手段適合。
注:
看來孟達已經超脫了文人「托虛名載策」的境界,所以他才在兩國之間翻來覆去,不計較名聲。《三國志》說孟達「有容止才觀」,降魏之後「文帝(曹丕)甚器愛之」,也許他們討論過<論文>,曹丕也發現這個人還真不俗氣。
上一節說到魏國大臣寫信來勸降,諸葛亮來個「文人相輕」,鄙視他們是「徒喪文藻,煩勞翰墨者」。「君子儒」著述是為了傳承治國心德,思想智慧,造福後世,不必賣弄文采。
注:
諸葛亮《兵法》開頭說:「山陵之戰,不仰其高;水上之戰,不逆其流;草上之戰,不涉其深;平地之戰,不逆其虛(墟,土山),此兵之利也。故戰鬥之利,唯氣與形也。」所以諸葛亮不但也講氣,還講形。
在劉備、諸葛亮的帶動下,蜀漢官員「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但這並不影響他們自尊的需求。郤正《釋譏》寫到別人這麼告訴他:「名必須功而乃顯,事亦俟時以行止,身沒名滅,君子所恥。」寫文章「立言」出名,為國「立功」出名,殊途同歸而已。君子想出名可以上溯到孔子本人--<論語 ‧ 衛靈公第十五>:「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當然這裡的名可以解釋為道德的名,甚至思想家提出指引人類道德價值「立德」的名,而不單是留下姓名。不過還沒到那個境界的正常人自然無法理解。

文章注重實用,總是風骨。蜀漢沒有班固《兩都賦》、左思《三都賦》這種「為文學而文學」的華麗作品傳世,但還能出產好文章。南宋安子順、謝枋得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這古代三大「抒情文」,蜀漢人就佔了兩篇。諸葛亮的《出師表》深深反應了士大夫 (尤其偏安政權) 的價值與理想,情感真誠,直言勸諫後主而不放肆,簡單流暢不做作,思想、做人境界都高,果然有「才十倍曹丕」的架勢。李密的《陳情表》則道盡了古人盡孝報恩的願望與遺憾。這兩篇臣民上表自然揮灑,感性而不矯情,所以通過了歷代明白人的篩選。

蜀漢諸子

《三國志》把蜀漢的學者杜微、周群、張裕、杜瓊、許慈、孟光、來敏、尹默、李譔、譙周、郤正等放在一卷,以下介紹一些特別提到的著作名稱的作者,順便探索他們的「氣」:

:point_orange: 大司農秦宓 (?-226年)。秦宓沒特意留下什麼著作,現代仍流傳他的奏表書信《薦任安於益州牧劉焉》、《答王商書》兩篇、《報李權》,都有漢賦的華麗排比、用典風格。陳壽說他:「專對有餘,文藻壯美,可謂一時之才士矣」。秦宓還喜歡考證歷史。《三國志》本傳說他「見帝系之文,五帝皆同一族,宓辨其不然之本。又論皇帝王霸養龍之說,甚有通理。」
注:
:point_white: 諸葛亮曾問秦宓對蜀中先賢儒士的看法,秦宓回答董扶「褒秋毫之善,貶纖芥之惡」,又說任安「記人之善,忘人之過」。董扶、任安雖然都是讖緯學者,也都是很有道德的人。任安的學生是杜瓊、杜瓊再傳授「當塗高」給譙周。

:point_white: 《史記》的「五帝」指黃帝、顓頊、嚳、堯、舜,但也有其他說法。當時人以為五帝都出自同一族。從現代的知識看來,黃帝時代的阪泉之戰、涿鹿之戰都是聯合部落戰爭,所以當時已經脫離了氏族時代,由部落之間推舉聯盟的共主。如果五帝都同姓,每次都推出同一家族的人也有些奇怪,「家天下」是夏代之後的事情。

:point_white: 「養龍」是三代的傳說:褒人的神靈化身爲龍,夏君把龍的口水保藏在木盒裡,後來龍的口水露出來,一個宮女碰到後產下褒姒,西周滅亡在她的美色上
:point_orange: 光祿大夫譙周 (201-270年)。前面提到譙周精於讖緯,但他也是多產的史學者,著有《法訓》、《五經論》、《古史考》、《蜀本紀》、《春秋然否論》等百餘篇 ,可惜今日幾乎全部失傳,只剩下他最有時代價值的讖緯學說。譙周的學生陳壽在本傳裡評價他「耽古篤學」,「詞理淵通,為世碩儒,有董(仲舒)、揚(雄)之規」。董、揚都是潛心學術、不慕榮利的文人。(揚雄早期還是走華麗辭賦路線的,後來才覺得那沒用。) 譙周從事歷史考證,也算是繼承了蜀漢務實求真的風骨。

當時譙周的評價似乎相當兩極,<楊戲傳>記載:「時人謂譙周無當世才,少歸敬者,唯(楊)戲重之,嘗稱曰:『吾等後世,終自不如此長兒也。』」譙周身長八尺,與諸葛亮、趙雲、彭羕一樣,(漢一尺 23.1 cm,魏一尺約 24.1 cm,譙周至少 184 cm) 所以長輩叫他長兒。為什麼楊戲看好譙周?譙周年輕時曾經向秦宓討教他對上古史的心得,又向杜瓊問讖緯,回家自己鑽研,「誦讀典籍,欣然獨笑,以忘寢食」,看來是「勤能補拙」的典範。而譙周也像孔子一樣收學生,陳壽之外,巴東守將羅憲、李密都是他的學生。羅憲被門人比作子貢,李密被比作子游、子夏。譙周告訴過陳壽:「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譙周門人以孔子弟子類比,譙周自然就是孔子。當然譙周與門人不見得有孔子的功力,多是後世結拜常稱劉、關、張一類的推崇心理。

:point_orange: 梓潼太守、射聲校尉楊戲 (-261年),於 241 年寫成《季漢輔臣贊》,給蜀漢比較知名的幾十個故人蓋棺論定。陳壽說楊戲「簡惰省略」,「書符指事,希有盈紙;然篤於舊故,居誠存厚」,連蔣琬(當時聘他當東曹掾)對他說話,楊戲都「時不應答」。與其說楊戲「務實」,不如說他是個很內向的人。但楊戲喝了酒又不一樣。257年楊戲隨大將軍姜維出兵,「戲素心不服(姜)維,酒後言笑,每有傲弄之辭」。回來之後,「有司承旨奏戲,免為庶人」。

:point_orange: 秘書令郤正 (?-278年),《三國志》本傳說郤正「性澹於榮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馬(相如)、王(褒)、揚(雄)、班(固)、傅(毅)、張(衡)、蔡(邕)之儔遺文篇賦,及當世美書善論,益部有者,則鑽鑿推求,略皆寓目」,「述詩論賦之屬,垂百篇」,與譙周一樣高產。但今日我們只看見三篇:《釋譏》、替姜維申張公道的著論,還有蜀漢呈送鄧艾的降書。

前面附上郤正《釋譏》,可以對應陳壽說他「文辭燦爛,有張(衡)、蔡(邕)之風」。這兩人都博學多才,蔡邕 (133-192年) 通數術、天文、音律,張衡 (78-139年) 發明「渾天儀」(機械天球儀)、「候風地動儀」測量地震方位,還算得出圓周率,與郤正一樣有許多道家思想。郤正似乎沒有這麼多才多藝,但一輩子在圖書館上班,必定博學。

可能是受到東漢朝廷逐漸腐敗的影響,張衡由前歌功頌德的「大賦」(東漢屬火尚赤,當年的「紅色文學」) 轉型,走向實物抒情的「小賦」。這裡的大小指的是內容的格局,表達形式還是改不了是辭藻燦爛,排比鋪陳。張衡的轉變似乎是一切文學、乃至人類智慧發展的自然過程,先懂得做表面功夫,慢慢累積了學識與智慧,才能增進內容深度,再回頭鄙視金玉其外者 (非不為也,不能也)。《釋譏》好歹超脫了「聲名自傳於後」的追求,但郤正為後人稱道的,還是他實際的作為,比如他捨棄家眷,跟隨後主劉禪北遷洛陽,在司馬昭面前教後主說話。

