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皓故意壓下姜維回報軍情,不派援軍,好讓姜維戰敗,換下。
馬邈故意投降鄧艾,好讓他最討厭的「益州派」被統一;
鄧艾狂笑。廟堂之上人性如此,道德不外是塊遮羞布罷了!
《炎興》企畫 嚴重劇透
洛陽太學三千學生抗議
姜維既然派了細作到魏國,肯定知道嵇康被殺,
而三千學生抗議在故事裡演變為暴動,會不會是蜀漢細作在搧風點火呢?
比如趙至先前可能宣傳蜀漢天府之國的自由,這樣就增加鍾會剷除境外敵對勢力影響的決心。
那麼後面愛國的魏將看到嵇縈都要罵他們家是魏奸,現在逃回來了。
而三千學生抗議在故事裡演變為暴動,會不會是蜀漢細作在搧風點火呢?
比如趙至先前可能宣傳蜀漢天府之國的自由,這樣就增加鍾會剷除境外敵對勢力影響的決心。
那麼後面愛國的魏將看到嵇縈都要罵他們家是魏奸,現在逃回來了。
成都廣場動亂與境外勢力
田續的本質是商人,諸葛茂這樣的臥底也只是負責刺探情報,那麼蜀漢廣場動亂的時候,如果真有魏國細作介入,那可能是田續另外安插的人在煽風點火。但故事這樣寫就太龐雜。比較可能的是「魏奸滲透論」是漢室這一派的自己想像出來的,這樣也可以增加益州派被冤枉之後不滿的情緒。至於洛陽三千太學生有沒有蜀漢細作,也會留給讀者一些疑似的線索,比如趙至告訴嵇縈他嚮往那個自由的、彬彬有禮的天府之國,但口碑在外,總歸是不必有細作派來的。
諸葛茂的心裡應該會想,如果為了魏國的利益,應該要怎麼做,比如讓益州人多看到主戰姜維派的缺失,又讓支持漢室的看見黃皓派的利益。而如果蜀漢動用軍隊鎮壓,總有些誤傷的,擦槍走火的,就可以更加撕裂國內的族群。但是做這些事並不符合他的性格,不符合小說正能量、推廣人際之間信任的主旨,所以他也沒去做。
諸葛茂的心裡應該會想,如果為了魏國的利益,應該要怎麼做,比如讓益州人多看到主戰姜維派的缺失,又讓支持漢室的看見黃皓派的利益。而如果蜀漢動用軍隊鎮壓,總有些誤傷的,擦槍走火的,就可以更加撕裂國內的族群。但是做這些事並不符合他的性格,不符合小說正能量、推廣人際之間信任的主旨,所以他也沒去做。
儒教必須亡,與儒教已經綁定的漢必須亡
對於非常討厭儒教迷信的一些知識份子,漢室對讖緯的迷信已經病入膏肓了。
所以他們可能非常希望有一個相對清醒的實力主義者曹魏來拯救一下。
但是司馬氏再次托言禮教、開倒車又十分令人失望。
那麼蜀漢思想者、如諸葛瞻對於中國思想出路的探索與實驗也就合理了。
所以他們可能非常希望有一個相對清醒的實力主義者曹魏來拯救一下。
但是司馬氏再次托言禮教、開倒車又十分令人失望。
那麼蜀漢思想者、如諸葛瞻對於中國思想出路的探索與實驗也就合理了。
第二年輕男主馬邈
作用:(受神劇山海情啟發) 提供蜀漢平民視角
南中窮困山區出身
長得「接地氣」
起初住在成都窮人區
與小玉同為羽林軍伍長,訓練對手
與小玉相似,都是吃苦耐勞 (南中比,成都再苦都不是個事,可以提供一些南中開發的歷史背景)
一直暗戀小玉,但是自卑不感說,小玉也無心戀愛
對照當年諸葛亮扶貧,對照當今蜀漢政權不管邊疆死活
朝中也不再務實,官員不再為人民服務 (黃皓等等中飽私囊),貧富差距漸大,冗官漸多
這在羽林軍中可能也看得出來
諸葛瞻較不接地氣 (早慧(神童),恐終不成大器)
所以他側重政治體制上的實驗
成都廣場之亂前,馬邈每每提供百姓視角
小玉:丞相南征
馬邈:我們只認諸葛丞相開發南中
小玉視角:諸葛丞相是為了復興漢室才來扶貧
馬邈:比為了復興漢室就不管人民死活好
成都之亂中,馬邈協助平亂有功 (他每每不對百姓下狠手,對照貴族派諸葛尚對百姓鄙視)
被外調到江油城去守荒山了 (誰知道最後起到關鍵亡國作用)
最終
因為太恨當權派,所以決定投降
總能讓鄉親過上好日子,生存大過一切
第三部綿竹關之戰的時候,小玉攻入鄧艾中軍,可讓馬邈犧牲換小玉一命謝罪
南中窮困山區出身
長得「接地氣」
起初住在成都窮人區
與小玉同為羽林軍伍長,訓練對手
與小玉相似,都是吃苦耐勞 (南中比,成都再苦都不是個事,可以提供一些南中開發的歷史背景)
