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學堂】三國末年研究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BUTTON_TOPIC_LOCKED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4a) 住:樓閣結構

帖子 maltz » 2016-04-12, 23:18

蜀漢生活研究 (4a) 住:樓閣結構

秦至西漢的木造樓閣、宮室長建於夯土高台上,營造威武的氣勢。三國時代依然有「銅雀台」這類建築。不過自東漢開始,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層層重疊的木造樓閣興起,路旁樓閣連接,望樓、塔樓高聳,而高台建築逐漸式微。這一系列先介紹樓閣的內部結構如柱、樑,與外部特徵如屋頂、斗拱與瓦。雖然實際建築已經不可見,墓葬中的陶製建築模型卻提供了具體描述。

图片

柱、樑、檁(lin3)/桁(heng2)、椽(chuan2)

只要上層不垮,樓閣就可以蓋高。蜀漢年代的常見兩種支撐上層重量的建築結構。一.抬樑式:用一層層的「樑」 (橫木) 平均分散上層的重量,再經由「柱」 (直木) 接地。二.穿斗式:不靠多層的樑木,把柱子接在撐住屋頂、上層的「檁」木,或者叫「桁」木上。穿斗式需要更多柱子,室內空間較受限制,但柱子不必太粗,一般木才即可,所以適合民宅。抬樑式的室內空間大,但需要粗大的柱子,所以適合宮室。抬樑、穿斗兩種形式也可以混合使用。在溼熱地區的房屋,為了不讓地板潮濕霉爛,可將地板架空,以粗大的柱子接觸地基,這叫「干欄式」,地板上還是抬樑式或穿斗式。

如果從受力的順序看,屋頂瓦片壓在斜鋪的「椽」木上,椽木壓在橫向的「檁/桁」木上,檁木再壓在另一個橫向的「樑」木上,樑木再壓在柱子上。柱子間可加上更多的截面為方形的橫木「枋」(fang1)固定,也叫「隨樑」。「樑上君子」就是躲在橫樑上的小偷了。柱子因為貼近生活起居,有各種藝術形狀,如:方柱、圓柱、八角柱,也有雕刻、塗漆與各種裝飾。

图片

斗拱

為了使屋檐(yan2,同屋簷)更加突出以保護柱下的地基不受雨水破壞,或是再減少柱子的數目,增加室內使用空間,漢代建築的柱子上常有一層層展開的倒三角形「斗拱」,如此每一根柱子便可以支持更大範圍的屋檐或屋頂。斗拱堆疊的形態本身已有美感,也可以再刻畫裝飾。

藻井

調整橫樑與斗拱的排放,屋頂內可以留出中空的空間,在室內抬頭便可欣賞,叫「藻井」。藻井可用浮雕裝飾。

欄杆

秦漢的建築流行在高樓上搭出觀景的平台,平台有「欄杆」(闌干),保護人不掉下去。前面說架空地板的建築結構叫「干欄式」,兩個字倒過來意思就變了。

屋頂

蜀漢年代木造建築的屋頂主要有四種形式。一.懸山式:常見於民宅。中央有一條與房屋等長的屋脊,前後兩側呈長方形下斜至屋檐,左右兩側則是垂直的牆。二.廡(wu3)殿式:常見於宮殿。中央仍是一條屋脊,前、後兩面的梯形屋簷與左、右兩面的三角形屋簷向中央聚集。如果不是宮殿也叫「四阿頂」。三.歇山式。屋頂分兩段,上段懸山式,中間歇息一下,下段廡殿式。四.(cuan2)尖式:沒有屋脊,或者屋脊極短,四面三角形聚集於屋頂一點上,常見於塔樓。

脊獸、鴟尾

屋脊上的裝飾在南北朝才普及,屋脊正中有脊獸,兩側反翹上揚的脊角叫「鴟(zhi1)尾」,鴟是貓頭鷹。漢代建築的脊飾可以在墓葬的陶屋中看見,也許只是藝術品的裝飾,也許已經在當時實際的建築上略具雛形。

图片

瓦、磚

屋頂的瓦片有半圓筒型的「筒瓦」、較平或有弧度的「板瓦」兩種。瓦片以繩索與瓦釘與椽木連接,鋪到屋檐的最外面一排可有裝飾的橫切面,叫「瓦當」。瓦當樣式繁多,有幾何圖形如同心圓、花朵,有動物神獸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烏龜),也有吉祥祝語如「大漢萬世」、「長樂未央」、「六畜蕃息」等,字體多使用大篆、小篆,應是比當時普及的隸書體看來更有文化氣息。

磚與瓦片一樣,也可有以上各種花紋。前面介紹城牆的時候說到,磚牆在東漢已經出現雛形,但磚在當時的主要用途是鋪地,城牆的主體還是夯土,只是外面加一層磚。蜀漢年代的平民居家可能仍然是夯土牆,但宮室可能使用砌磚,不少東漢墓已經是磚牆,甚至有在墓門兩層磚牆中間灌鐵的。砌磚、鋪磚的樣式也相當多元,有「人」字斜紋、橫直交錯、扇形等,也可以搭配不同顏色的磚拼出花樣。

在雕刻與磚紋之外,彩繪也是裝飾建築的常用方式。牆壁、樑柱、屋檐內側、門窗都可以彩繪。彩繪的色調以黑灰、紅土為主,應是受到當時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但也可以使用青綠、白色表現雲氣煙波。

門、窗

古代的大門多是兩扇木板門,單扇門叫「戶」。所以門、戶都是象形字。單扇門可能常見於民居,所以叫「一戶」人家。室內也有下面裝輪子的拉門。支撐門在牆上的門樞已經是金屬材料。《三國志.吳普傳》記載華陀說:「血脈流通, 病不得生, 譬猶戶樞不朽是也。」門下可有門限(門檻),橫木門閂叫「關」,所以「關門」的本意是把門閂放下來。殿門的「關」用粗大的橫木制作。古時窗戶叫「窗」或「窗牖」(you3),就是牆上的空洞,當時尚未發明糊窗紙,但有直、橫木條裝飾的直窗、橫窗、格子窗或其他花紋。冬季禦寒就把窗孔塞住。賈誼過秦論有「甕牖繩樞」,形容拿甕的圓洞作窗戶,繩瑣當門樞的窮人。
注:
蚊蟲擾人,雖然資料沒記載當時有紗窗,但考慮到當時紡織技術足以織出洞眼大的紗布,使用「紗窗」應該也是挺合理的。而琉璃(玻璃)已經從西域傳入,當時南越王墓葬中也發現平板琉璃,當時可能已經有罕見的琉璃門窗。
:on_vadersweat: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4b) 住:城市建築

帖子 maltz » 2016-04-14, 03:17

蜀漢生活研究 (4b) 住:特色建築

居住之外,樓閣也可以提供其他用途,如「碉樓」是軍備武裝。東漢末年公孫瓚敗於袁紹之後,便築起高樓防禦。「望樓」就是瞭望塔,「倉樓」可儲存穀物,「市樓」則建於市場當中,可能類似室內商場。高台上再建木樓叫「台榭」,可供飲宴,特別宏偉的台榭也能宣告威勢,如曹操鄴城西北的銅雀台「高十丈,有屋百餘間」。

倉、廩(lin3)

春秋時代管仲擔任齊相,採用的方針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不知是否先讓一部份的人富起來。遠古的糧食儲藏在地窖裡,後來建築技術發達了,便在地面建樓閣囤糧,就是「倉廩」。「倉」儲存剛收成的穀物,「廩」儲存已經舂(chong1)米去殼的穀物。後者較珍貴,所以建築物通常比較精細,規模較小。

图片

(que4)

闕的本意是「缺」,留出缺口通行,建成樓閣分立左右,是為了展現地位與威嚴。「門闕」就是中間有門的闕,也可以在闕上建樓,利於遠觀、駐守。門闕也有柱、枋、拱斗、瓦當等結構,材料是木造或磚、石。漢代的闕可見於城郭、宮殿、祠廟、府邸、墓園,高位者的主闕旁邊可以每邊加設一個副闕,天子則通行的門闕每邊加設兩個副闕。宮殿的門闕可以高達 20m 以上,比一般城池的城牆還高。現今保留的漢代闕都是墓園外的石闕,高 3-7m,墓園裡還有叫「天祿」、「辟邪」的石羊、石虎、石獅等。

華表

「華表」也叫「華木」、「表木」,在一根大柱子的頂端再加一條橫木,有如「T」型。頂端結構形似花開,所以叫「華」 (花)。華表來自傳說中堯設的「誹謗之木」,象徵王者虛心納諫。
華表也立於大路交接的地方,當作地標。秦代廢除華表,漢代恢復,晉代還有。

院落

從陪葬陶屋看來,漢代的院落已經具備三合院、四合院的形式,有一至五間的房舍圍繞著中央的院子。屋的基本結構是一堂二室。規模比較大的院落中,主體建築與院門加高為樓閣,有屋頂的長廊沿院牆連接房舍。規模更大的院落四角也是樓閣,車馬過了正門可直通中門,正堂左右有廂房,還有後院庭園、豬圈、馬廄、廚房、廁所、鴨塘,庭園外還有旱田、水田、水井。從《僮約》內容看來,西漢王褒家可能這些都有。

廁所可能設在庭院內,也可能獨立在戶外。河南南陽楊官寺出土的東漢墓陶廁中,已經分別建造男女廁,配有氣窗。蹲坑的設計使得糞便落入下層豬圈,充份回收資源。入廁之後使用「廁籌」竹片擦乾淨,也可使用廢棄的簡牘。攜帶事的便器/夜壺叫「虎子」,做成一隻老虎張開大口。

餵馬的草料主要是切短的牧草與穀物的莖、去土,再加上粟米、豆等穀物。

莊園

東漢建國者劉秀的外祖是莊園,功臣集團也多是莊園主,可能因此東漢政權對莊園更加寬待,放任土地繼續兼併,於是東漢晚期已經是門閥大族的天下。仲長統描述莊園裡「奴婢千群,徒附萬計」,漢晉時代的小說《西京雜記》記載茂陵富人袁廣漢的莊園有「家僮八九百人」、「東西四里,南北五里」、「奇獸怪禽,委積其間」。莊園自給自足,富過公侯、王侯;而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地主募集家兵自保,兵力甚至強於朝廷的地方武裝。武裝的大莊園叫「塢」,設有四、五層高的望樓,牆的四角也有角樓。東漢末董卓把持朝政,興建「郿塢」,高厚七丈,積穀供三十年用。

图片

洛陽城

蜀漢國都成都已經不可考,但東漢、曹魏的國都洛陽則有相當豐富的資料。(漢代叫「雒陽」。) 洛陽城內有南北兩個宮殿區,官府與民居圍繞著兩個宮殿區分布。城南有一個學術文化區,太學、祭台、天文台都在這裡。洛陽城在西晉時南北長九里,東西寬六里,環城一共有十三座門,都是雙闕。

