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五等論》的理論基礎

三國末年歷史寓言小說《炎興》by maltz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3)

帖子 maltz » 2016-01-29, 09:15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3)

《十七.隨卦》

:point_orange: <象>: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五等論》:澤中之水隨雷聲震動,象徵君子順從天道,天黑了就回家睡覺,不勉強逆天而行。如果把「天道」解釋為社會的普遍現象,那麼隨著普羅大眾的習俗適當調整言行,就不容易被看成異類而恐懼、誤解、排斥,自然是外柔內剛的君子的保身秘訣。這樣雖然挺符合「慎言」、「禍從口出」的古代智慧,但也會失去不少發揮影響力與實力的機會。這是從第四等跨入第五等的思考轉折,也是能力不斷累積,冒險帶來的收穫大於危害的自然結果。

最麻煩的是第三等人。他們自然地顯露出獨到的觀念與理性的策略,正努力掙脫第一、二等人的社會,常喜歡標榜與「俗人」不同流合汙,以特立獨行為榮。而人很難理解比自己更成熟的人,第三等人看見更隨和柔軟的第四等人,更變幻莫測的第五等人,也可能誤會是流俗、什麼集團的同路人,而無法隨著一起進步,只能獨自掙扎。每一等人要熬出頭都不容易。

強迫隨眾,有害心理健康。隨和必須自然。《易經》只說君子要隨和,但沒說如何養成隨和的習慣。至於為什麼要隨和,《易經》不過建立在第一等人求生的基礎上,趨吉避凶而已。
注:
:on_vaderthink: 第四等人為什麼輕鬆地隨和?我不知道其他人。在我自己看來,這是達到目的的最佳方式,擁抱人類是內化的道德選擇。在發現更值得歸附的外星人以前,其實也別無選擇,必須喜歡人類。更何況我還是人類的一員,至少熱愛我的家人與後代。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需要眾人的支持,我也樂於給與協助,推進符合自己理想的志業。人性有不少殘忍麻木、偽善、雙重標準、無知自大,我也常發現自己是這樣,而隨機帶來不公與危險,因此我把任何對人類的失望當成是自己期望太高,希望能寬以待人,寧可把他人的不完美想成環境所逼、天賦所限。我希望在更全面的視野中專注於美麗、希望與未來,改變周圍世界的一角,解決一個個問題,因此我必須克制敗事有餘的負面情緒,能在挫折中不斷奮起。
《十八.蠱卦》

:point_orange: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point_orange: <象>: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五等論》:事奉王侯,今日可以解釋為「順應現有的制度與習俗」。假設社會變化的速度不快,那麼這條路走到頂,那大概就是當下社會的贏家,是第四等人的專長。但是第五等人更在乎的是不斷解決現下的問題,創造新的時代,他們寧可另闢蹊徑,不必順應現狀。第五等人不受限於傳統習慣的保守因循,不喜歡龐大組織的拖沓與謹慎,他們快速地除錯革新、學習教訓而進步,第五等人的事業自然更加高尚。

第三等人也有「不事王侯」的傾向。但願他們早日從憤世嫉俗的坑裡爬出來。 :on_sweat:

《十九.臨卦》

:point_orange: <彖>: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point_orange: <象>: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五等論》:第三等人開始培養出剛硬堅定的內在價值觀,浸淫其中又不斷自省、革新成長,這就符合正大亨通的天道了。更進一步,還能包容不如己者,以有效的方法教化、保育他們,不只自渡,也能渡人,沒有修止的一天。

《二十.觀卦》

:point_orange: <彖>: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point_orange: <象>: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五等論》:領導者不斷累積知識、歸納演進,擁有「風行於地」一般的整體大局觀,他們了解組織成員的情形,依此設計教化。最好的教化是接近無形的神道,不讓人覺得勉強,而是自發地努力。第一等人主動服從權威以求自保,追求資源以求發達;第二等人容易被洗腦而絕對服從,純潔信念以求美德,那麼第三等人倒是故意不聽話的團員了。也只有「神道」一般的柔和教化,才能鼓勵到他們呢。

《二一.噬嗑卦》

:point_orange: 噬嗑,亨。利用獄。
:point_orange: <彖>:頤中有物,曰噬嗑。剛柔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point_orange: <象>: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勑法。
《五等論》:在發展程度較低的社會,或者動蕩不安的局勢裡,有大量的、強勢的第一等生存本能、損人利己的行為,於是只好靠刑獄懲戒的恐懼感來約束,劃清可以被社會接受的行為底限。當然執法者必須公正,律法本身也必須設計得好,否則只是制度逼人作惡。
注:
:on_vaderthink: 不久前讀過,獎勵與懲罰比例為 5:1 時,教育的效果最好。所以有懲罰也不能忘了給與數倍的獎勵。第一等人最在乎資源、地位,便依據此設計制度,給獎金、獎座、頭銜等等。
假設有個高度發展、價值內化的小群體,不必靠法律也能彼此尊重協助,思維靈活彈性,那麼過多的條規限制,形式僵化且礙手礙腳,不能隨環境優化制度,反而降低效率。他們適合寬鬆而自由的環境。好比法治政府的效率比不上人治的優質私企。

第二等人看不懂更高等人,他們眼裡只有自己,與「低劣」的第一等人,因此他們堅定信仰,至少在嘴上都要高舉法治,以管住他們眼中人性中普遍的「惡」。(事實上他們往往是雙重標準,在法治擋到自己的路的時候,都想迴避法治。) 當然,社會要演化到只有第四等人與以上,能依自己的判斷隨環境優化策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每個新生命都從第一等開始,即使是高等人也必須時刻被生物的本能誘惑、挑戰。較法治優越的人治,或許只有在比較小的家庭與中小企業、團體內才能實現。

《二二.賁卦》

:point_orange: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point_orange: <象>: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五等論》:賁這裡唸 bi4,映襯裝飾的意思 (上山下火,火照亮山)。把自己的形象經營好,那麼即使碰見匪寇,或者找結婚、生育對象,也都不會被怨恨。這個卦辭說明正常人容易被表面形象矇蔽,比如第一等人很喜歡能代給自己好處的人,第二等人很喜歡符合自己信仰的人,照著他們的心意裝扮自己的言行,自然就會受到歡迎。但研究發現說謊比說實話累,一不小心就被戳穿了。若能誠心自發地展現親和,那麼光彩的形象就永遠不會被戳穿了。

《二三.剝卦》

:point_orange: <彖>: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point_orange: <象>: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五等論》:古代的「小人」常指見識較少的普通人。當普通人佔絕對多數,本來柔軟的身段剛硬起來,這時少數的明白人就如同高山被剝削在地上,只好順從、厚待普通人,可保平安。《易經》最喜歡談這一套了,也不能說錯了。在第一等人堆裡,本就不阻擋他們合理的利益與尊嚴追求;在第二等人的堆裡,也不要為他們各自的「邪惡」死敵辯白平反;偶爾碰見第三等人,也別再重覆其實挺有道理的陳腔濫調……其實古今也有很多硬脖子的君子,選擇被數量眾多的普通人打敗,被誤會成壞蛋而遭禍。我對他們只有偶像式的尊敬,但願他們並非平白犧牲。

《二四.復卦》

:point_orange: 初九,不遠複,無祗悔,元吉。
:point_orange: <象>:不遠之複,以修身也。
《五等論》:不必走太遠就知道回來,代表醒悟得快,因此不會犯下日後後悔的錯誤。但小心謹慎也能抹殺改革創造的機會。在第四等人蛻變到第五等人的過程中,犯錯漸少,功率日增,因此走了很遠也不必急著回來,自然從兼容求和以修身,邁入創造求新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階段,偶爾以必要的犧牲換取徹底的改革,與實力更徹底的發揮。但世事難料,很多改革到頭來也不見得收到預期的效果,但文明就是這樣不斷地推進,有時鋪出往地獄的路,有時鋪出往天堂的路,有時無心插柳,柳成蔭。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4)

帖子 maltz » 2016-02-01, 14:26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4)

《二五.無妄卦》

:point_orange: 六二,不耕獲,不菑(zi,開墾一年的田)畬(yu2,開墾兩年的田),則利有攸往。
《五等論》:無妄,不妄為,比如農夫剛開墾一塊田,就想有好收獲,也許做出揠苗助長這樣的傻事來。比如第五等人求新,但盲目躁進可能帶來更大的災難。而世事總有些隨機成份,偶爾也會看見「狂妄之福」吧。

:point_orange: 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point_orange: <象>: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五等論》:繫在樹上的牛被旅人牽走了,是村人的損失,儘管並沒做什麼狂妄的事。也許繫著的牛被牽走的機率只是萬分之一,剛好就讓自己碰上了。無妄之災總是磨練的機會。首先校正自己對生活的盼望,多考慮隨機事件,隨機應變,隨遇而安。再來減少對他人災禍的責難,因為那可能只是運氣不好。最後是提醒自己,自己的牛要看好些;或者突破框架,做些比養牛更有意義的事。

《二六.大畜卦》

:point_orange: <象>: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point_orange: <彖>: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
《五等論》:大畜,是謙受益,是見賢思齊,是至人無我,是成熟而低垂的稻穗。人生下來都一樣傻,為什麼有些人得到更多智慧呢?前半生也許是靠不斷地學習,但總是在學到差不多一整套世界觀之後就封頂了,卡在第二等人這一層。只有強大的自勝者不斷地自我檢討改進。但自己的盲點通常很難查覺,所以要多靠他人、古人指點,多出外累積經驗。

:point_orange: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point_orange: 六五,豶豕之牙,吉。
《五等論》:從蓄養家畜想到君子養賢。君子不讓(自己的)牛角與豬牙刺傷人,於是吉祥如意。第三等人富有科學的質疑精神,喜歡挑戰他人,尤其是權威。邏輯不錯的人,黑的白的怎麼說都能挑一些證據與道理,質疑別人都能挖出一些毛病。但一般人可做不到子路聞過則喜。他們會憤怒,會逃避,會抱團排外。第四等人並非鋸了牛角、拔了豬牙,而是讓自己的牛角、豬牙看來美麗又實用,不具威脅性。

