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五等論》的理論基礎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5):《論語》學而篇

帖子 maltz » 2016-04-08, 03:37

前言

資源限制、生存壓力、與天生能力的常態分布,促使第一等、第二等思想構成古今社會裡的多數,但或許科技發展會讓這樣的分布在未來發生劇烈變化也說不定。在三國末年,佛教尚未昌盛,第三等以上的思想仍是法、道、儒三足鼎立與融合。法家思想放大殘酷的現實,阻止第一等生存本能拆毀文明。道家思想放大對第一等庸俗的不屑,對第二等教條的叛逆。儒家思想則是第二等人的洗腦量產,背後是第四等人重新擁抱第一等、第二等主流的包容與改造。如果智慧是殊途同歸的,那麼王佐之臣、道長、大儒、高僧應該對世界也有著類似的見解。

西漢從「黃老」這個儒、道、法的雜燴走向獨尊儒術,至東漢已經完全以儒家思想為信仰。在被虛妄的迷信滲透而變質退化之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取用當代最先進的第四等人思想,翻譯成具體的行為準則,要求還不能想通的平民百姓遵守。今日看來,對形式的過度執著,也許是當時不得已的潛移默化手段,也許還是局限於舊思維的偏執。就像今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世價值,都受到各自教育機器的宣傳。這麼做的好處是迅速提升主流,壞處是它們同時被主流滲透而變質。而且,強硬的第二等教條阻礙了第三等人以上人才的培養與發展,一代代的竹林七賢才要躲進山裡。

第二等人相信善良的老天,第三等人絕望地發現天地不仁。第四等人中庸一些,見多識廣一些,他們知道天道「不一定」仁。「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但是一些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忠信樸實的確是自殘的婦人之仁,君子有更高的機會被正常人埋沒、誤解、嘲笑、利用、背叛。希望他們有幸藉此修身,「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中庸》的作者子思已經有向「天人感應」靠攏的趨勢。也許受到戰亂的殘酷與百家爭鳴所逼,孔子兩代後的君子與正常人距離更遠,更加絕望,只好藉著宗教式的信心飛躍給自我催眠。藉由《論語》追溯到原汁原味的孔子思想,或許能還原一些儒家思想的本質。但也許強者如孔子早超越了第四等人,或者超越了《才性五等論》也不可知。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5):《論語》學而篇

:point_orange: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五等論》:有子是孔子的弟子有若。這番理論似乎把「不犯上作亂」當作推廣孝悌的目的,於是「以孝治國」的司馬昭果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天生有反骨的妄人固然需要孝道潛移默化,但獨立思考的第三等人經常被誤會犯上作亂,雖然他們只希望客觀地「愛父母、愛長官,但更愛真理」,把未經包裝的尖銳論證拍在上級被捧薄的臉皮上,把真相擺在不明真相而引申、投射、曲解而遷怒的群眾面前。

:point_orange: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五等論》:第一等人為求生而無所忌憚,願意經由欺蒙受眾的表演實現自利。但即使是誠意的君子,為了避免被誤解排擠陷害,進而發揮影響,在某些情況也必須克制本能與情緒,將內剛包上外柔。這應該也算得上「巧言令色」,或者保守一些「巧不言,令無色」--慎言,喜怒不形於色。正常人的巧言令色是,起初連自己都不信,但說了一百次逐漸就信了。君子的巧言令色是,時刻檢驗言辭與臉色,必須符合誠意,因此始終相信自己。

:point_orange: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五等論》:《中庸》第二十章談到知、行,從這裡看見孔子的務實。知識必須化作行動,才有實際效果,才會被觀察到。學習快的人,「知」相對易,「行」相對難。與之相對的正常人,「知」相對難,「行」相對易。所以儒家思想要普及於正常大眾,務實地看,必須從行為入手,行有餘力,再慢慢學為什麼。天人感應、圖說讖緯,正常人不懷疑,也當成合理的原因,信了。時至今日,科學方法也時常被對權與富的負面聯想拖下水。所以說古今的普通教育都喜歡先讓學生先背下來該怎麼做,再懂為什麼。但第三等以上求真的思考者自然不能適應這種模式。他們的道路是「學有餘力,故以行仁」。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五等論》:君子有原則、能自制,知恥改過,因此散發出莊重威嚴的氣場,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學習並展現成果。「無友不如己者」似乎不該是儒家思想,更像初級的道家。如果天下人都不屑與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知識與智慧也無法傳播了。中庸一些說,友略不如己者,亦友略高於己者。可以從《呂氏春秋.貴公》的鮑叔牙出發,「清廉潔直,視不己若者,不比於人;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再學習隰朋,「上志而下求,醜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其於國也,有不聞也;其於物也,有不知也;其於人也,有不見也。」其實鮑叔牙推薦了私德不佳的管仲,他本人也往第四等前進了不少吧。

:point_orange: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五等論》:謹慎執行喪禮,遙祭祖先,曾子(曾參)把尊敬祖先當成敦化百姓的重要手段,與前面有若「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些類似。即使祭祀不認識的祖先只是做做樣子,也能感謝他們艱苦的奮鬥,由此推廣至活著的人。即使只想在厚葬的時候維持家族顏面,也能稍微看輕回歸塵土的錢財。

:point_orange: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五等論》:孔子待人的態度是溫、良、恭、儉、讓,攻心為上,敦化風俗。其他人是怎麼「求」到情報的?也許是拿錢換。

:point_orange: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五等論》:在儒家看來,子女不能違背父母。即使父親死了,還得繼續聽話三年,才能走上自己的道路。最近聽說一個研究結論:幼年喪父的更有機會成為偉人,是否因為父親常給子女太多規劃與限制?禍兮福之所伏,打破第四等人墨守成規的死巷,正是前進第五等的機會。但是,不拼爹也可能陷入悲慘的生活,研究者卻沒看見這些樣本。

:point_orange: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五等論》:有子認為禮的作用在第四等人的最高宗旨「和」,但又批判「為和而和」這種形式化的第二等人鄉愿,還得用「禮」來節制。怎麼用「禮」節制和平呢?前面《中庸》孔子說:「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也許是這樣:親與不親吵架,不主張和平,幫親的;賢與不賢吵架,不主張和平,幫賢的。後半句有道理。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五等論》:孔子主張削減第一等的需求,克己好學。中庸一些,若能一面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一面尋求智慧,當然最好。只是正常人不斷比較自己與周圍的環境,對「基本需求」的認識不斷膨脹。當正常人為精益求精的物質生活奮鬥,君子卻把智慧當成自己的基本需求之一。

:point_orange: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point_orange: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五等論》:好學的人與不變的「庸人」漸行漸遠。正常人不了解君子,本是常態。但君子若不了解各式各樣的正常人的情況與需求,就無法優化自己的態度與手段。窮人不諂媚、富人不驕傲,不依照第一等本能行動,對社會的穩定進步自然是好事。孔子要求富人再進一步,得遵守禮節,而窮人只要快樂,不遷怒社會就行了。孔子不唱高調要富人好學,沒有要求窮人守禮,來自己辦的私人學校進修,實在是偉大的明白人。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6):《論語》為政篇

帖子 maltz » 2016-04-10, 23:47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6):《論語》為政篇

:point_orange: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五等論》:《詩》是先秦詩歌的選輯,也許挑揀了內容比較善良的三百首詩歌。其實「國風」有不少男女思春的題材。孔子說關雎篇「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因此還不算邪。第三等思考注重真實,真情流露的詩歌,即使露骨也算「無邪」。但是,有些真實對社會大眾似乎有不好的影響,於是第三等人看見的真實,與矯情、煽情以第一等滿足感官刺激,都同被歸進「邪」了。如果以學習控制野蠻本性的「修身」為目標,真實也不一定好。

:point_orange: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五等論》:靠制度、刑罰,人民只是在已知規則下躲避懲罰、尋機鑽漏洞的第一等人。這就是為什麼春秋的子產明文公布刑法,遭到時下賢人的反對。如果靠道德禮教,人民就培養出是非善惡的思考了,邁入第二等。子產的無奈,大概是當時的鄭國已經退化到以第一等人為主流了。

:point_orange: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五等論》:孔子回顧自己智慧的發展史,對《五等論》有巨大的參考價值。十五歲的時候志於學,接受各家思想灌輸,邁入第二等。三十歲可以忽視教條,有自己的主見,進入第三等。知識不斷累積,到四十歲才明白一切是怎麼回事,有一套完整的概念體系,進入第四等。到五十歲大膽創新--周遊列國求職,這是第五等。求職不順,孔子再創新--全心辦學著述,闡揚自己的新學說,最終堪稱萬世師表。

即使孔子的智慧樹已經長得很高,中間還有一段第二、第三等觀念沒升級,所以他時常不滿於庸俗虛妄的世道,一直到六十歲全部觀念更新到第四等,無論聽見什麼都不會引起不快。到了七十歲,孔子熟練的修身相應累積的智慧,一切言行都合乎自己的主張。

:point_orange: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五等論》:顏回聽孔子教誨從來不反問,感覺很笨。但孔子私下觀察,發現顏回其實都聽懂了,有啟發。《論語》記載顏回說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看來是孔子的智慧太高深,教學方法與顏回本身的思維方式又比較接近,顏回學習崇拜都來不及,無力反駁。但一般情況如果「終日不違」,可能是熟練的第四等人,考慮到對方的面子,或者擔心對方不願聽自己的主張,因此慎言而不反問。

:point_orange: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五等論》:看他的行為,看他行為的動機,然後看他接下來的反應。這樣的觀察兼顧了客觀事實、主觀動機與時間軸,的確詳盡。

:point_orange: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五等論》:上一次學習/溫習的時候還沒有這次的新領悟,可見人的心智已經在兩次學習之間成長了,並非不變的「庸人」。不斷精進就有資格做老師了。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不器。」
《五等論》:君子不是用途單一的器具,有獨立的主見而不被人像器具一樣使用。君子的智慧可以廣泛運用在生活中,不局限於一處。但如果不能專心鑽研至少一項專長,變成五技而窮的鼯鼠,那麼想被使用、想「成器」也不可得了。