德陽殿在北宮,東漢明帝時建造,能容納萬人。魏明帝曹叡在位後期大修宮殿,包括建在二層高台上的南宮主殿太極殿,還有西北角佔據險要地勢的金墉城

城南的洛陽太學建於東漢,官方立經學博士,招收太學生,作為日後選拔官吏的來源。洛陽太學至漢順帝時達到空前的規模,有二百四十間房,一千八百五十個房間,漢質帝時太學學生超過三萬人。東漢末年,官方校定的儒經被刻在石板上,豎立在太學外。董卓火燒洛陽時洛陽太學受到破壞,曹魏、西晉加以重修,但已失去往日盛況。

明堂」就是祭台,皇帝在這裡舉行祭天、祭祖大典。一說明堂與「辟雍」是同一個建築,是天子講學的地方。晉武帝司馬炎及其子司馬衷曾經到辟雍視察,留下了一塊紀念碑。紀念碑上還刻有教職員以及四百多個學生的名字與出身地。

靈臺」是天文臺、氣象臺。東漢發明「渾天儀」、「地動儀」的張衡曾經在這裡工作。

城西南有一片刑徒墓地,有數百座勞役的墳,估計是修建宮殿、修路架橋等工程中死去的。



漢代最基本的橋是「樑式橋」,依靠橫樑撐起橋身,比較長的橋中間需要直立的柱子支撐,就是橋墩了。東漢已經有磚石砌成的橋墩。結構比較複雜的拱橋也在東漢開始發展,但技術尚未成熟。橋上加屋頂就叫「廊橋」。2001 年成都西郊金沙村發現了一座有板瓦與瓦當的漢代廊橋,長約 42m ,寬約 7-9m。

浮橋也是當時常見的橋。《詩經》有:「造舟為樑」,以舟的浮力支撐橋身。《後漢書》記載東漢初,割據巴蜀的白帝公孫述曾在今湖北宜昌的長江江面上以木、竹筏架起浮橋、鬥樓,被漢將岑彭燒毀。《魏書.董昭傳》記載夏侯尚攻江陵,因為江水淺狹,計畫建造浮橋,便利南北往來。根據《世說新語》,洛陽城南的洛水一度也是浮橋,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時,蔣濟隨司馬懿駐軍在洛水浮橋,蔣濟寫信給曹爽承諾「惟免官而已」,曹爽投降後還是被滅三族了。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4c) 住:家具

帖子 maltz » 2016-04-16, 08:37

蜀漢生活研究 (4c) 住:家具

蜀漢人如果穿越到現代,見到我們坐在椅子上兩條腿垂下來還岔開,應該會鄙視我們「垂足」、「箕踞」 (雙腿像畚箕的形狀) ,沒禮貌。當時標準的坐姿是今日的跪坐,屁股壓在腳上。長坐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而雙腿發麻。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裡說自己不想做官的理由,包括「危坐一時,痺不得搖」,還有「人間多事,堆案盈几」。這一篇就介紹當時常見的家具。

图片

榻、床、席、胡床

三國時代還沒有「椅子」,古人一般坐在木頭或石板的「榻」上,榻約長 90cm,榻下有足可以離開地面。《高士傳》說東漢末年的管寧「常坐一木榻,積五十餘年,未嘗箕股(大腿插開),其榻上當膝處皆穿」,同一張榻坐五十年,都磨出洞了。「榻」可以與人并坐,表示親密。如《吳書.魯肅傳》記載孫權與魯肅「合榻對飲」,商議割據江東。而如果在座其他人都是并坐,獨坐者又顯示出地位。《世說新語》說杜預「征吳還,獨榻,不與賓客共也。」學生聽講時,老師也是獨榻。長的榻可以睡臥,就叫「床」。大床一側可以設屏。

榻與床上可以鋪織物,如草蓆、竹席、布錦,保持鬆軟涼爽。劉備在發跡之前就是與母親織草蓆、草履維生。席也可以直接鋪在地上,如「席地而坐」。《蜀書.簡雍傳》說他「在先主(劉備)坐席,猶箕踞傾倚,威儀不肅,自縱適;諸葛亮已下則獨擅一榻,項枕臥語,無所為屈。」簡雍與老友劉備同席,還是身子歪斜、兩腿插開坐。簡雍又喜歡一人獨坐一榻,甚至睡著說話,也許也是一位諷刺名教的行為藝術家。當時的「枕」是一塊半圓的木頭。

尊貴的床、榻、席上可以裝一片防止灰塵掉下來的「承塵」。就座前可以把外袍脫下來掛在「衣杆」上,就是橫木的衣架子。席子的邊角可以放「鎮」,就不會捲起來。

《後漢書 五行志》記載:「(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胡床是攜帶式小折凳。坐在胡床上也必須垂足甚至箕踞了。

图片

几案、閣、匱、廚、匣

前面食具篇介紹過放杯盤的托盤「食案」。「案」自然可以用來讀書寫字,而呈上「文案」就是把文章放在托盤上,一起交出去了。案常與「几」連用,稱為「几案」,比如嵇康不願看到「堆案盈几」的文書。「几」是象形字,下面裝了彎腿的案。一層層案疊起來作為置物架、書架,就叫「閣」,「束之高閣」就是留在高層的閣上,暫不使用。後來放「閣」、放書架的地方也叫「閣」了,如「內閣」、「藏經閣」。

儲藏家具有「匱」(櫃)、「廚」(櫥),都是兩扇門左右對開。「匱」儲存的東西比較珍貴,如《漢書.高帝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古代把「廚房」叫庖廚,可能因儲藏食材杯盤的「廚」而得名。東漢末年有「八廚」。《後漢書》解釋:「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打開「廚」裡面有物資可以救人。可攜帶的置物箱叫「匣」,古代砍下來的頭就放在木匣裡。體積再小一些,有蓋的置物容器是「盒」,放婦女化妝品的盒叫「奩」(lian2)。

帷幔、幄帳、屏風

漢高祖劉邦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今日也有成語「運籌帷幄」。古代為了保溫、防蟲或保持隱私,可以設置布帛「帷幔」。如果在室外,帷幔外往往還有「幄帳」,布做的屋子。要支撐起幄帳,還需要作為樑、柱、椽、檁等等的木架以及連接木架的銅管。骨架搭好再鋪上幄頂,就像今日的帳蓬。

房屋居室、帷幄的入口為了遮風擋視線,常設有屏風。單一方形或長方形大塊木板就叫「板屏」,也有多扇連接的屏風。屏面上可有彩繪漆畫,屏身與屏座也可裝飾。

图片

燈、燭

漢代燈的燃料是動物脂肪或植物油,如麻油。室內燈多是今日的高腳杯形,燈上是盛油的杯叫「燈盞」,接上手握的燈柱與底座,底座也可以做成盤形接油。照明時點燃麻纖維的「燭」,也就是浸在油脂中的燈芯。目前發現最早的燭台在東漢末年的墓葬中,所以蜀漢年代很可能見得到今日細長的臘燭插在燭台上。豪華的室內燈可以做成鳥獸,或在大型的底座上架起茂盛枝條一樣的藝術燈。設計更複雜的燈在燈火上方還有煙管,燃燒產生的廢氣經過煙管導入下方水中,減少室內空氣汙染。

出門攜帶的燈叫「行燈」。燃料油裝在無耳的杯「卮」中,就能避免晃動溢出,所以也叫「卮燈」。燈上還有防風罩。

熏爐、雞舌香

《道德經》告戒:「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但沒提到「五香」。熏香約出現在戰國時代,在漢代已經普及。根據《後漢書》,薰草主產於大秦(羅馬帝國)與天竺(印度)。曹操提倡節儉,在《內誡令》中說:「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熏香。後諸女配國家,因此得香燒。吾不好燒香,恨不遂初禁令,複禁不得燒香,其以香藏衣著身亦不得。」不過隨著世家大族的奢侈風氣日盛,熏香可能再成為風尚。墓葬出土的香爐與燈形制相似,再加上壟起的有孔爐蓋。有種特別常見的圓椎形的爐蓋,上作山雲雕刻圖案,叫「博山爐」。

漢代又傳入一種原產於南洋熱帶地區的香花「雞舌香」,就是今日的丁香 (clove)。應劭《漢官儀》:「桓帝侍中刁存,年老口臭,上出雞舌香與含之。」曹操曾經送丁香給諸葛亮:「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不知是否聽說諸葛亮有口臭,還是邀請諸葛亮到北方來做官。唐劉禹錫有詩:「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雞舌香。」古人含雞舌香可能類似今天吃薄荷口香糖。
注:
丁香樹 (clove) 喜潮濕高溫,不易在中國北方存活。但今日另有原產於東亞的「紫丁香」 (lilac),花朵也有濃郁香氣。現代人混淆這兩種「丁香」,不知古人是否也把紫丁香花含在嘴裡當雞舌香了。


戰國是銅鏡的黃金時代,漢代墓葬依然有許多掌上形的圓銅鏡出土,鏡後的花紋豐富多變,有歷史故事、雲紋神獸,也可以刻上一圈銘文。長方形的銅鏡比較少。平民很可能只是用靜止的水做鏡子,《莊子》有:「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以止水為鏡,可以知節約。

图片

陪葬搖錢樹

博物館裡經常看得見一種蜀漢特產--「搖錢樹」,出現在東漢至東晉的西南地區的墓葬中。至今已經出土了近兩百棵。搖錢樹上部是青銅的「樹」,枝葉上有五銖錢、神仙、人物與鳥獸,底座多為陶製的山巒、人物、鳥獸雕塑,也有石、銅質。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5a) 行:車輿

帖子 maltz » 2016-04-17, 20:58

蜀漢生活研究 (5a) 行:車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漢代:「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仲長統《昌言》記載東漢末年富人家:「船車賈販,周於四方」。漢代的道路、水路交通相當發達。只是漢末、三國間的戰爭偶爾破壞道路。如諸葛亮死後楊儀率兵自行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前面兵器篇介紹過戰車的結構,本篇介紹戰場外的交通運輸工具。馬匹拉動的戰車在三國時代已經被騎兵取代,平日騎馬出行也比較常見。《漢書》說漢成帝喜歡微服出巡:「或乘小車……或皆騎,出入市里郊野,遠至旁縣。」先秦的「小車」用四匹馬拉,駟馬為一乘,所以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成語。三國時代的一乘車不見得是四匹馬拉的,很可能只有一匹馬或一頭牛拉。古文常把車叫「輿」(yu2)。小車輕小,大車載重。除了大小,車也可以用以下分類標準:

图片

:point_orange: 乘客坐著的叫「坐車」,乘客站著的叫「立車」。
:point_orange: 乘客四面視野開闊輕便小車叫「軺(yao2)車」,但一般仍有車蓋遮陽擋雨,車蓋顯示出車主身份。被木板「車箱」、布帛保護隱私的叫「衣車」。衣車中前後有帷幔的叫「輜(zi1)車」,古代說「輜重」就是指這種輜車,載著重要的貨物或女眷。《蜀書.先主傳》說荊州人士跟隨劉備躲避曹軍南下,「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
:point_orange: 官員出巡用的,中間立一隻象徵權力的「鉞」(yue4,大斧),也叫「斧車」。朝廷派來接人、顯示禮遇的車叫「公車」。打獵用的叫「獵車」,服役載貨的叫「役車」。
:point_orange: 牛拉的叫「牛車」,本是地位低賤的車乘。《晉書.輿服志》:「古之貴者不乘牛車,漢武帝推恩之末,諸侯寡弱,貧者至乘牛車,其後稍見貴之。自(漢)靈、獻以來,天子至士遂以為常乘,至尊出朝堂舉哀乘之。」蜀漢的官員乘牛車的應該也不少。《居延漢簡》記載牛車載粟 25 石,漢代一石 13.5 kg,共約 340 kg。牛車的車蓋叫「篷」。

人力車

人力拉的車叫「輦(nian3)車」,車夫肩部可加上繩套。還有一種獨輪的人力推車叫「鹿車」,因為能容納一隻鹿而得名。《蜀書.費禕傳》記載董和借了一台鹿車給兒子董允與費禕去參加許靖兒子的喪禮,「允有難載之色,禕便從前先上。及至喪所,諸葛亮及諸貴人悉集,車乘甚鮮,允猶神色未泰,而禕晏然自若。」費禕、董允是兩人一前一後擠在小鹿車上,給人推著去參加喪禮。一般認為轎子在宋代才出現,也叫「肩輿」,讓肩膀扛著的車。名為「轎」是因為前後有轎夫,乘客像在橋上。但《漢書》已記載會稽太守嚴助「輿轎而隃領(越嶺)」。
注:
當時的轎可能是一種便於行走山道的小型輦車,如果轎樑加長前拉後推,看來像一座橋,自然就發明了「轎」。
木牛流馬

《蜀書.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發明的軍糧運輸工具,「九年(231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十二年(234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木牛「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一人一年大約吃十石 (135kg) 的米糧,所以木牛的負重是牛車的四成。雖然《諸葛亮集》記載了木牛與流馬的零件尺寸,但後世並不了解木牛流馬的實際造型與原理,只能依照自己的想像力推測。在網路與電視上有許多復原木牛流馬的題材,最常見的是單人操作的有兩輪或四輪拉車、推車,也就是改良的輦車或鹿車。《三國演義》中蜀漢軍士推出諸葛亮乘坐的「四輪車」也不可考,如果木牛流馬已經是四足的四輪車,那諸葛亮坐四輪車也是挺合理的。另有一說「流馬」其實是小舟。只要方便運糧的就是好木牛流馬。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5b) 行:船、地圖、道路

帖子 maltz » 2016-04-19, 10:47

蜀漢生活研究 (5b) 行:船、地圖、道路

古書常見「舟船」、「舟楫(ji2)」兩個詞。周處《風土記》:「小曰舟,大曰船。」嵇康:「淵淵綠水,淪滑而逝。泛泛虛舟。載停載滯。鼓(gu3)枻(yi4)投竿,優游卒歲。」描寫隱者泛著小舟悠閒垂釣。「楫」就是槳,隨方言而還有「橈」(nao3)、「棹/櫂」(zhao4)、櫓(lu3) 等各稱,指的都是槳。但「舟楫」並用時也泛指舟船,如《吳志》:「吳人以舟楫為輿馬」。馬帶動車,槳帶動船。

图片

上世紀 50 年代廣州東漢墓出土了一艘陪葬陶船。這艘陶船的船尾有舵,又有綁著石頭的木條繫在船頭,應是船錨。船上有三個船艙,可以載人、儲存貨物。兩面船側各有三個孔,應是櫓(槳)孔。船艙中還有八條橫樑穩定結構。按船上人偶的大小比例估算,這艘陶船長約 20m,約可載 5 噸的重量。也有出土載重小於一噸的小陶船。

樓船、鬥艦

三國時代多水戰,以下依戰船的大小分類介紹。最大的戰船是「樓船」。《漢書》記載漢武帝曾經在長安昆明池訓練水軍,「治樓船高十餘丈,旌旗加其上,甚壯。」漢代一丈 2.3m,十餘丈差不多今日的八層樓高。但東漢時陸地上的樓房也只能蓋五層,所以這個樓船高度應該是進了水,也許把風帆的桅桿都算進去了。當時的桅桿叫「檣」(qiang2)。《吳書》:「孫和被黜之長沙,過蕪湖,有鵲銜薪巢帆檣。」有鵲鳥在撐帆的桅桿上築巢。所以大船的動力來自風帆。

樓船身為大船主力,時常要渡海遠征,如漢武帝攻打衛滿朝鮮,「樓船將軍」楊僕橫渡渤海。孫權曾經遠征「夷州」 (台灣島),也必須使用樓船。樓船也是主帥所在的旗艦,《魏志》有:「尚書僕射杜畿 (杜預的祖父),受詔作御樓船。於陶河試船,遇風,沒。文帝為之流涕。」樓船遇風翻覆時有發生。比如曹操出濡須,孫權令董襲督五艘樓船,駐守濡須口,但「夜卒暴風,五樓船傾覆」,董襲堅持不棄船,不幸淹死。

三國史書時常提到一種叫「鬥艦」的戰船。《釋名》:「上下重床曰艦,四方施板以御矢,如牢檻也。」層層疊起像監牢一樣的船,四方還有擋箭的板。很可能就是樓船。

艨衝、露橈

鬥艦常與一種叫「艨衝(沖)」的戰船並稱,也叫「艨艟」、「蒙艟」。《吳書.周瑜傳》記載赤壁之戰中,黃蓋「取艨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同時發火。時風猛火盛,悉延燒岸上營,曹公軍敗退。」《釋名》:「外狹而長曰艨衝」,所以鬥艦高而艨衝長。長沙西漢墓出土了一艘狹長的戰船模型,船身兩側有掩護水軍的板,板上開孔,可以伸出船櫓或弩機、長兵器。這很可能就是「艨衝」。古時還有種戰船叫「露橈」,可能是受保護的船身只有船櫓露出來划水而得名,看來也算艨衝。

艇、走舸、筏

小型的戰船叫「艇」。《釋名》:「二百斛以下曰艇,其形挺,一人二人所乘行者也。」一斛就是一石重 (13.5 kg),兩百斛就是 2.7 噸。所以艇還算是小船或大舟。輕快的小船也可以叫「走舸」(ge3)。赤壁之戰時東吳用火攻,「又豫備走舸,各繫大船後」,艨衝、鬥艦點燃後,水軍就跳上小船保命。但「舸」本身泛指船隻,不見得是小船。兩艘船并排連結叫「舫」,如王隱《晉書》記載顧榮「解舫為單舸」。單純將竹、木並排叫「筏」。如《東觀漢記》:「吳漢教乘筏從江下巴郡,盜賊解散。」

地圖、星圖

地圖是軍事計畫的重要憑藉。《管子.地圖篇》有:「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里之遠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錯者,盡藏之。然後可以行軍襲邑,舉錯知先後,不失地利,此地圖之常也。」所以除了看地圖還要派斥候觀察,制定作戰計畫。因此「圖」也有「策畫謀略」的意思,如「圖謀」。

图片

漢代官方保存的郡國地圖叫「輿地圖」或「括地圖」。西晉裴秀認為漢代流傳下來的地圖,「不設分率,又不考正準望,亦不備載名山大川,雖有粗形,皆不精審。」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了畫在絲帛上的地形圖與駐軍圖。這張地形圖展現了今日廣西與周圍的山川與人口聚集處。軍陣圖則表現了該地形圖的一角,使用深淺色區分軍事設施與天然山川。

漢墓中已經出土了星圖,有「北斗七星」等星宿(星座)。一般認為古代星宿分成青(蒼)龍、朱雀(鳥)等四個方位,每個方位有七個星宿,一共二十八個。而漢書天文志記載星宿「(一)百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漢代的大船已經通航中南半島,甚至有說法抵達印度洋。夜間利用星宿辨識方位也是必須的。

下面介紹一些當時旅人常用的詞彙。

:point_orange: 道、道路、徑、塗:都指道路。《魏晉春秋》:「阮籍有時率意獨行,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漢末著名讖緯「代漢者,當塗高」就是「擋路高」。但「道路」一詞的本意是沒有分岔的路。
:point_orange: :本意是十字交叉的道路。因為人流較高,後指城市中較熱鬧的市集「街市」。
:point_orange: :城市住宅區裡的小路。《漢書》:「陳平家貧,負郭窮巷。」
:point_orange: 阡陌(qian1 mo4):田間小路。
:point_orange: 逆旅、客舍:都是旅館。范曄《後漢書》記載周防之父周楊「少孤微,常修逆旅以供過客,而不受其報。」接待、住宿官員的房舍才叫「館」。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5c) 行:貨幣

帖子 maltz » 2016-04-21, 22:09

蜀漢生活研究 (5c) 行:貨幣

這一段稍微岔題,介紹一些三國末年市面上發行流動的貨幣。

《蜀志.張飛傳》:「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當時的貨幣主要是金、銀、銅錢錦帛也能保值。金、銀打造成圓形或蹄型(中央凹陷)的小餅,每個重一斤,漢代一斤約 250g。「金五百斤」就是五百錠金餅。

銅器歷史悠久,湖北銅綠山、山西運城洞都發現了漢代的銅礦,礦井深達 50m 以上,利用轆轤(lu4 lu2,滑輪) 提升礦石,礦井與平巷的木支架可與現代木構井架媲美。除了製作器具與武器,銅也是古代鑄錢的主要原料。春秋戰國時代各國的銅錢形制不一,有鐘形、刀形、圓形。秦國統一天下後,只通行中央有孔的圓形銅錢。王莽發行過大面額數百至一千錢的仿古銅布,樣式精美,但使用不便,不久便廢除。

因為銅錢的價值往往高過其才料與鑄造的成本,因此即使嚴刑峻罰也很難禁絕私鑄圖利。但亂世中公權力秩序崩解,軍閥與民間爭奪本已稀缺的資源財富,便肆無忌憚地鑄錢,這便造成急速的通貨膨脹。而接著國家又鑄造面額更大的錢,如此惡性循環。東漢末年的董卓鑄造品質粗糙的小錢。《晉書.食貨志》:「及獻帝初平中,董卓乃更鑄小錢,由是貨輕而物貴,穀一斛 (13.5 kg) 至錢數百萬。至魏武為相,於是罷之,還用五銖。」《三國志》則記載 221 年曹丕稱帝才恢復五銖錢。

