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三國末年版:左傳、史記等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古文觀止】三國末年版:左傳、史記等

帖子 maltz » 2016-05-10, 05:22

【古文觀止】三國末年版:左傳、史記等

1695 年清人吳楚才、吳調侯叔侄編注了《古文觀止》,作為家塾私學課本使用。這一系列選出《古文觀止》與其他參考資料當中,一些寫於春秋戰國與秦漢至三國的散文或其中的名句。資料很多,這裡只選出與《炎興》故事相關的,可作為角色引用的典故,順便加上一些個人的想法。已經在《才性五等論》系列討論過的《老》、《莊》、《列》、《易》、《四書》等就不重覆了。

目錄

先秦

:point_white: 《春秋左氏傳》:曹劌論戰子魚論戰子產不毀鄉校子產論尹何為邑叔向諫子產作刑書子產論政寬猛吳許越成
:point_white: 《國語》:敬姜論勞逸
:point_white: 《春秋公羊傳》:宋人及楚人平吳子使札來聘
:point_white: 《戰國策》:司馬錯論伐蜀蘇秦以連橫說秦
:point_white: 《孟子》收錄十八章句
:point_white: 《荀子》討論<勸學>、<天論>、<解蔽>等十四篇

漢文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序高祖功臣侯年表序伯夷列傳管晏列傳屈原賈生列傳遊俠列傳序
《過秦論》賈誼
《僮約》王褒
《論衡》王充 (語錄)
《座右銘》崔瑗
《女誡》蔡邕

三國文

《薦禰衡表》孔融
《為袁紹檄豫州》陳琳
《典論論文》曹丕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
《仇國論》譙周
《釋譏》郤正
《大人先生傳》阮籍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左傳》 曹劌論戰

帖子 maltz » 2016-05-18, 11:26

《左傳》曹劌論戰

魯莊公十年(前 684 年)

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

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劌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白話

春天,齊軍侵略我魯國,莊公即將迎戰,曹劌求見莊公。曹劌的鄉人說:「貴族負責策畫戰爭,你何必參與呢?」曹劌說:「貴族見識淺薄,還不能深謀遠慮。

於是曹劌入見莊公,問:「憑藉什麼作戰?」莊公說:「我不敢專有舒適的衣服、美味的食物,一定分給他人。」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惠無法普及,人民是不會跟從爭戰的。」莊公說:「我不敢虛報祭祀用的牲畜和玉帛,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種小誠實不能稱得上誠信,無法得到神的眷顧。」莊公說:「大小的訟案,我雖然不能一一明察,但處理一定合人情。」曹劌回答說:「這是盡己(為人民服務)的一種,可以一戰。」出戰時,曹劌請求根從,莊公和曹劌共乘一部戰車。

魯軍與齊軍戰於長勺。莊公準備擊鼓進攻,曹劌說:「還不行。」等齊軍擊了三次鼓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攻了。」齊軍戰敗。莊公準備追擊,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察視齊軍的車輪痕跡,再登上車前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於是魯軍追擊齊軍。

戰勝後,莊公問曹劌為何這麼做。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振作勇氣,第二次擊鼓就衰退,第三次擊鼓就衰竭了。敵人士氣竭盡我方士氣飽滿,所以能戰勝。大國(人才多),虛實難以料測,怕有埋伏。我看齊軍的車輪混亂,旌旗歪倒,所以才敢追擊他們。


:on_vaderthink: 作戰靠士氣應該是後世兵學的基本常識,保持己方士氣旺盛,並迅速破壞敵方士氣。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左傳》子魚論戰

帖子 maltz » 2016-05-20, 03:08

《左傳》子魚論戰

魯僖公二十二年(前 638 年)

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弗聽。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

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白話

楚人攻打宋國以救援鄭國,宋襄公即將應戰,大司馬公孫固進諫說:「上天拋棄商國(宋人是商的後代)已經很久了!君王還想復興,這是得不到寬恕的。」宋公不聽。

冬十一月,己巳朔日,宋襄公和楚人於泓水交戰。宋軍已經列陣,楚軍還未全部渡河。司馬說:「敵眾我寡,趁他們還沒全部渡河,請下令攻擊。」宋公說:「不可以。」接下來楚軍全部過河,但還未成列成陣式,司馬又請求攻擊。宋公說:「還不行。」等到楚軍成列後才宋軍才攻擊,就戰敗了,宋襄公大腿受傷,左右衛士全部陣亡。

宋國人都埋怨宋襄公。宋公說:「君子不再傷害傷者,不捉頭髮花白的老者。古人打戰時,不在險隘處扼阻敵人。我雖然是亡國的後代,還不至於沒底限,攻打還沒列陣的敵人。」子魚說:「君王不瞭解作戰。強敵因地形險隘而未列陣,這是老天幫助我們。依據地勢險要攻擊,這不是很好嗎?還怕不會戰勝呢!況且這些強悍的楚兵,都是我們的敵人。戰俘捉到就帶回來,何況是那頭髮花白的人?讓士兵知恥,教他們作戰,就是要殺敵。受傷而還沒死的敵人,為何不能再殺他?如果不忍心殺害受傷的敵人,那麼一開始就不該殺他;如果同情年長的敵人,那麼就該向他們投降。三軍是用來打勝戰的,金鼓是用來激勵勇氣的。為求勝戰而出動軍隊,在險隘的地方阻扼敵人是可以的;鼓聲大作士氣高昂,攻擊不整齊的敵軍是可以的。」