:point_orange: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五等論》:把得到的概念轉換成行動,這並不容易。概念很多,彼此之間常有矛盾,不管怎麼做都能自圓其說,不做也有一套明哲保身的理論。先說了再行動,容易「說一套,做一套」,不如先行動。孔子注重實際行動,尤其要富商子貢做到。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等論》:君子嚴謹公正,每個人都能照顧周到,又不特別親近某些人。正常人親近「自己人」,利益結合交換而不問是非,卻又過度猜忌誤會、仇恨「敵人」。

:point_orange: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五等論》:學而思,就是把受到的灌輸經過思辯,轉化為自己的觀念,進入第三等獨立思考,這樣就不白學了。但如果知識面狹窄,摸象的盲人只摸到一條象腿,再怎麼理性思辯,得到的也是「大象是一根圓柱」的妄論。自認邏輯正確而堅持無知妄論,就會帶來危險。

:point_orange: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五等論》:「異端」這個詞現在常在基督教裡聽見,指與自己主張不同的其他基督教派。因為自認掌握了真理,所以指責他人為異端。儒家思想是不是比同時代的思想更接近真理,有資格排斥其他思想為異端呢?從歷史結果看來,儒家的確是大多數賢者的選擇;從《才性五等論》看來,儒家是相對先進。

第五等人自創異端,第四等人兼聽異端而明智,第三等人蔑視異端而嘲諷,第二等人見異端如臨大敵,或者糊裡糊塗被牽著鼻子走。第一等人見異端則思遷,因為原來的信仰沒帶來什麼好處。查到的資料都把孔子這句話的「攻」當成「鑽研」的意思,那這句話是說給第一、第二等人聽的。如果取「攻擊」的本意,那麼這句話是說給第三等人聽的。

:point_orange: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五等論》:子路性格衝動,大概經常妄言,宣稱其實自己不知道的事,屬於「不思」。但正常人都有本能將知識外擴,猜測結論,連儒家思想也宣稱「大德者受命」,越走越偏。科學方法最接近「不知為不知」,但科學人還是人,經常需要其他研究者指出自身的盲點。

:point_orange: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五等論》:孔子雖然主張看輕錢財,還是願意教子張怎麼當官求祿。做官的訣竅是:多聽而少質疑,質疑的時候也要小心說話,就不會被埋怨。多觀望而少行動,行動時又要謹慎,就不會後悔。保守小心,是權力角逐場的求生之道。這也是孔子身為過來人的無奈控訴吧。第一等人爭奪功名利祿,為求在絕對集中的權力下自保,喜歡先下手為強,消滅潛在敵人;為了追求自尊又容不下批評。而第二等人保衛偉大正確,因此仇恨他們認定的「敵人」。較少見的第三等人還自以為是權威。要官運亨通,只有微小謹慎。孔子棄政從教,有效率得多。

:point_orange: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五等論》:五等論偏向人性本惡,但研究發現許多動物、包括人類,都有追求公平的行為,誰也不喜歡別人分的比自己多,與自己人分享好處,都是第一等本能。另外,人民慢慢見多識廣了,也猜得到什麼是真心話,什麼是假大空,所以喜歡說真話的政客。但另一方面,人民也可能對政客放棄希望。領導者即使舉用公正、直率的人才,人民還不信他們的真心,相信了也笑他們傻,不懂得官場潛規則。這就是傳統的包袱,人民已經習慣失望,一代代投身糞池化為蒼蠅。

:point_orange: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五等論》:季康子是魯國大夫,他的願望是人民敬其上而效忠,又能彼此鼓勵開導。其實第一等人民敬忠,是因為上面有沒有給自己好處。而第二等敬忠,是因為人民認為上位者是「自己人」。而人民「不能」善,是因為他們習於彼此踐踏自尊,彼此利用。但樂觀一些看,正常人的行為可隨環境改變,所以上位者的莊重可以換來人民一些尊敬,他們的孝慈啟發人民一些忠誠,而上位者推舉賢良,隱惡揚善,善利萬物而不爭,便促進一些人民往《五等論》的更高級前進。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7):《論語》八佾篇

帖子 maltz » 2016-04-13, 23:34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7):《論語》八佾篇

:point_orange: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五等論》:八人一佾(yi4)。八佾舞六十四人跳,只跳給天子看。季氏是魯國卿大夫,依禮只能看三十二人跳的四佾舞。如果權臣季氏連這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呢?這就是「小人無所忌憚」的意思。「禮」是儒家思想中敦化百姓品德的憑據,因此孔子非常堅持守禮,對季氏的僭越特別反感。只是,第一等本性就喜歡拿豪華的排場「刷存在感」,而第三等人又批評禮教是形式主義。尊禮這條路不好走。

:point_orange: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五等論》:雖然「禮」必須堅持,但孔子的思想核心還是人與人的關係--「仁」。守禮,不使自己的行為惹人不快。孔子把「樂」、「禮」並列,應是認為兩者都有移風易俗的作用。就像五四運動時,有人主張以科學、藝術與人文關懷取代宗教淨化人心。而孔子把人文關懷放在根本。但是,大眾藝術致力於激起受眾的情感共鳴,不斷放大情緒,似乎不能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但若能提供發洩負面情緒而不導致害人的行為,也算一件功德。

:point_orange: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五等論》:「夏」代表中原文明。夷狄即使有君王,仍然處於在第一等野蠻人的階段,不如諸侯割據爭戰的華夏文明,道德禮教文化的影響仍在,大多數人在第一、第二等人之間游離沉浮,仁人志士還不時奮起。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五等論》:也許隱士能做到完全與世無爭,比如魏晉之交的隱士孫登,被人推到水裡還爬起來大笑。儒家君子有所不爭,也有所爭。不爭的是功名利祿,爭的是仁與忠恕之道的傳揚。或許可以這麼概括爭與不爭:每一等人都不爭他們已經超越的層級,所以第二等人以上不願爭名利,第三等人以上不願爭正邪,第四等人以上不願爭對錯,第五等人可能除了創新什麼都不爭了。

:point_orange: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五等論》:一段形容美女的《詩》,孔子意在言外:「先擦白粉,再化彩妝。」子夏再以彩妝比喻禮,於是粉底就是比禮更基本的東西了--自然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與「忠恕」啊。孔子果然一聽就樂,終於可以與子夏談《詩》。孔子對自己的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為什麼學《詩》才能好好說話呢?這樣看來談《詩》就是借用無邪的詩句,用藝術包裝自己的思想。這與儒家的《易傳》有些類似。也許是因為《詩》是通俗生活,《易》是命理趨吉,比較受大眾歡迎,更容易傳播思想學說。

:point_orange: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五等論》:孔子周遊列國求官,到了衛國,見了衛靈公的寵妾南子,有點走後門求重用的味道。而南子有淫亂之名,因此子路不高興老師見南子。孔子說:「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若我做錯了,願遭天罰!王孫賈肯定知道了孔子見南子,所以他告訴孔子:「與其祈求尊貴的奧神,不如祈求有實權的竈神」,就是暗指自己是權臣,可以來求我。孔子回答:「我受天罰,祈禱了也沒用。」看來孔子學了教訓,堅持走正路……於是他就不受重用離開了。曲高自然和寡,但也因此成為理想的燈塔,照亮懷抱希望改變世道的後人。

:point_orange: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五等論》:孔子認為周取法夏、商二代的教訓,禮樂制度完備,因此維護周禮。周禮在春秋時代已經沒落,所以孔子有些開時代倒車。第四等思想趨於保守。如果致力於禮樂制度的進化,也許更能敦化新時代的人民。當然,孔子做官時服務於魯君,無力改變周天子的禮儀。也許辦私學的時候能多談改良禮教的想法,比如「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與人的良性關係才是根本。

:point_orange: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五等論》:比賽射箭,即使有力也不貫穿皮革,不給無力者難堪。孔子懷念體諒弱勢的敦厚古道。第一等人注重個人表現與榮譽,而古道來自洪荒,自然更是第一等人的天下。孔子嚮往的三代之治,應只是漫長黑暗中的局部閃光,卻足以使孔子這樣的後人當作信仰,持續推動文明的巨輪緩緩向前。

:point_orange: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五等論》:孔子推崇《詩》的<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現代的藝術審查,可能也是使用「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標準,太淫太傷,對社會影響不好,即使大家也會偷偷摸摸看。為影響而失真,可說是政治干預藝術吧。為求真而忽視影響,又是自我中心,還有些憤怒反抗的意味。兩全之道,應該是既求真又注意影響的,就是<關雎>這樣的風格吧。

:point_orange: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五等論》:孔子周遊列國歸來,魯國的政治依舊為三家卿大夫(三桓)把持,哀公試圖恢復權力,最終失敗流亡。上面這番話是哀公借問祭土地神(社)的事,向宰予試探奪權的可能。宰予回答「使人民恐懼」。如果宰予已經聽懂了哀公的暗示,他的意思是哀公使三桓,或魯國人民恐懼自己,藉此奪權。但也可能宰予沒聽出來,只是分享文化知識。孔子曾經主持「隳(毀)三都」失敗,才離開魯國周遊列國。現在孔子回到魯國,知道三桓勢力一時無法動搖,因此宰予不必再勸魯哀公有所作為;而魯哀公終究想奪回權力,也再勸阻也是枉然。「成事不說,遂事不諫」兩句有些失去人臣本份,反倒像「子張求祿」那裡慎言慎行、悶聲發財的意思。孔子不怪宰予,大概是「耳順」、「隨心所欲」這樣的看開了,宰宇反正是塊「朽木」,既往不咎吧。第五等人專注於創新,改變未來的事業。這也是「既往不咎」的境界吧。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8):《論語》里仁篇