《二七.頤卦》

:point_orange: <彖>: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
《五等論》:頤就是養。觀察其他人的生活,看他們怎麼養活自己,對社會就有更充份的認識,成為養活自己的事業的參考。人開始都是自我中心的,第一等人在乎自己的利益,第二等人在乎自己的信念,第三等人以上,靠著對社會的觀察逐漸自我定位。如果真能養著一群有能的賢人,間接造福好大一群人,真是不得了的事業。

:point_orange: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
《五等論》:放著自己的正事不做,一直看著別人動臉頰吃東西,只是虛耗自己的時間。觀察其他人的生活的目的是學習,當學習效果不如自己動手實踐的時候,就別再觀察了。這也是第四等人到第五等人的心態轉變,從觀察現狀過渡到改革現狀。

《二八.大過卦》

:point_orange: <彖>:大過,大者過也。
《五等論》:「大過」並不是犯大錯,而是「大人」(君子) 行事「超過」框架限制的意思。這自然是第五等人的事業。但因為他們不追隨世俗判斷成敗的標準,他們的事業也許看來也是像犯了大錯。 :on_sweat:

:point_orange: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point_orange: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
《五等論》:老少配的確是有些「超過」。但只要內心強大,便無視常人的評價,也更能在時運枯竭的時候奮鬥不懈,化危機為轉機,開創第二春呢。

《二九.坎卦》

:point_orange: <彖>: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
:point_orange: <象>: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五等論》:坎卦上下都是水,象徵渡河時遇到重重險阻。「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第一等人遇險就違法亂紀,第二等人遇險就怪罪敵人,第三等人遇險就怪笨蛋。第四等人遇險,希望別再怪別人了,多督促自己進步。人生的波浪時起時落;歷盡壯闊波瀾,義無反顧地乘風破浪才活得精彩,並不斷把自己學到的技藝與智慧傳下去。

《三十.離卦》

:point_orange: <象>: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五等論》:離卦上下都是火,有如日月輪流照耀大地。君子如陽光普照潤澤萬物,也如月光在黑夜中指路。第一等人仇視彼此的利益,第二等人仇視第一等人的野蠻,仇視彼此的「邪惡」;第三等人鄙視第二等人的頑固自大,都做不到「普照」。

:point_orange: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五等論》:夕陽西下,也是人生將近終點,也得看開些,擊鼓唱歌。如果到老還在努力收集資源與自尊,還在黨同伐異,還在憤世嫉俗,恨自己壯志未酬,情緒差、壓力大容易致癌。

《三一.咸卦》

:point_orange: <象>: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point_orange: <彖>: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
《五等論》:山下澤上,即使是高山上也可以積水,越剛強反而越展現柔順。紳士風度容易贏得女士歡心。謙虛一些領受他人的經驗,便能持續擴充自己的世界觀。

:point_orange: 咸:亨,利貞;取女吉。
:point_orange: 初六,咸其拇。
:point_orange: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point_orange: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point_orange: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point_orange: 九五,咸其脢,無悔。
:point_orange: 上六,咸其輔、頰、舌。
《五等論》:李敖認為咸卦是個男女房事卦,做人之前先卜一卦,看怎麼進行比較順利,可以多碰(咸:遍及)拇指、小腿、大腿、嘴唇、臉頰、舌頭,慢慢調情升級,終於歡度春宵。那麼易傳與後人強行把這一卦解讀出智慧道理,只是顯得生硬勉強。如果真要扯進《五等論》,那就是人生的成長也是慢慢升級的,急了就後悔。冒進的創新也許帶來災難,糊塗的和諧累積憤怒與怨恨,而不根據於事實與邏輯的獨立思考就是瘋狂。

下面附上李敖的原文。
注:
出處:《李敖笑傲江湖》電視節目<簡單的書>:
http://www.leeao.com.cn/online/creazywang/book.htm

那談女人的卦有沒有?也有。易經裏面有一個咸卦,這個咸卦裏面大家看看:
這個咸卦裏面說,「咸,亨,利,貞,取女吉。」

「初六」怎麼樣,這個「咸其拇」,什麼這種字眼。大家注意啊,這個卦什麼卦?這個卦是個性交的卦。
男人跟女人結了婚,晚上要性交了,唉,抽一卦。
古人很喜歡算命的,這個抽一卦,看看我們要什麼卦。
這個卦告訴你,什麼樣的性交姿勢,怎麼樣的性交。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我把它翻成白話,大家看看這性交的卦:

第一個,你看,「咸,亨,利,貞,取女吉。」
「感應的卦,可以發展,可以繁榮,可以結果,娶個新娘是好現象」。看到沒有?

「初六,咸其拇。」
「六在最下面一行,碰她的大腳趾」。就是兩個要做愛了,不要一開始就像公雞公鴨那樣子的上去啊,要慢慢調情,所以先碰她的大腳趾頭。

然後「咸其腓,兇,居吉。」
「六在倒數第二行,碰她的小腿」,這個腓呀,就是小腿,「不好,不要動才好」,不要這麼急嘛,慢慢來,慢慢動作嘛,不要那麼急嘛。

然後再看「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咎。」。
「九在倒數第三行,碰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開他的腳」,推開男的腳,「再下去就是壞事」,第一次還是不要急,慢慢的調情。

再看「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這是什麼意思啊?就是「不要動就好,動就糟,心裏七上八下」。就是憧憧往來。朋,「朋友啊」,從爾思,「照你想要的去做吧」。慢慢調情啊,慢慢就升級了。

再看「九五,咸其脢,無悔。」就是「抱住她的背,不要後悔」。這什麼意思呢?大家看這個姿勢,就從背的後面抱住了。

然後再「上六,咸其輔,頰,舌。」,就是「吻她的嘴唇,親她的臉蛋,舔她的舌頭」。

這是一個性交的卦,告訴你性交的姿勢,然後再告訴你性交的動作,怎麼樣的調情。

好,我們再看看,這個國民黨出版的《周易今註今譯》,這個南懷謹、徐芹庭他們怎麼翻譯的。
我們隨便看一段,給大家看,天書啊,看不懂的,請大家看。

我們看看它的初六這一段,這個咸其拇這一段,它翻譯怎麼翻譯:

「咸卦初六,因它處咸卦感應的開始,所感在末」,在最末端,「故有感其足大指的象徵」。

什麼意思啊?天書,看不懂。
什麼鬼話,看不懂。
我們再看看它這一段話,大家看:

「九三」,你看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咎」。

我翻的是說「碰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開他的腳,再下去就壞事」。你看「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咎」,他怎麼翻譯:「九三有感動他的股,執守著他所隨之人的象徵」。這什麼鬼話?不懂。

這個隨字,不是追隨啊。隨字是腳,在古人解釋是腳。

「如前往,則必見災凶」。你們懂得什麼意思嗎?

這什麼天書啊?為什麼易經被他們這些人給解釋錯了呢?
就是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很生動的,甚至很有趣的一個卦。
結果被這些人,這些學究們,騙子們給搞得天書一樣。
《三二.恒卦》

:point_orange: <象>: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point_orange: <彖>: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五等論》:地表的熱空氣上升,水氣凝結再凝固,互相碰撞而帶電,大量累積的負電荷釋放就是閃電。而熱空氣上升又造成低壓,於是附近空氣流動,又造成刮風。因為刮風、閃電常是同時出現的,《易經》的作者便把它們叫作「恆」。思考者擅長從對天地萬物的觀察當中總結出恆常的道理。不過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格物致知者經常妄想一步登天,於是天花亂墜,偏執迷信。好在今天有集思廣益的科學方法,有檢驗真理的邏輯,還有古今百家爭鳴的互聯網,為第三等人以上求真、求知、不斷翻新觀念大開方便之門。

:point_orange: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point_orange: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point_orange: <象>: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五等論》:不能恆久保持美德,就可能承受羞辱。所以恆德自然是好事。但六五又說婦人吉,夫子凶。<象傳>只好把女人的德定義成從一而終的貞德,大男人不應該恆久有這種婦人之德。意思就是大男人應該不斷換老婆嗎?於是<象傳>又把男人的德定義成創建制度,規範正當的行為,如果被(一般沒受教育的)女人左右就不妙了。這種雙重標準的解經實在不能讓人滿意。也許原文就只是一個單純的預言,卜到恒卦六五的,是女人就吉,是男人就凶,沒別的意思。

但的確,「制義」創立制度責任重大,不可以只想著第一等人理財致富、光宗耀祖的德,或者第二等人虔敬法祖、申張教義的德。即使是第三等人也看不見社會上廣泛的需要與利益。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5)

帖子 maltz » 2016-02-10, 12:16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5)

《三三.遁卦》

:point_orange: <象>: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五等論》:翱翔天下,就不與山比高了。第二等人開始淡泊名利,第三等人開始拋卻教條,第四等人開始跳出自我,第五等人開始掙脫時空。除了剛出生的孩子,每個人都可以向下看,在山與天的自然距離之外,維持舉止端莊。

:point_orange: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point_orange: 九五,嘉遁,貞吉。
:point_orange: 上九,肥遁,无不利。
《五等論》:每一等人往下看,都想保持距離,但是往上看,又被保持距離。到頭來,是否只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了呢?這樣一來,誰又能怪社會進步緩慢,「天地否」滯塞不通?是否每位遁者都想逃避社會責任?但無論體制如何,少數屈從於多數是天道,在某些情況下,遁走或許是必要的短期自保。

《三四.大壯卦》

:point_orange: <象>: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五等論》:古典智慧總是強調謹慎,自身壯大了也不得罪人。第一等人容易想像受辱,想像生存受到威脅;第二等容易想像出敵人的邪惡與墮落;第三等人容易想像出他人的缺陷與弱點。第四等人以上應當挺難得罪了,因為他們比較不在乎外界。有禮貌的君子不被壯大的喜悅淹沒理智,膨脹自我,也願意與第一等人的分享榮譽,確認第二等人的信仰,贊美第三等人的專長。

:point_orange: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point_orange: <象>: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五等論》:第一等人大壯,雄壯威武地炫耀自豪;第二等人大壯,理直氣壯地推廣自己的公理正義;第三等人大壯,靠實力遠遠地甩開、碾壓常人。這三等人的大壯就像奔跳的羊,不小心撞在圍欄就尷尬了。而第四等人以上的大壯,是內在的和諧與進步。他們樂於記取災禍、冤屈的教訓,在挫折、困頓中不斷成長突破。羊角卡在圍欄上,也是反思的機會。