:on_vaderthink: 當時是赤裸裸的野蠻戰爭,宋襄公嚮往的君子之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也許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三國時代的《左傳》愛好者應該能想像生存競爭的殘酷。當然,宋襄公的理想總是好的。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春秋五霸」版本包括了他,但實際上他走的是被霸主欺負的「王道」路線。1949 年才有保障戰俘人權的日內瓦公約,文明的進展會證明宋襄公的堅持是對的。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左傳》子產不毀鄉校

帖子 maltz » 2016-05-23, 21:05

《左傳》子產不毀鄉校

魯襄公三十一年(前 542 年)

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

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

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白話

鄭國人在鄉中聚會、遊樂的場所「校」議論執政的得失。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麽樣?」

子產說:「為什麽毀掉?人們從早勞動到傍晚,到這裏遊樂,議論施政的好壞。人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人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麽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善事來減少怨恨,沒聽說過擺出威嚴來防止怨恨。制止這些議論,難道不容易嗎?(很容易用刑罰禁止。) 然而這就像堵住河水一樣:河水累積而決堤造成的損害,受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

然明說:「我從現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大事。小人確實沒有才能。如果真的照您說的這樣做,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有利於我們這些小臣呢!」

孔子聽到了這番話後說:「照這些話看來,人們說子產不仁,我是不相信的。」


:on_vaderthink: 這一篇是經典的寬仁施政思想,子產的思考與《國語.召公諫(周)厲王止謗》非常相似。二十年後子產還有說法,參見<子產論政寬猛>。一群人聚在一起,發洩一下對政治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民眾的不滿也可以提供為政者參考。但是,也會出現把人把生活的挫折都歸咎於執政者的情況,彼此呼應之下不滿情緒又升高,容易聚眾鬧事,甚至鋌而走險。為政者要如何應對呢?寬仁造成的禍患,會不會嚴重到顛覆國本呢?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左傳》子產論尹何為邑

帖子 maltz » 2016-05-24, 04:48

《左傳》子產論尹何為邑

魯襄公三十一年(前 542 年)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產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子於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製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獵田,射御貫則能獲禽。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何暇思獲?」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聞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遠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為鄭國,我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後知不足。自今請,雖吾家,聽子而行。」

子產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謂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為忠,故委政焉。子產是以能為鄭國。

白話

鄭國的上卿罕虎 (字子皮) 想派尹何做自己封邑的管理者。子產說︰「他年紀太輕,未知能否勝任。」子皮說︰「他為人誠實,我很喜歡他,他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去學習學習,這樣他就會更懂事。」

子產說︰「不可以。人們喜歡一個人,是希望那個人得到好處。現在你喜歡一個人,卻叫他管理政務,就像一個人還未學會拿刀,就讓他去宰割,他割傷自己的地方一定很多。這樣你愛人就等於害了人。那麼誰還敢求你愛他呢?你是鄭國的棟樑,樑木折斷,屋頂塌下,我國橋將身受其害,豈敢不把話都說出來。你有一匹美麗的錦帛,是不會讓人拿來學習裁剪的;那大官職、大封邑,都是我們身家性命的庇蔭,你卻讓一個初學者來治理。封邑比起美錦,不是貴重得多嗎?我只聽說先學習才參與管理政事,卻未聽說過把執掌政事作為一種學習的。如果真的這樣做,一定會有所損害。例如打獵,熟習射箭和駕車,然後能夠擒獲獵物。如果未曾登過車射過箭,懼怕的是車子翻轉,把人壓死,那還有餘暇想擒獲獵物呢?

子皮說:「很對,是我罕虎不夠機敏。我聽說君子致力於知曉大的、長遠的事物,小人則致力於小的、眼前的事物。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要愛惜。大官所治理的大城市,是我立身的地方,我卻漠視輕慢。如果不是你的話,我還不知道這個道理。往日我說過:『你子產治理鄭國,我治理我的領地,庇護我的家族,還是可以的。』現在我才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今後我想你請求,儘管是我的家事,也聽你的建議處理。」

子產說:「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如同各人的臉各不相同,我怎麽能說你的臉和我的臉是一樣的呢?不過心裏覺得不妥,也就是實話實說而已。」


:on_vaderthink: 這一篇有三個思想。

(1) 學而優才仕

《論語.先進》也有類似的記載: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子路要子羔一邊做費宰一邊學習。子夏也說:「仕而優則學。」 但子產與孔子反對,一個說害了他自己,一個說害了人的兒子 (人民)。為什麼呢?