五銖錢

漢代發行過四銖、三銖、八銖錢,而自武帝起,一直到魏、晉、隋唐都使用五銖錢。「銖」是重量單位,漢代一銖 0.65g,所以「N銖錢」的字面意思就是 Nx0.65g 重的錢,五銖錢重 3.25 g,直徑約 2.5 cm。圓形錢幣有隆起的邊,中央有方孔,方孔右邊是「五」,左邊是「銖」,方孔可通繩串起,一千錢叫「一貫」,一貫五銖錢就是 3.25 kg了。武帝晚期的五銖錢「三官錢」重 3.5 克,稍微超過五銖。當時刻意將鑄錢的成本提高到比市值還高,以減少盜鑄。但是到西漢與東漢末年通貨膨脹,五銖錢也隨之輕小,也有掺鐵的、全鐵的、錫的。奇怪的是,雖然鐵器比銅器進步,鐵幣似乎不如銅幣值錢。

曹魏罷復五銖錢

曹魏恢復五銖錢起初並不成功,221 年八月曹丕便「以穀貴,罷五銖錢」,流通的貨幣又回到金、銀、或者穀物、布帛以物易物。《晉書.食貨志》:「至明帝世,錢廢穀用既久,人間巧偽漸多,競濕穀以要利,作薄絹以為市,雖處以嚴刑而不能禁也。」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沒人做,以物易物也可以偷工減料,粟麥發霉,衣裳走光。227 年明帝曹叡即位又恢復五銖錢,「至晉用之,不聞有所改創」。

图片

蜀漢直百五銖

蜀漢與曹魏一樣沿用漢代五銖錢,還有一個特色錢幣「直百五銖」,背面有一個「為」字,一般以為代表其鑄造地為犍為郡,所以也叫「犍為五銖」。裴注引《零陵先賢傳》:「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更為官市。』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出土的直百五銖直徑 2.6-2.8cm,重 3 - 9.5g。較輕的也許是私鑄的,或反應出後期腐敗。即使初期份量足,比一般五銖錢大且厚重,也遠不及一百個五銖錢 325g。益州土豪奢侈成風,先前士眾又搶了許多寶物,「直百錢」本質自然是個「掠奪民富」的策略。但劉備「平諸物價」、「為官市」似乎還算成功,沒有引起什麼通貨膨脹。可能是蜀錦的大規模生產增加了流動的貨物。蜀漢「直百五銖」在今四川、雲南,湖北武漢都有出土,應是流通廣泛的貨幣。蜀漢還另鑄有「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定平一百」等以一當百的大錢。

孫吳大泉

孫吳也發行了大錢,比蜀漢「直百」更有野心。《晉書.食貨志》:「孫權嘉禾五年 (236年),鑄大錢一當五百。赤烏元年 (238年),又鑄當千錢。故呂蒙定荊州,孫權賜錢一億。錢既太貴,但有空名,人間患之。權聞百姓不以為便,省息之,鑄為器物,官勿複出也。」目前出土有「大泉五百」、「大泉當千」,甚至二千、五千。吳國人民並不喜歡這些大錢,又取消並改鑄器物。

從蜀漢、東吳賞賜達到五千萬錢、一億錢看來,當時的銅錢的價值其實是很低的。漢代以來青銅器逐漸被鐵器取代,銅是否過剩?《吳志.呂蒙傳》:「蒙未死(呂蒙卒於 220年)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絕之日皆上還。」一個五銖錢 3.25g,一億錢重 325 噸,即使是偷工減料的小錢也有百噸,呂蒙沒趕上當千大泉,他的府庫必須挺大的。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6a) 育:文具

帖子 maltz » 2016-04-23, 23:58

蜀漢生活研究 (6a) 育:文具

西漢武帝興太學,蜀郡太守文翁讓司馬相如學習七經,回鄉教授吏民,於是蜀漢的學術風氣可比儒學發祥地齊、魯。東漢太學生高達三萬,各地郡國學校、私家辦學盛行,徒眾成百上千。益州廣漢郡楊厚官至侍中,歸隱故里教授門徒,多至三千餘人,其中董扶「遊覽太學,還家講授,弟子自遠而至」,任安卒時「門人慕仰,為立碑銘」。蜀漢名義上繼承漢統,延續了漢代的學術風氣,不幸也繼承了讖緯。這一系列就介紹教育。



赤壁之戰後劉備向孫權借了部份荊州作為根據地,《三國志》記載「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新石器時代的人已經使用筆繪彩陶,但世傳秦將蒙恬發明毛筆。晉人崔豹《古今注》記載了這段問答。

牛亨問曰:「古有書契已來便應有筆也,世稱蒙恬造筆,何也?」答曰:「自蒙恬始作秦筆耳。以柘木爲管,以鹿毛爲柱,羊毛爲皮,所謂鹿毫竹管也,非謂古筆也。」同篇記載另有一說:「古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但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又有另一說:「蒙恬以柘木為筆,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

無論蒙恬到底發明了什麼,可以肯定古代的毛筆有木製、竹製的筆管,筆毛來自鹿毛、羊毛、兔毛。剛硬的毛書寫爽利灑脫,柔軟的毛書寫溫柔敦厚,也可以兩者兼用,硬毛在中,軟毛在外。東漢末年的「草聖」張芝也是一位製筆名家。漢墓出土一枝「白馬作」筆,長一漢尺 (約 23 cm),筆頭長約 3cm,以黑紫色毛作柱,外覆以黃褐色毛。紫毛的來源可能是野兔秋季背上的毛「紫霜毫」,屬於硬毛。魏人傅玄《傅子》記載:「漢末,一筆之匣,雕以黃金,飾以和璧,綴以隋珠,文以翡翠。此筆非文犀之楨,必象齒之管,豐狐之柱,秋兔之翰」。這是最奢侈的筆,犀牛角與象牙的筆管,狐毛裡兔毛外,裝在金玉筆盒裡。

上面「白馬作」筆在墓主的頭右側發現,筆管的末端削尖,很可能兼作髮簪使用。

图片

墨、硯

曹植有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古代常見松煙墨,以松木燃燒不完全所產生的焦炭煙灰製成。還有一種油煙墨,來自油脂燃燒殘餘的炭灰。西漢之前的墨缺乏凝膠,多呈粉狀,或小顆粒、圓片。東漢墓葬中已經出現較大塊的墨錠,如寧夏固原出土松果紋墨錠,黑膩如漆,河南陜縣劉家渠出土的粗質墨錠上面還有指紋,可能是用手捏成的。三國魏書法家韋誕是製墨能手,引用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名言。後世傳說「仲將(韋誕字)之墨,一點如漆」。

漢代有圓形、長方形厚薄不一的陶硯與石硯,硯下可能有足,硯上可能有蓋,精品還有獸型雕刻。早期墨塊較小,因此還需要一根錐狀的棒子叫「研」,在石硯上研磨墨塊。後來墨的體積漸大,墨條本身便取代了研磨棒。



魏人張揖的《古今字詁》考證古代的紙是「巾」部而不是「糸」部,「巾」部的紙就是布帛,如帛書、帛畫。現代意義的「紙」相傳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東觀漢記》:「黃門蔡倫,典作尚方,作紙,所謂蔡侯紙也。」但考古發現西漢已經有紙,以破舊的麻絮、麻布、繩頭為原料,表面較粗糙,但也能畫上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

蔡倫在原有的材料上加入樹皮、魚網,改良了造紙技術,經過浸泡分解、切碎、洗滌、浸灰水、蒸煮發酵、舂搗纖維、二次洗滌、打漿、抄紙、曬乾、揭壓剪裁等工序,纖維更加緊密,平整便於書寫。東漢東萊 (今山東煙台、威海) 人左伯是著名的造紙家,這一帶也是當時優質紙的名產地。

蜀漢官員常用紙書信,單位就是「紙」。《蜀志.楊戲傳》:「戲性雖簡惰省略……書符指事,希有盈紙。」<呂凱傳>:「都護李嚴與(雍)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但比較正式的文件檔案似乎還不用紙。《蜀志》裡幾次引用「竹帛」這個詞,如:「書功於竹帛」、「著勳於竹帛」,也許只是語言習慣。

西晉人左思根據三國時代的都城寫成《三都賦》,口碑極佳,一時眾人傳抄,紙張供不應求,導致「洛陽紙貴」。這樣看來即使在 280-290 年的首都洛陽,紙張也不太普及,家裡幾十張紙也拿不出來。早先東漢末年還有一次傳抄高潮,官學七經刻在 46 塊石板上,立在洛陽太學外,就是《熹平石經》。石經造成轟動,每日有車乘千餘輛,造成交通堵塞。接下來魏國又加刻了另兩個官學的《正始石經》。

簡牘(du2)

簡牘是漢代主要的書寫材料,就是削成長方形的竹片,也可以是木片,稱為「木扎」或「木簡」。今日的簡有「簡單」的意思,古代的簡除了「簡單」,還有「揀選」的意思,大約是「揀選重點,簡單記錄」意思。一塊板子寫完的叫「牘」或「板」。牘板上面寫字記事,如記事本隨身攜帶,官吏見了面就「執板對揖」。牘板也可當作書信留言。古人拜訪留下的牘板名片叫「謁」(ye4)。謁上除了官銜爵位與籍貫姓名,常有「再拜問起居」五字。

長文需要多片竹簡木扎,就在每片的頭尾與中間穿孔,編聯成「冊」或「策」,捲起來,就是古代的書。《史記》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把綁書簡的皮革帶都扯斷了三次。書簡也可用麻繩、絲繩串冊。竹簡木扎較單片的「牘」窄,常不到 1cm,上書蠅頭小字,也可節約物力。東漢時簡牘的長度已經制度化。書寫法律使用「三尺律令」,經典則是二尺四寸,簡牘越短就越謙虛。一般用途的簡牘長一尺 (23cm),所以書扎也叫「尺牘」。

當時人書寫時如果出錯,就用「書刀」刮削修改。所以「刪」這個字就是一把刀刮著書冊的會意字。東漢的畫像石上常有佩書刀的人物。出土的東漢書刀甚至有「卅湅」的鋼鐵,簡直是隨身攜帶的行刺武器。若是保密的書信,會用另一塊板牘蓋住字,一并綑綁,最後以黏土封泥。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古人裝書不一定用車,還可以放在書箱--「篋」(qie4)中,或者隨身背箱--「笈」(yi2)裡,「負笈求學」就是背著書箱尋師遊學。那麼武功「秘笈」原意就是一個綑著封繩,上了封泥的機密書箱。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6b) 育:文字書法