《三五.晉卦》

:point_orange: <彖>: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
:point_orange: <象>: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五等論》:地下火上,象徵出迂泥而不染的品德,明亮自然昭顯。在第一等人的功名利祿當中,第二等人的堅定信念自然昭顯。在第二等人的偏執臆測當中,第三等人的真實明白自然昭顯。在第三等人的尖銳鋒芒當中,第四等人的和諧兼容自然昭顯。在第四等人的穩定現狀中,第五等人的突破創新自然昭顯。

:point_orange: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五等論》:一說鼫鼠是《荀子.勸學篇》當中五技而窮的鼯鼠,另一說則是田鼠。無論是鼯鼠還田鼠,只要不斷收集食物、繁殖的就是好老鼠 (對老鼠而言)。但人如果一直停留在第一等生物本能上面,對文明進步卻不是好現象。

《三六.明夷卦》

:point_orange: <象>:君子以莅衆,用晦而明。
:point_orange: <彖>: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五等論》:照亮蠻夷,象徵造福不明真相的群眾。明白人被常人包圍,總像火把被埋在地下。外柔內剛是《易經》一貫的處世主張,是第三等人「兵來將擋」而寡不敵眾失敗的反思,終於悟出「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表面柔順,內心文明,從內部潛移默化堅強的堡壘。潛移默化如果生效,就做周文王;潛移默化失效,那就像箕子,到朝鮮「明夷」,再創新天地。

:point_orange: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五等論》:第三等人尚不能協調、切換光明與昏暗。他們有能力閃亮升天,若把群眾得罪了,就被埋葬到地底去發熱了。這也是成長的過程嘛。

《三七.家人卦》

:point_orange: 家人,利女貞。
:point_orange: <彖>:家人,女正位乎內。
:point_orange: <象>: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point_orange: 《王弼易注》:由內以相成,熾也。家人之道,修於近小而不妄也。故君子以言必有物而口無擇言,行必有恒而身無擇行。
《五等論》:熱風生於火中,引申為主內齊家,修養小德。然而,身為魏晉玄學的開山祖師之一,王弼對君子的解釋與易傳的儒家思想相當不同。「言必有物而口無擇言,行必有恆而身無擇行」,正是清談名士的特徵。但言必有物時,常人不見得有專業知識而理解,行必有恆時,常人也不見得有耐心觀察,只剩下口無擇言、身無擇行的表象,容易被誤會為害時亂教,損人利己。也許可以換個方法實現王弼的君子要求:在多元開放的環境裡,人不必小心翼翼地包裝自己,不再被誤會。只是,多元環境可能也為不擇手段追求名利的第一等人鋪好了「邪路」。

:point_orange: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point_orange: 《王弼易注》:行與其慢,寧過乎恭,家與其瀆,寧過乎嚴,是以家人雖嗃嗃悔厲,猶得其道;婦子嘻嘻,乃失其節也。
《五等論》:生於憂患,嚴師出高徒。潛能都可以逼出來。除非像王弼天生英才,普通的孩子、沒受過教育的婦人,很可能還在心智發展的早期階段。治理動物本能發達的第一等人使用嚴法,治理缺乏獨立思考的第二等人使用高壓灌輸,雖然他們痛苦抱怨,總歸是有些成效的。但這種高壓的治理方式總要摧殘第三等人以上的人才,功過相抵下值得嗎?再說後悔自己做了錯事的反面,是後悔自己沒做可能對的事。冒險嘗試才有可能突破。因才性持家,寬嚴隨人而異更好。

《三八.睽卦》

:point_orange: <象>: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point_orange: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五等論》:睽卦是個水火不容的卦,爭戰不斷。夾在中間,就像拉車的牛與車子較勁的時候,車上人處境艱難,簡直像在受肉刑。第一等人彼此爭鬥利益與尊嚴,第二等人彼此爭鬥信仰與正義,第三等人與第二等人爭鬥真實,都是水火不容。怎麼調解?也許該把水火分開;也許同時包含水火,讓水看著是水,讓火看著是火,求同而存異。

:point_orange: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五等論》:身在經常水火不容的世道裡,好比眼前一車髒豬,一車厲鬼,不禁孤單。起初受到挫折而憤怒,只想發動人身攻擊 (這都已經罵人是豬、是鬼了)。但成長之後,領悟到他們與自己並沒有太多分別,便改用共通的語言說服。即使是面對匪寇、婚配對象這些特別容易勢成水火的對象,若來場即時雨焦熄進攻的怒火,也能改用有效的方式化解爭執。

《三九.蹇卦》

:point_orange: <彖>: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五等論》:水在山上,象徵路途艱險。冒險的智慧有兩個極端,一端是見險能止;一端是勇往直前。後者自然充滿正能量,但我們注定聽不見犧牲者的見證,只聽得見僥倖者的見證。越文明、福利越完善的社會裡,失敗者越不容易真正犧牲,這樣的環境有利冒險創新。第一等人的水山蹇是行業不景氣,資源虧損、名聲掃地。第二等人的水山蹇是價值信仰不同,魔高一丈、人心深險。第三等人的水山蹇是寡不敵眾,舉世皆醉、千夫所指。第四等人的水山蹇是大勢所趨,無力回天、埋葬於水深火熱之中。第五等人的水山蹇,就是現狀。觀念轉變可以在彈指之間,也可能難於江山改幟。

:point_orange: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五等論》:王臣面臨險阻,是因為他們不只想到自己(匪躬),為了王業競競業業。第一等人奮鬥,固然是為了自己的名與利,事實上第二等人奮鬥,也是為了在王業裡傳揚自己的信仰。第三等人奮鬥,是為了自身的自由與出路。第四等人奮鬥,是借由維持穩定,實現自己的志趣。第五等人奮鬥,是為了測試、實現自己改造一部份社會的構想。全方位的匪躬,談何容易呢。

《四十.解卦》

:point_orange: <彖>: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
:point_orange: <象>: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point_orange: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五等論》:解卦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解除自身的危險,第二層是免除別人的罪過,有如雷雨洗清污濁塵埃。第一等人的罪過,是在解除自己的生存危機的時候,侵害了別人的利益。第二等人的罪過,是在追求自己的信念的時候,否定了他人的信念。第三等人的罪過是在對抗強勢的主流的時候,拆毀了維繫文明的觀念。第四等人的罪過是在維持穩定的時候,阻礙了困扼中激發出的創新與突破。第五等人的罪過,也許是把社會當成實驗室,「以百姓如芻狗」。偶爾考慮不周的時候,還能鋪出一小段通往「地獄」之路吧。每一等人都可能犯錯,造成別人的損失與不快,若能在心中赦免無意、無能、無知之過,把這幾類的犯罪看成思想上的、可能治癒的疾病,那麼自然會得到常人的信任。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6)

帖子 maltz » 2016-02-19, 21:03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6)

《四一.損卦》

:point_orange: <彖>: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point_orange: <象>: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五等論》:山下有湖澤,《易傳》引申為減損低下的欲求,增益高尚的志趣。若依《五等論》的標準評價志趣高低,那麼減損第一等生存本能的欲求,便能增益第二等求善的志趣。稍微減損第二等志趣,便能增益第三等求真的志趣。減損第三等志趣……不好,知識是智慧的基礎,對社會的整體性認識來自區域片段的累積,創新的思維來自框架內外資訊的連結,怎麼能放棄求真呢?「損下益上」只好應用在前三等。第三等之後是「益下益上」。

:point_orange: 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有攸往,得臣無家。
:point_orange: <象>: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五等論》:諸葛亮在《出師表》勸後主劉禪:「斟酌損益,進盡忠言」。所以損益可以解釋成贊美、批評的勸告。於是,上九「弗損益之……得臣無家」的解釋可以是:不做勸諫、批評指教的事,就不會犯錯,不氣走憂國忘家的輔臣。另一種斷句法是:「弗損,益之」--不批評人,多贊美人,就不會犯錯。過來人可能知道「損下」並非難事,但如果能自覺包容,以贊美包裝迂迴的建設性批評,就容易得到穩固的支持。

《四二.益卦》

:point_orange: <彖>: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五等論》:損下益上是觀念演進的自然天道,沒什麼特別。損上益下卻是違反自然趨勢的,卻也有「其道大光」的益處。當第五等人暫停獨到的創新,便能在穩定保守中檢討、完善未來的方向。當第四等人暫停搓合矛盾,便能見證思想的衝突擦撞出新的火花。當第三等人暫停獨立批判,便可以在環境主流的支持下宣傳知識、教學相長。當第二等人暫停道德的追求,又能累積到更多的物質與精神資源,渡過難關 (但這似乎也可以解讀成「背棄信仰」)。以上「損上益下」都是損己益己,如果是損己益人,那就是難上加難,但也許與「弗損,益之」一樣,會得到更多的支持。

《四三.夬卦》

:point_orange: <象>:澤上於天,夬 (guai4)。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point_orange: <彖>: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
《五等論》:天上有湖,《象傳》引申為君子有「普降甘霖」的資本。群眾是第三等人門前難以翻越的大山。他們得摘下自己慣用的有色眼鏡,不再把凡事穿鑿附會上自身的明智、高貴、無辜,對比著俗世的愚昧、偏激、罪惡。或許他們能自省,尤其當他們被其他第三等人誤會成俗人。但若他們在小圈子裡居於上位,或者習慣被捧高,或者被環境壓得喘不過氣而只能反擊,就很難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易經》的中心思想是外柔內剛,以柔克剛,而《彖傳》把夬卦解釋為「剛決柔」。「剛決柔」適用於危急險惡的場合,比如戰場上秀才遇到兵,還是得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殺敗敵人自然就和平了。獎勵殘酷競爭的系統,本質上鼓勵第一等基本求生本性。但人性又同時追求短期的快樂,於是 「柔克剛」 也不一定治得了懶惰與拖延。漢宣帝看得挺明白:「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雜之。」但這是兩千年前,第一等生存需求佔壓倒性多數的年代。隨著智慧普及、生活富足,文明也緩步從「剛決柔」的霸道走向「柔克剛」的王道。