子產的比喻是:未曾登過車射過箭,懼怕的是車子翻轉,把人壓死,那還有餘暇想擒獲獵物呢?優秀的從政者是柳下惠這樣,無論如何都要「直道而行」,被免職三次也無所畏懼。但沒有養成遵守內心原則的為政者,恐懼失去官職,於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建立關係網,下收錢上送禮,就是害了這個人犯法、本來可以精彩的人生卻做一個茍且的貪官,也是害了社會,搜刮本屬於人民的財富。

這篇故事發生在前 542 年,孔子 (約前 551-479 年) 才十歲。孔子「學而優才仕」的思想也許來自子產,也許是賢者所見略同。可以確認的是子路沒參考子產 、子皮的這一段往事。

(2) 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論語.子張》子貢也說:「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看來這是古人的共識。更完美地說,不賢者只識小近,賢者識大遠也識小近,但因為社會分工,使得賢者更傾向關心大者、遠者。但如果不是子產這樣的貴族,不先識小近似乎也很難升上去。

(3)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每個人的想法、概念不同,就像長像不一樣。這裡是子產謙虛,不是我比你聰明,只是我們的想法不一樣。(我可不想管你的家事呀。)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左傳》叔向諫子產作刑書

帖子 maltz » 2016-05-24, 05:55

《左傳》叔向諫子產作刑書

魯昭公六年(前 536 年)

三月,鄭人鑄刑書。叔向使詒子產書,曰:「始吾有虞於子,今則已矣,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

猶不可禁禦,是故閑之以義,糾之以政,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為祿位,以勸其從;嚴斷刑罰,以威其淫。懼其未也,故誨之以忠,聳之以行,教之以務,使之以和,臨之以敬,蒞之以彊,斷之以剛。猶求聖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長、慈惠之師,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禍亂。

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並有爭心,以徵於書,而徼幸以成之,弗可為矣,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三辟之興,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鄭國,作封洫,立謗政,制參辟,鑄刑書,將以靖民,不亦難乎?

詩曰:『儀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儀刑文王,萬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錐刀之末,將盡爭之,亂獄滋豐,賄賂並行,終子之世,鄭其敗乎,肸聞之:『國將亡,必多制』,其此之謂乎!」

復書曰:「若吾子之言,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白話

三月,鄭國把刑法鑄在鼎上。晉國大夫羊舌肸 (xi4,字叔向) 派人送給子產一封信,說:「開始我對您寄予厚望,現在不抱希望了。從前的君王不預設刑罰的準則,而是依照每件事權橫輕重決定,就是懼怕人民因為成文的法律而遊走法律邊緣外,進行合法但不道德的行為。

但這樣還是不能防止犯罪,因此用道義來防範,用政令來約束,用禮儀來奉行,用信用來保持,用仁愛來奉養。制定祿位,以勉勵服從的人;嚴厲地判罪,以威脅放縱的人。還恐怕不能收效,所以用忠誠來教誨他們,根據行為來獎勵他們,用專業知識技藝教導他們,用和悅的態度使用他們,用嚴肅認真對待他們,用威嚴監臨他們,用堅決的態度判斷他們的罪行。還要訪求聰明賢能的卿相、明白事理的官員、忠誠守信的鄉長、慈祥和藹的老師,百姓在這種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而不致於發生禍亂。

百姓知道了法律,就不忌諱在位者。大家都有爭奪之心,用刑法作為根據,而且僥幸得到成功,真他沒辦法了。夏朝有違犯政令的人,就制定禹刑。商朝有觸犯政令的人,就制定湯刑。周朝有觸犯政令的人,就制定九刑。三種法律的產生,都處於末世了。現在您輔佐鄭國,劃定田界水溝,設置毀謗政事的條例,制定三種法規,把刑法鑄在鼎上,準備用這樣的辦法安定百姓,不也是很難的嗎?

《詩》說:『效法文王的德行,每天撫定四方。』又說:『效法文王,萬邦信賴。』像這樣,何必要用法律?百姓知道了爭奪的依據,將會丟棄禮儀而征用刑書。刑書的一字一句,都要爭個明白。觸犯法律的案件更加繁多,賄賂到處使用。在您活著的時候,鄭國恐怕要衰敗吧!肸聽說,『國家將要滅亡,必然多訂法律制度』,恐怕說的就是這個吧!」

子產回信,說:「如您所說的。我國僑沒有才能,不能考慮到子孫,我是用來挽救當前的世界。既然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又豈敢忘了您的恩惠?」


:on_vaderthink: 子產把刑法鑄在銅鼎上,這是中華文明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現代的普世價值是「法治」而遠離「人治」,應該本能地認為「子產鑄刑鼎」是中華文明一項偉大的進步吧。事實上當時的有識之士,包括子產本人都覺得鑄刑鼎是「引鳩止渴」一樣的可悲退步。先秦的士人相信理想的政治是聖賢的「德治」,由賢明過人者依照輕重緩急決定公正的刑罰。如果有了成文法,就有人鑽研究法律來獲得更多的利益,不再思考正當的行為,不再思考其他人,於是實質上的惡人只要「不違法」就不會受到懲罰,叔向甚至說這會導致「賄賂並行」。真正的聖賢不會收賄賂,反而加罪一等。

很可惜聖賢不多,他們不正常。人治的執行者經常只是正常人,正常人的判斷力反而不如賢明的人制定的法律,所以還是倚賴法律比較好。而今日的現實是,即使有了法律,人也不見得遵守。可以說中華文明是從聖賢的人治退化到正常的法治,再從正常的法治退化到不肖的人治了。叔向穿越到今天要吐血了吧!但也許德治一直都只是傳說,聖賢從來不是常態。