一直暗戀小玉,但是自卑不感說,小玉也無心戀愛
對照當年諸葛亮扶貧,對照當今蜀漢政權不管邊疆死活
朝中也不再務實,官員不再為人民服務 (黃皓等等中飽私囊),貧富差距漸大,冗官漸多
這在羽林軍中可能也看得出來
諸葛瞻較不接地氣 (早慧(神童),恐終不成大器)
所以他側重政治體制上的實驗
成都廣場之亂前,馬邈每每提供百姓視角
小玉:丞相南征
馬邈:我們只認諸葛丞相開發南中
小玉視角:諸葛丞相是為了復興漢室才來扶貧
馬邈:比為了復興漢室就不管人民死活好
成都之亂中,馬邈協助平亂有功 (他每每不對百姓下狠手,對照貴族派諸葛尚對百姓鄙視)
被外調到江油城去守荒山了 (誰知道最後起到關鍵亡國作用)
最終
因為太恨當權派,所以決定投降
總能讓鄉親過上好日子,生存大過一切
第三部綿竹關之戰的時候,小玉攻入鄧艾中軍,可讓馬邈犧牲換小玉一命謝罪
身份政治之於蜀漢滅亡
總結兩個字:黨爭
本來數十年的國祚應該有充份的融合,但是還是基於原本荊、益集團價值觀上的差別,產生了新的階級固化。
荊州士人身份
- 期待大一統
- 復興漢室
- 奉行道統
- 比較置個人於度外
益州地主身份
- 相信偏安
- 奉行小農、小資
- 形成豪族兼併土地 (歷朝躲不掉的馬太效應)
諸葛瞻也無力在根本上改善,只是表面維持和諧。
黃皓等益州派持續抬頭,擠壓荊州與外來派,後者在絕望下寧可倒向北方魏晉。
現代的身份政治亂象有許多題材可以代入。
只要是自己人,不論是什麼狗屎昏招都要支持。於是國運自然就走下坡了。
本來數十年的國祚應該有充份的融合,但是還是基於原本荊、益集團價值觀上的差別,產生了新的階級固化。
荊州士人身份
- 期待大一統
- 復興漢室
- 奉行道統
- 比較置個人於度外
益州地主身份
- 相信偏安
- 奉行小農、小資
- 形成豪族兼併土地 (歷朝躲不掉的馬太效應)
諸葛瞻也無力在根本上改善,只是表面維持和諧。
黃皓等益州派持續抬頭,擠壓荊州與外來派,後者在絕望下寧可倒向北方魏晉。
現代的身份政治亂象有許多題材可以代入。
只要是自己人,不論是什麼狗屎昏招都要支持。於是國運自然就走下坡了。
轟鳴下的漢儒喪鐘
炎興寫的是小玉這一代太平時期成長的年輕人,從小教育傳統的「天 = 正義、善」道德觀的崩塌。數百年來的人工信仰早已成為真理,所以當他們發現天道似乎在幫壞人的時候,就特別迷茫。這也是為什麼諸葛果會希望年輕人去戰場,去叢林法則盛行的地方去體會甚麼是天道。
信仰崩塌在第三部滅國的時候到達谷底,而第四部是重塑人生觀的開始。小玉最後還是隱隱相信有天道,但她不再清楚那是什麼,但當她靠著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方式活著,還會有些好報。
嵇縈作為魏人,一開始就把這個當迷信。魏國人都去拜金拜權了,雖然她也不屑這些。但她也有與小玉平行的成長路線,從一開始家學的道家,到最後反而會比較認同傳統思想當中,也是諸葛瞻等治下粗略民主的原形。但因為缺少生產力的革命,小國的國力也是無法支撐的。
因為工作關係,諸葛茂是無信仰論者,他觀察著所有人的想法與信仰,與之呼應與反詰。
信仰崩塌在第三部滅國的時候到達谷底,而第四部是重塑人生觀的開始。小玉最後還是隱隱相信有天道,但她不再清楚那是什麼,但當她靠著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方式活著,還會有些好報。
嵇縈作為魏人,一開始就把這個當迷信。魏國人都去拜金拜權了,雖然她也不屑這些。但她也有與小玉平行的成長路線,從一開始家學的道家,到最後反而會比較認同傳統思想當中,也是諸葛瞻等治下粗略民主的原形。但因為缺少生產力的革命,小國的國力也是無法支撐的。
因為工作關係,諸葛茂是無信仰論者,他觀察著所有人的想法與信仰,與之呼應與反詰。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3 和 0 位游客