《四四.姤卦》

:point_orange: 姤:女壯,勿用取女。
:point_orange: <象>:天下有風,姤(gou4);後以施命誥四方。
:point_orange: <彖>: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point_orange: 《王弼易注》:施之於人,即女遇男也。一女而遇五男,為壯至甚,故不可取也。
《五等論》:上天下風,上面五個陽,最下面一個陰,一個女的頂著五個男的,再沒這麼「壯」的女人了,不能娶。《象傳》引申為大風吹送相遇,所以「姤」通今日「邂逅」的「逅」(hou4) 字。第三等人被吹離舒適的小環境,才能品嚐眾生百態。第四人被吹走了和諧穩定,才能拋棄想當然爾的成見,重建認知框架。

:point_orange: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五等論》:這卦象的意思是會遇見小屁股的女人嗎?無法忘懷異性的屁股,屬於第一等生殖本能,克制了這個本能就不會犯大錯了。

《四五.萃卦》

:point_orange: <彖>: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
:point_orange: <象>: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五等論》:地上有湖,處低窪而納百水,「萃」卦就是聚集。百水聚集,湖水容易受汙染,所以還要「剛中」自行沙汰。順應求生可聚集第一等人,但不必為外界所動;順應求善可以聚集第二等人,但心智依然冷靜;順應求真可以聚集第三等人,但心胸依然開闊;順應求和可以聚集第四等人,而改革依然堅決;順應求新可以聚集第五等人,而關懷不曾離開眼前。

:point_orange: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
《五等論》:誠信(孚)不能堅持下去,聚集起來的眾人彼此猜忌,亂七八糟。第一等人彼此懷疑偷盜利益,第二等人彼此懷疑背叛初心,第三等人彼此懷疑智力缺陷。當他們認清自己,習慣人性與現狀,就是第四等人了。

《四六.升卦》

:point_orange: <象>: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五等論》:樹木紮根於土地,成長茁壯。高度發展的觀念來自謙卑的起源,擁有廣闊又深入地底的根系才能吸收廣泛的自然與人文知識,生出茂盛的枝葉,結出不息的新生果實。

:point_orange: 九三,升虛邑。
:point_orange: <象>:升虛邑,無所疑也。
《五等論》:每個概念剛「升等」的時候,總是「如入無人之境」,一點不懷疑自己的優越與正確。這可能是因為周遭的環境還沒跟上自己的腳步。過陣子眼界跟上,就會發現原來新天地也擠滿了古今中外的人。如果慢慢累積足夠的養份,又將會嫌棄自己的淺薄與粗鄙,再往上升,再度進入貌似空曠的新天地。也許總有一天會體會到長久的「高處不勝寒」呢,希望不是精神分裂妄想。

《四七.困卦》

:point_orange: 困,亨。
:point_orange: 《王弼易注》:窮必通也,處窮而不能自通者,小人也。
:point_orange: <象>: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point_orange: 《王弼易注》:澤无水,則水在澤下。水在澤下,困之象也。處困而屈其志者,小人也。君子固窮,道可忘乎!
《五等論》:湖水乾涸,只剩地下水,便是艱困時期。「生於憂患」固然有理,但憂患終究危險,實力不足,或運氣不好(出車禍、得癌症),可能真被困死在憂患中。王弼說普通人處窮不能自通,又說普通人處困而屈其志,如果本來就只在乎求生,也能不屈其志而自通了。只是文明社會裡的普通人大多兼有第一、第二等的觀念,在困境與安樂之間上下浮沉。

《四八.井卦》

:point_orange: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
:point_orange: <象>: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五等論》:前面說君子處窮自通,下一卦就打井撈地下水,通了。古時應該沒有超抽地下水,或者靠水力壓裂 (fracking) 汙染水源,所以地下水資源充份,青山依舊在。觀念的成長軌跡好似水井恆常,見證一代代人生老病死,從幼稚走向成熟。但誰知道,也許有一天人類全轉了基因,全擁有奈米智能插件,十歲就是第五等人、第十等人,是今日無法想像的。

窮則變,變則通。湖乾了才想到鑿井,舊的不喪新的不得。這樣看來,必須失去名利,才會追求道德;必須失去自我正義,才會崇尚真實;必須失去自我優越,才能擁抱群眾。最後,也許必須失去對今日群眾的信心,才知道辛勞激發出生產力,生於憂患。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7)

帖子 maltz » 2016-03-03, 12:10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7)

《四九.革卦》

:point_orange: <彖>: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point_orange: <象>: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五等論》:湖中一把火,這也是一個水火不容的卦。《彖傳》作者可能面臨婆媳問題,想到二女志在革命,推翻彼此。《象傳》主張君子以史鑑今,比如看人民的欲求埋葬殉道者,看聖戰者的狂信壓垮理智,看膨脹的思考者的自我淹沒求知欲,看約定俗成的文化在維持秩序的同時阻礙革新。最終明白,如何不重蹈前人覆轍。

:point_orange: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point_orange: <象>: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五等論》:正常人在危機中見風轉舵、融入環境而求生。因此大力改變風向 (豹變) 可能只收到一時的效果。治本與治標也可以同時進行。

《五十.鼎卦》

:point_orange: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
《五等論》:烹飪食物的鼎翻了,順利倒出了陳年老垢。陳舊的觀念出清替換,人的思想也就更上層樓。

:point_orange: 九四,鼎折足,覆公訴,其形渥,凶。
:point_orange: <象>:覆公訴,信如何也!
《五等論》:同樣是鼎倒了,陳年老垢清了,但觀念換了,又可能失去原本的立場與公信力。不斷進步,又何必在乎跟不上的那一群怎麼想?前方還有許多新朋友。

《五一.震卦》

:point_orange: 震來虩虩(xi4,恐懼的樣子),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唱chang4,酒)。
《五等論》:雷鳴震驚百里,萬物恐懼,主管祭祀的人却能鎮靜如常,匙和酒都未失落--除非學劉備故意掉筷子示弱。第二等人不再為吉凶禍福震動,第三等人不再為正邪爭鬥震動,第四等人不再為偏狹與束縛震動,第五等人不再為云云眾生的現狀百態震動。

《五二.艮卦》

:point_orange: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point_orange: <象>: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五等論》:板塊飄移,山脈彼此推擠而增高。一地不容二山,二人背對背,不見彼此,沒有出位的行為,沒有利益、地位、真理、思辯、知識、概念的衝突,就不會有摩擦與過失。但不交流也不會長進,不冒險也不會有意外的收獲。卜卦者敬畏天數而甘於平凡,而勇者、強者何懼?

《五三.漸卦》

:point_orange: <象>: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五等論》:山上的樹逐漸生長,觀念成長也是終身的進程,從本能出發,先接受外界的設計,再不斷自我重建局部,搭出宏偉大廈,自渡渡人。

《五四.歸妹卦》

:point_orange: <彖>: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五等論》:這是女子出嫁的卦。婚配這樣的第一等本能是生命延續的必須。本能可以靠第二等的道德教條壓抑,也可以靠第三等以上的思考疏導。神父戀童層出不窮,也許靠教條壓抑本能不容易成功。

《五五.豐卦》

:point_orange: <彖>: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point_orange: 《王弼易注》:豐之為用,困於昃食者也。施於未足則尚豐,施於已盈則方溢,不可以為常。
《五等論》:第一等人「豐」過了頭就得意忘形;第二等人「豐」過了頭就迫害異己;第三等人「豐」過了頭就虛無縹緲;第四等人豐過了頭就故步自封;第五等人豐了過頭,似乎是不斷進步的美好世界呢。只是往事太不堪回首。

:point_orange: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凶。
《五等論》:家裡好,但沒人。為什麼是凶兆呢?--因為第一等人將金玉滿堂當成地位的象徵;因為第二等人把自己人空泛浮華的宣言當成真理;不因為第三等人寧可選擇孤獨流浪,因為第四等人在眾勢力間疲於奔命,因為第五等人一步步走得太遠,家人也無法理解。

《五六.旅卦》

:point_orange: <彖>: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
《五等論》:山上有火,火燒山,山上的住客得旅行。遠離舒適的家,遠離意見相同的人,到新的環境,聽了新的說法,從而增廣見聞、更新世界觀。為什麼不是大亨呢?因為冒險都有風險,旅行中途可能得病、被搶、被殺、在物質、在道德條件、在知識學習效率上還不如當初。價值更新的風險就是被另一套世界觀洗腦吧,落入另一個適應不良、與社會對立的苦痛。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8)

帖子 maltz » 2016-03-09, 13:11

從《才性五等論》看《易經》(8)

《五七.巽卦》

:point_orange: <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point_orange: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五等論》:巽卦上下皆風。狂風大作,人人自危,所以隱藏主見,申明偉大正確的上命行事,寧如勁草搖擺,不作粗枝摧折。絕對服從是傳統的武人精神,相對於知識份子獨立思考、質疑一切的氣節。在狂風中,第一等人依附強權求存,第二等人不屈慷慨就義,第三等人因說實話遭殃,第四等人表面上隨風搖擺,卻暗自紮穩馬步,守護腳邊一小片靜土。第五等人也許有能力消滅狂風,卻也可能是狂風的始作俑者。

《五八.兌卦》

:point_orange: <象>: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point_orange: <彖>: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
《五等論》:兌卦上下都是澤,象徵口水浩蕩,以利害說動第一等人,以道義說動第二等人,以理智說動第三等人,以大局說動第四等人,以未來說動第五等人。

《五九.渙卦》

:point_orange: <象>:風行水上,渙。
:point_orange: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五等論》:風吹水面,水波向四方渙散。團結力量大,積石成山;當群體、山丘渙散了,雖然看來前功盡棄,但打破了既有的思考習慣,增添新的視角,又能發現原有的盲點,提供進步的空間。正像遠古的超新星爆炸催生了接下來地球上組成生命的原子,不斷更新思維,打破原有的、局限的認知與思想體系,才是自強不息。這不是封閉保守者所能想像的進化。

《六十.節卦》

:point_orange: 節,亨,苦節不可貞。
:point_orange: <象>: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point_orange: <彖>: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五等論》:澤上有水,不加節制就泛濫成災,引申為適當節制欲望與情緒。「制度」一詞的本質,就是明文限制規範行為。行為當然不一定導致災難,而制度無可避免流於僵硬,雖然限制了誤判的災難,也阻礙了高效彈性的幸福。法治是第二等人壓制第一等人的堅貞信仰,而第三等人的獨立思考又迫使他們放棄對法治的迷信,回歸獨立思考的人治。若對社會百態所知有限,比如忽視了環境的堅苦、本能當中的原始粗暴,脫離現實的人治總流於害民傷財。但偶爾,時勢也給不節制的妄人戴上英雄的冠冕。天地節而四時成,優秀的制度顧慮四時,尊重第一等人的福祿壽喜,第二等人的堅貞信仰,第三等人的樸實自由,第四等人的雙贏願望,第五等人的施展空間,不過度限制。

《六一.中孚卦》

:point_orange: 中孚,豚魚吉。
:point_orange: <象>:澤上有風,中孚。
:point_orange: <彖>: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
《五等論》:本卦自上而下是「陽陽陰陰陽陽」,柔在中。善待家裡養的豬和魚,引申為領導人善待下屬--福祿同享,信念一致,授與充份自由與施展的空間。

:point_orange: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五等論》:理想、熱情是努力的動力來源,但若妄想出一套宇宙真理,那麼就得小心「思而不學則殆」。第一等人的登天翰音是叢林法則,第二等人的登天翰音是邪不勝正,第三等人的登天翰音是目空天下的虛無,第四等人的登天翰音就是《易經》裡常見的「外柔內剛」安身保命法則。但是,當第四等人放任群眾排擠還不太會「做人」的第三等人,又還有多少人有足夠的理性判斷,支持第五等人的改革?