有趣的是,六年前子產不毀鄉校,後來子產就「立謗政」,把刑罰鑄在銅鼎上了。也許一些謗政的內容已經觸及子產的底線。 :on_bash: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左傳》子產論政寬猛

帖子 maltz » 2016-05-24, 06:01

《左傳》子產論政寬猛

魯昭公二十年(前 522 年)

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

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之。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詩曰:「民亦勞,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白話

鄭國子產生病,對著大夫游吉 (字大叔) 說:「我死之後,你必然執政。有德的人才能用寬容使人民服從,否則不如嚴厲。火性猛烈,人看著就怕,所以死於火的人很少;水性柔弱,人輕忽而玩弄它,死於水的人就多,所以用寬容治國比較難。」

大叔執政,不忍心用嚴厲手段而採用寬和政策,鄭國因此多盜賊,在萑苻水澤一帶劫掠。大叔後悔,說:「我早聽子產的話,也不致於這樣了。」就派兵攻打那些盜賊,把他們全殺了,盜賊才減少。

仲尼說:「是啊!政治寬容則人民輕慢權威,輕慢就用嚴厲的手段來糾正;政治嚴厲人民就受傷害,受傷害就施行寬和的政治。用寬和來輔助嚴厲,用嚴厲來調劑寬和,政事因此而平和。」

詩經說:「百姓已經辛苦了,可使他們稍微安寧,加惠王畿地區的人民,用來安撫四方百姓。」這是施行寬和。「不要放縱詭詐的人,嚴防不良善的人。遏止侵奪殘暴,制裁冥頑不怕律法的人。」這是以嚴厲來糾正。「安撫遠來歸附的,溫和對待親近的,以此安定我王室。」這是用和諧來使國家平靜。又說:「不強逼不急躁,不剛硬不柔弱,施政平和,各種的福祿就會聚集。」這是和諧的極致。

等到子產去世了,仲尼聽到了,流著淚說:「他的愛心,真是有古人的遺風啊!」


:on_vaderthink: 這一篇可以與<子產不毀鄉校>對照。為什麼子產說「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呢?要百姓對統治者「心服」,那麼統治者就要具備過人的能力,比如領導國家走向強大與均富,賞罰雖輕但依然公正,選拔人才依據能力與品性而不是關係。盜賊只覺得天高皇帝遠,那麼要感化盜賊,統治者必須有強大的影響力。所以只有縱容,卻沒有配套的策畫、見識、公正,是無法勝任「以寬服民」的。所以二十年前子產不毀鄉校,是對自己的影響力有自信的,然後……六年後就公布刑法了。
注:
寬容雖然是美德,但現在總是被批評成「聖母」。但也可能是「盜賊」不道德,被批評了又不甘心,才反擊對方是「聖母」。盜賊應該無法辯識「寡德寬容」的聖母與「厚德寬容」的聖人。那麼會不會出現聖人被罵成聖母的情況呢?「聖人」應該不會指著鼻子罵人不道德吧,他們有技巧地發揮如沐春風的影響力,讓盜賊自願放下武器,改過遷善。
:on_vaderlove:
孔子與《詩經》講究的都是嚴寬並濟的中庸之道。理想的壯態是拿捏得恰到好處,次要是「過猶不及」,過寬了就改嚴,過嚴了就改寬,亡羊補牢。但子產的原意是為政寧可猛,不可寬。這也許是針對傾向寬厚的游吉的建言,但是從子產說「火性猛烈所以人不常燒死,水性柔弱所以人經常淹死」看來,寧猛勿寬似乎是對普遍人性的觀察得出的結論。從前百姓受教育的機會很少,不加管束就容易依據本能,利欲薰心,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犯罪程度層層升級。但反過來說,如果百姓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必等著被優秀的統治者感化就心向仁義,那麼寧寬勿猛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左傳》吳許越成

帖子 maltz » 2016-05-25, 02:17

《左傳》吳許越成

魯哀公元年(前 494 年)

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大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伍員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后相。后婚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仇,後雖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寇仇,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三月,越及吳平。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

白話

吳王夫差在夫椒打敗越軍,報了兩年前其父闔閭在檇李被越王句踐打敗的仇恨。接著吳軍乘勢攻打越國。越王帶著披甲持盾的士兵五千人踞守在會稽山,派大夫文種通過吳國太宰嚭向吳國求和。吳王打算答應越國的請求。伍員(字子胥)說:「不行。下臣聽說:『建樹德行多多益善,除去邪惡務求徹底。』從前有過國的國君澆,殺了斟灌國的君主又攻打斟鄩,滅亡了夏后相,后相的妻子緡懷著身孕,從城牆的小洞逃出去,回到娘家有仍國,生了少康。少康後來在有仍國做官管理畜牧,對澆滿懷仇恨而警惕戒備。澆派椒尋找少康,少康逃奔到有虞國,做了那裏做官掌管庖廚,才逃避了澆的殺害,虞思因此把兩個女兒嫁給了他,封他在綸邑,擁有方圓十里的田,五百人的兵力。少康能廣施恩德,並開始實施複國計劃。他收集夏朝的餘部,安撫他的官員,派遣女艾到澆那裏去做間諜,派季杼去引誘澆的弟弟豷。這樣就滅亡了過國、戈國,復興了禹的事業。少康奉祀夏朝的祖先同時祭祀天帝,維護了原有的天下。