:point_orange: 右中郎將李譔 (zhuan4)。五經諸子無所不覽,兼通「算術、卜數、醫藥、弓弩、機械之巧」,似乎又是一位張衡、蔡邕類型的人物。李譔替古文的《易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傳》、《太玄指歸》作注。今文經講究師承理論,古文經學者自行考據古書,所以李譔走的是古文經路線。本傳說他「體輕脫,好戲啁,故世不能重也」,或許又有孔融這樣的風格。蜀漢讀書人歧視譙周無王佐之才,討厭李譔毒舌輕佻,門檻還真高。但今日社會多元,誇張的寫作很適合大眾追求刺激、發洩的口味。

:point_orange: 郡太守陳術。博學多聞,著《釋問》七篇、《益部耆舊傳》及(地方)志。但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用《益部耆舊傳》,聲稱是陳壽所著,此外還有一本《益部耆舊雜記》。<晉書.陳壽傳>也說陳壽著《益都耆舊傳》十篇,不知與陳術的同名著作有什麼關係。

:point_orange: 呂雅。尚書令呂弋之子,「清厲有文才」。著有《格論》十五篇。已亡佚。

:point_orange: 諸葛瞻「工書畫」。在當時的高標準下,似乎給老爹丟人了。

有識者

總的來說,蜀漢的文學風氣相當傳統,士人評價的標準也相當高。《三國志》與裴注裡還常提到一種「有識者」。以下是他們的見識:

:point_orange: 孟達降魏,寫信給劉封勸他背叛劉備:「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
:point_orange: 車騎將軍夏侯霸對張嶷套近乎,張嶷回答:「僕未知子,子未知我,大道在彼,何云託心乎!願三年之後徐陳斯言。」有識之士以為美談。
:point_orange: 楊戲看重譙周:「吾等後世,終自不如此長兒也。」有識以此貴戲。
:point_orange: 鄧艾至成都,告訴蜀漢的士大夫:「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又曰:「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有識者笑之。

在網路上增廣見識後發現,「有識者」似乎就是和作者見識範圍類似的,人也只看得懂(自以為)比自己差的。孟達心中的有識者看得出來笨皇帝必然導致國運衰竭;認同張嶷的有識者鄙視虛偽的社交;敬重譙周的有識者相信勤能補拙、大智若愚、或者由讖緯探知天命;嘲笑鄧艾的有識者知道他得意忘形,必定兔死狗烹。

創新與保守

社會風氣總是鼓勵喜歡創新。不斷進步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說蜀漢的衰弱是因為它的思想守舊,似乎太武斷。漢儒本有崇高理想;天下為公、大同世界是人類社會終極的政治目標。少部份天資、環境優越的人滿足了名利需求,務實地往最高理想前進;但多數人免不了陷入怪力亂神,追求富貴、榮譽。所以漢儒「食古不化」的核心是人類自身的局限,曹魏也必須面對九品中正新制度的迅速腐敗,任何政治思想體制都要經過這一關現實的檢驗。有效壓制人性中「惡」的本能,發揚「善」的潛能,便是人類文明演化的趨勢,也是當今自詡為「君子儒」的知識份子可以多關心、著述的題材。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思想研究 (10a) 今文、古文經

帖子 maltz » 2015-04-04, 06:50

呂思勉在《中國文化史》裡總結今文、古文經的異同 (第十七章 學術):

今古文經的異同,實不在經文而在經說。其中重要問題,略見於許慎的《五經異義》。自大體言之:今文家說,都係師師相傳。古文家說,則自由研究所得。不為古人的成說所囿,而自出心裁,從事研究,其方法似覺進步,但(一)其成績並不甚佳。又(二)今文家言,有傳訛而無臆造。傳訛之說,略有其途徑可尋,所以其說易於還原。一經還原,即可見古說的真相(其未曾傳訛的,自然更不必說)。古文家言,則各人評臆為說,其根源無可捉摸。所以把經學當作古史的材料看,亦以今文家言價值較高。

總歸是:
今文經:繼承老師的學說,靠老師的水平。比如上面引用呂思勉的著作。
古文經:自己讀古書判斷,靠自身搜證、思辨的道行。比如:

《三國志》記載東漢末年益州學者多屬今文經派,語出<尹默傳>:「益部多貴今文而不崇章句,(尹)默知其不博,乃遠游荊州,從司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學。」所以益州今文的缺點是不夠廣博。相對地,古文經學者則喜歡搜集古文經典。蜀漢也有古文學者,比如<李譔傳>說他「著古文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傳、太玄指歸,皆依準賈(達)、馬(融),異於鄭玄。與王氏(王肅)殊隔,初不見其所述,而意歸多同。」

王肅(195-256 年)是王朗之子,司馬昭的岳父,自然是三國後期北方最著名的古文經學家,他注釋的儒經一直是中原的官方儒學教材,直到唐代。王肅的儒經學說經常刻意與鄭玄不同。後世考證出王肅偽造《孔子家語》,王肅一派的學人造出《偽古文尚書》、《偽孔安國傳》,將自己的學說加入「他們搜到的」古文經典裡。所以王肅這一派古文經學者的學術操守不太好,不能怪老師。以後研究嵇康的時候再多介紹中原的情形。

這樣看來比較博學的學者應該都有些古文經的功底,而拜大儒為師的學者也有今文經的實力。漢代曾經出現今文、古文經之爭,蜀漢沒聽說刻意走哪條路。從諸葛亮帶頭注重實用看來,強調今文、古文,在明白人看來應該是旁枝末節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1) 王褒《僮約》

帖子 maltz » 2015-04-09, 08:53

蜀漢生活研究 (1) 王褒《僮約》

西漢宣帝時有位著名辭賦家王褒 (前90-前51年),家住益州資中,在成都東南約五十公里。有一天王褒從家裡出發到湔山 (都江堰,成都西北約四十公里)。途中停留在成都寡婦楊惠家。楊寡婦要一個名叫「便了」的家奴買酒來請王褒喝,這個大鬍子奴僕卻提了條大杖,站上楊惠亡夫的墳頭:

「大夫買便了時,只約好看墳,不約好替他家男子買酒啊!」
王褒橫眉大怒:「這奴僕想賣掉嗎?」
楊寡婦一臉無奈:「奴僕長大後常頂撞人,沒人願買。」
:on_fail:

王褒當下決定以一萬五千錢 (粗略估算,大約是最低級佐史小吏兩年的薪水) 買下「便了」,正要立下契約,便了又說:「要使喚我做的事,都要先寫上契約。不寫上契約,我便了就不做!」
「好!」王褒應聲。

不久,王褒寫好了契約。這篇《僮約》就此成為今人研究漢代生活、尤其是蜀郡人生活的重要指標。下面把內容稍微分類,比較容易看。

※※※※

神爵三年(前 59 年)正月十五日,資中男子王子淵(32 歲),從成都安志里女子楊惠,買亡夫時戶下髯奴便了,決賈萬五千(錢)。奴當從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農耕畜牧

:point_orange: 浚渠縛落,鉏園斫陌,杜髀埤地。--疏通水渠,圈綁柵欄,除田園雜草,開通田間道路,填平路上的低溼窪地。
:point_orange: 二月春分,被堤杜疆,落桑皮棕。--二月春分(陽曆三月下旬)時鞏固田埂邊限,修剪桑樹枯枝,割取棕樹皮搓繩索。
:point_orange: 焚槎發疇,壟集破封。--燒樹枝灑灰在土裡,收集、翻鬆田園泥土。
:point_orange: 黏雀張烏,結網捕魚,繳雁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捕龜。--捉雀鳥,結網捕魚,引弓射雁,拿彈弓打野鴨,登山射鹿,下水抓烏龜。
:point_orange: 後園縱養,雁鶩百餘。驅逐鴟鳥,持梢牧豬。--在後院放養百餘隻家禽,趕走鴟梟(貓頭鷹),持竿牧豬。
:point_orange: 種薑養芋,長育豚駒。糞除堂廡,餒食馬牛。--種薑、芋頭,時常餵豬、馬、牛,掃除畜舍糞便。
:point_orange: 鼓四起坐,夜半益芻。--四更鼓時(凌晨一至三時)起身坐著,半夜給畜牲添加草料。
:point_orange: 調治馬戶,兼落三重。--設置三層水柵欄欄養魚。
:point_orange: 四月當披,五月當獲,十月收豆,掄麥窖芋。--四月分散耕種,五月收割。十月收豆子向官府納稅,播種,收藏芋頭。
:point_orange: 植種桃李,梨柿柘桑,三丈一樹,八赤為行。--種植桃、李、柿、柘(zhe4)、桑樹,樹相距三丈 (約 7m),每一行之間隔八尺。
:point_orange: 果類相從,縱橫相當,果熟收斂,不得吮嘗。--同類的果樹種在一起,縱橫距離都一樣。果熟的時候摘採,不能自己偷吃。