《六二.小過卦》

:point_orange: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point_orange: <象>: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五等論》:山上打雷,聲響稍微超過了平常。做人超過正常的克己標準,稍微過份地恭敬、過份地謹慎,這種態度適合做小事,因為小事的觀察標準是看不清大局、或不在乎大局。精密地衡量利益得失,修飾言語中的意識形態,在邏輯與知識細節上力求精確,雖然看來完美,但拿這樣的「完美主義」態度拿來對待大局,就容易浪費精力,因小失大。

:point_orange: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
《五等論》:沒有過度的提防,就容易被身邊的人傷害。但不過度提防,也可能把時間精力運用在更重要的事業,結交到水平更高的朋友,見識到廣闊的世界。

《六三.既濟卦》

:point_orange: <象>: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五等論》:水在火上煮,不久消毒完畢就能喝,但一不小心把水打翻,就把火焦熄了。「既濟」消極地解釋是守成不易,隨時保持小心謹慎的卦;積極地解釋是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更上層樓。承上「小過」卦,守成謹慎宜對下,進取大膽宜對上。

《六四.未濟卦》

:point_orange: <象>: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五等論》:相對於既濟卦事情已經上軌道,未濟卦的火隨時下落到水中,事情連八字都沒一撇。但有時退一步反思,擁有海闊天空的眼界,反而能看清未來最值得奮鬥的方向,再次投身奮戰。第一等人慎辨發達策略,第二等人慎辨進修信仰,第三等人慎辨充實學識歷練,第四等人慎辨領悟提煉智慧,第五等人慎辨,在能力擅長的地方實現革新抱負。

:on_vaderthink: 結語:

易經的智慧大多是《五等論》第四等人的智慧,重視調和、包容的德性,外界順從,內心保持堅定的信仰。如果盲目相信了這樣的灌輸,力行包容,卻不明白促成包容的理解,就是中華傳統文化裡的第二等人,大多時候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基石,卻偶爾阻礙進步。非不為也,不能也。保命為上,這種第一等人道理不失為亂世的生存法寶,但在相對安全的治世中、相對包容的環境中繼續微小謹慎,反而扼殺了自己突破發展的機會。也許,資質普通、努力普通的人窩囊但無災無難地活著,也是一種智慧。但有潛力往第五等人前進的仁人志士,卻可以在和平的基礎上越挫越奮,自強不息,活出精彩的一生。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1)《大學》

帖子 maltz » 2016-03-20, 23:2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前言

「儒」就是讀書人。讀書人很多,雖然不都喜歡儒家,但儒家的確是傳統讀書人的主流思想。為什麼呢?常見一種解釋:儒家力挺君權,因此深受朝廷寵愛,從娃娃抓起,在學校裡灌輸推廣,強記考試。這樣的確可以解釋大量的第二等人儒家,又能解釋當今世界上存在的大量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者。當第三等人開始擺脫、批判洗腦教育,就像魏晉的清談名士,反批名教,崇尚心靈自由。今日脫離宗教、脫離偉大正確的人,似乎也都要回頭批判,劃清界限一番。但如果這就是思想進化的終點,儒家就應該只是宗教、主義一類的信仰,難登幾千年獨立思想傳承的主流。

《孟子.盡心下》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人總是從集體主義逃奔到個體主義,從個體主義逃奔到儒家思想。」這固然是孟子給儒家打廣告,但由內而外、由近而遠施展影響力的順序,確實是介於集體、個體主義間的中庸之道,也是品嘗兩個極端之後寬容的妥協。兼容並蓄,妥協雙贏,外柔內剛正是第四等人的思想主軸。從前面一些《易傳》的內容看來,儒家的確包含了這些第四等思想;但儒生眾多,儒家思想應該與遠不只於此,就用這一系列探索。如果「歸於楊朱」、「歸於儒」都是觀念進化的自然進程,也許前面還要加上第一步「逃俗必歸於墨」。就不知道接下來「逃儒」要歸於什麼思想了。

魏晉之交的官學,可以參考漢末刻在洛陽太學外的石板上的《熹平石經》。石經共有《易經》、《論語》、《尚書》、《春秋》、《公羊》、《魯詩》、《儀禮》七部。《易經》本是算命手冊,藉由《易傳》解讀出儒家易。《尚書》、《春秋》、《公羊》是古代的史料。《魯詩》是《詩經》研究,《儀禮》記述禮儀,所以七部石經當中,講思想最多的應是《論語》。此外,後世宋儒朱熹從《書經》當中抽出《大學》與《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自然是重要的儒家中心思想,在三國時代的知名度應該也不低。這一系列就從比較簡短的《大學》、《中庸》兩篇導入主軸《論語》。

注:雖然《春秋公羊傳》是官學,關羽、杜預都喜歡《春秋左氏傳》,想見《左傳》在當時應該也是熱門讀物。而「左傳癖」杜預又是《炎興》主要角色之一,未來還是應該專篇研究《左傳》,但卻不是在《五等論》的框架內了。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1):《大學》

經一章 大學之道

:point_orange: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五等論》:「明德」、「至善」可以彈性解釋,但「親民」的定義明確。第一等人先親自己,再延伸向自己的至親,即使口呼親民,也沒有實際行為。第二等人可能信仰親民,身體力行,但也可能打著親民的口號迫害人民,因為他們認定這個「人民」不是自己這個陣營的,不能算人民。第三等人厭惡平凡庸俗,躲避他們的迫害與誤解,主軸卻是「疏民」。古代人民不像現在受了豐富的國民教育,知識份子不容易「親」他們。西漢賈誼說:「夫民者,至賤而不可簡也,至愚而不可欺也」。至賤至愚,就是古代說的小人。親小人是相當了不起的。第四等人理解大眾的處境與心理,盡量避免誤解,於是有能力與意願親民,親全人類,親號稱「以一千人完全遏制中國的軍事行動」的岡比亞。

:point_orange: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五等論》:前半有點像諸葛亮《戒子書》的「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如果將「擁有智慧」當作最終志向,就知道把學習的方向定在理解世界、文明。經由不斷學習,形成一套廣博深刻的觀念體系,包容偏激的信仰觀念,擺脫偶爾被誤解的挫折與孤獨,冷靜思考出改善現狀的辦法,並隨時發現學習的材料與對象。知止、定、靜、安、慮、得彼此呈正相關,也是良性循環。

:point_orange: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五等論》:平天下,古代就是統一中原、開創治世。但在多元龐雜,權力與影響力較分散,崇尚和平的現代社會裡,人可以在各行各業裡做出貢獻。格物,古代的做法是死盯著竹子看,異想天開出天地本心。今日的格物者十分幸運,能吸收文明中累積、廣泛分享的知識與經驗,洞悉諸多事物的原理,融會貫通,提煉出智慧。如果再訓練出堅強的意志力,監控自己的言行,自然能擔當更重大的任務,在自己的領域中起到更深遠的影響。

:point_orange: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五等論》:儒家的理想是天下人以修身為本,克制、疏導第一等本能欲望。言行合一,審視多重第二等價值標準。擴充不同階層的知識,從第三等疏民走向親民,便適合擔任領袖。但不幸自遠古以來,生物都是第一等本能充斥,欲望橫流本是常態,修身需要強大的自省、意志力,一有不慎就失足。

網路上傳說希特勒自律甚嚴,反而邱吉爾是酒鬼,羅斯福有情婦。以修身為本的「君子」果真是最好的領袖嗎?能修自己的身總歸是好,但也得修別人的身。漢元帝柔仁好儒,父親漢宣帝反對:「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雜之。」霸道的治理對象是第一等求生、發達的欲望,很不幸,這才是艱苦的環境逼出的主流。即使在繁榮的現代,也不是所有的第一等人都有機會、有能力邁向更高,只是口中喊喊應付,並不真心相信。而從《五等論》看,英明的領袖不僅需要教條,需要威嚇,也要用知識與智慧啟發文明的持續發展。

傳十章

:point_orange: (二)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五等論》:從第三等開始,人勇於自我批判與超越,主動收集新知,打破舊觀念,擴大穩固精確的、融合的世界觀,作為行為的準則。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point_orange: (三)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五等論》:原文的意思是:當人做到儒家理想的境界,便成為一個普世偶像,君子尊敬、親近他所尊敬、親近的人,正常人也喜歡、獲益於他所喜歡、獲益的事。第一等人多關注娛樂與利益,第二等人便懂得遵奉、親近賢明的教主了。但如果把堯、舜、周文王拉下神壇,他們本人當真是被當時的普天下崇拜的嗎?蘇格拉底也給雅典人民主投票判了死刑。在天賦、環境、自省與意志力高下有別,累積知識與智慧相差巨大的社會裡,走在最前端的人距離普羅大眾太遙遠,群眾注定無法理解他們的思想,無法體會他們的興趣與利益。只好通過知識鏈條的中間人,比如科普整理科研成果、大眾文學整理哲學,傳遞給大眾一些簡單實用的中心思想。我們在絕大多數的領域都必須仰賴中間人。透過中間人包裝,我們神化一部份強者,遺漏掉其他。