現在吳國不如過國,而越國大於少康,假使讓越國壯大,吳國的未來不就困難了嗎?勾踐能夠親愛別人而施行恩惠,施恩的對象都很恰當,親近有功勞的人。越國和我國土地相連,世代是仇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戰勝越國而不滅亡它,又準備保存它,這是違背了天意而又助長了仇敵,以後即使懊悔,也來不及消除禍患了。姬姓的衰微,為時不遠了。我國介於蠻夷之間,而還去助長仇敵的發展,用這樣的辦法來求取霸業,必定是辦不到的。」

吳王夫差不聽。伍員退下去告訴別人說:「越國用十年時間生育積聚,用十年時間教育訓練,二十年以後,吳國的宮殿恐怕要成為池沼了。」三月,越國和吳國講和。吳國進入越國,《春秋》不加記載,這是由於吳國沒有報告勝利,越國沒有報告失敗。


:on_vaderthink: 夫椒之戰後 21 年,前 473 年吳國被越國滅亡,伍子胥的預言還真是神了。這一段故事也記載在《國語.申胥諫許越成》,但伍子胥說的話與《左傳》小同大異。以下是白話:

申胥勸道:「不能同意求和啊。越國不是誠心和吳國和好,也不是害怕我們的軍隊的強大。越國大夫文種有勇有謀,將把吳國玩弄於股掌之間,來實現他的願望。他知道君王您喜歡逞威鬥勝,所以說婉轉馴服地言辭,來縱容國王您的心志,使您沈浸在征服中原各國的快樂中,來讓你自己傷害自己。使我們的軍隊困頓疲憊,民眾流離失所,而日益憔悴,然後他們安全地收拾我們的殘局。而越王信用好愛惜民眾,四方百姓都歸順他,年年穀物按時節成熟,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在我們還能夠與他們一戰的現在,越國是小蛇的時候不摧毀它,成為大蛇將怎麽辦?」

吳王說:「大夫何必這麼吹捧越國?越國足以成為大患嗎?如果沒有越國,那我春秋季向誰炫耀軍隊啊?」便同意了越國的求和。


先假設夫差並不是一個光想著「曬軍隊」的傻瓜。春秋時代的多數君臣還信仰西周「興滅國,繼絕世」的仁德。當時要被諸侯國公認為盟主、霸主,不是只靠後世所稱的「霸道」,打了勝仗,教訓了對手,讓他知錯能改就可以撤兵了。可以參考<鄭莊公戒飭守臣>。後來句踐打敗吳國,也打算收手,還是文種勸他一口氣滅亡吳國。

然而,周王室衰微,道德崩壞的亂世當中各國的生存競爭惡化,鄰國之間結為不共戴天的世仇,於是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這種現實的軍事觀念促成更大規模、更血腥殘忍的戰爭。在精神文明的角度這是倒退,但殘酷的戰亂倒也催生出更大規模的殺傷性兵器、更高深的兵學。《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就是伍子胥推薦給夫差的。另外,小國兼併雖然慘烈,但接下來形成的大帝國內部也更加團結,交流更頻繁。如果華夏文明的小國當初沒有兼併,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團結的精神,打退四方已經兼併的蠻族侵略呢?

以今天的標準,如果一個國家入侵另一個國家,要受到世界的聲討制裁,滅了他的國家更是不能容忍。大國在海洋的擴張也要被國際制約。或許可以說,現代的國際標準反而有些「復古」。當然古代的德治只是少量聖賢的主持的曇花一現。即使在今天,國與國之間還是存在許多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不道德」競爭,只是這些競爭被限制在情報與經濟貧富的範圍,被侵略的國家活得比較艱苦,可能陷入分裂內戰。隨著科技發展,國際民間交流日漸活躍,人類正朝向大聯合政府的方向發展。可能不必經過殘酷的兼併戰爭,減弱暗潮洶湧的國際競爭,未來也能實現古代大帝國般的內部團結。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國語》敬姜論勞逸

帖子 maltz » 2016-05-25, 12:07

《國語》敬姜論勞逸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干季孫之怒也,其以歜為不能事主乎?」

其母嘆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未之聞耶?居,吾語女。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日入,監九禦,使潔奉鐕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國職,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無慆淫,而後即安。卿大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無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王后親織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內為大帶,命婦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賦事,蒸而獻功,男女效績,愆則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爾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絕祀也?”