食材庖廚

:point_orange: 汲水酪,佐[酉且][酉莫]。--井裡打水,製作酪漿佐料。
:point_orange: 日中早[慧火],雞鳴起舂。--為了中午暴曬,每天雞叫就擣米去糠。
:point_orange: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餔。--家裡有客人來,提壺買酒(XD),井裡打水做吃的。
:point_orange: 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洗杯子,整理几案,到菜園拔蒜,切蘇葉、肉乾。
:point_orange: 築肉臛芋,膾魚炰鱉,烹荼盡具,已而蓋藏。--做肉羹芋頭,燒魚烤鱉。用茶具煎茶,吃完了加蓋收藏剩菜。
注:
茶在漢代叫「荼」,唐代以後改稱「茶」。順帶一提,一般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飲「茶」記載。《華陽國志》提到武陽、南安縣出產名茶。
居家維護、器具 DIY

:point_orange: 晨起灑掃,食了洗滌。--清早起床,灑水掃地。吃飯以後,洗凈餐具。
:point_orange: 居當穿臼縛帚,裁盂(一說截竿)鑿斗。--平日掘地為臼舂米、捆綁掃帚、削木頭(或劈竹竿)鑿空做容器。
:point_orange: 下床振頭,捶鉤刈芻,結葦躐纑。--下了床就奔走幹活,拿鐮刀割草,編葦、織麻布。
:point_orange: 織履作粗。--編織鞋履。
:point_orange: 刻木為架,屈竹作杷,削治鹿盧。--刻木頭做打穀的連枷,彎竹竿製作耙子,削木頭做打井水的轆轤(輪軸,旋轉收放水桶)。
:point_orange: 種瓜作瓠,別茄披蔥。--種瓠瓜製作葫蘆瓢,分散種茄、蔥。
:point_orange: 推訪堊,販棕索。--推(訪堊不知是什麼東西,一說是「磨子」的方言拆字),販賣春分時候編好的棕索。
:point_orange: 持斧入山,斷輮裁轅。若有餘殘,當作俎幾木屐及彘盤。--帶斧入山,取木材製做車具零件,剩餘材料做祭祀禮器(俎幾)、墊木屐、豬的食槽。
:point_orange: 焚薪作炭,累石薄岸。--薪柴燒製木炭,堆石塊維護堤岸。
:point_orange: 治舍蓋屋,書削代牘。--修建屋舍,削竹片做簡牘。
:point_orange: 日暮欲歸,當送幹薪二三束。--天色暗了想回家,要帶回兩、三捆薪柴。
:point_orange: 多取蒲苧,益作繩索。--多找蒲葉苧麻,搓繩索。
:point_orange: 雨墮如注甕,披薜戴子公。--大雨如注時,披蓑衣、戴棕毛笠。
:point_orange: 無所為當,編蔣織箔。--無事可做時,就編草蓆、養蠶的竹盤。
:point_orange: 犬吠當起,驚告鄰裏。棖門柱戶,上樓擊鼓。持盾曳矛,還落三周。--狗吠了就立刻起床,驚告鄰居,用棒子頂住門,上樓擊鼓求救。持盾拖矛,巡邏三圈。

交通遠行

:point_orange: 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下至江州上到湔,主為府掾求用錢。--屋後有樹,可以砍樹造船,以便東下江州(今重慶),西上湔山,主人我是官府(郡或縣)裡面的曹掾史,得上班賺錢的。
:point_orange: 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犬販鵝,武陽買荼,楊氏擔荷。--返回成都要擔麻,再賣到小鎮。牽狗賣鵝,還要到武陽縣(成都西南約五十公里)買茶,在楊氏(楊惠家,也可能是地名)挑擔蓮藕。
:point_orange: 綿亭買席,往來都雒,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到綿亭買蓆,往返成都城、雒縣城(成都東北約五十公里)之間,應當選購婦女的化妝脂膏,帶回小市場賣。(這樣看來綿亭也許與綿竹有關,途中才會經過雒縣。)
:point_orange: 南安拾粟采橘,持車載輳。--到南安縣(在資中西南約一百公里)撿/買板栗,採/買柑橘,集中用車子運送。
:point_orange: 多作刀矛,持入益州,貨易羊牛。--多製作刀、矛,帶到益州(這一帶都是益州,也許指的是當時州治雒縣),換回羊牛。

禮儀規範

:point_orange: 出入不得騎馬載車,踑坐大呶。--進出不准騎馬乘車,不准兩腿張開坐、大聲喧嘩。
:point_orange: 關門塞竇,餒豬縱犬。勿與鄰里爭鬥。--(晚上)關好門窗,餵豬、放狗。不和鄰里人爭鬥。
:point_orange: 奴但當飯豆飲水,不得嗜酒,欲飲美酒,唯得染唇漬口,不得傾杯覆斗。--家奴吃豆子喝清水,不可貪酒。要喝只能沾沾嘴,不可整杯整斗大喝。
:point_orange: 不得晨出夜入,交關伴偶。--不可早上出門,晚上才回來,結交朋友。
:point_orange: 往來市聚,慎護奸偷,入市不得夷蹲旁臥,惡言醜詈。--往來集市,謹防騙子、小偷。上市集不許像夷人一樣兩腿叉開蹲著,惡言罵人。
:point_orange: 奴自交精慧,不得癡愚。--家奴學會精打細算,不可在市場癡呆被騙。
:point_orange: 勤心疾作,不得遨遊。奴老力索,種莞織席。事訖欲休,當舂一石。--勤快努力,不能到處遊玩。年老無力時,種蒲草編蓆,做完了想休息,得先舂一石米。
:point_orange: 夜半無事,浣衣當白。若有私斂,主給賓客。--半夜沒事做就當成白天洗衣服。
:point_orange: 奴不得有奸私,事事當關白。奴不聽教,當笞一百。--家奴不能營私,事事都要秉告主人。不聽教悔就拿打一百竹板!
注:
因為「緹縈救父」事件 (名醫淳于意獲罪當刑,女兒緹縈上書自願入身為官婢,贖父刑罪),漢文帝廢除割鼻、切腳趾的肉刑,大部份改為打竹板的笞刑,少數加重為死刑。景帝時因為打死的受刑人還是很多,又減少打板子的數目。笞刑也是蜀漢死刑以下的刑罰主流,再輕一些就是刺字(墨)刑改的剃髮,男的早晚站衛兵,女的舂米。
家奴便了好不容易唸完契約 (看來他識字),一時語塞辭窮,只好悔過叩頭,雙臂交抱,眼淚汪汪,鼻涕垂下一尺:「真照王大夫說的,我不如早點回歸黃土,任憑蚯蚓鑽進額頭!早知我會這樣慘,當初真該替王大夫買酒,不敢作惡!」
:on_beg:

※※※※

大鬍子便了接下來是否被地主悽慘剝削,我們就不知道了。但經由王褒詳盡的敘述,我們認識了許多漢代蜀郡人家的生活細節。以下就食、衣、住、行等環節更深入研究。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2a) 食:主食穀類

帖子 maltz » 2016-04-06, 02:47

蜀漢生活研究 (2a) 食:主食穀類

古代平常人一日兩餐,只有貴族一日三餐。漢和帝與鄧皇后「稻粱米不得導擇,朝夕一肉飯」,一天吃兩餐肉加飯,算節儉的了。

古代文明發展出農耕技術,種植禾本科植物收割種子,統稱為「穀」。今日華人的主食穀類是稻米、小麥、玉米三種穀類 (玉米在明代傳入,三國末年沒有)。而中文常用「五穀」一詞,更早又有「六穀」、「九穀」(周禮)、甚至「百穀」(周易)的說法。先民也許像神農氏一樣嘗試過許多糧食作物,漸漸挑選營養、經濟價值高的幾種作物大規模耕種。