帖子 maltz » 2016-04-18, 12:43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8):《論語》里仁篇

:point_orange: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五等論》:「仁」是待人寬惠善良。身處「不仁」的鄰里,時常受到侵擾,便無法專心求學反思,往更高等級前進。但如果天下君子都「擇處仁」,只要有能力都離開「不仁」,這地方也將持續陷於不仁。留下來,也許能改變什麼。當然,一人的力量有限,即使只求自己不變,做中流砥柱也需要實力。容易被耳濡目染的第二等人,容易被誤會成敵人的第三等人,還是先學「孟母三遷」吧。

:point_orange: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五等論》:困頓導致仇怨,安樂累積弛弊,不能隨時控制自己,堅定把持原則,就容易受環境左右。仁者對「行仁」這個選擇心安理得。智者明白如何 (1) 培養行仁的動機,(2) 增益行仁的效果,或者 (3) 知道仁對自己有利,因此行仁。如果天道無親,常與人,那麼行仁平均來說是捨近求遠,捨小得大。明白了這個道理而隨時堅持寬惠善良,便堪稱仁、智兼備。而勇者大概是「改過近仁」。

:point_orange: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五等論》:查到兩種解釋,第一種是「只有仁者能【正確地】愛人與恨人。」第二種是「只有仁者能【贊同】其他人的好惡。」第一種解釋比較像「智者」,而喜歡計較對錯是第三等人的特徵。如果兩種解釋都對,就是「善與人同」的第四等人。表面上贊同其他人的好惡,希望發揮一些影響力,近善遠惡。

:point_orange: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五等論》:君子在造次顛沛的逆境中,也能堅持原則。彭城之戰,劉邦為了逃命,將親生子女親手推下車。接著他又背信棄義撕毀《鴻溝和約》,給了項羽致命的一擊,創建漢帝國。寬厚機智劉邦也沒堅持住。

今日華文網路上常見厚黑學觀點,認為是成就「大事」的人就應該這麼「理性」,臉不厚心不黑是不行的。其實當年一些漢代人也這麼認為。賈誼在《過秦論》裡說:「夫并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賈誼認為亂世當中靠「詐力」才能兼并諸侯,但統一天下之後就要換成「仁義」,才能長治久安。亂世中求生的第一等人太多,堅持仁義的君子被利用之後背叛,的確會活得很辛苦。天下統一之後,藉由「獨尊儒術」大談仁義,把大量第一等人教育成第二等人,有助於社會穩定。賈誼之後一百多年,漢宣帝對太子 (未來的漢元帝) 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霸道就是不顧仁義的詐力,我們漢家一向是在儒術當中參雜霸道的。別以為寬仁的儒術對所有人都適用,人們時刻不忘權力與階級鬥爭,頑固不化的第一等人很多的啊!但元帝優柔寡斷,放任外戚、宦官、豪強大地主,西漢步向滅亡。

這些現實十分殘忍,與孔子堅持的理想有相當的抵觸。當然,我們可以說差勁的不是儒家思想,「優柔寡斷」是漢元帝本身能力不足。孔子本人一掌權就要拆掉三家權臣城牆,也有足夠的判斷力,不會任憑外戚、宦官擺布。「仁義」王道本身當然要把「詐力」霸道高明。可以這樣看:在某些環境下,尤其在教育普及、制度完善的現代文明國家,智仁勇與禮義廉恥平均帶來淨利。但是在某些環境下,尤其是朝不保夕、自求多福的叢林裡,背信棄義的「詐力」帶來淨利。但或許這是一個錯覺--勇於內鬨必然折損率高,如果死掉的不列入統計,那麼活下來的勝利者自然是受益的。

今日的正常人類大多時候是介於第一與第二等之間的。幸福的時候都會喊喊大道理,但在造次顛沛的時候就「小人窮斯濫矣」,無所不用其極地求生,有些被抓進監獄了,有些還真的「小人得志」,擺脫造次顛沛,邁向發達幸福。也許他們有些心虛,不敢再喊大道理,卻改喊「厚黑學」以證明自己當初的正確。

图片

在一個大致上「零和」的環境裡,一方獲益必定伴隨另一方受害,那麼當一批人靠著「詐力」發達幸福,巧取豪奪了別人的資源,就得換另一批人造次顛沛。發達的詐力者也許堅信「厚黑學」一輩子,但他們的後代因為環境改善又沒經歷過造次顛沛,於是他們還是漢元帝那樣比較天真的「仁義」支持者。而先前另一批造次顛沛的人又開始使用「詐力」,就換這一批人當中的一部份厚黑發達。這個仁義與詐力的循環時刻在發生,於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有詐力,都有叢林,都有許多得志的小人,許多被迫害的君子。這是道德文明的無奈。

仁者無論什麼環境都堅持行仁,而智者或許能設計、創造行仁有利的環境。根據以上理論,可以得出幾個做法:

:point_green: 一,就是上面這一段,藉由君子「修身」的訓練克服逆境的負面影響。鼓勵原本會轉型成小人的顛沛君子堅持仁義。
:point_green: 二,是儒教的精髓,藉由老天必定「賞善罰惡」的信仰,利誘與恐嚇正常人必須堅持仁義。
:point_green: 三,平均社會貧富,以有餘補不足,減少造次顛沛的比例,卻不傷害追求仁義的機會。
:point_green: 四,落實法治,堅持懲罰「詐力」,降低霸道者得利的機會。
:point_green: 五,追求富強,減少「造次顛沛」。但是,今日正常人的自我形象大多來自與旁人的攀比,於是無論如何富強,都有一半人落入平均以下。更糟糕的是,人的天性是注意到自己還沒有的,而忽視已經擁有的,這樣一來,大多數人隨時處於造次顛沛的焦慮當中,隨時可能倒向霸道詐力。對症下藥,還有第六、第七個辦法:
:point_green: 六,培養出完全獨立於外界的自我認知。
:point_green: 七,養成珍惜已擁有的思考習慣。

儒家思想如果包括了這七點,那就一套確實可行實現仁義社會的思想體系了 (當然效果不在一朝一夕)。目前為止已經看見一(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二(大德者必受命)、三(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四(君子懷刑,見下)。

:point_orange: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五等論》:孔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能力行仁,可惜世人無法作到好仁、惡不仁。【蓋有之】可能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這句話前面,世界上可能真有好仁者、惡不仁者,只是孔子沒見過。看來是孔子的標準太高了。第二個是這句話後面,世界上可能真有力不足以行仁的。反社會性格的確是源於大腦掌管同理心的部份活性欠缺,如果是基因的問題,那也是力不足了。

:point_orange: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五等論》:宋儒程頤這麼解釋:「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人,小人過於忍。」這樣看來,網路鍵盤俠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大概苦於隱忍,才把負面情緒刻薄地發洩在網路上。君子過度寬容姑息,那麼小人就要得意忘形、得寸進尺了。君子過於愛人,似乎沒什麼不好,可能是「過於保護的溺愛」的意思。

:point_orange: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五等論》:對於極度好學的人,只要每天學習,任何時候死掉都沒有遺憾。但智慧不斷累積進步,能活到明天繼續學習當然更好。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五等論》:這句類似「君子不器」。君子沒有特定的事業,也沒有一定不做的事業,這就是跳脫了第二等人的教條、標籤化思考,對每一件事都檢驗其正當性,不對特定的人或組織無限效忠或仇恨。這樣一來,儒家思想的「忠」就不能等同「忠君」,解釋為「誠信盡己」更好。當然儒家原則上還是支持「忠君」的禮制與秩序。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五等論》:正常人希求恩惠,安定置產,而古代宗族觀念重,還偏袒同鄉人,所以「懷土」。獨立思考者有自己的道德原則,因此「懷德」。但怎麼解釋懷刑呢?難道他們有自己的「私刑」?「刑」是公權力對危害社會行為的懲罰。公權力來自外界,君子若不在司法機構工作,何必「懷刑」?也許是古代的犯罪率太高,人民法治觀念不夠,或者像今日的媒體專挑壞的報,才時常想起刑罰 (施加在其他人身上) 的好處。事實上研究發現重刑不能降低犯罪率,所以懷刑不如「懷法」。

:point_orange: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五等論》:人起初聽父母、師長的命令行事,又追求職位與名聲帶來的利益與自尊。價值觀內化之後,行為的動力就來內部。職位與名聲只是胸前一塊近似透明的標籤。

:point_orange: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五等論》:忠是盡心誠意待人處事,是修身的基本功;恕是推己及人、推人及己的同理心,是對社會現狀的理解與包容。這就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嗎?《中庸》記載孔子說:「忠恕違道不遠」,曾子的回答似乎不太完整,還不完全「上道」。在《禮記.禮運篇》,孔子對子游刻畫出一個理想的「大同」社會,而即使是孔子自認比不上的三代之英 (禹、湯、文、武、成王、周公) 也只能達到「小康」之世。儒家思想雖然懷念三代之治,但並不以三代小康為終點。忠可能忠於詐力霸道,恕不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邁向「大同之治」的偉大理想更有資格當作儒家的「一以貫之」。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五等論》:義與利不一定矛盾。如上圖右,「義利兼得」、「捨利就義」、「捨義就利」、「義利皆失」都是可能的。「大德者必受命」就是義利兼得,只是比較一廂情願。(例外的時候也許可以解釋:因為德還不夠大,所以還沒有受命。)《道德經》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沒說得那麼篤定,「常」與善人,不是「必」與善人。有的時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雛狗」,行義而失利,行不義而得利也偶爾發生。這孔子也是親身體會過的,才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傳統文化裡總有「水至清則無魚」的社會觀--真正做實事的人的雙手必須弄髒,那些堅持仁義的,往往是什麼都不做的人在唱高調,還不如真正做實事的。在一個充滿第一等人的叢林裡,這話還是挺有道理的。因為大家都是習慣活在在髒水裡的魚,像前面的「詐力-仁義循環」一樣,輪流污染水源,輪流認命,輪流相信「水至清則無魚」。但也可能存在另一種魚,天生就是愛乾淨,他們世代生活在一個無汙染的乾淨湖裡,在那裡堅持仁義才做得好實事,這就是大同世界的理想。古今的社會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某處,不做事只會唱高調的自然有,但也可能是因為堅持原則而有所不為,只好不做事了。或許可以轉行做別的實事。有句話「權力導致腐化」,而第一等人為了求生與名聲又喜歡爭權,那麼孔子棄政從教、放棄權力而專心發揚影響,成為思想家、教主,也是找到自己合適的舞台了。