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

白話
魯國大夫公父文伯退朝之後,去看望他的母親,母親正在織麻。文伯說:「我公父歜(chu4)是魯國的貴族,還要母親織麻,恐怕會讓季孫氏惱怒。季孫氏會認為我公父歜不孝敬母親吧?」
注:
公父文伯是魯國「三桓」之一季孫氏的家宰季武子的曾孫。這篇記載應該發生在被孔子批評「八佾舞於庭」的季平子時代 (前 535-505 年為家宰),或是把孔子逼離魯國的季桓子 (前 505-492 年為家宰) 時代。季桓子與公孫文伯同輩,而這事發生時公孫文伯還年輕,所以應該不是在季桓子兒子的季康子時代。

母親嘆了一口氣說:「魯國要滅亡了吧?讓你這樣的年輕人做官充數,卻不把做官之道告訴你?坐下來,我說給你聽。過去聖賢的君王安置老百姓,特意選擇貧瘠的土地,就是要讓百姓辛勞,因此能夠長久地統治天下。老百姓要勞作才會思考,思考才會想出道德。閑散安逸會導致人們沉溺享樂,沉溺享樂就會忘記道德,忘記道德就會行惡損害他人。居住在沃土的百姓不成材,是因為過度享樂啊。居住在貧瘠土地上的百姓,沒有不講道義的,是因為他們勤勞啊。

因此天子穿著五彩花紋的衣服隆重地祭祀太陽,讓三公九卿,熟習知悉農業生產,中午考察政務,交代百官要做的事務。京都縣邑各級官員在牧、相的領導下,安排事務使百姓得到治理。天子穿著三采花紋的衣服祭祀月亮,和太史、司載詳細記錄天象;日落便督促嬪妃們,讓她們清潔並準備好禘祭、郊祭的各種谷物及器皿,然後才休息。諸侯們清早聽取天子布置事務和訓導,白天完成他們所負責的日常政務,傍晚反復檢查有關典章和法規,夜晚警告眾官,告誡他們不要過度享樂,然後才休息。卿大夫清早統籌安排政務,白天與屬僚商量處理政務,傍晚梳理一遍當天的事務,夜晚處理他的家事,然後才休息。貴族青年清早接受早課,白天講習所學知識,傍晚復習,夜晚反省自己有無過錯直到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然後才休息。從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一天懈怠的。王后親自編織冠冕上用來系瑱的黑色絲帶,公侯的夫人還要編織系於頜下的帽帶以及覆蓋帽子的裝飾品。卿的妻子做腰帶,所有貴婦人都要親自做祭祀服裝。各種士人的妻子,還要做朝服。普通百姓,都要給丈夫做衣服穿。春分之後祭祀土地接著開始耕種,冬季祭祀時獻上谷物和牲畜,男女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有過失就要避開不能參加祭祀。這是上古傳下來的制度!在位者操勞心智,平民操勞身體,這是先王的遺訓啊。自上而下,誰敢挖空心思偷懶呢?

如今我守了寡,你又做官,早晚做事,尚且擔心丟棄了祖宗的基業。倘若懈怠懶惰,那怎麽躲避得了罪責呢!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說:『一定不要廢棄先人的傳統。』你今天卻說:『為什麽不自己圖安逸啊?』以你這樣的態度承擔君王的官職,我恐怕你父親穆伯要絕後了啊。」

仲尼聽說這件事後說:「弟子們記住,季氏的夫人不圖安逸!」


:on_vaderthink: 公父文伯的母親說,古代君王特意選擇瘠脊的土地,這樣養成人民勞動的習慣,「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與後來《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意思有些相似 (「生於憂患」在物質的貧富外,還有精神意志的打擊磨練)。乍看之下,這些道理與《管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矛盾的。一個說富強了就有道德,貧弱了就沒道德;一個說富強了就要墮落,貧脊就要勞動而思考道德。究竟人民是富足的好,還是貧困的好呢?要合理地解釋兩個現象,可以把「勤勞」與「禮義廉恥」拆分成兩種不同的道德。

图片

正常人「富不過三代」的循環是這樣的:富強了就驕奢,驕奢了就困頓,困頓了(如果沒死)就搏鬥,搏鬥了(如果沒死)就富強。在富足的狀態下,一部份的人轉而驕奢,落入貧富勞逸的輪迴。但是,還有一部份富強的人墮落得比較少,而培養出禮義廉恥。心向禮義廉恥,大致是唯持社會高效、和諧運轉的概念,就能持續富強安樂。大致上來說,勤勞的人越多,國家就越富足;富足的人越多,國家就越文明。勤勞的人越少,富足的也越少 (比起前面勤勞的人多的情況),即使少部份勤勞,也是被卡在「搏鬥」這一個階段,追求名利是常態,只有勤勞而沒有禮義廉恥,受到聖賢感化的畢竟是少數。公父文伯的母親提到聖賢特意選擇貧瘠的封地,那是因為聖賢對自身的影響很有信心,或許也是一種優秀人才特意低調保身的手段吧。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公羊傳》宋人及楚人平;《左傳》宋及楚平

帖子 maltz » 2016-05-26, 13:00

前 594 年,楚國與宋國講和。同一個事件,分別記載於《公羊傳》與《左傳》。

《公羊傳》宋人及楚人平

魯宣公十五年 (前 594 年)

外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己也。何大乎其平乎己?