最流行的「五穀」說法是「麻、黍、稷、麥、豆」,另一說是「黍、稷、豆、麥、稻」。《周禮.夏官司馬》記載了先秦中國各地區的主要穀物:
:point_orange: 揚州、荊州,其穀宜
:point_orange: 豫州、并州,其穀宜五稷(五穀);
:point_orange: 青州,其穀宜稻麥
:point_orange: 兗州,其穀宜四種;黍、稷、稻、麥
:point_orange: 雍州、冀州,其穀宜
:point_orange: 幽州,其穀宜三種。稷、黍、稻
注:
看來「種」這個字的原意是「穀物品種」。
《周禮》記載「黍、稷、麥、稻」四種主要穀類。成書在戰國時代到西漢的《黃帝內經》記載的五穀則是「糠米、麻、大豆、麥、黃黍」。

图片

黍、稷

三國時代中原地區的主食是主產於北方的黍、稷(ji4),兩種穀類都是黃色顆粒。顆粒較大的「黍」現在叫「大黃米」,較小的「稷」現在叫「小米」,三國時代也叫「粟」。宋代以前「稷/粟」是百穀之長。「社稷」一詞本意是土神與穀神,三國時代這兩個字已經普遍借指「國家」,比如諸葛亮推薦蔣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縣長)之才」。稷/粟中的優良品種叫「粱」(與高粱不同),所以「膏粱子弟」就是吃得起肥肉與好粟的二代。「黃粱一夢」的唐代主角作夢時,客棧正蒸著上好的粟飯。



古墓出土的漢代稻穗每穗的粒數約是現代稻種的一半。三國時代的長江流域已經普遍種水稻,而淮河以北的水域也種植「粳米」,稻種不同。蜀漢益州的主要作物也是稻米。劉備入川時劉璋贈送二十萬斛,而蜀漢滅亡時國庫裡有四十餘萬斛。諸葛亮北伐的軍糧也是稻米。拜都江堰水利之賜,漢代的成都平原普植水稻,丘陵地也有梯田,又養著魚和螺。漢中盆地也種稻米,張魯的道教分支是「五斗米教」,而中原叫他們「米賊」。



上面《周禮》說先秦的小麥局限於山東一帶(青州),但三國時代小麥已經普及到中原與關中(長安)。鄧艾推測姜維會打來時,其中一個理由是「祁山熟麥千頃」,先前諸葛亮北伐也曾在祁山割麥。《華陽國志》記載姜維向黃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所以當時關中到益州北部山區都種麥。另外,《三國志》記載衛瓘之父衛覬(ji4)「勤耕積,以豐殖關中」,這樣看來關中地區粟、麥兩者皆有。傳統作物都是春種秋收,而小麥比粟抗寒,但較不能耐旱,適合在乾冷的北方冬季融雪後種植,來年夏季便能收割,增加糧食產量,在青黃不接的夏季供應軍糧。《左傳.隱公三年》:「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就是冬麥。

粗糧、細糧、糟糠

除了「粱」較一般粟昂貴,「稻、黍」也是口感好的細糧。粗糧則是「麥、菽」。麥就是今天的小麥,菽泛指豆類,狹義則單指今天的大豆。《漢書》<王莽傳>裡有:「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富人家拿豆、粟餵犬馬還剩下,窮人只能吃穀類的殼。《後漢書》記載獻帝時關中大旱,「谷(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在這裡一般穀物的價格是粗糧豆、麥的 2.5 倍。前面已知關中種粟、麥,可能粟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魏國關中百姓的主食,但軍糧則以較便宜的小麥為主。

富人食用的飯往往經過反覆的脫糠,飯粒更細,過程的損耗也更大。穀類去殼的用具最早是木杵、石臼,反覆槌打(舂),而漢代已經發明使用腳踏的舂米用具,更加省力高效。去下的殼就是「糟糠」,實在窮到連五穀雜糧都吃不起,就只能吃糟糠了。東漢光武帝曾經想把剛守寡的姐姐嫁給已經有妻室的大臣宋弘,宋弘說「糟糠之妻不下堂」,不能拋棄曾經一起窮苦過的妻子。



《左傳》記載有人不適合立為國君,因為他「不能辨菽麥」。連普通老百姓的粗糧主食豆子、小麥都不能區分,就是個不知民間疾苦、從小只吃高級黃粱的官二代。彭羕批評劉備與蜀漢大臣而下獄,給諸葛亮寫信說「況僕(我)頗別菽麥者哉」,也用了這個典故。我彭羕也是明白人啊。三國時代「菽」已經改用「豆」字,比如陳群建議曹真伐蜀,學習曹操當年「多收豆、麥以益軍糧」。曹植七步詩也用「煮豆燃豆箕」(拿豆莖當燃料)。尚未完全成熟(大約八分)的大豆就是今天吃的綠色毛豆。

嵇康在《答難養生論》裡提到時人都曉得「麥之善於菽,稻之勝於稷」,再加上前面所說,常見穀物的價格應該是稻 > 稷(小米)> 麥 > 豆菽



麻在先秦文獻中已經出現,也有西漢通西域之後傳入的胡麻,就是芝麻。麻不僅是紡織用的經濟作物,種子也能吃或榨油,麻油是古代農業社會重要的油品來源。滿寵曾經火燒吳軍,就是「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也許當年火攻常伴隨著麻油香呢。

行軍糧草

與今日一樣,三國時代的人最常吃保存完整去殼穀粒的「飯」,所有的穀類都可以蒸飯,也可以混合雜糧。飯放在釜(鍋)裡蒸,多加水就是粥。行軍時運送的糧草是未熟的穀粒,炊飯時蒸食,而軍士隨身帶的乾糧則是蒸好再曬乾的乾飯,食用時加水就可以,或者在嘴裡多嚼一會兒。

整粒咀嚼口感不佳的小麥通常磨成粉食用,就是今日的麵粉。靠人力、家畜帶動石磨研磨。麥粉做成「餅」,可以蒸食,或煮成湯餅。《續漢書》說「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胡餅就是上面加胡麻(芝麻)的餅。由皇帝引領飲食流行。這裡絕不是影射什麼。
:on_vadersweat: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2b)食:醬、菜蔬、水果

帖子 maltz » 2016-04-06, 09:44

蜀漢生活研究(2b)食:醬、菜蔬、水果

謝賢《後漢書》寫東漢末年的太尉李咸生活簡約,「自在相位,約身率下,常食脫粟飯、醬菜而已」。脫粟就是脫去糟糠的粟。下面就說醬與菜。

醬、豉、醋

與今日同,古代的「醬」來自發酵的肉類或穀類,以鹽醃製,不易腐壞。《論語》曰:「(肉)不得其醬,不食。」孔子吃肉還必須有醬料。子路戰死後再受「醢(hai3)刑」,被做成肉醬。孔子聽說了就叫人把家裡的肉醬「覆」了(蓋住或倒掉)。「醬」之外,也有熟豆發酵製成的「豉(shi4)」。此外穀物也可以釀醋,古代又叫「醯(xi1)」。

图片

葵菜

《黃帝內經》列舉五菜:「葵、韭、藿、薤、蔥。」葵菜 (Malva verticillata) 一年可三獲,是古代的主要蔬菜。《居延漢簡》記載十二畦(xi,一畦是五十畝)的菜園裡就有七畦葵菜。唐詩裡面有「園葵固足美」、「烹葵邀上客」、「滿園植葵藿」、「園蔬烹露葵」這些句子,看來唐朝菜園依舊是葵菜天下。一直到元代王禎的《農書》都稱讚葵是「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本豐而耐旱,味甘而無毒」。明代葵菜才退出餐桌,《本草綱目》說葵菜「脾虛腸滑者忌食,孕婦慎食」。