:point_orange: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五等論》:第一等人看見富人,就會想要與他一樣有錢;看見窮的,就反省自己為什麼還是窮。這樣也解釋得通呢。

:point_orange: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五等論》:這與前面<為政篇>「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是一致的。孔子尊「禮」,從實際的、客觀的行為判斷,鼓勵人多行動。

:point_orange: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五等論》:前面「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的「約」是「困頓顛沛」的意思。這裡的「約」是「修身、約束自己」的意思。約束自己的本性與衝動,進而努力實現仁義。約己與盡己,靠的都是堅強的意志力與積極行動的習慣。

:point_orange: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五等論》:這個也有些一廂情願。然而,正是一代代孤獨強者的行動,使我們從來不失去對人類的信心。「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若能與一些古人為鄰為友,也是不孤單的。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9):《論語》公冶長篇

帖子 maltz » 2016-04-23, 07:10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9):《論語》公冶長篇

這一篇收錄孔子對弟子與當代人物的評價。

:point_orange: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五等論》:公冶(ye3)長生平不詳,只從這裡知道曾經下獄,再成為孔子的女婿。古人傳說公冶長因為聽得懂鳥語,先被冤枉下獄,再被證明清白。唐人沈佺期有詩:「不如黃鳥語,能免冶長災」;白居易《鳥贈雀答詩序》又有:「餘(余)非冶長,不能通其語」。聽得懂鳥語這種事情,是一心求真的第三等人最看不過去的封建迷信。

:point_orange: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point_orange: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五等論》:孔子贊美子貢是祭祀使用的「瑚璉之器」。而孔子說過「君子不器」,即使是「瑚璉之器」還稱不上君子。子貢還可以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再多努力,而「待人寬,律己嚴」又更難了。

:point_orange: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五等論》:冉雍(仲弓)雖然不至於巧言令色,但是言辭敏捷,常惹人厭,也沒辦法做到「仁」。第二等人嫉惡如仇,第三等人嫉愚如仇。第四等人為什麼「耳順」呢?他們有更好的辦法稍微敦化惡、教育愚,同時可能他們見識過很多惡和愚,神經都麻痺了。

:point_orange: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point_orange: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五等論》:仲由(子路)「聞過則喜」,這是知恥近乎勇,聽見道理急著力行,這是力行近乎仁。可惜子路的「智」相對較低,可以經由「好學近乎知」改善。

:point_orange: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冉)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公西)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五等論》:孔子賞識弟子的能力,但不評價他們的「仁」。可能是弟子們還沒出師實踐所學,也可能是孔子「仁」的標準很高。如<里仁篇>有:「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同篇後面孔子推崇令尹子文為「忠」、陳文子為「清」,但也避談他們是否達到「仁」。

「仁」為什麼這麼難做到?如果把孔子的終極理想--「大同世界」中,個人行為的標準稱作百分之百的「仁」,那麼任何一個活在今天的人,也可以「力行近乎仁」,比如選賢舉能,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等等。只是讓孔子滿意可能要八十分以上。而像冉雍一樣出口傷人而招來怨恨與報復,距離大同世界就越來越遠了。

:point_orange: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五等論》:聞一知十的顏回才思過人,連孔子都自認不如。如果多活幾年,就能在孔子的基礎上創新發揚儒家思想。
注:
也許顏淵已經這麼做了,只是他的手段高明到「行不言之教」,被他影響的孔門弟子甚至孔子本人,還以為這些高見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
:point_orange: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五等論》:宰予擅長言語,缺點是懶惰。孔子本以為看人說話就能推測出其行為,見識了宰予,才知道言行可以差別巨大。孔子這一罵,「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他的思想又往更高境界前進一步,這才出現了<里仁篇>的「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為政篇>的「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吧。

:point_orange: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五等論》:價值觀內化自第二等人開始。如果被各種慾望如名利、美色左右行為,破壞原則,就不算「剛」。所以有句話說「無慾(欲)則剛」。但如果堅定地追求名利與美色,吞一把「威而剛」,反而「有慾則剛」。
:on_vadersweat:

:point_orange: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五等論》:國僑(子產)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故「行己以恭」;身在體制內而尊重現狀,故「事上以敬」 (子產是鄭國貴族,上面是自家人也不難) ;贊同人民富強的意念,故「養民以惠」;遵循公正原則,故「使民也義」。子產執政鄭國期間改革田制,率先公布刑法,廣開言路,影響後世深遠,堪稱第五等人從政的模範,難怪清人王源推舉子產為「春秋第一人」。
注:
如果子產這麼厲害,為什麼後世沒想到「罷黜百家,獨尊子產」呢?可能是子產忙於政事,而孔子專心講學,後者必然留下更多言語思想。而政治家必須向現實社會妥協折衷,而教育家可以傳播遠大的願景,更容易產生「偉大」的感覺。子產究竟有多偉大,還要等今後研究《左傳》。
:point_orange: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五等論》:晏嬰字仲,諡平,比孔子過世早 21 年。孔子說這話的時候,晏嬰已經過世上諡了。《史記》裡晏嬰對孔子的評價其實不太好。他說:

「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

(1) 儒者言辭誇張 (善辯) 而不能用律法限制。國人大多執著於第一等追求,為政者必須大力依賴法制,而書生又最看重道德教條,又凌駕在法律之上。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漢宣帝說「漢家自有制度,以霸道雜之」也是這個意思。
(2) 儒者以君子自詡,受到「小人」的欺凌宰治就氣急敗壞。

图片

如果粗略把君子與小人二分,君子追求真理精神,小人(正常人)追求物質名利。當君子貶低了小人的自尊,便是鼓勵小人加強追求物質與名利,再回頭瞧不起、利用君子,聲稱讀書沒用。接著君子又反擊,就形成惡性循環。相反的,如果君子包容提攜正常人,維持他們的自尊,那麼他們(如果正常)也會敬重君子。於是君子又能對小人更寬容,這就形成良性循環。

小人就是佔大多數的正常人。君子對上正常人的人海戰術,勝率雖然比較高,但也不是百分之百能贏。所以偶爾「小人得志」也是天道。君子只是努力使自己變得不正常、擺脫第一等的正常人,並且把正常人當成自己能改變的對象,就不會這麼痛恨正常人了吧。

(3) 儒者崇尚破財厚葬,盛裝打扮、繁瑣地遵守尊卑上下的禮儀與舉手投足的節度,從小到老,連續幾代也不能窮盡禮儀的學問。這的確是儒家思想的硬傷。只要「行仁」,何必執著禮儀?也許孔子認為當時的普通人民無法判斷怎麼行仁,只能遵守既定的規範。同樣是規範,刑罰是消極地限制什麼不能做,禮儀是積極地規定該做什麼。

雖然晏嬰這麼排擠他,還是贏得孔子的尊敬。一個考慮現實,一個追求理想,理想與現實當然有交集,就是未來的現實。後來即使「獨尊儒術」,明白的執政者也往往免除厚葬與繁文縟節,取各家思想之長。

:point_orange: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五等論》:季文子太過謹慎,「再思」(想兩次)而後行剛好。後世不說「再思而行」而說「三思而行」,可能是成語使用的對象都是子路一樣魯莽的,矯枉必須過正的關係吧。

:point_orange: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五等論》:盛世中遵守著第二等教條,亂世中轉型為第一等無所忌憚。隨著環境在第一等、第二等人之間浮沉,其實是正常人。只是君子自視較高,正常人也是「愚不可及」吧。

:point_orange: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五等論》:也許是周遊列國不順,孔子的學生急著投簡歷,爭取表現機會。這樣惡化下去就是「小人窮斯濫矣」了,因此孔子不悅。
但《孟子.盡心下.三七》: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與本處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孟子對後者的解讀是,孔子因為「不得中道」,想到故鄉這些「狂」的進取文士,想回魯國去教導他們。

:point_orange: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五等論》:《春秋》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國史書,加上「春秋筆法」主觀褒貶所作。左丘明一般認為是《春秋左氏傳》的作者,取材自《春秋》,但也自行增補內容。這樣看來,左丘明與孔子都是借助歷料說自己的話,因此他們的好惡也比較接近。他們都不喜歡逢迎虛偽,卑躬屈膝,交友沒原則。其實第二等人以上都不喜歡這些。

:point_orange: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五等論》:仲由慷慨,分享第一等人看重的資源。顏回修己,不包攬第一等人看重的自尊。(顏回這麼優秀,確實很容易出鋒頭。) 孔子的志向包括第三等人追求的誠信,與第四等人追求的關懷。

:point_orange: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五等論》:人受限於知識與理性,都有認知的盲點的局限。不斷學習新知,探索未知的環境,隨時反思自省,才能自見其短而往往更高等級前進。即使不能自見,「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主動尋求與接受批評也能快速進步。

:point_orange: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五等論》:「忠信」的相對普及可以歸功於道德教化。而「好學」不夠普及,可能是當時一般人忙於生計而沒機會學習。聰明人學得快,因此享受學習。看來要求正常人「好學」有些殘忍不仁。孔子也知道這個,所以他只希望「貧而樂,富而好禮」。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Re: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0):《論語》雍也篇

帖子 maltz » 2016-04-28, 07:0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0):《論語》雍也篇