:point_orange: (六)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 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五等論》:這裡說「誠意」就是不自欺,坦然直視第一等本能欲望,如厭惡臭味、喜愛美色。若能意識到自己的欲望,思索評價,可以將一些不適合社會的本能疏導、轉化,也就是「修身」。正常人都想在人前表現出自己好的一面,懼怕得到負面的評價,影響生存。而人在好友與家人面前就比較容易展現出不加修飾的自己,獨處時更無所顧忌。這篇兩次強調「君子慎獨」,一個人的時候也要「修身」,不是只在人前假裝「修身」。若能時刻養成習慣,修身的成效自然越好,越願意公開一些小缺點,又展現出更多對人的「誠意」。所以誠意、修身也是一個良性循環。但反過來說,不修身而不自欺,美其名「真性情」,事實上就是恣意發洩本能與情緒,四處妨礙別人也不能說有「誠意」了。

:point_orange: (七)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4),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五等論》:這裡正心指的是「專心」。生物本能就是情緒壓倒理性。修身的目標,就是不受憤怒、恐懼、快樂、憂慮這些情緒的影響,分析各種情緒的成因並排除之。比如悲傷來自期望落空,或者失去所擁有的。那麼原本期望是不是太高了?擁有的是否本就可能失去?明白了這些,可以定位新的期望,正視其他依然擁有的幸運。一般認為快樂是好的情緒,但快樂也是上癮與放棄奮鬥的凶手。

:point_orange: (八)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偏)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五等論》:這裡說齊家的根本在「公正」,能夠自我省察偏見並且糾正,是修身的成果。不斷自我糾正是第三等邁向第五等的進程,而公正的價值觀可以早在第二等人信奉的教條當中找到。寬以律己,嚴以待人,真正在待人接物上能隨時省察自己,將理性判斷抽離出親愛、厭憎、恐懼、悲傷、鄙視的情感,才能實賤公平。

:point_orange: (九)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五等論》:古代有句話說「忠孝難兩全」,畢竟一個人精力有限。但在《大學》看來,孝與忠兩者呈正相關,孝子、孝弟能事君,能服從權威,尊敬長官。把國君、長官當成父母兄姐一樣服從尊敬,固然是古代的常態,也只能是第二等人的信仰,甚至是第一等人的演技。自第三等人起,對國家的忠誠是基於自己的判斷,可能藉各種體制實現理想抱負。第四等人有能力理解他人,為他人的需要設想,具有親民的慈愛,便適合擔任組織的管理、領袖。

:point_orange: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五等論》:看來古代的百姓相當盲從。下面第十章也提到類似的情況:「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悖)。」第一等人為了生存與名利主動跟從,第二等人已經被洗腦被動跟從。第三等人開始,堯舜與桀紂的宣傳都不能左右他的思考,但優秀的思想與行為還是值得學習。

:point_orange: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五等論》:「恕」就是推己及人。自己先做到,再要求別人也做到,自己先改掉,再要求別人也改掉。這裡與下面第十篇提到不少「以要求自己同樣的標準要求別人」。但人的先天、後天條件不同,即使真的做到了恕,還是相當自我中心。到了第四等人,應該是根據每個的人不同人的情況,要求他們力所能及的目標,對於某些方面的不如己者,還得「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雖然不太公平,但鋼鐵般的自律、大海般的胸襟就是這樣煉成的。

:point_orange: (十)《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五等論》:這一段說治國、平天下,得順應人民的好惡。第四等人可以理解第一等人,第二等人,但他們真能攀較名利?真能狂信教條?真有父母愛看天線寶寶嗎?稱職的父母當然得引導子女成長,陪子女一起看天線寶寶只是關愛子女、爭取認同與注意力必須的手段。若第四等人當真扭曲自己,與群眾同好惡,那就是自欺,就是沒誠意。可是,如果不自欺,有誠意,反而容易被正常人誤會成沒誠意。於是治國的政客往往是作秀能手。

當第四等人強迫自己迎合第一等、第二等人,就可能落入第四等人的發展死巷--過度順應群眾的好惡,維護既得利益,阻礙了第五等人進步的創新。當然關懷群眾本身是好事。原文可以這麼說:「民之所好思與之;民之所惡思改之。」不一定得與之、改之。孩子不喜歡寫作業,要玩電腦遊戲,第四等父母說:做完了作業就能玩。

:point_orange: 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五等論》:這一段作者十分先進--看到遠遠超越群眾的賢人,務求盡快舉用。看見民粹的封閉、偏激一定要盡力遠離。把子女教育得好,也能稱作「仁」吧。

:point_orange: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五等論》:儒家思想中有不少義、利的二元論。這是第二等人道義對第一等人利益的蔑視排擠。但若是第四等人的儒家,應該會想著義利雙贏的策略。或者像管仲這樣跳出二元論的框架:「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提出利與義本是因果關係。在《才性五等論》看來,第一等人給與適當的利與教育,有機會逐漸成長為第二等人,不過很大一部份人受限於命運,受限於社會的主流價值與自身的處境,也許沒有這個機會。即使有機會,觀念是思想習慣,是難移的本性呢。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2):《中庸》上

帖子 maltz » 2016-03-27, 07:5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2):《中庸》上

:point_orange: 子程子(宋儒程頤)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五等論》:在今天,「庸」就是平常、普通,甚至拙劣,比如「庸人」。看來在宋朝,「庸」至少還有「不變易」的意思。沉溺在安逸享樂的人常年思想不變,可以稱為「庸人」;而努力學習、超越自我的人,思想、觀念進步飛快,或許可以稱為「易人」。一庸一易,人間的差距不斷拉開。宋朝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重覆著相同的論調,自然使人厭煩。但這句開場白「庸者天下之定理」,應該不是要求人一成不變,而是希望人明白一些天下不變的道理。比如不持續學習,就無法脫離第一等本能與第二等教條,這個道理是不會變的。不斷更新觀念的第三等人與以上,對於「定理」的認識也可能改變,就像科學假設可能被新的證據修改、推翻。但在當下,他們本著當前對「定理」的認識,秉持行為原則,朝理想穩步前進。

「中」有幾個解釋。首先是「溫和的態度」,這類似《易經》裡趨吉避凶的短線求存智慧。「中」也可以解釋成《大學》裡齊家以上必須的「公正」。公正有兩種,一種是立足點的機會平等,一種是齊頭的結局平等。前一種好比社會保障可能受歧視的少數族群,給與更多的機會;後一種好比選舉的時候一人一票。多數決固然安全,但容易陷入第四等人受民粹擺布的困局,扼殺了引向進步的創見。在激烈的變局下,也許只有激進的轉變才能適應,雖然既得利益受到侵犯、被強迫改變生存方式總是讓人不甘心。當然,公正總比不公正好,它允許個體在社會享用同一套標準,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古人習慣了君權天授、神授,習慣了貧富、幸福、知識、機會分布不均。若以「中」為原則,應該要減低這些不均,即使大多數人還不覺得應該改變。最後,如果儒家思想是第四等人的覺悟,那麼「中」還可以有三種解釋--它是超然的包容,在腦中理解,在心中諒解,在口中和解,這也引向前兩種態度上與原則上的「中」。

:point_orange: (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五等論》:「天命」一般的解釋是上天賦與的事業與命運,比如「天命在晉」,但這裡指天性。「率性」一般的解釋是消極地「遵循本性」,比如「率性而為」,但這裡應該指積極地「帶領本性」。「率性而為」與魏晉清談人士的追求似乎十分接近,而儒家是主張積極教育的,教育就是修養「積極地帶領本性」的技能。

「帶領本性」不可以須臾偏離,一離開就落入第一等本能了。由於修養「積極地帶領本性」的技巧與習慣,於是慢慢學會控制、引導天命(天性)。於是孔子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不僅明白自己的天性,也是經過不斷的學習教育,明白自己適合的事業--傳授智慧與宣傳主張。

:point_orange: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接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五等論》:這裡的「中」是壓抑情緒發洩,表現溫柔中立;「和」是調控情緒發洩,因此維持和平。這與《大學》從修身到齊家的那一段的主張一致。情緒是大腦迅速的反應,總能壓倒緩慢發力的理性。在情緒方面的「教」就是今天說的情商訓練,逐漸能夠在情緒產生的第一時間體察、壓制、分析、並疏導控制它。

:point_orange: (二)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五等論》:君子注重修養,有所不為,於是不修養的「真性情」看來就是無所忌憚了。第二等人違背信仰的的不為;第三等人違背真相的不為;第四等人違背包容的不為。正常人偶爾修養,某些不正常人時時修養。

:point_orange: (四)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五等論》:順著第一章把「道」解釋為積極地「率性」,那麼孔子這裡是感嘆天下第一等人太多了。但所有看見的資料都把這個「道」解釋成「中庸之道」。因為教養本性所以走向中庸,也可以解釋得通。知者、賢者在實現中庸之後,孔子認為還可以再進一步,可惜是什麼沒有明說。先天資源分配不均,後天學習的意願不同,造成社會中知與愚,賢與不肖的差距甚大。比起古代,今日的人類走向平等與富足,縮短了先天的不均,但後天學習的差距似乎更隨著優質學習資源的普及、人均壽命增加而逐步擴大。

:point_orange: (六)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五等論》:遠古傳說無法深究真偽。因為儒家特別推崇舜,可以從他們對舜的描述中,窺見儒家理想的人格:

一.喜歡平易近人的話。雖然知識超群,仍然把自己的賢能包裝得淺顯易懂,不讓正常人產生疏離厭惡感。傳說中舜出身平民,歷經農漁、陶工、商貿,可能因此善於理解、影響群眾。舜在哪裡工作,都那能讓那裡的百姓心懷仁義,但奇怪的是舜始終影響不了他惡毒的家人。孔子也說自己「少亦賤,故多能鄙事」,似乎真有些生於憂患的道理。第三等人為了區別自己與苦苦相逼的正常人,容易擺出抗拒的高姿態,習慣直言批評,挖苦諷刺。第四等人感受不到正常人的威脅,因此心態上不排斥正常人。

二.隱惡揚善。即使看見人的缺點,也按下不表,光說優點。正常人無法接受直接批評,所以只說優點讓人聽得順耳。但做過頭了也是害人自視過高,被看不順眼,屬於「捧殺」。其實孔子的益者三友包括「友直」,損者三友包括「友便辟」(討好取悅自己的朋友),所以對於真正的朋友,似乎該在「隱惡」與「揚惡」之間,採取比較中庸的態度。讀過心理學研究,效果最好的教育是把獎賞與懲罰的比例定在五比一,這應該是適合正常人的比例。非正常人可以承受五倍於贊美的批評,所以進步神速。