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於是使司馬子反乘堙而闚宋城,宋華元亦乘堙而出見之。子反曰︰「子之國如何?」華元曰︰「憊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馬子反曰︰「嘻!甚矣憊!雖然,吾聞之也。圍者,拑馬而秣之,使肥者應客,是何子之情也?」華元曰:「吾聞之,君子見之厄,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於子也。」司馬子反曰:「諾,勉之矣!吾軍亦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揖而去之,反于莊王。

莊王曰︰「何如?」司馬子反曰︰「憊矣!」曰︰「何如?」曰︰「日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莊王曰︰「嘻!甚矣憊!雖然,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司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軍有七日之糧爾。」莊王怒曰:「吾使子往視之,子曷為告之!」司馬子反曰︰「以區區之宋,猶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無乎?是以告之也。」莊王曰:「諾,舍而止。雖然,吾猶取此,然後歸爾。」司馬子反曰︰「然則,君請處于此,臣請歸爾。」莊王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于此?吾亦從子而歸爾。」引師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平者在下也。

白話
魯國之外其他的國家之間講和,《春秋》是不記載的,這次為什麽記載呢?是突出這次的講和是靠了宋國大夫華元、楚國大夫子反個人促成的原故。為什麽要突出華元與子反講和呢?

楚莊王圍困宋國都城,軍中只有七天的糧食了。這些糧食吃完了還不能取勝,就準備撤兵離開宋國了。楚莊王於是派遣司馬子反登上土山去窺探宋國都城,宋國華元也登上土山出城會見他。

子反說:「您的國家情況如何?」
華元說:「疲困了。」
子反說:「怎麽樣的疲困呢?」
華元說:「交換孩子來殺了吃,劈開死人的骨頭來燒火做飯。」
子反說:「唉呀!太疲困了!不過,我聽說過:被圍困的人,將木頭銜在馬嘴裏再餵它飼料,用肥壯的馬應付賓客。您卻透露了真情,這是為什麽?」
華元說:「我聽說過:君子看見人家的苦難就憐憫,小人看見人家的苦難就慶幸。我見您是位君子,所以向您報告實情。」
子反說:「好,努力做吧!我們的軍隊也只有七天的糧食了,這些糧食吃完了還不能取勝,就準備收兵回國了。」說完作了一揖,就離開了華元,回去報告莊王。

莊王說:「怎麽樣?」
子反說:「他們疲困了。」
莊王說:「怎樣的疲困呢?」
子反說:「交換孩子來殺了吃,劈開死人的骨頭來燒火做飯。」
莊王說:「唉呀!太疲困了!雖然他們這麼慘,我還要先拿下這座城邑,然後就回去。」
司馬子反說:「不可以。下臣已經告訴他,軍中只有七天的糧食了。」
莊王生氣說:「我派你前去觀察他們的情況,你怎麽告訴他這個!」
子反說:「小小的宋國,還有不欺騙人的臣子,楚國可以沒有嗎?所以告訴了他。」
莊王說:「好,那就算了吧。雖然你告訴了他,我還是要拿下這座城池,然後才回國。」
子反說:「那麽君王請住在這兒,請讓下臣回去吧。」
莊王說:「你離開我回國,我和誰留在這裏呢?我也跟著你回去好了。」就帶領軍隊離開了宋國。

所以君子彰顯華元、子反促成和平。子反和華元都是大夫,為什麽以「宋人、楚人」來稱呼他們呢?是貶低的意思。為什麽貶低呢?是因為他們兩個都不是君王,卻促成和平的關係。


:on_vaderthink: 兩千多年後看來,楚國是否拿下一座宋國城池,似乎是無關緊要的。但華元與子反當時還是交戰中敵人,竟然能對彼此完全誠實,一個相信對方有憐憫之心,一個有感於對方的真誠,把兩國的機密交換了,這在今天還要因為洩露國家機密而蹲大半輩子監獄,在當時不知道是不是要依法殺頭呢?子反是楚莊王的弟弟,三年前與晉國大戰時擔任右帥,莊王大概不會殺他。而在推崇道德的周文化下,這個「通敵」反而是值得千古後人稱頌。國家的私利自然比不上全人類適用的誠信。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接近現實主義的眼光質疑這件事。華元知道宋軍快守不下去了,見到子反故意把城中的悲慘說出來,解釋原因時還追加一句:「我聽說,君子見到別人的苦難就同情,小人見到別人的苦難就幸災樂禍」,賭子反是個有同情心的君子,還有一線希望。如果子反回去要楚莊王加緊攻城,那就當自己是小人了。而子反一時心軟「中計」,所以把自己軍糧只剩七天的機密說了,這樣一來宋國無論如何也要再撐七日,下面會提到宋軍當時以為晉國的援軍已經在路上,所以楚莊王也知道再耗七日也不見得能攻下,撤軍的話還能漲名聲。

《公羊傳》是站在道德的角度「發揚正能量」。同一段故事記載在《左傳》,卻有相當不同的面貌。

《左傳》宋及楚平

魯宣公十五年 (前 594 年)

(晉)使解揚如宋,使無降楚,曰:「晉師悉起,將至矣。」鄭人囚而獻諸楚。楚子厚賂之,使反其言。不許。三而許之。登諸樓車,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將殺之,使與之言曰: 「爾既許不穀,而反之,何故?非我無信,女則棄之,速即爾刑!」

對曰:「臣聞之: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信載義而行之為利。謀不失利,以衛社稷,民之主也。義無二信,信無二命,君之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無霣,又可賂乎?臣之許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祿也,寡君有信臣,下臣獲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歸。