:point_orange: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point_orange: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五等論》:冉雍字仲弓,孔子贊賞他有能力為人君,喜歡子桑伯子的簡約。冉雍也贊成簡約,但寧可慎重拘謹(居敬)而不隨性輕率(居簡)。人有不同的忌諱偏執,領導者避開這些地雷,便容易策動群力。第三等人在俗世的壓迫下反彈,急於表現自我;第四等人為了融和世俗而慎重行事,隱藏昔日的鋒芒,大智若愚。
注:
現代選民往往喜歡「政治不正確」吐露心聲的政客,欣賞他們的「真誠」。如果說這些選民都是第三等人也不盡然,只是他們自己的「政治不正確」,種族與宗教歧視剛好與那個政客的想法一樣。如果「政治正確」是由高智慧的精英所決定的,那麼「政治不正確」就反應出世界觀的偏狹。但也可能倒過來。
:point_orange: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point_orange: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五等論》:孔子的最高標準是「仁」,次高標準大概是「好學」。顏回好學博識,舉一知十,但也只能堅持完美三個月。孔子七十歲才從心所欲,不逾矩,而顏回只活了四十歲或不到,每次堅持三個月已經很厲害。第一等本性總在第一時間反應,第二等非黑即白的粗暴觀念隨時脫口而出,冤枉無辜。修身者養成自省習慣,即時發覺克制情緒,反思悔悟,便是「不遷怒,不二過」。

:point_orange: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五等論》:「於從政乎何有?」似乎是反諷,但查到的資料說這裡應該是「可以從政」的正面意思。這樣一來,孔子對從政的要求很寬鬆,果決勇敢的、成功顯貴的、多才多藝的都可以從政。聽起來又像孔子從政不順的怨言。孔子理想的從政特質是「仁」吧。第四等人對當下行仁,第五等人對當下與未來行仁。

:point_orange: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point_orange: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五等論》:賢德的冉耕 (字伯牛) 與顏回早死,孔子很難接受老天的不公。查到冉伯牛可能死於麻瘋,所以孔子只從窗口伸手進去。顏回貧苦,可能因為營養不良而身體虛弱。得傳染病可以怪天地不仁,而顏回的物質生活如果稍微改善些,雖然少了機會表現賢德,也許能多做些貢獻。<顏淵篇>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如果「克己復禮」的確能走向大同,顏回力行「克己復禮」並且成為後世知識份子安貧樂道的榜樣,也是偉大的貢獻了。

:point_orange: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五等論》:怎麼區分君子讀書人與小人讀書人呢?《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說道:「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其中「澤及當時」是第四等人君子,「忠君愛國」是第二等君子,「務使名留後世」卻接近第一等正常人了。正常的讀書人重視外在,忽視內在,也許是第三等人需要的抽象思辨能力不足,也許是顧此失彼。後者有解。卜商(子夏)擅長文學,孔子這麼說,應該是認為他有救。《五等論》裡「君子儒」與「小人儒」的差別在逐漸成熟的智慧境界。不斷進化,就能成為君子儒。

:point_orange: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五等論》:《史記》記載孔子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臺滅明字)。」相貌審美是天性,我們本能喜歡對稱的臉,接近平均卻又有點自己的特色,見到美麗就聯想到才智。那麼能警醒自己的審美天性,不過度引伸,便是修身。澹臺滅明周圍的人特意結交城宰,可能出於生存恐懼與利益追求,這也是第一等本性。而子羽克服了它。但不幸地,人的本性也包括任用私人。尤其是剛出社會,還處於第一等本性泛濫的世界,像子羽不特意結交上司,也是減少自己的機會。能碰見言偃慧眼識英雄也是很幸運的。

:point_orange: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五等論》:孟之反是魯國大夫,與顏回一樣謙虛「不伐善」。孟之反殿後撤退,卻推說自己的馬跑得慢。但是,如果殿後的將領應當領受軍功,也許孔子又有另一番評價。《呂氏春秋》記載: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注:
譯:按魯國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婢,如果有人把他們贖回來,就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子貢在國外贖回一個魯國人,回國後不接收國家補償。孔子說:「子貢欠妥。有了贖人不報銷的先例,今後魯國人就不再願意為同胞贖身了。接收了國家的補償,並不損害施救的行為;若不能拿回本錢,(不像子貢這麼有錢的) 正常人就不肯再贖人了。」又有一次,子路救起一個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這次孔子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這樣看來,孔子弟子的言行有相當的榜樣先例效果,子貢不收贖金,其他魯國人也不敢收;子路接受報牛,其他人魯國也樂意做好事接受獎賞。孔子主張的公平,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事情過去了或許改成「既往不咎」)。如果孟之反不居功,是否讓其他魯國戰士都不願冒險殿後了呢?也許孟之反還不是孔子弟子,以他為榜樣的時人不多。當然,為善不欲人知絕不是壞事,只是正常的臣妾做不到,必須期待著外界的獎賞啊。

:point_orange: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point_orange: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五等論》:這兩句很適合玄學清談。前一句將「外在」與「內在」比較。內在超過外在,容易被「以貌取人」當成野人;外在超過內在,只像文書工作者,注重抄寫字體好看而已。但秦吏程邈發明簡易讀寫的隸書,也間接促進信息傳播普及,「小人儒」也不見得貢獻較少。第二句對比「知」與「仁」。知者曉得「上善若水」,因此善利萬物之行,因為判斷精準,經常有成就而快樂。而仁者內心平靜,面對外界的紛擾也不動如山,較少高血壓與心臟病而長壽。「智仁彬彬」,就是君子中的君子了。

以下照樣造句:
《才性五等論》的主題是智慧。如果一個人的智力粗分成技能、智慧兩個方面,簡稱技、慧,那麼:
:point_green: 技勝慧則妄,慧勝技則乏。技慧兼學,自強不息。
第二等人的主軸是求善,第三等人的主軸是求真。那麼:
:point_green: 善掩真則謬,真掩善則傷。真善兼求,中庸和平。

:point_orange: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五等論》:這裡的「之」應是指孔子的思想,如「仁道」。這三個等級頗有才性五等論的意味,以下對照:

图片

一開始人「不知」,只是遵守生物本能,這是第一等人。當然本能裡面也有親情愛戀,並非完全「不知」。接受了教化而「知之」,但可能與自己的行為觀念有太多抵觸,因此「厭之」,還停留在第一等。與之相對就是第二等人以上的「好之」。起初好之而信之,到了第三等卻質問一切,進入「疑之」,甚至「棄之」。懷疑之後重新建立信念,追求與各家思想的交集,就是「睦之」的第四等,在實踐中源源不斷得到喜樂,因此「樂之」。在這之前,往往被現實的殘酷壓得喘不過氣,產生許多疑惑與抱怨,因此不能樂之。另外,智慧的增長也是逐漸認清、疏導天性的過程。起初資源不如人就不堪其憂,偶爾捨己利人就依依不捨,於是也不能樂之。最後,創新而增益「道」的深度廣度,就是第五等「益之」。

:point_orange: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五等論》:上下的標準為何?是孔子的「仁」吧。行仁多於平均,就可以與他談「仁」,反之不談,可能只談禮教。這聽來頗像愚民政策,其實「中人上下」稍微說一些「仁」應該是可以的。上下標準也可以是才性五等的高低。發展成熟的,容易談獨立思考、寬容和解、創造改革。

還聽過兩個「中人以上與以下」:
:point_green: 諸葛亮廢廖立上表:「…羊之亂群,猶能為害,況(廖)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識真偽邪?」中人以下的「負能量」容易被煽動起來,聽了廖立反黨 (蜀漢) 言論,可能以為黨是邪惡的化身,或者活該要亡黨了。第三等人以上分辨是非的能力較豐富。本黨醜事不少,但好人還是很多很努力。
:point_green: 蘇轍上表:「臣聞帝王之治,必先正風俗。風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為善,風俗一敗,中人以上皆自棄而為惡。」在風俗普通的時候,中人以上自勉修身,往更高境界前進;中人以下是自棄放縱,回歸第一等。

:point_orange: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五等論》:如何求知(智)呢?好奇地問「為什麼」,兼聽各專家說法,邏輯思辨而取其交集,親身經歷觀察,科學實驗追求答案,就可以得到智慧。但不明白的事物也可以靠鬼神等超自然力量解釋,比如「神的作為,人不能理解」。因此求知(智)者不能滿足將一切事物的原理推給鬼神。當然,這並不表示鬼神絕對不存在。對於不知道的東西抱持謹慎的態度而不妄論,也是前面冉雍說的「居敬」。

:point_orange: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五等論》:宰予可能覺得夫子的「仁道」太迂腐,太容易被迷惑陷害。孔子回答:君子可被一時欺騙,但不可被(一直)迷惑陷害。這裡的「可」有兩種解釋。第一是「能力」,君子不貳過,不可能被一直陷害迷惑,騙一次就學到教訓了。第二個解釋是「許可」,君子不應該一直被陷害欺騙。但是社會公平也得靠君子維護伸張。宰予覺得第二等人君子太傻太無助,孔子認為第四等人君子比那好得多。第三等人不認識第四等以上,不想做君子了。

:point_orange: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五等論》:孔子說過子貢可以在推己及人的「恕道」再努力,這裡又一次因材施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博施濟眾,對於富商子貢可能不是難事,為什麼孔子覺得這簡直是聖人做的事呢?也許孔子想像的「博施濟眾」是精神上的。子貢也許可以捐錢給正宗的「孔子學院」,給貧寒子弟提供獎助學金,也可說是聖人做的事啊。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1):《論語》述而篇

帖子 maltz » 2016-05-03, 02:17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1):《論語》述而篇