藿、韭、蔥

「藿」就是豆葉。大豆已是平民的主食之一,豆葉也不浪費,連豆莖都拿來當煮豆的燃料。韭菜、大蔥與今日相同。

薤/蒜

薤(xie4)菜就是今日的蕎頭、或稱小蒜。西漢張遷通西域時,除了引入胡麻(芝麻),還讓華夏文明初嘗「胡蒜」,就是今日的大蒜。前面西漢王褒約定家僮必須「別茄披蔥」、「園中拔蒜」。蔥蒜也是家常菜。佛教、道教把韭、蔥、薤、蒜這些辛辣的蔬菜叫「葷菜」,一些古代人相信吃這些會引發性欲,不宜修行者食用。(一說這些蔬菜含大蒜素,在體內代謝產生一氧化氮,放鬆平滑肌,可改善勃起障礙。)漢代佛教已經由中亞傳入,三國時道教已經風行,所以葷菜的禁忌可能已經見於出家、修道人。考古發現漢代還有花椒、薑、肉桂這些調味品。辣椒則一直到明末才傳入中國。



漢代的菜蔬還有「胡瓜」(黃瓜)、胡桃(核桃),也是自西域傳入。到隋代胡瓜才改名叫黃瓜。中國土產的瓜類則是甜瓜。上面知道蜀郡王褒家種了瓠瓜,未熟可以吃,熟了就做容器、樂器(笙、竽)。

图片

果仁

《黃帝內經》列舉的五果是:「棗、李、栗、杏、桃」,與今日同。另外漢代考古還發現菱角、梨、柿、梅。王褒家裡種了桃、李、梨、柿,還有可以食用果實的桑樹、柘樹(也是一種桑樹),並嚴禁家奴偷吃。魏國何晏在《九州論》列出當年北方水果的名產地:「安平好棗、中山好栗、魏郡好杏、真定好梨」。

桃、李、杏、梅是演化上的近親,同為「李屬」(prunus),櫻樹也是這一家族的。它們的花朵、果實都頗相似,春季先開花再長葉子。所以每年初春,王褒的家中應該開了桃花、李花、梨花,也可能是當時城鄉的常見春色。同屬的還有「杏仁」(almond),這是後來才傳入中國的「扁桃」,卻不是杏 (apricot) 樹的種子(南北杏)。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2c)食:肉、酒、茶

帖子 maltz » 2016-04-06, 12:27

蜀漢生活研究(2c)食:肉、酒、茶



古代生產力低落,肉食是奢侈品。孟子說:「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肉是孝敬老人家的。《左傳》記載曹劌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吃肉的貴族沒什麼能耐。古代的六畜為:「馬、牛、羊、豬、狗、雞」。東漢王充的《論衡》說:「海內屠肆,六畜死者日數千頭。」當時東漢人口三、四千萬,如果王充的估計誤差不大,那麼東漢每一萬人每天也才殺一頭家畜,普通百姓實在難得吃上肉。

《後漢書.馬援傳》說馬是「甲兵之本,國之大用」,既是戰爭兵器,也是高速交通工具、身份的象徵,所以古人一般不吃馬肉。牛能負重、耕田,也有大用處。《禮記》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美味)」。《鹽鐵論》有:富人祈望山穿時「椎牛擊鼓」,中者「屠羊殺狗」,貧者「雞豕(shi3,豬)五芳」。所以漢代肉類的價格應是牛肉>羊肉>狗肉>豬肉、雞肉。《三國志.張嶷傳》記載張嶷對蠻夷「殺牛饗宴,重申恩信」,請吃牛肉是比吃豬肉、雞肉高的待遇,所以才顯出恩信。古今罵人常使用豬、狗、雞,因為牠們都是語言習慣中比較低賤的家畜。上面王褒家裡養了豬、狗,還有雞、魚、龜、鴨、雁,可能也是食用肉類。另外,大自然裡的野味自然是平民百姓可以捕食的。三國時代常見的野味還有鹿肉。如《吳書.趙達傳》:「卿東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辭無?」你家明明有野味,怎麼不拿出來分享呢。

蜀漢人吃肉至少有以下三種方式:

(1) ,燒烤。可以全羊、全豬烤,也可以切片切塊(膾)烤,所以有「膾炙人口」的成語。再配上烤肉醬、豆豉、薑、花椒等。《蜀書.關羽傳》說關公刮骨療毒的時候,「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一手割肉,一手肉被割。另外裹著泥烤有特殊的名稱,叫「炮」。
(2) ,煮湯。如果加穀物澱粉勾芡成為濃湯,就叫「羹」。劉邦的父親被項羽捉住了,項羽威脅劉邦要殺他。劉邦厚著臉皮說,你我結拜為兄弟,我父親就是你父親,你要殺你父親,那就「分我一杯羹」吧。項羽下不了手。古代對待仇人,常要煮湯吃掉。像涮羊肉、火鍋這樣沾醬吃叫「濡」,所以有「耳濡目染」這個成語,像沾醬,像被染色。
(3) 。西晉的張華在《博物志》有:「煎麻油。水氣盡無煙,不復沸則還冷」。前面介紹過麻是主要作物,所以煎肉使用的油也是普及的麻油。

另外網路上還有「蒸」肉的說法,一時找不到資料證明。肉這麼貴重,吃不完得保存起來,可以在鹽裡醃成臘肉,或切碎發酵成肉醬。



古代以穀物加上帶了微生物的麴,在密封(缺氧)狀態釀酒,如稻酒(米酒)、黍酒。「百禮之會,非酒不行」,酒在古代是宴會、犒賞、祭祀的必須品。官職裡有「祭酒」的是同類官職裡面的榮譽職,如「從事祭酒」、「軍師祭酒」。(《三國志》避司馬師的諱,只寫軍祭酒。)漢代民間有時可以釀酒、賣酒,有時由官方專賣獲利,或是因為天候因素,乾旱的時候節約穀物作為糧食用。劉備初定益州,就曾經禁止民間釀酒。有戶人家被搜出釀酒器具,即將受罰,幸好簡雍勸了劉備才不罰。
注:
《蜀書.簡雍傳》雍與先主遊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
因為酒精濃度高了會殺死酵母,阻止進一步發酵,所以古代酒精濃度不高,一直到宋代蒸餾酒普及之後才有高濃度的酒。一說蒸餾酒起源於東漢,但至少不普及。釀酒會留下酒糟渣滓,過濾了才是清酒。過濾不充份的就是濁酒。

佛教與道教也有不同的吃肉(腥)、飲酒禁忌。但竹林七賢這樣的名士倒喜歡終日沉醉,逃避世事。蜀漢的劉備、蔣琬、費禕也有過酒醉失言、誤事的不良紀錄。



茶約在三國時代開始在中國流行。當時叫「荼」(tu2)。相關記載可見《太平御覽.卷八六七》:

(1)三國魏張揖《廣雅》:「荊、巴間采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茶產自荊、巴,所以吳、蜀漢兩國都有。茶加米膏可製成茶餅。若拿來做醒酒藥,則先燒烤成紅色,加熱搗成末,加熱水泡,然後加蔥、薑。張揖在魏明帝太和年間(227-232 年)擔任博士。

(2)《三國志》:「孫皓每宴,坐席無不能酒,率以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澆灌取盡。韋曜(昭)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密賜茶荈以當酒。」孫皓喜歡逼群臣喝酒,但韋昭酒量差,所以秘密「以茶代酒」。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3)傅咸(239-294 年)《司隸教》:「聞南方有蜀嫗,作茶粥賣。」這個「茶粥」應是茶葉加在稀飯裡。上面《廣雅》也有茶葉加米膏製成的茶餅。這樣看來,巴蜀的茶可與米配成餅或稀飯。只是拿來做醒酒藥時,搗碎泡熱水,不加米,加些刺激性的蔥、薑。上面韋昭還沒醉,所以就不加蔥、薑進去了。

(4)西晉張華(232-300)《博物志》:「飲真茶,令少眼睡。」西晉的時候茶已經傳進中原,成為提神飲料。當時疑似有山寨茶,所以強調真茶才有防瞌睡效果。

(5)《神農食經》:「茶茗宜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又曰:「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少睡,去痰渴,消宿食。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傍,凌冬不死。」《神農食經》的成書年代不清楚,但益州是西漢才命名的。而南朝陶弘景為《神農食經》作注,所以茶茗出產於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必然是漢代與南北朝之間的事。

(6) 西晉孫楚(-293)《出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川。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秕稗出中田。」

從以上記載看來,茶從茶餅、茶粥、醒酒藥逐漸轉變為提神飲品,差不多就是三國晚期至晉初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茶的原產地絕對包括巴蜀,在西晉(或之前)各地已經開始飲茶提神,不只醒酒而已。