帖子 maltz » 2016-04-25, 11:55

蜀漢生活研究 (6b) 育:文字書法

如果用「今人是否看得懂」的標準分類,中華文字的演進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先秦的古文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統稱為「大篆」。秦滅六國後統一文字,以秦篆為標準字體,稱為「小篆」。現代人看不懂先秦古文。第二個階段是「小篆」在秦、漢簡化了結構,多改彎曲為橫直,成為便利讀寫的「隸書」。隸書又在漢末三國往「楷書」演進。隸書、楷書與今日中文字的結構相同,即使小朋友也認得兩千年前的文字。漢代的「今文經」就是師徒以當代的隸書文字傳承的學問,相對於孔子宅牆裡發現以先秦古文寫成的「古文經」。一般漢朝人讀寫隸書,也讀不懂這些古文。第三個階段是隸書、楷書因個人便利或藝術價值,又將結構減省,藝術揮灑,成為「行書」、「草書」,於是一般人又看不懂了。這一篇介紹一些三國末年比較常見的字體。
注:
還有第四個階段是中國大陸推行的簡體字,如果讀者閱讀其中一種字體感到困難,歡迎按每一帖左上角的「簡」、「正」兩個小方鈕轉換。網頁最右上角還有全頁轉換功能。
图片

(1) 小篆

小篆是秦代的官方文字,漢代已不再普及,但文官武將的印章,調動部隊的兵符,以及屋瓦的文字瓦當這些比較有文化的地方,還是常見前朝篆文。

瓦當上面可以寫「漢并天下」這樣的吉祥話,前面「住篇」已經介紹過。漢代官印大約一漢寸 (2.3cm) 見方,皇帝、皇后的璽印較大,而鄉官如有秩、嗇夫的印只有一半大。官印一般為銅質,兩千石以上才用銀印,諸侯王、丞相用金印,皇帝用玉璽。所以東漢光武帝送給「漢委(倭)奴國王」的是枚金印。兵符常為虎形,所以也叫「虎符」。老虎從中分為兩半,左右兩半刻有一樣的篆字,如「甲兵之符,右在【都督軍事者,如皇帝】,左在【駐軍地】」,左右兩半必須是同一套,拼起來才「符合」生效。上圖中陽陵虎符長 8.9cm,高 3.1cm,差不多剛好握在掌中。

图片

(2) 隸書

隸書始於秦代,相傳是文吏程邈在獄中的發明,簡化了小篆時常複雜彎曲的象形構造,剩下橫豎筆劃,因此文字簡單方正。隸書因便利讀寫而普及,在漢代成為主流,見於各種公文與平日書信。或許可以把小篆到隸書的轉變看成「秦字簡化運動」。漢初的漢隸仍有不少篆書的文字構造,到了西漢晚期,文字結構已經成熟定型。隸書共同的特色是的大多數字裡有一筆帶有「波磔」(zhe2、折),如最長一橫筆的起點往下折成為「蠶頭」,終點再往上折成為「雁尾」,或以「撇」末為蠶頭,以「捺」末為雁尾 (撇、捺是後來楷書的寫法)。在波磔之外,各家書寫時又可以在筆劃的形狀分布下功夫,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有的古拙豪放,有的勁健清和,有的圓潤媚麗。

隸書發展到東漢末年,以洛陽太學前的官學七經石碑《熹平石經》達到端莊秀雅的顛鋒。石經出自當代名家蔡邕(等人)的手筆,四十六面石碑各高一丈餘,廣四尺,雙面刻字。而三國魏又添加了大篆、小篆、隸書三體串聯的《正史石經》。重要的經文得讀三次,也許是為了教育太學生習慣看古文。自此隸書的法度制式化,波磔誇張,字體扁方。《吳志》記載東吳的張昭善隸書。
注:
《熹平石經》的七經是:《易》、《論語》、《尚書》、《春秋》、《公羊》、《魯詩》、《儀禮》。正始石經只選了《尚書》、《春秋》刻出三體,也叫「三體石經」。《熹平石經》已經有《尚書》、《春秋》,何必再刻一次呢?也許部份熹平石經毀於漢末動亂,如董卓火焚洛陽。
图片

(3) 楷書

標準化的隸書波磔不免顯得僵硬呆板,而善書者追求個人風格與書寫效率,便產生了楷書與草書。楷書始於東漢,它簡省了隸書的波磔,但出現了撇、捺、側點、提鉤等新筆劃,也不堅持方角與字形扁平。但楷書依然保持著隸書的文字結構,所以還是被當時人稱作「隸書」,直到後世王羲之等將楷書發揚光大,使它成為書法的正統楷模,才被獨立命名為「正書」、「楷書」。

三國時代「楷書」的名家有曹魏的鍾繇 (yo2,鍾會之父) 與胡昭,兩人同師東漢劉德升,鍾書瘦而胡書肥。晉武帝司馬炎設書學博士,以鍾、胡為法。據說王導渡江南逃時,還帶著鍾繇的字帖。所以楷書自晉代普及。史上鍾繇書法的評價極高,常與王羲之齊名。以下是鍾繇慶祝樊城之戰關羽兵敗被殺的《賀捷表》局部:

图片
注:
【全文】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險冒寒。臣以無任,不獲扈從,企仰懸情,無有寧舍。即日長史逮充宣大令,命知征南將軍運田單之奇,厲憤怒之眾,與徐晃同勢,並力撲討。表裏俱進,應期克捷,馘滅兇逆。賊帥關羽,已被矢刃。傅方反覆,胡修背恩,天道禍淫,不終厥命。奉聞嘉憙,喜不自勝。望路載笑,踴躍逸豫。臣不勝欣慶,謹拜表因便宜上聞。臣繇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建安廿四年閏月九日,南蕃東武亭侯臣繇上。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閏十月關羽被吳軍偷襲荊州,從前線撤退,但那時還沒死,所以鍾繇「已被矢刃」的情報有誤。也許關羽只是被毒箭射中,還在營中「刮骨療毒」。同年稍早,鍾繇坐西曹掾魏諷謀反罪被免官,這篇文章開頭「臣以無任,不獲扈從」正是他被免官回家的原由。鍾繇生於 151 年,很難想像一個七十歲老者可愛地「喜不自勝,望路載笑,踴躍逸豫」,也許是刻意輸誠,想再獲重用吧。幾個月後曹操卒,曹丕果然請鍾繇回來再掌管刑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似乎比「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的鍾繇還可愛一些。
(4) 章草

任何文字的書寫者都可能因為趕時間、醉酒、刷存在感等原因省減文字結構,俗稱「字跡潦草」。要正式成為草書,還需要跟隨既定的寫法,跟隨頭一個人那樣潦草,在新定的文字結構上再自創風格,可說是為藝術而藝術了。

從隸書變化而來的草隸叫「章草」,名家有東漢末年的「草聖」張芝,三國孫吳的「書聖」皇象,西晉的衛瓘 (鍾會伐蜀漢時的監軍),還有上面提到的鍾繇。因為鍾繇的字體被後世歸類為楷書,而楷書往草書中間過渡還有「行書」,因此鍾繇的章草也可以稱為行楷。
注:
《三國志》記載蜀漢的諸葛瞻「工書畫」,可能他也喜歡融合藝術形式的草書。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 (6c) 育:當代學術特色

帖子 maltz » 2016-04-27, 12:12

蜀漢生活研究 (6c) 育:當代學術特色

三國的教育制度承襲漢代,在首都的「太學」設立經學「博士」,招收弟子培訓官吏,而地方郡縣也有自己的「文學」學校,選拔優秀者進入首都太學。當然現實上也可能出現察舉制度、九品中正同樣的弊端,有世家大族的「保障名額」。雖然只須通一經就是合格的弟子,但史上留名的學者往往兼通數經與其他知識,也可能不做「博士」而興辦私學,或家傳學問,或提點後進。能力超群者也可能直接被延攬進入權力核心,成為國家棟樑。另外,收藏國家圖籍文獻的圖書館叫「秘書台」,但並不對民間開放。

蜀漢的教育風氣頗盛,《蜀志》裡列出不少各有擅長的學者,如立國之初「鳩合典籍,沙汰眾學」,參與建立禮儀制度的許慈、胡潛、孟光、來敏,特別博學的大師尹默、李譔(zhuan4)、陳術、譙周、郤正等。以下特別討論幾個教育性質的主題:(1) 蜀漢讖緯的師承,(2) 公羊傳與左傳之爭,(3) 鄭學與王學,(4) 黨錮之禍與學生運動。

(1) 讖緯師承

讖緯學是漢代特色的陰陽家,精通破譯「儒經密碼」技術,或藉由當代人名、考古發現、怪物目擊報告、雲氣星象等,發揮聯想力推斷天意。需要特別澄清的是,當時讖緯學並不是正式的官學,讖緯學者只是在自己精通的經典上「知天命」。前面已經介紹過讖緯。蜀漢繼承漢學,也有不少讖緯學者承先啟後。劉備稱帝,「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咸稱述符瑞,圖、讖明徵」;劉禪投降,早有譙周預言亡國,並且親手勸降實現之。以下是蜀漢讖緯學者之間的師承關係。

图片

蜀漢讖緯的鼻祖是東漢侍中、廣漢新都人楊厚 (72-153)。楊厚在朝中準確地預言天災人禍--蝗蟲、水災、火災、造反、通奸。《後漢書.楊厚傳》:「每有災異,厚輒上消救之法,而閹宦專政,言不得信。」宦官的水平還不足以明白天意。楊厚告老回鄉之後「修黃老,教授門生,上名錄者三千余人」,可以想見他在益州的影響。

楊厚弟子當中最知名是董扶、任安、周舒。巴西閬(lang3)中人周舒名氣比較小,但殺傷力不小--他率先把「代漢者,當塗高」解釋成「魏」。周舒的兒子周群是氣象專家,門庭裡有專門的望氣樓閣。劉備稱帝的其中一條依據就是周群的氣象發現--「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雲祥風,從璿璣(北斗星宿)下來應之,此為異瑞」。周群的兒子周巨也「頗傳其術」。

董扶是廣漢綿竹人,與揚厚同郡。陳壽的《益部耆舊傳》說他在楊厚門下「究極圖讖」,「至京師,遊覽太學,還家講授,弟子自遠而至」。董扶在靈帝末年官拜侍中,在朝被稱為「儒宗」,是國寶級的學者。後來天下大亂,董扶便回到故鄉。秦宓回憶董扶:「褒秋毫之善,貶纖芥之惡」,看來對真理非常的執著,但不符合孔子推崇的「隱惡揚善」。

「隱惡揚善」做得比較好的是任安 (124-202),董扶的同鄉,廣漢綿竹人。秦宓說他「記人之善,忘人之過」。看來蜀漢讖緯以廣漢郡為震央。任安與董扶一樣,拜楊厚為師「究極圖籍」,接著遊覽京師(太學)渡金,回鄉講課授徒,一生拒絕做官。仁安過世時「門人慕仰,為立碑銘」。

任安不知有多少弟子,其中也有三個最知名:何宗、杜微、杜瓊。何宗是蜀郡郫縣人,「精究(任)安術」。他本是劉璋手下的鞬為太守,劉備奪取益州之後成益州牧劉備的「從事祭酒」,可見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何宗是引用讖緯勸劉備稱帝的掛名學者之一,在諸葛亮年間官至九卿的大鴻臚,大鴻臚名義上負責對異族外交,但應是獎勵學風的名譽職。