:point_orange: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point_orange: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point_orange: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五等論》:君子、禮教並非孔子首創,道德乃至一切價值思想都是文明中的累積與傳承。周公的貢獻是一改商代「君權神授」政治思想,以民為本,以民意為天意,提倡「以德治國」,制禮作樂以敦化人民。孔子述而不作,專注於復興周公等古聖先賢的價值與制度。其實,孔子之於古人總有新的知識經驗,有新的思考,流露在他對古代思想整理與闡述中。可以肯定的是,孔子興辦私人學校、注經傳托言古人,是思想傳播方式的創新,影響後世甚巨。但如果把「述而不作」當作真理,把古聖先賢當成絕對正確,便注定流於故步自封。漢代今文經學的師承就弊端漸出。當然,古聖先賢的思想,給後代的第二等人當成信仰,適用性也是八九不離十的。

雖然《才性五等論》把「求新」放在頂層,其實創造這種事情人人都能自吹。自然的突變中,有利生存的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那麼在文明中,基於大量知識與經驗,分析與實驗獲得的有利創新應該也不常見。春秋戰國時代周公禮教衰微,百家爭鳴,孔子也該看多了胡言亂語似的創新,也許正因此他寧可借助往日聖賢的威信,不刻意標榜創新。但這麼一來,孔子也必須接受舊文化的「缺陷」,比如繁瑣拘泥、違背人性的禮教。違背人性這樣的「修身」本是美意,但它不能得到正常人的理解,解放正常人的生產力。

鄭國子產有感於西周的「德治」已經難以支撐,被迫公布刑法,這是中國「法治」的先軀。假設文明在進步,東周人應該比西周人聰明,這難道是說《五等論》適合德治的第二等人比適合法治的第一等人還要原始嗎?如果說詐騙集團專騙傻子,容易被教條洗腦的人的確應該是比較愚眛的。首先要承認的是,《才性五等論》並不是完全依照智力來分級德性,而是人在社會裡成長,所經過的德性階段,智力高強的成長得比較快。先有原始的求生本能,再接受理想的信念,再因為獨立思考而掙脫灌輸的教條。但這個獨立思考所得並不一定是「道德價值」,也可能是獨立思考出社會達爾文主義價值。這與聽不懂詐騙,只憑本能行動的原始野蠻表現一致。

《五等論》將「教條」一概而論,但其實「仁義」、「神佛」、「普世價值」這些教條本身也有理論水平高低之分。水平高的教條基於大量的觀察而貼近當時的現實,邏輯嚴密而不自相矛盾,不使用光怪陸離的神話奇蹟。儒家思想裡的「大德者必受命」,運用在叢林社會裡就有許多例外。做壞事,其實只要不被抓到就好吧?亂世裡必須先詐力後仁義吧?弱肉強食才是貼近叢林現實的,也是文明社會產生之前,物種繁衍發達的原因。以獨立思考建立的道德價值觀,需要時間與知識的累積。理想中,道德教條深度恰好,先讓年輕人符合文明社會要求,直到他們自行領悟道德。如果過早突破了水平不高的教條,而新的道德觀還不能投入日常運作,就會出現表面「回歸第一等人」的情況。如下圖 (A) 與 (B) 的比較。

图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很容易就觀察到了。堅信天道賞善罰惡的有兩種反應。第一種把一切被踐踏的芻狗想像成罪有應得。現代每次天災,都有教徒說這是神的懲罰,被閃電劈死的都是惡報。第二種明白小人得志,好人不長命經常發生,於是他們訴諸天堂、地獄這些死後的報應,宣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報應、天人感應這樣的「儒教」理論對於平均以下的才智比較有感染力,雖然「中人以下」也更容易多重標準而偽善,但小奸小惡平均殺傷力較低。相對於儒教的部份,「儒家」在人本主義的哲學方面,又以「未知生,焉之死」、「不語怪力亂神」盡量避談超自然力量,雖然沒有對中人以下的「優勢」,這些哲思與理想更能說服中人以上。如上圖 (C) 與 (D) 的比較。孔子也知道「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道德哲學、宗教報應、禮樂教化多管齊下,就是廣泛的「德治」吧。

:point_orange: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五等論》:「有教無類」的前提是「有繳學費」嗎?似乎不合理。南宋王楙《野客叢書》考證了「束脩」的意思:

吳曾《漫錄》曰:「《論語》『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前輩多以束脩為束脯 (綁起來的肉乾)。余按《後漢·馬援》、《杜詩》、《延篤傳》註,皆謂年十五,束帶修飾之意,乃知以束脩為束脯者,非是。」僕謂後漢傳註,出於唐人之說,未可以為據。觀《鹽鐵論》,桑弘羊曰:「臣結髮束脩得束衛」,此正明驗漢人之語,以束脩為束帶修飾矣,且在馬援諸人之先,可無疑者。然又觀《北史》「劉焯不行束脩,未嘗有所教誨」,此又可以驗程門諸先生之說。要之,二說皆通,不可謂束脩為束脯非也。《唐六典》,國子生初入置束帛者,束脩之禮。《通典》州學生束脩之禮註,「束帛一篚一匹,脯一案五艇,學生皆服青衿。」

所以「束脩」在先秦兩漢應該只是束帶修飾的意思,唐代才出現「束脩之禮」,是到了求學年紀,比較懂事的年輕人拜師繳的肉乾學費。這句孔子是說:只要十五歲穿著束帶修飾來求學,我都會教他一些東西。

:point_orange: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五等論》:孟子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樂。英才舉一反三,庸材舉三反一,只要有進步,也值得一樂吧。現代的國民教育更有慈悲心腸,更重視機會平等。英才老師不想教庸材,就讓正常的老師教吧。但英才的老師又有更大的影響半徑,應該比正常老師更能啟發庸材。但他們不教英才又可惜了。

:point_orange: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五等論》: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對三軍主將的需求。戰術決定後請部將執行,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軍隊裡兩種人才都需要。季路如果問:「子行三軍,則誰校?」應該就是他了。但這麼問他就不是可愛的子路了。顏回藏了一生,幸好老師幫他留下些許評語。古今有多少強者一輩子既沒被使用過,又沒人知道呢?「君子不器」,也許他們注定不能被現行當代世俗的框架限制,必須像孔子走出一條新路,當時的正常人是無法了解的。

:point_orange: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point_orange: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五等論》:以常識看來,領薪水的小資、中產階級財富應該是可求的。君子愛財,卻必須用正當的行為獲取;只是道德標準越高,判斷為正當的求富手段也就越少。若要替魯國權臣三桓駕車,載稅吏去收稅,一般人願意,孔子大概就不幹了。許多事情都不願做,還能找到自己的志業並且樂在其中,算是幸運的吧。

:point_orange: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point_orange: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篇>
《五等論》:孔子三十五歲到齊國學習韶樂,大受震撼。韶樂相傳為舜所作,是國家大典所奏的雅樂。周公制禮作樂,也發揚了韶樂,敦化風俗。文字的灌輸可以靠理性與知識看破,音樂如果也有灌輸能力,能靠什麼「聽破」呢?在聽破之前,還是慎選洗腦的音樂內容吧。

:point_orange: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五等論》:衛靈公的太子蒯聵想殺掉父親衛靈公的淫亂夫人南子,事洩而逃亡在外。衛靈公死後,蒯聵的兒子即位,蒯聵回國爭位。孔子周遊列國,在這段期間仕於衛,所以冉有想知道老師的立場。這段可以與<公冶長>篇:「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連在一起。孔子說完「求仁得仁,又何怨」,又接著解釋,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所以不埋怨。子貢對此的理解應該是:如果衛君求仁(又不念舊惡),就應該讓父親回國掌權。而如果蒯聵求仁(又不念舊惡),也不會回國爭位。但也可能孔子只是就事論事。孔子終究沒有干涉衛國內政。

:point_orange: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五等論》:孔子對《易》的評價很高。《史記.孔子世家》也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說卦》稱《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孔子自稱五十而知天命,那麼五十而讀《易》就正好了。孔子五十一歲出仕,任中都宰,一路升司寇,主持「隳三都」未竟全功,五十五歲便離開魯國。孔子喜歡《易》外柔內剛的道理,是否反省了過去的外剛造成的大過?「加我數年」,應該是希望自己幾年讀《易》吧。

:point_orange: 子不語怪、力、亂、神。
:point_orange: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進篇>
《五等論》:不語神怪,與前面求知「敬鬼神而遠之」的原理類似,集中精力在可以求知、可以改變的範圍內。不語亂力,集中議題在改進的方向上。

:point_orange: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point_orange: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泰伯篇>
《五等論》:常見的智慧是「人有不同的專長,只要看人的優點」,但也可能有人差勁到無所取法,所以安全一點,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兩個人都這麼差勁的機率就忽略不計了。「擇其不善而改知」就是「見不賢而內自省」,如果負面的榜樣也可以作為「老師」,那麼三人行沒有我師的機率又更低了。所以盡量問,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被冒犯了也無所謂,可能原本的期待就不太高吧。
:on_vadersweat:

:point_orange: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五等論》:宋國的向(桓)魋想殺孔子,孔子搬出天命。智仁勇是三達德,那麼天生有德,就是指天生很早就領悟出道德觀的「智者」,天生就有同理、同情心的「仁者」,以及能不斷否定自己,聞過則喜,尋求改進的「勇者」。三者可以說是疏途同歸的,兼有三者就超越聖賢了。《才性五等論》當中的「才」似乎比較偏重理性思辨的智能,但同理心也是大腦對他人感受的預測,自我改進的意志力也是靠主觀意識推動,如果把「仁、勇」歸入「才」,就是鍾會《才性四本論》裡面的「才性同」了,如果只把不仁、不勇的智稱為「才」,應該是「才性異」了。

:point_orange: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point_orange: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五等論》:聖人、至仁與至善者十分稀有。傳說中的古聖的作為,未嘗沒經過後世隱惡揚善、移風易俗的 PS 處理。但崇高的大同理想總是存在的,時刻的力行實踐,在小範圍內改善世界,往理想一步步接近也是確實正在發生的。人平常不過是順著灌輸與生物本性行為,第五等融和、創新的機率也是很低的。稍微獨立思考,看見有無盈虛的真相,並依照真相行動做第三等人,已經值得慶幸。