目前認為最早的「荼 (tu2) 等於茶」的記載就是上面犍為資中王褒的《僮約》,西元前 61 年西漢的事。《僮約》裡面有「築肉臛芋,膾魚炰鱉,烹荼盡具,已而蓋藏」,「牽犬販鵝,武陽買荼」 兩處記載到「荼」。這裡的「荼」究竟是不是「茶」還有些爭議,有一說這只是「菜」。王褒家裡沒記載種葵菜,派家僮外出買菜回來煮也是很合理的。但如果真是一般的菜,也不必大老遠從資中跑去武陽(相距約 50 km)買吧。「荼」還有另一個意思,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就是像火燒、茅草開花一樣熱烈旺盛。但應該不會買茅草的花回家煮著吃。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2d)食具、容器

帖子 maltz » 2016-04-08, 04:52

蜀漢生活研究(2d)食具、容器

蜀漢食具器皿的常見材料有陶、瓷、漆器、銅等。宮殿與富人家裡可能使用器與金、銀器。而銅器(氧化後成為今日看見的青銅)作為食器在漢代衰落,首先被漆器取代,兩者到東漢又被工藝成熟的瓷器取代。但銅器仍可能作為古董禮器。

瓷器 (china) 是高級的陶器 (pottery) 。兩者的區別不是釉彩的有無,而是材料與窯中的溫度。陶器敲擊聲沈悶,瓷器敲擊聲清脆,陶器軟而瓷器硬。陶器早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可用各種黏土 (晶體顆粒很小) 在 700-1000ºC 的窯中燒成。漢墓出土的陶器時常沒有任何釉彩或裝飾,是最平民化的器皿。瓷器工業在東漢成熟,使用氧化鋁含量高的高嶺土,高嶺土主產於江西與湖南 (三國時的荊州)。燒製瓷器的窯溫在攝氏 1200 度或更高,成份的化學變化比陶器更徹底。三國時代的瓷器都是黃褐色,但成份歸類仍屬於今日的青瓷。

漆樹原產於中國。將漆樹的樹脂塗在木、竹的表面,就是漆器。漆器與陶器一樣歷史悠久,七千年前就有漆碗。漆器自戰國、秦漢以來多為紅、黑兩色為主,紅色為裡,黑色為表。生漆,起初無色,氧化後變紅而黑,就是「漆黑」。加上硃砂 (硫化汞) 則成為紅漆。所以古時紅漆為裡的食具可能導致汞中毒。其他色漆如金、白、藍也可見。為了加固,可在器口、底緣裝上金屬扣箍。皇帝使用的奓侈漆器上金扣,皇后的銀扣,器蓋上可以鑲嵌金屬飾片、用琉璃珠等稀有珠寶作蓋鈕。

西漢以來自西域、身毒(古印度)傳來琉璃。玻璃器皿杯盤是當時罕見的珍寶。《魏略》有:「大秦國(羅馬帝國)出赤、白、黑、黃、青、綠、紺(深藍)、縹(藍綠)、紅(粉紅)、紫十種琉璃。」晉代已有琉璃窗。

以下介紹一些三國時代常見食器的名稱。

图片

鼎、鑊

古代的容器之首是祭祀盛肉用的「鼎」。先秦留傳下許多銅鼎,漢代民間墓葬也出現陶鼎。鼎下有足,圓鼎一般三足,方鼎四足,下面積薪生火。「三足鼎立」就是指三國像圓鼎的三足。似鼎但無足的容器稱為「鑊」,今日的方言如粵語還保留了「鑊」,炒菜的鍋子。鼎、鑊也可以當作煮人的刑具,比如蘇軾《留侯論》說秦代「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文天祥《正氣歌》有「鼎鑊甘如飴」。從鼎鑊容器中取食的工具叫「匕」,類似今日的刀子,可以切肉。也可以用「匙」,長柄的湯匙。三國時代的廟堂上應該還可以看見銅鼎。祭祀裝穀物的容器叫「盛」,但在三國時代已經不流行。

灶、爐

有句成語叫「另起爐灶」,在別處發展奮鬥。爐、灶都是升火用的。平民廚房 (庖廚) 裡的灶是陶灶,灶面上的擺放容器的圓洞稱為「火眼」,側面加薪柴的洞叫「火門」。灶面上可以模印、刻畫出廚具、食物作為裝飾。「爐」是盛燃料的容器。現今博物館裡見到的漢代「爐」都是燒香料改善心情的薰爐,而不是炊具。

釜、甑(zeng4)、斗

灶的火眼上放的炊具除了大鍋子「鑊」,還有「釜」。釜的開口比鑊小,就是今日的煮鍋。《世說新語》記載曹植《七步詩》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所以煮湯用釜。釜口上面可以再密接一個「甑」。甑與釜形狀相似,但底端有洞。所以釜、甑串聯就可以蒸食,下面釜中裝水,上面甑中裝飯、餅等。另有一則《世說》是陳元方兄弟顧著偷聽大人論議,煮飯忘了在釜、甑中間加一層竹席,於是「飯落釜中」,「飯今成糜」,煮成了稀飯粥。帶把柄的釜叫「斗」,不容易被燙傷。北斗七星就是斗形。

案、杯、卮(zhi1)、盤、箸、甌

案是古代辦事、學習的桌子,也是盛飯食的長方形木盤,盤下有足或無足。案中可放杯盤或其他容器。古代的杯呈圓筒形,杯身有把手,叫「杯耳」,與今日的馬克杯很像。古代的杯又叫「羽觴」。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有「飛羽觴而醉月」。希望不是喝醉了扔杯子。沒有把手的圓筒杯叫「卮」。《史記》記載:「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但博物館裡沒有把手的古卮也被命名為「杯」,可能「杯」已經成為統稱。先秦飲酒的三足容器叫「爵」,西周以後就見不到了。還有一種叫「耳杯」的半盤半杯,兩側有長把手(耳)。漢代的「盤」與今日同。漢代進餐已經普遍用「箸」,或稱「筯」,也就是筷子。

三國時代沒有叫「碗」的容器,形狀最接近碗的叫「甌」(ou1)。碗的功能也可能融入「盤」或「耳杯」中,比如分格的漆盤以其中一格盛飯,就是今天日本料理店吃套餐使用的容器,還保留了當年漆器的內紅、外黑雙色風格,也不必擔心吃進硃砂。

图片

尊(樽)、勺、瓢

漢代攜帶、儲存酒的中、大型器具叫「尊(樽)」。尊口的寬度足夠「勺」、「瓢」 (與今日同) 伸入取酒,再注入杯、卮、甌等飲用。尊的形狀千變萬化,有筒形、盆形、中凸。尊底以三足、圈足穩固。李白《將進酒》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盡歡可不能只喝一杯酒,也許是羽觴飛了,直接捧著酒樽喝。此外還有動物形狀的尊,比如吳、西晉年間 (除三害的) 周處的家族墓中發現的青瓷獸形尊。早在周代還有十足的獸形酒容器,開口在背上,有犧(犀)牛、象、馬、兔、鴨形等。

壺、甕(瓮)、瓶

如果容器不拿來盛酒,而是盛茶水、穀物、菜肉,就不必叫尊了,依形狀可以分為壺、瓶、瓮三類。「壺」是象形字,在圓口之下必須有段較細的脖子,接下來才是中凸的肚子,然後再收窄至底部圈足。壺的兩側裝有把手或穿繩的環。大多數壺的橫切面是圓形,但也有橢圓至方形各種變形。壺也可以叫「鍾」,比如宋真宗《勸學詩》:「書中自有千鍾粟」。三國末期至西晉的墓葬的壺開始出現壺嘴,像今日的茶壺。當時流行雞頭壺嘴。

甕(瓮)是犧牲了視覺刺激,但優化了儲藏效率的器皿,甕口之下沒有細脖子,直接是粗大的圓柱。甕的體積也偏大,上面常註明容積如「十石」 (一石約 31 公斤),或者裡面儲藏的食物。

汲水的容器叫「瓶」。《楚辭》曰:「瓶甌登于明堂,周鼎潛乎深泉。」所以甌(碗)、汲瓶不是高貴的容器,在廟堂上吃飯、喝水很沒禮貌。上圖有個在故宮叫「玉瓶」的古物,是以玉做成汲瓶模樣的藝術品。從形狀看來這是一個「玉壺」,也就是唐代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3a) 衣:布料 (麻、絲)