夏,五月,楚師將去宋,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棄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時僕,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華元為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白話

(按:晉國已經決定不發兵救宋國。) 晉國派解揚到宋國去,叫宋國不要向楚國投降,還說:「晉國軍隊已全部出發,快要到宋國了。」解揚路過鄭國時,鄭國人扣住解揚,並把他獻給楚國。楚莊王用重禮收買解揚,讓他對宋國人說相反的話。解揚不答應。楚王再三勸誘,他才答應了。楚王讓解揚登上樓車,叫他對宋人喊話說,晉國不會來救宋國,解揚借機傳達了晉君要宋人堅守待援的命令。楚莊王要殺解揚,派人對他說:「你既然已經答應了我要告訴城中晉軍不會來,卻又違背諾言,是什麽原因?這不是我不講信用,而是你違背約定,快去接受你該受的刑罰吧!」

解揚回答說:「臣下聽說過,國君能制定正確的命令就叫義,巨子能奉行國君命令就叫信,信承載著義推行,便實現利益。謀略不失去信義促成的利益,以此捍衛國家,這才是百姓的主人。合乎道義不能有兩種誠信,講求誠信不能接受兩種命令。君王收買臣下,就是不明白我的命令。我接受晉君之命出使,寧可去死也不能背棄使命,難道可以用財物收買嗎?我之所以答應君王,是為了完成我先前的使命。我死了而能完成使命,這是我的福分。我們國君有誠信的臣下,臣下又能完成使命而死,還有什麽可求的呢?」楚莊王放了解揚,讓他回國。

夏天五月,楚國軍隊要撤離宋國,申犀在楚莊王的馬前叩頭:「我毋畏明知會死,但不敢背棄君王的命令,現在君王您背棄了誓言。」 (按:前一年,楚莊王派申犀的父親申舟出使宋國,承諾申舟,如果他被宋國殺了,楚莊王就攻打宋國。宋大夫華元力主殺了申舟,於是楚莊王發兵圍宋。) 楚王無法回答。楚臣申叔當時正為楚王駕車,他說:「讓軍士開始修建房屋,返回田事,宋國知道楚國打算持久圍城,就一定會聽從君王的命令。」楚王他的話去做了,宋人害怕起來,派華元在夜裏潛入楚營,把子反從床上叫起來說:「我們國君派我來把宋國的困難告訴你,說:『敝國人已經在交換孩子殺了吃,劈開屍骨燒火做飯。如果兵臨城下被逼簽訂的盟約,就算讓國家滅亡,也不能答應。如果撤離三十里,宋國就一切聽命。』子反懼怕,就與華元定了盟誓,並報告了楚莊王。楚軍退兵三十里,宋國與楚國講和。華元當了人質。盟誓上說:「我不欺你,你不騙我。」


:on_vaderthink: 同樣一段故事,《公羊傳》突出了君子道德教材,用字斟酌;《左傳》敘事就比較完整,但最後也提到了兩國的誠信。

解揚與楚莊王這一段故事並不是歷史上的偶然,大概攻城軍讓城外的守軍勸降是很常見的事,比如諸葛亮北伐攻打陳倉城,就讓守將郝昭的同鄉勸降,但沒有成功。在日本的戰國時代,1575 年德川 (的家臣奧平) 軍的五百守軍被武田軍一萬五千圍在長篠城,守軍中的「鳥居強右衛門」冒險出城求救,發現織田信長的援軍,回城報信時被武田軍抓住,被要求對城內喊話勸降。鳥居對城內大喊:「不出兩、三日,織田.德川援軍就會來到,再忍耐多一會兒啊!」守軍士氣大振,而鳥居也被武田勝籟殺死。但鳥居的精神卻感動了敵我雙方,鳥居強右衛門的忠義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還是日軍的愛國教材。

解揚很可能知道晉國援軍要來只是謊言,但還是堅持完成君命。而楚莊王大可以殺了解揚,但聽他說得有理,就放他走。這似乎也是一對難見的忠義與寬仁組合。楚莊王是一鳴驚人的春秋霸主,當然有深沉的考量。解揚的情報已經說了,即使殺了他也對攻城影響不大,殺他只是發洩憤怒。身為一國之君愛敬忠義之士,就能鼓動國內更多的忠義之士,放走一個,可以得到更多的人才。也可能是楚莊王「英雄惜英雄」,打從心裡喜歡這個人的行為。圍宋的時候已經是楚莊王在位晚期,三年前邲之战大敗晉國,楚莊王不追擊敗軍,能名列五霸之一,心胸的確偉大。

《左傳》沒寫楚軍只剩七日軍糧,而華元並不是登上土山,而是直接潛入楚營,跑到子反的床上,子反就害怕了。比較起《公羊傳》,《左傳》裡的子反比較窩囊,但楚莊王因為子反與華元私定的盟約撤兵,也特別難得。也許真的軍糧不繼?楚莊王死後,華元促成了春秋時代當時最強大的晉、楚兩國簽定和平盟約。依此看來,華生出入自如於圍城,取得兩大超級強國信任,是個不簡單的人物,那麼先前刻意透露宋軍的疲困而換取楚王兄弟的信任與同情,也是很有可能的。

BUTTON_POST_REPLY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1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