:point_orange: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五等論》:不灑網打撈,卻用魚餌騙魚上鉤;晚上不射鳥,卻在白天射,被殺掉的魚鳥,是否會感謝孔子呢?只怕還是把人類當大怪獸吧。常人希望自己有德,有人律己標準較嚴,頻率比較高,有人觀念邏極比較統一。即使如此,也許還免不了偽善,還有改進的空間。如果宣稱「吾不食肉矣!」就更強了。

:point_orange: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五等論》:順著本能行動,是「不知而作」。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行動,是「知而作」。人的行為常是先「不知而作」,然後自圓其說,自己覺得「知而作」。實在沒辦法自圓其說了,挫折感上腦,就說「F*ck! I don't care!」增廣見聞,價值觀便逐漸成熟。根據成熟的價值觀而擇善行動,便步向明智。

:point_orange: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五等論》:不保其往,不念舊惡,既往不咎,都是善用當下,改變未來。互鄉人不講道理,也許舉十才反一,但只要有機會進步,也是應該鼓勵的吧。舉一反十的可以日進一丈,舉十反一的可以日進一寸,日積月累,也比不進的強得多了。

:point_orange: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五等論》:孔子並沒有這麼辯解:「知禮不如好禮,好禮不如樂禮,昭公知禮而已。」孔子把得到改過的機會當成幸運的事,這是「聞過則喜」的好學態度,只是人脆弱的自尊的本能往往不允許這種自虐。藉學習的態度與成果自我肯定,就能把自尊賺回來吧。

:point_orange: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五等論》:漢代樂府有一人主唱、數人配唱的「和唱」,以及配上絲竹樂器的「相和歌」、「相和大曲」。君子雖想唱和,但推己及人,不搶走主唱的風采。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五等論》:「戚戚」是憂懼的樣子。恐懼基於未知與缺乏自信,那憂慮的來源是什麼?網上查到的原因有:不能靈活解決問題,否認迴避問題,無法專注,自我期望過高,對未來太悲觀,情感不穩、容易衝動等。那麼君子坦蕩蕩,便是因為他們博學自信,主動彈性地解決問題,認識自己的缺點,對未來抱持希望,維持情緒穩定。其中有些是可以後天訓練累積的。

:point_orange: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五等論》:溫和容易被時常殘酷的正常人欺負,因此嚴肅一些樹立威嚴。但威嚴太甚又被時常膽怯的正常人恐懼,因此態度恭順降低戒心。恭順並不是逼於時勢而內心憤恨,而是真的相信這樣最適合。托爾思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許君子相似地溫和而公正,正常人卻有各自的偏激。難道天下的君子都是一樣的嗎?他們只是用相似的態度,在各領域中擴展各自的志趣、擴大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邊界吧。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2):《論語》泰伯篇

帖子 maltz » 2016-05-05, 00:53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2):《論語》泰伯篇

:point_orange: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point_orange: (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五等論》:周代的「德治」思想相傳始於周太王古公亶父,而泰伯是亶父的長子。亶父三子季歷之子,後來的周文王姬昌非常優秀,獲得三分之二的諸侯擁戴。為了使姬昌繼承族長,繼承順位在前的泰伯與二弟仲雍躲到東南海角,削髮紋身以示不歸,卻促進了當地文明,春秋吳國尊其為始祖。泰伯在生前也許在西岐沒人知道,但後世的文化人總會看見,推崇流傳無私。泰伯有自知之明是智,讓賢造福人民是仁,敢於拋棄一切,重新開始則是勇,所以堪稱「至德」。

那麼周文王的至德呢?周武王下犯上滅商,牧野之戰近二十萬人戰死,血流浮杵(木棒形狀的兵器)。相比之下,周文王還是比較有德。但《尚書.周書.泰誓》記載武王伐商宣言,當中有:「令我文考,肅將天威,大勛未集」,至少在武王口中,周文王與「天威大勳」有直接的關係。孔子是否把周文王想得太美好了?遠古部族彼此征伐本是常態,以有德討無德,長痛不如短痛,一次性死幾十萬可能不算太糟糕。曹操、司馬昭都為兒子受禪大力鋪墊,當時他們收到類似的「至德」式歌功頌德也少不了吧。只是他們取代的對象卻不是暴虐的商紂。

:point_orange: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point_orange: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五等論》:曾子(名參)與其父曾點都是孔子門人,《禮記.中庸》作者孔子之孫子思又是曾子門人。為什麼孔子的兒子孔鯉不幸早逝,不能親自教自己的兒子。曾子重視髮膚完好,重視容貌、顏色、辭氣。後人不免疑惑:前面孔子還稱贊毀傷髮膚的泰伯、仲雍為至德,曾子為什麼只注重道的皮毛?也許當時的一般人只能看見皮毛,容貌形象不整給人印象太差。所以做到這些是容易忽視的基本功。

:point_orange: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五等論》:「仁以為己任」為什麼沉重而遙遠呢?春秋戰國時局紛亂,第一等生存本能逐漸佔上風,以仁為己任的確沉重。太平盛世裡行仁就容易得多了,只不過生物的本能依然掌控著人們的行為,屯積有形與無形資源,追求眼前感官刺激與自尊滿足。

:point_orange: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五等論》:「可」一般解釋為「可能」,「由」是遵循,「之」應是德行。人民可能遵循德行,但不可能知道德行。先秦人民受教育的比例很低,但這樣說似乎太悲觀了。今日教育普及,「好之」、「樂之」者的比例自然更高。但有些東西知道了,也許影響不好。比如《國際歌》的第二段:「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這是第三等人以上不語怪力亂神的人本主義信念。但人總有恐懼與焦慮,渴望救世主與神仙皇帝指引出一條明路。不信神佛,也得信孔孟老莊的吧。所以即使天子不見得信神,也必須把祭天、祭孔儀式當成頭等大事。

:point_orange: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point_orange: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篇>
《五等論》:「邦」這個標籤好大。每個國家裡都有比較符合善道的人與行業,只是比例高低不同。如果丟下一句「邦無道、危邦、亂邦」便一走了之,留下來「死守善道」的中流砥柱便孤立無援了。有能力的,何必讓「邦」左右自己的行為?危邦內自安一角,亂邦內自足一隅;不義,恥也,義,怡也。即使住在蠻夷之地也不擔憂。但能力不足以自足自持,擇木而棲,成長壯大了再回來也是可以的吧。

:point_orange: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五等論》:如果把「影響、改變」放在首位,那麼欲謀其政,便謀其位,取得舞台。若其位不可謀,則不謀其政,投入別的事業。

:point_orange: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五等論》:瘋狂則難以捉摸,若不直爽,更令人無法信任,疑似精神疾病。「侗」是無知,「愿」是忠厚,無知還可以「使由之」,但不忠厚便不遵循教化,容易成為罪犯。「悾悾」是誠懇空虛的樣子。虛己以進雖是好事,但若遭受打擊,陷入犬儒思維而失去人際信任,便無法抓住進步的機會。孔子不知道怎麼向精神病、罪犯與犬儒宣傳道德。

:point_orange: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焉。」
:point_orange: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五等論》:「與」是參加、干預。有天下而不與,類似《道德經》的「為無為,事無事」,「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舜行禪讓,經手天下再傳給下一個有能者。但禹傳位給兒子啟,自此開了家天下的惡例。至少禹本人還是非常不錯,所以後人懷念其德,把感恩的心投射在子孫身上。基業代代相傳,機率上總會出現中人以下的不肖子孫。儒家思想一向是天下以有德者居之,有天下而不與。何必維護世襲制度呢?因為想要謀其政的不只有德者,還有人性中「大丈夫當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之」的普遍第一等野心。野心造成的動亂危害更甚吧。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3):《論語》子罕篇

帖子 maltz » 2016-05-09, 06:34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3):《論語》子罕篇

:point_orange: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五等論》:「與」是「稱許」。為什麼孔子喜歡談「命」呢?「命」是不可抗拒的外界環境?還是內在技能、智慧與性格所決定的人生道路與境遇?應該是後者。如果對自己的道德要求高,「命」就在追求雙贏,而不願在零和博奕中損人利己,如孔子家語記載「君子不博(玩六博)」,因為它「兼行惡道」。既然看見了系統的缺陷,「命」就在創造革新,而非重蹈覆轍了。

:point_orange: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五等論》:今天我們都知道孔子以教育成名,只是達巷黨人當年沒看出來。或許當時孔子的教育哲學還沒有發展成形。從「大哉」推論,「無所成名」應是褒辭,意思是孔子全能,沒有一項技能特別成名。所以孔子謙虛地說,我就做一個有名的車手吧。
:on_vadersweat:

:point_orange: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五等論》:漢孔安國、魏何晏都說「純」是絲,但絲帽怎會比麻帽節儉呢?可能「純」還是比「冕」簡省布帛的帽子。在精神不變的前提下,物質可以盡量簡樸,這樣地球資源應該足夠幾百億人使用了。那麼禮節與習俗,是否可以在精神不變的前提下精簡,提升生活效率呢?如果對方能感受到誠意,應該是可以的吧;如果只能從表面形式感受到誠意,君子也只好「文質彬彬」了。

:point_orange: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五等論》:「毋意」是不知為不知,分清事實與自己的想像假設。「毋必」是不武斷輕率,在事實上謹慎推論;「毋固」是不固步自封,隨時認識到自己可能的錯誤。「毋我」可以解釋為不自私,但與前三個似乎對不上。如果解釋成「不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更好。「意必固我」兼有,就是<泰伯篇>的「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了。

:point_orange: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篇>
《五等論》:古代哲人的思想中經常出現「求己」,與之相對的是「求天」,「求人」。第二等人往第三等人以上前進,會逐漸轉為「求己」。自己不能控制的事,不必理會。專注於當下自己能控制的行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便是《莊子.逍遙遊》裡的「舉世譽之不加勸,舉世非之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撐得住「天意」的打擊而堅毅,便是《孟子.告子下》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行為做出來還會被老天搞亂,善意卻被誤解,無意卻被栽贓,這樣子訓練一個人拋棄「求天」的習慣,只求問心無愧。