杜微是梓潼涪人,劉璋時代做過益州牧從事,劉備定蜀之後裝聾不出。諸葛亮領益州牧,聘用杜微為主簿,但杜微堅持以老病求辭,所以拜杜微為諫議大夫。

杜瓊是蜀郡成都人。劉璋時期是州牧從事,劉備時期則是州牧的議曹從事,同樣引用讖緯勸劉備稱帝。劉禪繼位後杜瓊從諫議大夫、左中郎將、大鴻臚、升到九卿之首太常。杜瓊性格靜默,不問世事,卻對後輩巴西西充人譙周透露了不少「天機」,包括「代漢者,當塗高」是魏,官府的部門裡面有「曹」這個字也是天意。譙周的父親也是一位讖緯學者,再加上杜瓊的點化,終於成為三國末年蜀漢讖緯的中堅骨幹,原創理論是國君與太子的名字起不好,也是注定要亡國的。

無可置疑的是,光祿大夫譙周的確是高產量的學者,著有《後漢記》、《古史考》(考證史記) 等百餘篇。譙周一些門生也在後世大放光芒,如文立被同學比喻成德高的顏回,陳壽、李密分別是專長文學的言偃(子游)、卜商(子夏),而羅憲被同學比作擅長言語的端木賜(子貢),由此可以推知各人的性格。而譙周自然就是被比作孔子了。子不語怪力亂神,求知者敬鬼神而遠之,譙周卻是讖緯大宗。陳壽在《三國志》裡大力褒獎譙周的各種神準預言,連司馬昭的死期都算到了。雖然譙周門下不見得人人喜歡讖緯,至少陳壽是信的。古夜郎國只在成都以南數百里,不遠。

總的來說,蜀漢讖緯學自廣漢郡向周圍擴散,在蜀漢建國時出現八百人上書符瑞圖讖的盛況。晉武帝司馬炎上任第三年禁止讖緯,但「陰陽家」是人類補風捉影、穿鑿附會、趨吉避凶本能的必然產物,一直存在中華傳統思想裡,只是登不上大雅之堂。

再澄清一下,蜀漢絕不是所有的學者都研究讖緯,《三國志》記載的三個太學博士許慈父子,尹默之子尹宗都不研究讖緯。私授學問的如左將軍向朗,退休之後自學三十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年踰八十,猶手自校書,刊定謬誤,積聚篇卷,於時最多。開門接賓,誘納後進,但講論古義,不干時事,以是見稱。上自執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也不是讖緯學者。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以及姜維都不管這個,只有黃皓請巫婆占卜魏軍是否南下。讖緯、陰陽在蜀漢應該沒有在兩漢那樣風行。

(2) 《公羊傳》與《左氏傳》

《春秋》是儒家核心經典,刻在洛陽太學外的《熹平石經》與《正始石經》上,是孔子根據春秋時代魯國的史料編成。《春秋》經非常簡略,比如孔子在魯定公十二年主持鞏固國君地位、拆除權臣三桓城牆的「墮(hui1,毀)三都」行動,在《春秋》裡只有「叔孫州仇帥師墮郈」與「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墮費」兩句。一般認為孔子「刪」春秋,把魯國史料依個人偏好濃縮改編,暗藏自己要表達的思想,比如「殺」指無罪而殺,「弒」指以下犯上,「誅」則是有罪、有理而殺,這就是「春秋筆法」。人人都有自己的真相,描述事件多少有些春秋筆法,只是精確程度與深、廣度不同。

因為《春秋》簡略,後世便出現了多家為春秋補充的「傳」。東漢末年的《熹平石經》上有《春秋公羊傳》。《公羊》的特點是繼承了春秋筆法的中心思想,繼續宣傳儒家主張,撥亂反正。東漢鄭玄評《公羊》「善於讖」,東晉何休評《公羊》「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所以《公羊》在儒學大盛、讖緯橫生的漢代很有市場。

蜀漢《公羊》專家有張裔、孟光二位。《蜀志.孟光傳》說他「好公羊春秋而譏呵左氏,每與來敏爭此二義,光常譊譊讙咋(爆怒大叫)。」可見當時與公羊傳分庭抗禮的是《春秋左氏傳》。《左氏傳》長於敘事,富於情節和戲劇性。相對的「正能量」可能比較公羊少。東晉范寧說:「《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公羊》像傳教,《左氏》像歷史小說。蜀漢的《左氏》專家有尹默、來敏、李譔、李密,另外關羽也喜歡左傳,「諷誦略皆上口」。

《公羊》、《左氏》目標讀者定位不同,若沒有交集,就容易像孟光與來敏一樣鄙視爭辯。既然儒教失於「俗」,也許歷史故事也可以發揚比較「不俗」的道統,這樣就是兩群讀者的交集了。

(3) 鄭學與王學

前面介紹過今、古文經的區別,今文經是漢代師徒代代相傳,古文經則是學者自行研究古文經典,再師徒相傳。今文經學越傳越狹窄,支離破碎而僵化,但古文經學的想像力又可能太豐富。東漢末年出現了博學而集今古文大成的鄭玄 (127-200),遍注群經,平息了兩漢以來的今古文經之爭。蜀漢的許慈就是鄭學的專家。魏帝曹髦也喜歡鄭學,親赴太學講經。

但分別擅長今文經、古文經的學者依然存在。蜀漢的尹默不滿益州的今文經學者太偏狹,與李譔一同遠赴荊州,向「水鏡先生」司馬徽、宋忠學習古文經,學成再回到益州。宋忠還有另一個知名的弟子--王朗的兒子王肅。王肅 (195-256) 也是鄭玄一樣集今古文經大成的學者。王學的見解經常故意與鄭學不同,甚至偽造古經證明己說,但王學也不見得沒道理。《蜀志》李譔本傳記載他師從宋忠、回到益州之後著述,「異於鄭玄,與王氏(王肅)殊隔,初不見其所述,而意歸多同」,也許是兩人同受到宋忠、荊州學者影響的原因。

其實鄭學、王學的差異局限在一些經文解釋的細節,思想價值觀並沒有實質的區別。大致上鄭學較重名份,讖緯的成份較重;而王學較重人情與義理。王肅的女兒嫁給司馬昭,他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外祖父。晉代魏,王學也超越鄭學成為官學,成為魏晉南北朝的官學主流。

《蜀志》記載許慈與另一個蜀漢學者胡潛為了開國制定禮儀爭吵打架,倒不是因為胡潛是王學的代表 (李譔才是)。胡潛的學問來自對祖宗制度的高超記憶,可能與東漢末年才問世的鄭學牴觸。蜀漢的鄭學、王學並沒有出現魏國那樣的爭執,可能兩者本身差別不大,而北方政爭事不關己。此外,晉代魏需要新禮制,但蜀漢的制度已經在數十年前就決定了。

(4) 黨錮之禍與學生運動

從平民視角看來,漢代滅亡的主因是土豪地主坐大,導致貧富差距增加,貪官橫徵暴斂,大量窮苦遊民被逼得戴上黃巾。而從知識份子的角度看來,朝代衰微的原因聖賢之道衰微,庸俗奸偽佔了上風。班固早在《漢書.地理志》裡感嘆中原一帶「周公遺化銷微,孔氏庠序衰壞。地陿民衆,頗有桑麻之業,亡林澤之饒。俗儉嗇愛財,趨商賈,好訾毀,多巧偽」,所以庸俗貪腐也是人之常情。

在知識份子看來,聖賢之道衰微來自東漢末年的兩次黨錮之禍,宦官大肆殺戮士人,導致朝廷中缺乏才德兼備的王佐棟樑,這才陷入軍閥割據、捨遠求近的詐力、小聰明霸道橫流的亂世。士人比較有理想、有原則操守,一來因為他們讀的聖賢經典就是灌輸這些,二來也可能他們本身就比較有理想原則。當桓、靈賣官鬻爵,寵信政治素質不高的宦官與外戚,不斷刷新統治階級的素質下限,有理想原則的人必然不滿,他們可能上書陳辭,試圖力挽狂瀾,也可能隱居避禍,回鄉講學,朝政又更加靡爛。

黨錮之禍開了中華史上學生運動的先河。東漢洛陽的太學生一度達到三萬人,學術風氣大盛,太學生本身也是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後漢書.黨錮列傳》稱桓帝、靈帝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敷公卿,裁量執政,鯁直之風,於斯行矣。」在馬後砲犬儒的角度看來,這些知識份子都是「作死」。姑且不論學生的要求是可行還是不切實際,他們批判的對象是否真的惡貫滿盈還只是一般人類,他們依然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理想。如果一個民族連這個理想都熄滅了,面對庸俗只想自保,那麼整個文明也自然落入苟且的泥淖。

《翼報:東漢黨錮之禍》有黨錮之禍詳細的介紹。
http://www.ebaomonthly.com/window/disco ... 100_26.htm
注:
以郭泰、賈彪等為首的一批學生領袖一方面在太學中進行反宦官政治的組織和宣傳;另一方面,又吸收社會上有識有才能者入太學,以擴充自己陣容。因此,太學也成為當時又一政治活動中心,中國的年輕知識分子第一次出現在政治鬥爭的前線上。

桓帝永興元年(153年)朱穆任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刺吏,懲除貪官污吏和權貴。他又以宦官趙忠葬父僭越規制為由,挖墳剖棺查實並逮捕其家屬治罪。桓帝聞訊大怒,反將朱穆判作苦役。因此,引發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學生請願運動。太學生劉陶等數千人到宮廷向桓帝上書請願,為朱穆喊冤。他們指責「中官近習,竊持國柄,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顛倒是非,濫用職權。朱穆忠心憂國,深謀遠慮。是難得的賢臣。如非要判刑,則我願代他受刑服苦役。桓帝只好赦免了朱穆。第一次請願算是結束了。

桓帝延熹五年(162年),皇甫規平羌有功,因宦官徐璜、左悺向其敲搾貨賂不遂,誣陷其侵沒軍餉,判其服刑苦役。於是,太學生張鳳等300餘人又發起第二次請願運動,詣宮廷上書為皇甫規鳴冤,皇甫規又因而得以赦免。

處士的橫議與太學生的抗憤,給一批中下級正直官吏在精神上和輿論上以極大鼓舞,他們也剛正執法,制裁宦官及其親朋。河東太守劉祜的屬縣令長大半為宦官子弟,百姓患之。劉祜到任,黜其強權,平理冤獄。苑康為太山太守時,郡內豪姓多不法,苑康奮威怒,施嚴令,再無敢犯者。南陽太守成瑨與功曹岑晊誅殺與宦官勾結的商人地主張訊。山陽太守翟超與督郵張儉籍沒宦官侯覽老家財產。太原太守劉鑕誅殺貪橫放恣的小黃門趙津。東海相黃浮逮捕射殺太守李暠之女的下邳令徐宣一門老幼,並將徐宣棄市示眾。

