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鏈造成 Dunning-Kruger Effect 假象

研究自己,思考人類
BUTTON_POST_REPLY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鄙視鏈造成 Dunning-Kruger Effect 假象

帖子 maltz » 2020-12-24, 12:52

大眾心理學常提起 Dunning-Kruger effect,就是人在學習一個技能的過程當中會登上一個很狂妄的自信高峰,然後經歷現實的打擊,自信破碎,再逐步踏實到認清自己的境界。這雖然不見得有學術證據支持,但「成熟的麥穗總是低垂的」,「滿招損,謙受益」,總是符合人生智慧與三觀,看來很合理的。現在嘗試用鄙視鏈的原理來解釋為什麼這個 Dunning-Kruger effect 看起來很合理,事實上卻是不同觀(鄙)察(視)者眼中的哈姆雷特。

估且把學校班上分成 4 等份,從 A 級優等生到 D 級學渣。
老師一邊上課,會一邊問問題。個體有差異,而平均趨勢應是如此:一個同學的學力越強,曉得的正確答案越多,所以回答的比例也比較高。答案本身的正確率也比較高。

在 B 級生看來,A 級生犯錯的時候,他們並不太清楚,總之 A 級生就是常被老師誇的厲害角色,可能羨慕嫉妒恨,但總不會低估 A 級生的學力。但是 C 級生的三流答案 B 級生卻是輕易看得出來的。而老師總會意思地稱贊 C 級生的答案,給 C 級生一些鼓勵,偶爾實現 C 級生的心願,延後考試、減免作業,這就讓 B 級生相當受不了。所以在 B 級生看來,C 級生就是進入了 Dunning-Kruger Effect 的第一波自信心高峰,是恨不得他們集體沉默的。事實上在這個例子裡有 60% 的時間 C 級生本就保持沉默,只是 B 級生太注重 C 級生那 40% 發聲當中 40% 的差勁表現了。另一方面, B 級生會認為 A 級生就是修煉到第二波自信高峰,而對自己不產生任何威脅的 D 級生是值得同情的底層人士。

但是在 A 級生看來,反而是 B 級生的二流表現顯得特別刺眼。一節課裡,老師的節奏主要跟著 B 級生走,要分出大量時間回答 B 級生缺乏抽象思維的「笨問題」,反覆講到他們懂為止才引入下一個概念。所以 B 級生才是進入了 Dunning-Kruger Effect 的第一波自信心高峰。而在 A 級生的視角裡,不怎麼發言的 C 級、D 級生對課堂進度本質上沒有影響,所以都是值得同情的底層人士。而 A 級生多半會認識一些學霸,那些定期上台領獎的學霸才是第二波自信高峰。

其實學霸看 A 級生那 80% 的正確率也是要搖頭的,你管老師教什麼,自己看書刷題嘛。而學霸上面還有學神,神上有神。為什麼要應付公立教育這個量產合格工人的機器呢,自己野蠻生長去開創時勢嘛。

而在 C 級生看來,A 與 B 級都是相當好的學生,但是 D 級生偶爾回答一個問題就答錯,就是值得嘲笑的對象了。D 級生又懶又笨,還常常被老師放水讓過,實在應該建一道牆不讓他們進來這個班。

所以說 Dunning-Kruger effect 只不過是自然存在的鄙視鏈所創造出來的認知偏差。

BUTTON_POST_REPLY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3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