帖子 maltz » 2016-04-09, 11:50

蜀漢生活研究 (3a) 衣:布帛

麻、布

漢代衣物的主要原料是麻、絲。麻來自今日的大麻 (Cannabis sativa),也是前面「食」篇以種子榨油的重要穀物。麻莖內有堅軔的纖維,可以捻合成麻線,用以造繩織布。麻纖維也可以當作衣料夾層當中禦寒的填充物,叫「縕」(yun4)。《論語》記載孔子說:「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子路)也與?」子路內心強大,不恥於穿著以麻絮填充的破舊衣服。麻是最平民化的布料,而普通的平紋 (經線、緯線一上一下交替,最基本的紡織形式) 麻織布就叫「布」。「布衣」就是老百姓。諸葛亮《出師表》有:「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還一種纖維比較精細的麻是「紵(zhu4)麻」,漢代只叫「紵」,紵麻織的布就是「紵布」。
注:
今日吸食的毒品/娛樂用大麻使用的是雌株大麻的花。中國古代沒有吸食大麻的記載。也許等著花謝了,結成種子好榨油。 :on_vaderlove:
絲、帛

絲原產於中國,來自蠶蛾 (Bombyx mori) 幼蟲吐出的蛋白聚合物,纖維可長達一千公尺,光滑柔細又強軔。煮繭時,幾個繭的絲頭合并為一條絲線。考古發現絲帛在華夏已有五千年的歷史。自古中國對外貿易便以絲織品為主,商路才得名「絲綢之路」。到了漢代,種桑養蠶與抽絲紡織的技術持續進步,絲織品有縑、紗、羅、綺、綵、絹、錦等諸多名目,其中以錦最珍貴。《諸葛亮集》有:「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蜀漢官營的織錦作坊更是支撐國家軍事的財源。諸葛亮身後更留下桑樹八百棵,期待後人自給自足。絲織品統稱為「帛(bo2)」或「繒(zeng1)」。

除了麻、絲外,當時的人也可穿戴動物皮毛衣物。珍禽異獸的皮毛自然昂貴。「氈」是用來墊襯保暖的獸皮。「裘」就是帶毛的皮衣。



無論材料,布料的數量單位都是「匹」。查到的記載中,一匹布長四丈,但寬幅的尺數不定,在二尺至五尺之間,漢代標準寬幅是二尺二寸。蜀漢年代一尺 23.1 公分,一丈為十尺,所以一匹布長約 9.2 公尺,標準寬是 51 公分。劉備定蜀之後,賞賜諸葛亮、法正、張飛、關羽錦各千匹。蜀漢滅亡時,國庫裡面還有錦綺綵絹各二十萬匹。

图片

染色

《太平御覽》引《環濟要略》:「正色有五,謂青、赤、黃、白、黑也。間色有五,謂紺、紅、縹、紫、流黃也。」看來是受到五行學說的影響。純色高貴,不純色次之,看來像褪了色,或沾上泥土。比如當時囚犯穿的是紅褐「赭」(zhe3)色的囚衣,有點像今日美國橘紅色的囚服。「青」是今日的深藍色,也可以偏綠。「紺」是深藍紫色,「紅」在漢代是粉紅色,「縹」是藍綠色,「流黃」是土褐色。《論語.鄉黨》記載:「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緅也是染色之後再染黑的顏色,與紺的色調類似。君子不以深色為衣緣,又不穿粉紅色與紫色的內衣。

織品隨色彩不同,可能又有特別的名稱,如黑色稱「皂」,而天然的黃絲稱「絹」,白絲稱「素」,赤色稱「縉」。陳壽在《三國志》評價後主劉禪:「素絲無常,唯所染之。」白絲接近黃皓就變黃絹了。漢代實際衣物的顏色又不只這十種,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絲織品就有 36 種顏色。漢代染布帛用的是茜草(紅色)、梔子(黃色)、靛藍(藍色)這三種植物,搭配出各種中間色,加上鐵鹽則可以染出黑色。如果各種色彩繽紛,就叫「綵/彩」。《魏志》:「景初中,賜倭女王茜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所以送的是紅、藍色的絲帛。

受到陰陽五行相生學說的影響,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官方「元素」,以及該元素的顏色。東漢屬火德,尚赤。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卒,曹植《王仲宣誄》以「朱衣皓帶」形容尊貴的朝服。皓是白色。蜀漢名義上是接續東漢,因此官方顏色仍然是赤色,最後緊要關頭還改元「炎興」,然而司馬炎大喜。火生土,所以自認取代東漢為正統的魏國就屬土,尚黃。土生金,所以取代魏的西晉自稱金德,尚白。吳國有「黃武」、「黃龍」年號,很可能也是取代火德尚黃的。

縑、紗、羅、綺、錦

織得特別粗密的絲帛叫「縑」,取「兼」的意思。相對於縑的是「紗」,經緯線相隔較遠,因此輕薄而帶細孔,就是今日紗布的樣子。同樣輕薄的絲帛還有「羅」,但織法比較複雜,左右經線相互紐絞,所以結構比紗更堅固。「綺」有時與羅同義,但多採用斜紋織法,花紋多含菱形。

「錦」與經緯線密度無關,單指使用絲線的多彩與圖紋的多樣。當時錦的圖案流行雲氣飄揚、珍禽異獸如孔雀、虎豹,再配上文字。織錦需要高級的技術與紡織機,也相當費工,所以「其價如金」,連部首也換了金。1995 年在新疆尼雅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錦護肩可以看出當時的織錦技術已經高度發展。蜀漢置錦官,專司織錦。左思的《蜀都賦》說:「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也是規模龐大的國營企業,亡國的時候還有二十萬匹在國庫裡。
注:
「五星」指的是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鎮星)五個行星,與日月一同運行在黃道上。漢代讖緯學認為五星聚於東是吉兆。《漢書.天文志第六》:「漢元年十月,五星聚於東井,以歷推之,從歲星也。此高皇帝受命之符也。」
图片

紡織機

紡織機的原理是不斷送出經(垂直的)線,並且以人力引入一行行新的緯(水平的)線。漢代的紡織機出現了一個領先當時世界的發明--使用腳踏板「躡」帶動「綜」,以便引入新的緯線。這樣一來織工手腳並用,便大幅提升了效率。普通的紡織機只有一條「綜」,一次引入一條緯線,所以只能織最普通的平紋。花紋「錯綜」的羅、綺、錦等就需要更複雜的紡織機,腳踏板「躡」也不止一條。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用傅玄給曹魏發明家馬鈞作的序:「為博士居貧,乃思綾機之變,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先生患其喪功費日,乃皆易以十二躡。」馬鈞把原本有五十個、六十個腳踏板的複雜紡織機改良成只需要十二個踏板。

織好的布帛還可以經過刺繡、印花加工。其價值自然隨著工時與技術需求每創新高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3b) 衣:長衣、襦、褌、袴、裙

帖子 maltz » 2016-04-10, 13:10

蜀漢生活研究 (3b) 衣:長衣、襦、褌、袴、裙

「衣裳」一詞本意是上衣下裳。蜀漢人穿的衣服可以總結為三大類:上衣叫「襦」、男子下裳叫「褌」、「袴」,女子下裳叫「裙」。較正式場合再罩上連身的長衣,頭上戴冠、婦女梳髮型、戴首飾等。下一節再討論頭。

深衣

華夏文明以禮教文明自豪,裸露體膚是野蠻的象徵,也容易引起野蠻的行為,因此古代人喜愛「衣裳相連,被體深邃」、「短毋見膚,長毋被土」包裹著身體的「深衣」。穿深衣時,左右領口相交, (從自己看來) 右在裡,左在外而繞到身後,旁人看見的是「y」形的領口,叫「交領右衽」。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左衽是蠻夷的穿法,不知是否因為左撇子多。深衣是士人日常生活的服飾,也可登大雅之堂。