三.撇開極端的論點,採用溫和的主張。溫和與否,與人的認知範圍與環境有關。比如恐怖組織當中的溫和派,放在美國中情局裡也嫌極端。不斷充實知識,理解不同的觀念,總是更容易接近客觀中立。但即使做到完全中立,進了恐怖組織與中情局都是極端。只好在力有不及的時候,遠離偏激的環境,有能力的時候,試圖發揮溫和的影響力。

親民、良善、溫和,第四等人做得到這些就圓滿了;第五等人是經過了第四等的訓練,已經掌握了親民、良善、溫和,在這三項基本態度上進行創新,想必能得到廣泛的助力。

:point_orange: (七)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五等論》:人生道理大多數人都懂,但這些道理往往只照顧到行為表象與結果,沒多提培養出結果的方法與心態。希望《才性五等論》是一個關於方法與心態的理論。

有句話說:「知道的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越多」。所以「確定」的時候遠大於「不確定」,其實是無知狂妄,經常掉到盲信的陷阱裡,比如「科妄」。第三等人由於經常受到正常人的擠壓,容易習慣於依靠賣弄有限知識找回自我,可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上所述,即使人想維持中庸,在有限的知識中,可能也只是走在一條鄙陋的中道上。

:point_orange: (十)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爾)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五等論》:直爽勇敢、暴虎馮河的子路問孔子什麼是強,孔子因材施教。第四等人對形形色色的人的心理有一定的理解,容易投其所好,躲避忌諱,所以舉止和睦。第三等人以上不願隨波逐流,在累積豐富的知識之後,逐漸跳脫自我的背景與特性,便能趨近公正中立。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3):《中庸》中

帖子 maltz » 2016-04-01, 11:08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3):《中庸》中

:point_orange: (十一)子曰:「素(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五等論》:孔子不願譁眾取寵。譁眾取寵可能是刻意的,比如失落造成「刷存在感」,自卑造成自大,或者是獲取名利的策略。這些是第一等人的追求。與此相對自然是不刻意的譁眾取寵,比如學識與邏輯、自我批判跟不上想像力的「思而不學則殆」(民科、精神病),迫不及待下終極結論。溫和地走在中庸之道上,即使沒人能理解自己,孤獨寂寞也不後悔,真是聖人啊。然而正常人都喜歡新鮮刺激,難道天道獎勵譁眾取寵?在《中庸》最後一章再討論。
注:
:on_vaderthink: 方舟子認為「民科」不如叫「科妄」,不會冤枉民間,挺好的。
中庸之道也不容易真的走上去。人的知識多少局限於其領域與時代,尤其隔了上千年回頭看,古代的大思想家都顯得偏激過時。道家低估了第一等人的殺傷力,法家把天下當成第一等人馴服,儒家常把老天的神聖光環戴在自己頭上。事實上天地經常不仁,君子被不明真相的群眾罵了臭頭還不能還口。《才性五等論》很可能免不了譁眾取寵--難道天下人的成長軌跡真的都一樣?是不是有人先精通批判思考,再學會理解正常社會,有的人順序倒過來,或者停留在前一步。幸好《五等論》躲在虛構故事裡面,故事針對特定的目標讀者(自然是先學會批判思考的),不會跳出故事害人中邪。

讀孔子生平,知道他曾經淪落到「遁世不見知」的地步。幸好,有一代代的後人懷抱類似的理想,傳承、發揚他的思想。如果說儒家有別於其他主要思想更偉大的地方,那就是它對人類建立大同理想社會的信念,比起道家理想中嬰兒般痴呆的社會更富強,法家意識中動物般殘忍的社會更幸福。當惡劣環境鼓勵第一等人時,儒家有時信心不免動搖,拿「天人感應」補充一下希望,不也是今日宗教的正面作用嗎?

:point_orange: (十二)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五等論》:君子之道上天下地,既可以簡化溝通使正常人大多理解,進而影響他們;也可以讓非凡人望塵莫及。這說得有些神了!但隨聽眾調整頻率,的確是了解人類的第四等人的得意技能。第三等人藉著入山避世喘口氣,「往來無白丁」雖然愉快,但也減慢前進第四等的速度。

:point_orange: (十三)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五等論》:忠是盡心誠意待人,恕是推己及人。忠恕違道不遠,本身並不是中庸,只是良好的行為方針,引向和諧健全的大同社會。儒家思想基於(眾)人,眾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談中立與公正;眾人有機會建立共識,合作雙贏,於是靠良善溫和的態度發揮影響力,有別於第一等人與眾人爭奪資源,第二等人對眾人傳播偉大正確,第三等人逼眾人吞服真相--而這些都是「己所願,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保守且保險的,「己所欲,施於人」是進取與冒險的。中庸一下也許挺好。

:point_orange: (子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
《五等論》:君子之道有四,都是「恕」的回歸--推人及己,要求自己做到要求別人的標準。第二等人要求別人遵守嚴格的道德、宗教標準,第三等人要求別人擁有高超的見識,但也許他們自己也真有意志力辦到,於是也能符合上面的君子之道。而「待人寬,律己嚴」,已經比「恕」還更進一步了。當然人的意志力不見得這麼強,到頭來可能只是要求別人與自己都一樣寬鬆的「灑脫」而已--德行時有中斷,謹慎時有不保,做錯事、說錯話害人害己,但也要考慮不做、不說的機會成本呢。還是中庸最好吧。

:point_orange: (十四)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五等論》:即使在逆境中,君子也平心靜氣。但是,不同的環境適合不同的能力、價值觀、性格。如果把人塞到很不適合他當下狀況的環境裡,要他怡然自得,就是強人所難了。現代社會職業自由度高,管理者不見得有義務或精力舉賢,「居易俟命」可能太消極。所以偶爾學習正常人「行險僥倖」,適度地冒險以求優化成效,創造機會,一面認識自己,一面朝適合自己的理想環境前進。

:point_orange: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五等論》:第一等人需要自尊,在上位一不注意便以威勢凌下,在下位的時候又依附權貴以求自保,在憂慮中連結成廣大的利益網。第二等人還有許多親密同志,第三等人怎麼辦呢?如果經由不斷學習、超越自己培養出專業技能,不再需要這麼多人際關係也能存活,便能省下社交的精力,這樣也不容易被第一等人的存在感壓迫,被第一等人的利益陷害,因此「無怨」,不尤人。

知道生活中什麼屬於常態,就不再被時起時落的命運、正常人的行為影響心情。命運的起伏、其他人的言行都像浮雲一樣,不再勾起任何怨念。盡力做好自己便是快樂。出了問題,盡量檢驗自己、超越自己,接著大方原諒過去的自己。「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明.袁了凡),自己、別人、命運三不怨,便「無入而不自得」了。

:point_orange: (十五)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五等論》:聚沙成塔,滴水石穿,是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天道。《列子》在<愚公移山>寓言裡安排了天神下凡,立刻把兩座大山搬了家。這種天人感應的奇蹟是第二等人在絕望中的祈求。當然,世上總有「第一次買獎券就中特獎」這種不能控制的隨機事件。當不幸隨機發生,也許不能繼續行遠與登高了。所以不必過度期望最終的結果,只要求自己在能力所及的時候,一步步往前走,運氣好些,回首時已不見來處。

:point_orange: (十六)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五等論》:虔誠的宗教信徒一看孔子推崇鬼神,可要拍手稱慶了。分明「子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又宣揚鬼神之德?應是以神鬼比喻君子之道不留痕跡,融入生活而不可或缺。顏回說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儒家思想教條化、神化,只是因為正常的師生組合不是孔子、顏回而已吧。其他各家思想教條化也是這個道理。

另外,這裡孔子的想法與老子的「不言之教,無為之益」有些類似,只要把《道德經》的「不言、無為」解釋為「不對其生硬說教,不強迫其行為」就可以了。在完全閉口不言與「假大空」之間,應也有溫和中庸的空間。

:point_orange: (十七)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五等論》:網路上有種說法,中國人得意的時候信儒家,失意的時候信道家。「大德者必受命」聽來是得意者的自我肯定,也可能是失意者的意淫願望。

孔子以大孝的舜為例,宣稱有德者必然受到上天的栽培與重用。上天是怎麼栽培有德者的呢?也許是孟子的:「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德者反而要受到比常人更多的苦難!但若被苦難折磨到死,「大德者必受命」也就不準了。這個因果關係倒過來應該更合理:先經歷苦難,才培養出意志與對弱者的同情,於是更容易受到推舉而受(人之)命。

:point_orange: (二十)哀公問政。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差),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五等論》:周遊列國歸來,孔子年近七十。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因此有了這一篇記載。孔子暢導的仁義有高低輕重之分,不是第二等概念那種正邪分明,不是真理就是邪說。第二等人容易強迫別人做出《二十四孝》裡面那樣偉大的孝親犧牲,但也許他們真做得到。

「親親為大」把孝抬到至高,僅管是糟糕的父母也必須默默承受,今日已經不適用。今日的主流價值把「自愛」排在「親親」前面,必先自愛,才能愛親人與其他人,修身之後才能齊家,儒家也是該同意的。

「尊賢為大」比較模糊,因為「賢」不像「親」一樣有明確的定義。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在成年人眼中可能還嫌幼稚偏激。第一等人崇拜資源收集的贏家,認為第二等人太傻。第二等人崇拜教主,卻認為第三等人墮落。第三等人欣賞犀利的批評,卻把第四等人的包容當作第二等權威、政治正確的幫凶。第四等人欣賞和諧,卻不理解第五等人在破壞之後建設的長遠幸福與富強。關卡太多,正常人一生走不完這四次蛻變。

:point_orange: (子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point_orange: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五等論》:孔子認為知、行都是殊途同歸。對於知識與智慧,可以自行領悟,可以主動靠教育、向師友學習,可以被動從考驗自己的新環境中學習。其中生而知之、困而知之都是運氣,第二種學而知之卻可以主動養成習慣,時刻以意志力主導行為,所以說好學近乎知。而對於實踐知識與智慧,可以是為了生計所需的利益,可以是行有餘力的興趣,甚至是時局的逼迫,只要力行有成,都是一樣的,也對促進大同社會有利,所以力行近乎仁。