:point_orange: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五等論》:生於憂患,廣泛的經歷不僅促進技能,也有助於提煉出對世界有精確認識的智慧。

:point_orange: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point_orange: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五等論》:前面<泰伯篇>孔子批評過「悾悾而不信」,與這裡當成前後因果,可以解釋孔子教學方法的進化。起初,孔子是直接告訴「鄙夫」標準答案,但鄙夫還不信,「悾悾而不信」,就像許多現代人排斥現代科學,堅信傳統醫學宗教。這樣一來科普的效率就不高了。孔子深感挫折,「吾不知之矣!」。窮則變,變則通。孔子改變了教學方式。他不光從知識中直接公布標準答案 (其實他可能也不知道答案),而是「循循善誘」,引導學生自行領悟到答案。思考出答案,當然比直接要答案更累,所以顏回說「竭吾才」。

:point_orange: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五等論》:讖緯學者最愛這句話了。他們追隨孔子巴望著「鳳鳥」、「河圖」這樣的祥瑞神蹟。人生都有高低潮,有時充滿「不語怪力亂神」的氣魄,有時陷入絕望的黑暗中。基督教說「人的盡頭是神的起源」,在絕望中呼求神蹟,就是這句話吧。

图片

這樣說來,提倡天人感應的漢儒何嘗不是對當代社會失去信心的正常人呢?但天人感應之說一盛行,中人以下又更相信讖緯學與古經密碼,像譙周亡國論,這樣又回頭打擊著知識份子對社會的信心,再增長天人感應的需求。漢代儒學末落伴隨著讖緯風行,或許有些這樣的惡性循環在裡面。當然,神秘主義也是穩定人心,勸人為善的力量,也許是利大於弊的。

:point_orange: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五等論》:先秦儒家講究厚葬,所以子路見到孔子好像快不行了,趕緊提升孔子的家臣規格。但孔子已經不是大夫,這樣就僭越了體制,違背了自己的主張。不能厚葬,就要埋在路邊嗎?老夫子一激動,說起話就「兩端」了。修身者能不慎乎!

:point_orange: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五等論》:這應該是孔子周遊列國時的心態。接下來他變成著作講學的個體戶,何必在意有沒有伯樂賞識雇用呢?

:point_orange: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五等論》:如果太晚才進入第五等,就無法親手實現自己的革新構想了。

:point_orange: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五等論》:第一等本能實在厲害。靠本能吸收養份,長出求善、求真、求和、求新的枝葉,也是很了不起了。

:point_orange: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point_orange: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point_orange: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point_orange: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五等論》:這四句有一個概念交集,就是上面說的「求己」。無視外界的美醜貴賤,榮辱獎懲,是非成敗,心中無山無地,無始無終,只需要一擔一擔土接著倒,一棵一棵樹接著種,便是智慧之道。一切的喜樂來自每一秒的行為實踐,這樣的喜樂是偶爾殘忍的冰雪風霜奪不走的,它增益人所不能。

:point_orange: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五等論》:松柏可能還要刻意尋找寒冷的環境生長,熱帶雨林裡活得太辛苦了。第五等人應當尋找獎勵創造的環境,第四等人尋找理解包容的圈子,第三等人尋找獨立思考的任務。

:point_orange: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五等論》:如上圖,這句話點出概念確立的過程,與才性五等的發展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學習不見得能學成,學成了不見得能被動地堅持,能被動堅持又不見得能主動選擇。被動堅持,比如醫院拿錢要媒體寫推廣軟文,刊登不實廣告,但媒體可以堅持不做。主動選擇,比如醫院有廣告經費,但不送給媒體打軟文,刊登不實廣告。通過了主動選擇的大考驗,概念就堪稱信念了,在那之前,很可能只是說一套,做一套,多重標準的偽善而已。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Re: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4):《論語》鄉黨篇、先進篇

帖子 maltz » 2016-05-11, 06:11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14):《論語》鄉黨篇、先進篇

<鄉黨篇>主要記載孔子遵守的周禮,在三國時代的人看來都是快一千年前的老規矩了,所以簡略跳過。

:point_orange: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五等論》:為什麼孔子在鄉親面前不愛說話呢?難道他嫌鄉親程度不夠,斷章取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多說多錯?既然「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幫助他們親近道理呢?當然也得量力而為。任何人的知識與經驗都有局限,有一定的理解與影響範圍,比起古往今來的人類知識,都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份。跨出自己的有限範圍,就是「對牛彈琴」了。孔子不見得能找到施力點對所有鄉親「叩其兩端」。某些鄉親可能喜歡列子的寓言故事吧?某些鄉親可能喜歡天人感應,神仙附體吧?

图片

:point_orange: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之,則吾從先進。」
《五等論》:孔子為什麼寧可追隨野人而不是君子呢?這裡的「野人」應該是「質勝文則野」的意思,內在美比禮樂先進。那麼與野人相對的「君子」,也就不是與小人對立,全面優秀的君子,只是「文勝質則史」,內在美落後於禮樂。如果要任命人才,還是挑「質勝文」的。孔子雖然執著禮教,心裡也明白這不重要。其實誰不曉得重視內在美呢?只是感受不到超過自己思想範圍的美。

:point_orange: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悅)。」
:point_orange: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按:一年)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篇>
《五等論》:人都有盲點,接受建設性的批評,進步得快。既然顏回絕頂聰明,他很可能已經看出來孔子的一些盲點。為什麼不幫老師進步呢?或許他遵守著「隱惡揚善」的原則吧。但「隱惡揚善」的目的是使人嚮往仁義,對於有雅量接受批評的人,直指其缺失不是挺有效率的嗎?但宰予對孔子提出「服父母喪只要一年」,在今人看來還嫌太久,何不在生前多回報呢?但孔子就找一個「父母完全照顧子女三年,因此子女也要守孝三年」的理由反駁。也許宰予實在「不仁」吧。第五等人一心求變,應該比較容易接受批評。

:point_orange: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五等論》:如果用不及的主體是「賢」,那麼「過賢」應該比「不及賢」更好,只有更賢沒有太賢……除了那個車太賢。孔子說的「過猶不及」的主體是什麼呢?也許是顓孫師(子張)文勝質、卜商(子夏)質勝文。如果把「過與不及」這個句型代入《才性五等論》,第二等人才不及性(德),第三等人才過於性。對第四等人來說,過猶不及,都不太好。
注:
這一句容易與<泰伯篇>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混淆。學習好像總是得不到知識,得到了又怕再失去,就是人必須不斷學習並複習的意思。如果是「過猶不及,猶恐失之」,意思大概是「超過好像不足,都還怕失掉中庸」。也是有道理的。
:on_vaderthink:
:point_orange: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point_orange: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五等論》:子路彈瑟的技巧可能不太好,也可能孔子借此批評他經常大放厥辭。當弟子不敬子路,孔子轉口亡羊補牢:雖不能入室,但也算升堂了。第二句孔子對子張說:不遵循古善人的行為,就不能入室於「道」。好古是孔子一貫的信念。人類文明大概是最近一、兩萬年的事,而孔子只活在兩千多年前。在孔子之前,還有好多古聖先賢累積的智慧,掛名在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身上。喜愛他們傳下的思想與制度,也是有些道理的。而今人又多了秦漢一直到民國、人民共和國的智慧累積,好古應該更有收獲。當然,聖賢與正常人是同時出現的,時代不斷在改變,好古也不能照單全收。

:point_orange: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五等論》:發動戰爭,很可能比權臣聚斂造成更多苦難,埋下更多仇恨吧?洪荒時代有赤裸裸的第一等人資源爭奪,步入文明,又有自我正義的第二等人自相殘殺。正義當然值得追求,但要找到有效的辦法,別葬送無辜者。

:point_orange: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五等論》:高柴(子羔)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子張)偏激,仲由(子路)粗魯。曾參不能舉一返三,轉而注重髮膚與辭色,也是很自然的事了。性格也許可以靠後天的修養改善,知識可以從學習中累積,但智力大多是天注定的。老師公開說學生笨,這樣不嫌太殘忍了嗎?可能當時以為笨是有藥醫的吧。
:on_cry:

:point_orange: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point_orange: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憲問篇>
《五等論》:後世儒家要求臣下對君王絕對忠誠,這種「外儒內法」其實是違背了孔子思想的,受到「外儒內法」洗腦而在水溝裡自殺殉國,就是第二等人了。大臣「以道事君」,能用自己就學管仲一展身手,不能用自己就辭官,但也可能像伯夷、叔齊餓死在深山裡。具臣(一般的臣)雖然無法做到明辨「道」,弒父弒君這種明顯的作亂還是能看得清楚,不會跟隨。

:point_orange: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point_orange: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子路篇>
《五等論》:無論是戰爭還是行政,還沒學成就面臨巨大的挑戰,被擊垮還禍及他人。要第一等人堅持理想,要第二等人治本,要第三等人調解眾議,要第四等人分析創造,都有「誤人子弟」的風險吧。但不這樣冒險怎麼學習成長呢?

:point_orange: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篇>
:point_orange: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五等論》:孔子室內似乎常有弟子鼓瑟伴奏。連孔子自己都說:如果用我,只要三年就有成果,為什麼還批評子路無禮呢?大概是孔子的心態已經在這兩則記載之間轉變了。起初,孔子希望從政一展抱負,後來發現一人之力扭轉不了大環境,只能做到「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不同流合污而離去。這時再聽見才智不甚過人的子路這麼自誇,就特別受刺激,竟然還笑(哂)他。而曾點(曾參之父)嚮往的健康、藝術性的休閒,似乎是大同之治下才能成為常態啊。孔子贊同的不是遊樂的本身 (損者三樂包括「樂佚遊」--<季氏篇>),而是孕育出這種遊樂的文明。

BUTTON_POST_REPLY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2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