图片

曲裾(ju1)、直裾

視外側纏腰的布料形狀,長衣有曲裾、直裾兩種。曲裾的纏腰布料是一塊有些彎曲的三角形,纏腰後在正面留下一道 (旁人看來) 左高右低的衣緣。直裾外側纏腰的布料是長方形,纏腰後衣緣自腰間直線下垂。曲裾包得比較緊,較不易在行走時露腿,所以更適合正式場合。女性的纏腰曲裾比男性的更寬更長,乃至女子曲裾深衣需要比直裾多用四成的布料。

袍、襜(chan1)(yu2)

「袍」以是長衣,比深衣寬鬆,袖口也加寬,穿起來更舒服。先秦的「袍」只是居家內衣;自東漢起,正式場合也出現了寬鬆的袍,以及比袍更寬大的「襜褕」,兩者都是直裾,因為很難用曲裾實現寬鬆。襜褕原本限女性,後來男女不拘。因為用的衣料多,屬於奢侈品。女子的盛裝襜褕叫「袿衣」,上面可裝飾長飄帶,叫「襳」(xian1),也可裝飾燕尾形的「髾」(shao1)。

(kuen1)、袴(ku4)、裙

古代的褲子叫「褌」,一種是沒有褲襠的,就一幅布包住下體隱私處,今天日本還把這樣的內褲叫「褌」。(看來古人不穿內褲只是謠傳,但也許個別的古人真不愛穿。) 另一種褌是類似今日短褲的合襠褌,主要體力勞動者穿的,露出小腿好幹活兒。還有一種褲子是同音的「袴」。袴也有兩種,一種是只包住小腿(脛 jing4) 的「布腿甲」,以「兩」為單位。穿著深衣、袍或襜褕走路,步伐邁得開了可能露出小腿,嫌失禮,所以還給小腿穿一兩「袴」。袴如果連上褲襠,就是長袴,但長褲在蜀漢年代應該還沒出現。一塊布包著雙腿的下裳叫「裙」,與今日的裙子一樣。蜀漢年代男女都可以穿裙。以上褌、合襠袴、裙都是以「腰」為單位。

另外,先秦時為了走路不露出膝腿,再穿一塊額外的布帛,從腰間垂下,底部為圓鏟型,叫「蔽膝」。秦代之後,官員的佩劍、官印與「綬」取代了蔽膝。先前在防具篇已經介紹過印綬

图片

(ru2)裙、襦袴

「襦」是短上衣,一般仍遮住臀部,可以是短袖,適合氣候炎熱的地區。如果是內衣則叫「衫」。當時的內衣、內褲(一塊布包住下體的褌)統稱「褻衣」。當時女子的褻衣就是影視作品看見的肚兜裝,幾乎光著背。褻衣露出來就不禮貌了。但平民百姓也可能穿著襦/衫出門。粗麻布短衫叫「短褐」,如東晉陶潛《五柳先生傳》說自己安貧樂道:「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各種上衣、長衣都是以「領」為單位。

如果不穿長衣,也可以分開搭配上衣下裳。女子穿「襦裙」,男子穿「襦袴」或「襦褌」。《禮記·內則》:「衣不帛襦袴。」因為在正式場合還要穿一件長衣,裡面的襦、袴看不見,就不必奢侈了吧。而「紈絝子弟」就是連包小腿的褲套都用上好的絲帛的悶騷富二代。

無論是穿長衣還是上衣下裳,當時的人都繫腰帶,就叫「帶」。前面防具篇已經介紹過腰帶、鞋履。「布衣韋帶」指平民百姓,韋帶可能是不加裝飾的皮腰帶或草繩(蘆葦)腰帶。另外,當時的人是穿襪子的。如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也。」羅襪就是花紋絲襪。
:on_vadersweat: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3c) 衣:髻、帽、巾幘、冠

帖子 maltz » 2016-04-11, 23:01

蜀漢生活研究 (3c) 衣:髻、帽、巾幘、冠

(ji4)、簪(zan1)/笄(ji1)、帽、巾、幗

野蠻人披髮,古代華夏男子束髮,將全部頭髮束在一起,成為「髻」。髮髻可以用布條綁著,或者中間穿過髮「簪」固定。男子的髮髻盤在頭頂,女子則有不同變化。未成年女子梳雙髻或者環形的「鬟」(huan2)。成年婦女梳長條形的椎髻、球形的圓髻,婢女也可保留環髻,「丫鬟」就是梳左右兩個ㄚ形環髻。髻在背後叫「垂髻」,在頭頂叫「高髻」、也可在梳在頭後或兩側。

未成年男子髮髻外露,二十歲成年行冠禮,髮髻外面再罩著各種帽子。農夫戴圓錐形的草「笠」,可以擋陽遮雨,而全罩住頭的「帽」則方便御寒。東漢人戴的帽常是尖頂,但也有像戰爭冑盔一般的「兜鏊」帽。平日氣候溫和,也可以只用一塊布包著,叫「巾」。東漢末年黃巾賊/起義軍就是在髮髻外綁一塊黃巾。

女子的頭巾叫「幗」。諸葛亮北伐時碰上司馬懿,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便送「巾幗婦人之飾」給司馬懿挑戰。女子頭上的裝飾叫「勝」,若戴花、葉、鳥蝶等就叫「華(花)勝」,可以與髮簪合而為一。髮簪上也可以懸卦飾物,隨步伐搖擺,所以叫「步搖」。婦女的髮簪又叫「笄」,少女十五歲成年行「笄禮」,就是在髮髻上插髮簪,相當於成年男子戴上頭巾、冠帽。女子耳環般的耳飾叫「耳璫」,耳飾下垂的部份叫「珥」。化妝以白粉打底,上面施硃砂胭脂,胭脂也可以施唇妝,有汞中毒的風險。網路上自己未能證實的資料是漢代流行上窄下寬的三角小嘴唇妝,魏代則流行上寬下窄的小嘴。女子也使用叫「黛」的青黑色顏料畫眉。而漢代因為儒學影響,女子不流行畫濃妝。

图片



古代最正式的帽子叫「冠」,隨身份與場合有各種名目,皆有叫冠「纓」的繫帶,在下巴下打結。(武將盔頂的裝飾也叫「纓」。所以冠纓與盔纓指的是不同的東西。) 這裡參考《後漢書.輿服志》,蜀漢較常見的冠有:

冕冠
冕冠是祭祀大典戴的正式冠,只有天子與三公、九卿可以戴。黑色冠頂前圓後方,前後垂下來的一串串珠子叫「旒」(liu2),天子十二旒最多,三公級七旒,九卿級五旒。

通天冠
天子平日所戴。正面豎起高九寸,有如通天。冠面有垂直的鐵卷叫「梁(樑)」,冠頂稍向前傾斜,冠後呈卷筒狀。冠正前方有一片平板裝飾,叫「山」、「金博山」。還有兩種叫「展」、「述」的裝飾,但一時查不到代表什麼。

遠遊冠
諸王所戴,形似通天冠,有展,但沒有山、述。《魏志.武帝紀》:「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當時曹操的地位已經超過王,所以戴遠遊冠。

高山冠
一般內外官員所戴。與通天冠、遠遊冠一樣,中央同樣直豎高起,但沒有山、述、展。

進賢冠
儒者所戴,黑布。有前高後低的「粱(樑)」,樑中間的布料可有可無。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只有一梁。宗室劉氏也是兩梁。

武冠
武官所戴。也叫武弁(bian4),大的叫武弁大冠。弁就是紗帽,塗漆之後也可定型。武冠有兩隻鶡(he2)翎豎在左右。五官、虎賁、羽林等中郎將都戴這樣的鶡冠。侍中、中常侍也戴武冠,而且正中有蟬形的裝飾,側面有貂尾。武將的盔冑已經在前面防具篇介紹過

图片

(ze2)

起初的冠只是加在髮髻上的罩子,不能保暖擋風,只是禮儀所須。西漢之前的冠較小,只是包住髮髻,東漢人開始在冠下裹頭巾,叫「幘」。幘與冠一起看,就顯得東漢的冠比較大。儒官在黑布進賢冠下戴的是「介幘」,中央隴起,也是黑色。武官在武冠下戴的則是「平上幘」,略向前傾斜,也有後方高起的樣式。一般儒生、兵卒與地位卑賤者只戴幘,無冠。如果只是簡單一塊布綁著髮髻,就是巾了。

BUTTON_TOPIC_LOCKED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3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