正常勇者不必挑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那是留給不正常人的。正常人只要像子路一樣「聞過則喜」,不斷改善自己就很勇敢了。所以知恥近乎勇。孔子對「知、仁、勇」的認識十分務實客觀,不像第二等人有時過度追求「純淨的動機」,反而造成更多苦難。孔子以上的道理也適合第一等人。不過,正常人受到天份與環境的諸多限制,生來領悟科妄,學到邪門歪道,困在泥淖中裡缺少改過的助力,只剩下懲凶鬥狠的勇了。

:point_orange: (子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這邊重組原文的順序,便於閱讀。)
一.修身也,修身則道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
二.尊賢也,尊賢則不惑。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
三.親親也,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
四.敬大臣也,敬大臣則不眩。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
五.體群臣也,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六.子庶民也,子庶民則百姓勸。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
七.來百工也,來百工則財用足。日省月試,既禀稱事,所以勸百工。
八.柔遠人也,柔遠人則四方歸之。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九.懷諸侯也。懷諸侯則天下畏之。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五等論》:
一.修身,服飾整齊大氣,依禮而行。國君統率的子民絕大多數沒受教育,所以以禮儀約束,潛移默化,也能避免對國君的猜忌誤會。第三等人故意不修邊幅,雖然自絕於群眾,但也可能被同道中人看出來對流俗的不屑,像「東床快婿」王羲之在一群光鮮公子當中露出肚子吃東西,反而被選上做女婿。但或許是王羲之本就名氣在外,才有底氣那樣做。
二.尊賢,消極方面是不信讒言,不沉迷於性欲與物欲。性欲、物欲是第一等本能的追求。聽信讒言反應出多疑、缺乏安全感。有強大的內心與堅定的目標,便不會這麼在乎他人的種種。積極的尊賢自然是尋找、追隨有德的人,便不會疑惑。
三.親親,尊敬他們的輩份,加重他們的供養,迎合他們的喜好。現代人若能這樣對待親人也是很夠意思的,但可能大多數的喜好距離自己太遙遠,迎合不了。
四.敬大臣,官位封得高,任憑他施展抱負,有能者就不會懷疑自己不受重用。在今天,對特別有能力的人才,也是這樣的情況。
五.體群臣,有別於上一項的大臣,正常的群臣不需要廣大的發揮空間。任用第一等人,使用明確的規則(信)與厚重的薪酬;任用第二等人,使用高尚的道德。
六.子庶民,百姓只要少收點稅,不服額外的工役就很高興了。
七.來百工,時常地考核成績,做得好的就賞賜,於是技術人員也願意盡心貢獻技術。
八.柔遠人,歪果仁來訪,稱贊優點,憐惜缺點。這與前面舜為人「隱惡揚善」一樣。
九.懷諸侯,濟弱扶傾,雪中送炭,付出不求回報。但單從利益輸出高於輸入看來,王道簡直注定要沒落,君子交朋友注定虧本。或許盡量與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彼此幫助。被霸道圍困的王道,雖然前途黯淡,但也許還能發揮一些影響力。

:point_orange: (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五等論》:第三等人突破了禮教限制,追求真誠。這裡說真誠分先天、後天。先天真誠的是聖人,不必勉強就能做到中道,可能天生情緒起伏小,欲望少,又能代入他人的處境,推測其想法。後天的誠可由「擇善固執」做到,堅持變成先天真誠的那樣。

:point_orange: (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五等論》:這裡孔子舉出一系列注重成效的學習方針。學習的目標是能力,發問的目標是知曉,思考的目標是心得,明辨的目標是理解,行動的目標是成就。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博學身為第一步,是擴展自己的視野,增加輸入的範圍,不止是獲得了與大眾溝通、協作的能力,更是為之後提煉智慧、應用知識、與眾人合力實踐成就所及的高度打下基礎。聽過一種說法,現代人學習的模式是「倒T形」,以博學為基礎,以精深為專業,就是這個意思吧。

头像
maltz
Site Admin
Site Admin
帖子COLON 3451
注册COLON 2013-01-30, 10:42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4):《中庸》下

帖子 maltz » 2016-04-03, 04:16

從《才性五等論》看儒家 (4):《中庸》下

:point_orange: (二一)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五等論》:天生忠信樸實,便能集中精力追求真理。明白事理之後,也領悟忠信樸實的理由--因為個人力量有限,因為隨機事件無情干擾,因為社會動物天性期望互助夥伴。

:point_orange: (二二)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五等論》:《中庸》開頭說教育就是修性,這偏向「性惡」說;這一章說至誠盡性,所以偏向「性善」說。也許可以這樣分析:天生誠意的「聖人」,窮盡他們忠信樸實的本性,當然是好事。正常人卻得擇善固執地滅人欲。了解了自己之後,推己及人,隱惡揚善,團結眾人,於是在事業中「盡物之性」。至於參贊天地化育,想像力豐富。

:point_orange: (二四)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五等論》:《中庸》是孔子之孫孔伋(字子思)所作,看來儒家思想很早便往超自然領域延伸了。「禎祥」提供了後世讖緯的信仰基礎,「妖孽」就是第一等人。在淘汰激烈的叢林環境裡,拋棄一切更高追求,專注於求生的第一等人的確有較高的生存機率。當大量第一等人成為主流,文明往叢林方向退化崩解,卻也靠「禎祥」之士的堅持與影響而逆轉。

:point_orange: (二六)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五等論》:也許子思受了《道德經》的影響,知道天地之道不見、不動、無為。或許智慧是殊途同歸的。把君子的博厚、高明、悠久連接上天、地、時間,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幫助儒家信徒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不變的自然法則既「生」物,也「亡」物,十億年後膨脹的太陽吞掉地球,宇宙最終進入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終點而不再有任何反應發生。也許,把悠久換成「曾經存在」,也能看作一種德性。博厚、高明確實帶給曾經存在的生命幸福與富強。這樣就夠了。追求永生的,沒有勇氣直視死亡。

異想天開,讓《才性五等論》也來「天人合一」:人的智慧自然成長,自然即是天道。文明發展的趨勢逐漸遠離原始人性,擺脫教條,重視獨立思考,和平、創新,便是人道。

:point_orange: (二七)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五等論》:面對古代社會極大比例缺乏知識的人民,儒家開出的藥方是威儀、禮儀。正常人的觀念受到行為的影響,所以強硬規範其行為,便能實現潛移默化的效果。將天下大量的第一等人經由潛移默化提升為第二等人,是儒家教化的本質。但這些教條反而限制往第三等以上的成長。如果資源充足,因材施教自然更好。高深的道理不會拘泥固守一定的原則,這樣附會「至道不凝」也說得通呢。

:point_orange: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五等論》:儒家追求的博學,是廣大與精微並重的。廣而不精,就像漫天吹響的第二等大道理;精而不廣,就像第三等人的專業,缺少與正常人溝通的能力。第四等人克制自己的虛榮,順應受眾調整言行。高明者低調,成熟者謙卑,將存在感的來源由外界轉向內在。

:point_orange: (二八)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返)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五等論》:滿招損,謙受益,自用、自專有礙學習。第一等人只見眼前利益,第二等人堅信絕對真理,第三等人自詡為專家,直到爬出水井,才知天外有天。儒家崇尚先聖先賢,但孔子不主張回復夏禮、殷商禮,只要沿用周禮就可以了。道家主張回歸極度純樸、痴愚的原始部落文明,應用在社會大眾,更是極端、危險的「返古之道」。

:point_orange: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五等論》:孔子說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於是社會秩序井然、安份守己。但萬一在其位的人無能或無德,不在其位的人更具才性,不就浪費了進步的機會?所以說儒家思想容易引入第四等人停滯不前的泥淖。

:point_orange: (二九)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五等論》:以智慧分高下,則上智者獨立思考,親自觀察行為,並且對事不對人做出評斷,下智反之。在上智的人民之前,君子要用行為證明自己,逐漸取得信任。下智群眾不明真相,因尊敬而生信任,所以君子必須使自己受尊敬。遠遠盼望著與受尊敬的智者見面,見了面也不會被他低調、溫和的優秀刺傷自尊。

:point_orange: (三十)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五等論》:小德堅持原則而不間斷,大德敦厚化育,由近而遠發揮影響。

:point_orange: (三一)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五等論》:天下至聖明智、寬柔、堅毅、莊敬、細察,廣博而深邃,這些優點不時(而非總是)顯露。《五等論》的最高境界第五等人,必須在平日的細察中累積知識,從知識提煉出信念並堅持;又在細察中累積對百樣人的理解,表現出中庸與對人的尊重,於是也獲得尊重。

:point_orange: (三三)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五等論》:正常人無法理解深奧內容之中的樂趣,因此多關注時下的感官刺激,如娛樂八卦,卻無法長久累積出知識與智慧。也許君子之道注定無法捉住正常大眾而寂寞,但憑藉中庸的態度,君子化繁為簡,溫和包容,至少不再使正常人誤會、厭惡他們。儒家的信念,是君子發揮愚公精神,積沙成塔,滴水石穿,代代薪火傳承,一步步改變社會。這也是中國傳統道統的脊樑吧。

後話

扣除刻意譁眾取寵的,正常人在不情緒化的時候,似乎都喜歡中庸,也許是受了傳統思想的薰陶。於是,客觀上的中庸其實不是主觀的選擇,而是見多識廣、融合多領域知識的自然結果,另一個自然結果則是具有解決問題的創意。第三等人朝向第四等、第五等人的蛻變,其實也就是知識與經驗的自然累積。

中庸之道來自第四等人的理解與寬容,也是曖曖內含光的古代智者的處世經驗。在現代的喧鬧社會當中,中庸之道似乎更加冷清。正常人的「小人之道」數千年來總是佔據著主流。在第二等人看來,遠古以來的獸性與人性成為道德的「淪喪」,也是他們在絕望中信仰天人感應,「有德者必受命於天」的動機。這與相信神是正義的宗教信徒的需求是相通的。第四等人不再厭惡不如己者,不再讓自己與社會大多數人對立。群眾是他們合作與敦化的學友,他們在和協與堅持中淡淡發揮影響力。

BUTTON_POST_REPLY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2 和 0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