在野處士,在朝中下級官吏和太學生三股力量平行發展,交相呼應,遂形成了反宦官鬥爭的政治高潮。而這場鬥爭的首領人物就是出身中下的官吏後官至太尉的陳蕃,司隸校尉李膺等。桓帝初,李膺為司隸校尉,宦官張讓的弟弟在其屬下任縣令,貪殘暴虐,為躲懲治,逃到張讓家裡藏起來。李膺不畏宦官權勢,親自率吏卒到張讓家將其搜捕治法。張讓訴冤桓帝,李膺據理駁斥,桓帝只好判李膺無罪。此後宦官一度收斂,李膺聲望更高。當時人們若受到他的接待,則榮稱作「登龍門」。

然而,宦官並沒有在那裡坐視對手宰割,他們總在伺機反撲。正好發生的張成事件,成為他們發動第一次黨錮事件的借口。史載河內豪強張成善觀天文星相,占卜吉兇。他結交宦官,連桓帝也曾向他請過教。他算準近期將要大赦,乃指使兒子殺人。李膺收捕其子欲治極刑,卻正逢大赦當免。李膺愈懷憤疾,竟不顧大赦令而案殺之。於是懷恨已久的宦官侯覽指使張成的弟子上書,誣告李膺等「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庭,疑亂風俗。」桓帝聞聽大怒,即下詔逮捕黨人,並向全國公布罪行,以求天下同聲討。其時為延熹九年(166年)。

結果,李膺、范游等200多人被捕,「有逃遁不獲者,皆懸金購募。使者四出,相望於道。」太尉陳蕃力諫桓帝,指出這種作法「杜塞天下之口,聾盲一世之人,與秦焚書坑儒何異?」桓帝聽了更生氣,竟找借口連陳蕃也罷免了。李膺等在獄中受審時,故意牽扯部分宦官子弟,使宦官懼怕牽連。竇皇后的父親竇武不滿宦官專權,同情太學生反宦官運動,太學生乃求助於竇武。竇武乃上疏切諫桓帝,赦免黨人不要治罪,否則,將天下寒心,海內失望。於是,永康元年(167年)赦免黨人200餘人。將其全部罷官歸家,並書名三府,終身禁錮不得為官。這就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黨人雖然被罷官歸田,禁錮而不得為官,但他們卻得到了比當官更為榮寵的社會敬仰。范滂出獄歸鄉,家鄉人迎接他的車多達數千輛。名將皇甫規乃西部豪傑,也覺得自己未能列名黨人是一種恥辱。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穢朝廷。他們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稱號,「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以竇武、陳蕃等為三君,「君」指受世人共同崇敬。以李膺、王暢等為八俊,「俊」指人中英雄。以郭泰、范滂等為八顧,「顧」指品德高尚而及於人。以張儉、劉表等為八及,「及」指能引導人追行受崇者。以度尚、張邈等為八廚,「廚」指能以財富救助他人。這種相互的激勵,使與朝廷權宦們的對立情緒更為強烈,不但沒能使黨人屈服,反而更激發了他們的鬥志。

桓帝死後,靈帝立,宦官的權勢更大,也愈加腐朽荒淫。侯覽、曹節、王甫等人與靈帝乳母及諸女尚書,相互奸姘,穢亂宮廷,操弄國柄。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乃謀誅殺宦官,不幸事洩,反被誅殺。由此開始,宦官們有恃無恐,開始對黨人大打出手,演出了第二次黨錮之禍。建寧二年(169年)宦官侯覽指使人誣告山陽郡東部督郵張儉結黨,圖危社稷。曹節趁機示意有關治獄部門將上次的黨錮者也牽扯進去。靈帝昏庸,遂准其奏,於是,李膺、范滂等百餘人被逮捕死於獄中,張儉外逃出境才得以倖免。但他外逃途中,曾得到過許多人的冒死掩護,官府沿途追查,因此成百人受牽累而家破人亡。這時候,仇人間也藉機陷害對方,誣指與黨人無關者。

宦官又將天下豪傑及儒學有行義者皆指為黨人,其死、徙、廢、禁者,又六、七百人。事情至此並未結束,熹平五年(176年)永昌太守曹鸞上書為黨人訟冤,認為黨人者,或耆擁淵德,或衣冠英賢,皆宜股肱王室。今乃被禁錮,辱在塗泥,所以災異屢見,水旱並至。應該解除禁錮,以慰天命。曹鸞的上書本是好意,哪知皇上龍顏大怒,不但不聽勸諫,反將曹鸞拘死於獄。又下詔州郡,更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全部免官禁錮,波及五屬。這就是第二次黨錮事件。這次事件打擊面更寬,懲治也更殘酷。自此以後,士人忌口,萬馬齊喑,有氣節的知識分子幾無遺類,社會陷入一片黑暗和混亂之中。
三國鼎立,局勢大致穩定之後,朝廷重建禮教,又是知識份子風骨再次崛起的時候。《晉書》說 262 年「嵇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又是一次大規模學生請願,很可惜也沒成功。前面介紹過,青龍(232-237)年間的洛陽太學只有一千多個半調子太學生,那麼替嵇康請願的三千人應是太學生裡相當大的比例,而且還是素質比較高的那三千。鍾會說過嵇康是「臥龍,不可起也」,那麼當嵇康從竹林出山,在洛陽太學講學掀起風潮,以世俗犬儒的角度看,學生的請命反而是司馬集團更必須殺他的理由。以知識份子的角度看,嵇康代表的特立獨行,恰好喚醒了黨錮之禍後沉寂了近百年的聖賢道統,中華知識份子文化的風骨精髓。司馬昭只殺嵇康而不重演黨錮之禍,固然比桓、靈要好得多,但西晉的快速敗亡,與統治階級既有與惡化的狹礙、奢靡也是脫不了關係的。

魏國還有三千太學生請願,蜀漢的知識份子是否也繼承了黨人的風骨呢?後主劉禪雖然平庸,只是把黃皓當作驅使小臣,不像靈帝那樣叫宦官爸爸媽媽。而黃皓黨羽聲勢壯大,侵蝕國本日深,姜維發難,勢單力孤,只有沓中屯田避禍去;諸葛尚在綿竹關還恨不早斬黃皓,但他主政的父親諸葛瞻都與黃皓往來。蜀漢不對公知大 V 下毒手,譙周公開預言亡國,依然穩坐光祿大夫。蜀漢知識份子的風骨到去哪裡了呢?

這也就是《炎興》裡想像出的蜀漢末年的政治背景,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庸俗的一次舉國性社會實驗。
注:
網路上一說譙周有知識份子的風骨,上疏勸諫後主不沉溺娛樂 ,又敢反對姜維北伐而作《仇國論》,最後勸後主提早投降也是冒了生命危險。以知識份子的角度看,上書勸皇帝端正行為,絕對是值得嘉許的。《仇國論》的內容是主張用周文王修德靜待的方式徐圖復國,比較像復國路線之爭,並不是直指朝廷腐敗,再說姜維清廉,也沒有這方面的引申。最後勸降的確很有膽量,也有不顧千古罵名的強者氣魄。也許譙周有「天意」壯膽吧。《蜀志》本傳說譙周升上光祿大夫之後「不與政事」,可能他也無心管束黃皓集團。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蜀漢生活研究(7a)樂:樂府、音律

帖子 maltz » 2016-04-30, 08:44

蜀漢生活研究(7a)樂:樂府、音律

項羽敗亡前夜聽見四面楚歌,對愛姬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劉邦建立漢朝,經過故鄉,在父老面前唱起《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天子邊唱邊跳,「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又讓沛縣小童「百二十人習而歌之」。唱歌舒發情感是人的本能,英雄唱歌的記載卻也可能是後世藝術人的情感投射。

樂府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作為淘冶性情的客戶端應用,漢代在秦「樂府」官的基礎上持續完善音樂教化,組織司馬相如、東方朔、劉向等編曲譜詞。其中「雅樂」用在郊祀祭禮,而街陌民間的歌謠曲調也能編成新詩歌,就是「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的精神上承《詩經》。孔子說詩三百的特色是「思無邪」,稱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詩。樂府採集的民歌,應該也適度收錄了民間生活的情感。

樂府在漢代不斷擴張。從漢初只有單人的「徒歌清唱」,發展到有主唱與伴唱的「和唱」,再擴展到絲竹樂器伴奏,歌者持節奏樂器的「相和歌」,與更大絲竹歌舞樂團規模,結構分段的「相和大曲」,和配上雜技的「散樂百戲」。西漢的樂府編制一度上千人,直到西漢哀帝裁撤大半。
注:
「百戲」是雜技。畫像磚裡見到一種「頂竿跳丸」--額頭上頂十字長竿,腳還要踩在不同的圓盤上。還有一種「刀山走索」--表演者倒立走過繩索,繩索下有尖刀。還有在九層疊案、馬上做體操的特技。
雅樂在東漢明帝時振興。因為相信讖緯,東漢將樂府改名分流為「太予樂府」與「黃門鼓吹署」。前者主持國祭雅樂,歸九卿之首太常領導;後者是皇宮專屬樂隊,在天子宴群臣、朝會散會的時候演奏俗樂。黃門鼓吹署聚集著當時的「名倡」,就是演藝明星,也有專職的歌手「謳員」。官吏富豪也可能有私人的歌舞樂團。蜀漢掛名的車騎將軍劉琰就有「侍婢數十,皆能為聲樂,又悉教誦讀魯靈光殿賦」。

漢末天下大亂,宮廷雅樂亡缺。赤壁之戰前,曹操揮軍下荊州,劉琮投降,找到避難荊州的雅樂郎杜夔(kui2),迎為軍謀祭酒,令他負責網羅人才,振興音樂。杜夔堅持復興中規中矩的禮教雅樂,這在儒道衰微的中原並不受歡迎。他的雅樂隨即被「新聲」取代,直到西晉才被復用。曹魏沿襲東漢的太樂署、黃門鼓吹署,又在黃門鼓吹署分出收集當時民俗音樂的「清商署」。建安十五年鄴城建成銅雀台,曹操自造新詩,置歌舞管絃於台上。曹操與接下來的兩任魏君都創作樂府。曹操的風格清峻通脫,曹丕華麗壯大,才高八斗的曹植更是量產文采斐然、氣韻生動的樂府詩。建安七子與女詩人蔡文姬也有作品。

蜀漢也有樂官。後主劉禪曾經增加樂官,但是譙周上書:「先帝之志,堂構未成,誠非盡樂之時。願省減樂官、後宮所增造,但奉脩先帝所施,下為子孫節儉之教。」蜀漢一切建設用於復國,也繼承了儒家對音樂的看法,禮教雅樂可以端正風俗,但鄭衛之聲 (見下注)使人喪失鬥志。姜維「後庭無聲樂之娛」,應可以代表蜀漢承襲漢儒的政治正確。
注:
鄭、衛之音是漢代常用來形容靡靡之音的成語。語出《樂記.魏文喉篇》孔子弟子子夏的評價:「鄭音好濫淫志」,「衛音趨數煩志」。鄭音紓情過了頭,衛音節奏太快。
諸葛亮隱居的時候喜歡《粱父吟》,曹操祖孫三代都作《短歌行》。這些樂府標題都是樂曲的名字,類似宋詞的「詞牌」,創作者依樂曲填詞。可惜樂府的曲調均已失傳。

聲律音調

或許受到五行學說的影響,古樂只有「宮商角徵羽」五個正音,對應今日的1(do)、2(re)、3(mi)、5(so)、6(la),大多的樂曲都是用這五個音創作,但也能見到相當於b5的「變徵」、4(fa)的「清角」、7(si)的「變宮」等等。(但古人說的「八音」並不是這八音,而是金石絲竹,匏(葫蘆)土革木這八種材料做的樂器)。所以「變」是降半音,「清」是升半音,中國古樂也可以對應出今日的十二平均律,如下圖。歷朝歷代的宮音並不是同一個頻率,據稱漢代的宮音是今日的G,「宮調」是G調,「商調」是A調等等。但一般人不通音律,樂曲的調名又不使用宮商角徵羽,而是「平調、清調、瑟調、楚調、側調」。前三個是傳統配樂歌唱的「相和三調」,後兩個是漢代新增。一說這些調名對應宮商角徵羽或一些變調,一說它們對應樂曲的內容與場合,比如楚調就是「四面楚歌」的曲子。

曹魏新設「清商署」之後,「清商三調」取代了「相和三調」。如果這個「清」指升半音,那「清商調」就是#A調。而《古詩十九首》裡面有「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清商似乎代表飄逸灑脫的曲風。以下介紹幾篇蜀漢人應該知道的樂府與詩作。

图片

(1)《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以何解愁,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注:
曹操自比周公,蜀漢人叫這個「托名漢相,實為漢賊」。 :on_vadersweat:
(2)《秋胡行》嵇康

一.富貴尊榮,憂患諒獨多。古人所懼,豐屋蔀家。人害其上,獸惡網羅。惟有貧賤,可以無他。歌以言之,富貴憂患多。
二.貧賤易居,貴盛難為工。恥佞直言,與禍相逢。變故萬端,俾吉作凶。思牽黃犬,其莫之從。歌以言之,貴盛難為工。
三.勞謙寡悔,忠信可久安。天道害盈,好勝者殘。強梁致災,多招禍患。欲得安樂,獨有無愆。歌以言之,忠信可久安。
四.役神者弊,極欲疾枯。顏回短折,不及童烏。縱體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五.絕智棄學,遊心於玄默。過而復悔,當不自得。垂釣一壑,所樂一國。被髮行歌,和者四塞。歌以言之,遊心於玄默。
六.思與王喬,乘雲遊八極。凌厲五岳,忽行萬億。授我神藥,自生羽翼。呼吸太和,練形易色。歌以言之,行遊八極。
七.徘徊鍾山,息駕於層城。上蔭華蓋,下采若英。受道王母,遂升紫庭。逍遙天衢,千載長生。歌以言之,徘徊於層城。

(3)《孔雀東南飛》
原標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佚名

序曰:漢末建安(196-220)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1)。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2),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3)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發同枕席(4),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5)!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6),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7)。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裏。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裏。」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8),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9)。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10)。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11)。」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12)。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13),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14)。」
媒人下床(15)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

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曆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16),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賫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17)。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18),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19)。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20)!」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21),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22)。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裏,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23)。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仿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注:
(1)《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詩》號稱「樂府雙璧」。兩篇都是五言古詩,配上音樂吟唱就是樂府。《孔雀東南飛》的大意是:東漢末建安年間,廬江太守府小吏焦仲卿離家工作,妻子劉蘭芝與婆婆不和,被遣送回娘家。劉氏本不願再嫁,但被兄長逼迫答應嫁給太守的兒子,悲傷中投水自沉。焦仲卿聽見惡耗,也在自家庭樹上吊。時人哀悼,寫下這首詩記述這件事。
(2) 箜篌 (kong1 hou2) 是類似豎琴的弦樂器。
(3) 古代女子即使是正妻也自稱「賤妾」。
(4) 夫婦共枕共蓆。
(5) 本篇與同時代的古詩經常出現「區區」一詞,是「固執、小心眼」的意思。
(6) 劉有件漂亮的腰部刺繡的上衣,有座四角垂香囊的紅羅帳,還有用綠絲繩纏著的六、七十箱個人用品。
(7) 劉蘭芝化妝塗小口紅、穿繡裙絲鞋、戴海龜殼髮飾和明月耳環,都換四五遍。配合 (6)、(18) 看來,劉的家境應該不錯。
(8) 初七應是七月初七,婦女祭祀織女的節日。而每月十九日「下九」是婦女的聯歡日。
(9) 焦騎馬,從老家坐牛車回廬江郡政府可能太慢了。
(10) 網路用語「悲摧」出處在此。
(11) 其實劉的母親頗尊重女兒的意願,幫她推掉說媒。
(12) 郡太守看上了祖上作官的劉家,請秘書(主簿)來探消息,二把手(郡丞)做媒人。這個太守公私不分啦!
(13)《易》是官學七經之一。地天卦「否極泰來」,劉氏先被小郡吏惡婆婆修了,再遇見郡守兒子有「接盤之義」。
(14) 劉剛在母親面前說不願改嫁,為什麼這裡就服從了兄長呢?李密《陳情表》有:「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看來當年男子可以替守寡的姊妹作主改嫁,但劉也不是寡婦。
(15) 床可以睡臥,但貴客也可以坐在床上。坐在單身婦人的床上不是很奇怪嗎?正堂客廳應也可以放床。
(16) 陰陽家將十二地支編成六組。古代曆法的月份和日期各有天干地支,當月與日的地支屬於同一組,比如子與丑合,就是「六合相應」的吉祥日。
(17) 長江流域交通水陸並用,準備了青雀白鵝船,船的四角還有繡花的長旗垂下。迎娶的隊伍又有青色雜毛的金雕鞍馬拉著玉輪車。聘禮有中間青絲穿起的三百萬銅錢,彩布三百匹,還有產自交州、廣州的魚。這廬江太守要不是出自世族土豪,就是搜刮了不少啊!
(18) 劉家還有玻璃榻。先前她對婆婆說自己「生小出野裏」,「兼愧貴家子」,似乎有些譏諷。嫁入你焦家,還被虐待織布。
(19) 上面只寫到劉的兄長逼/勸她改嫁,但劉這裡把父母兄弟全扯進去了。或許是完稿刪掉了一些劇情,或許是劉潛意識裡撇清親口答應改嫁的責任?
(20) 焦也不是聖賢,怨夫之情脫口而出。
(21) 焦這麼一說,劉堅決防守,堅持是被逼的。接下來她自我催眠悲摧,越想越傷心就尋短了。蜀漢大儒一聽:古今愛情都是匹夫匹婦沒事找事……
(22) 「臺閣」是高台上的樓閣。焦母認為兒子顯貴的郡政府辦公樓上班,不愁找不到(聽婆婆話的)好妻子。
(23) 由此可知本墓為東西走向,因此左右是南北。帝王墓穴才面向南方。

(4)《古詩十九首》
約在東漢末出現了近似樂府民歌風格的五言詩,南朝蕭統選編為《古詩十九首》。以下選出幾篇,以窺知當時人的生活。

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注:衣帶是腰帶,如「衣帶詔」。飽受相思苦,人瘦腰帶鬆,可能對方也希望女主角加餐飯呢。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候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兩座門闕高 23m+,應是洛陽皇宮的規格了。

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轗軻長苦辛。

注:「新聲」很可能是三國魏取代杜夔復興的古樂,走的是奔放搖滾路線,因此受大眾歡迎。

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注:絃歌聲來自西北高樓,高樓上有交插花紋的窗。阿閣大概是「四阿頂」,樓閣如果建在三重階梯的高台上,就能齊浮雲了。曹魏從黃門鼓吹署分出「清商署」採編民俗音樂,所以「清商隨風發」應該是曹魏民俗歌曲的風格,類似「建安風骨」。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霑野草,時節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注:當時星宿有「南箕」、「北斗」,北斗第五星是「玉衡」,從玉衡到第七星「瑤光」是斗柄,在固定的觀察時間,隨季節指向不同的方向。《老殘遊記》:「歲月如流,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了,人又要添一歲了」。如上圖,斗柄右(東)指為春,上指為夏,左指為秋,下指為冬。孟冬是冬季的第一個月,所以玉衡到瑤光的斗柄應是指向左下。織女、牽牛星也是漢代就有的稱呼。牽牛不負軛,透露當時已經有牛車。

之九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注:主角可能穿著寬大的襜褕,整條帶花的樹枝都能塞進袖子。

之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注:河漢女就是織女星。「杼」是紡織機上以手引入緯線的部件,與前面衣篇說到的腳踏板提「綜」手腳並用。機杼就是紡織機,如《木蘭詩》:「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張小嫺有句:「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一水之隔,也差不多是站在面前了吧。

之十三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注:這詩有些三觀不正--即使是聖賢都是會死,想吃長生不老藥反而中毒,還不如享受物質。「紈」是遮小腿的絲褲,素是白絲,「被服紈與素」就是穿名貴的衣服。服食求作神仙起自戰國,雖說「寒(五)石散」是三國魏何宴的發明,但服食的原料應不是原創。服用寒石散後身體燥熱、酷熱難當、脾氣暴躁,也是為藥所誤了。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來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注:漢末大亂,天下人口十去其七,出城門一看都是墳,古墳被犁為田地,墳頭上種的松柏又砍來燒。

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古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注:「千歲憂」,是指「萬物有生必有滅」這樣的定律嗎?是指所有的是非善惡都將被遺忘嗎?是亂世中小人得志嗎?當時已經出現燭台,在長夜漫漫中稟燭出遊,點燃希望,苦中作樂,想到死亡便慶幸生命的每一刻,看見小人就珍惜自己與周圍人的清醒與堅持,也許離仙人也更近了。

之十七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注:《河圖》:「蟾蜍去月,天下大亂。」讖緯陰陽家相信月蝕是蟾蜍吃了月亮,文學也以蟾、陰影構成的玉兔代表月亮。三五十五日滿月,四五二十日蟾兔就缺了。東漢標準書扎長一尺 23cm,置於懷袖中三年,這個袖子是不是縫了口袋,不會掉出來?字又不滅,難道是東漢末年已經有了防水防汗的松煙墨……
:on_vadersweat:

BUTTON_TOPIC_LOCKED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1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